《王朝驸马》第145章


赵元贞脸露惊讶,忙问夫君何出此言,宋廷便将她当时身中寒毒时,白秋燕指点他去苏州求药的事情跟她说了。
“啊?白姑娘,元贞给你行礼了!多谢救命之恩!”大惊之余,赵元贞款款朝白秋燕行了一个大礼。
“使不得,使不得!九公主,妾卑贱之身,焉能受公主大礼?”白秋燕忙还礼。
两人礼让一番后,赵元贞牵起白秋燕双手,扶她一起坐下来,叫雪雁侍奉茶水,又将她仔细打量,先前那一股子猜疑,瞬间烟消云散,对白秋燕越看越顺眼。
耳边又传来夫君的声音,“白姑娘原先在扬州云香院,后来自己给自己赎了身,摆了个摊卖豆腐……白秋燕颇知诗画,很有才华,又会做生意。贞儿,我现在把她介绍给你了,关于生意上的事情,你们二人先谈,我要去一趟工部……”
在宋廷心里,决定经商虽然是大事,但还没有什么事能大得过研制火绳枪,去工部搞点黑火药出来,是眼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公,你去工部做什么?”夫君刚回来,茶都没喝就要走,赵元贞还想和他好好说一会儿话呢。
一个月没见夫君了,这次一回来,雪雁就来告状,说他带着一个狐狸精回来了,当街牵手搂抱,她虽然相信宋廷,但雪雁、银珠两人都说亲眼目睹,她不得不信了,“相公变心了嘛,这么快就交了新欢,忘了旧人嘛……”,她很不甘心。
可当夫君一见到她,眼里尽是温柔缱绻,还对她知冷知热,给她带回驱寒的补品,她一下子就知道错怪他了,他还是先前那般疼爱她,原来他只是将这位白姑娘带到家中来商谈生意之事而已,而且白秋燕对自己还有救命之恩,她知道误会夫君了,心里好生愧疚。
看着白秋燕时,她心里悄然起了一个念头……
宋廷虽然知道她不舍得自己走,但奈何乱世将至,他已没有太多时间可耽搁,所以只是跟她简单说了一下关于研制火枪的事情后,不顾她的不舍,就从驸马府出来了。
宋廷叫上卢俊义、杨昭二人,一起往工部右侍郎陈仪家中来。
火药司归工部管辖,想要搞到黑火药,需得通过工部官员开启凭证,就是问清你搞来做什么,会不会对社会治安造成威胁之类。当然了,小老百姓是根本不可能搞到黑火药的,除了军队和官府,没有任何其它单位和个人,能以任何名义从工部弄到火药。
宋廷是拿着知县陈规开启的单子来的,单子上列出各种名目,汇总共计需要火药九十斤。
九十斤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礼部右侍郎陈仪纠结了一阵,才终于点了头:“好,我让火药司的人发到扬州去!”
押了回文后,礼部侍郎着火药司的两个做公的,一同将火药押往扬州府。
宋廷回了一趟驸马府,让燕青把宋江叫来议事,他让宋江设立的探事总部“西门客栈”那边,石秀、杨雄等人近期打听了不少关于丞相府、太师府、枢密院的消息。
首先最重大的消息当然是方腊造反,丞相王黼隐瞒造反,企图扑火,谁知道引火烧身,方腊军相继攻下八州二十五县,这八州为歙州、睦州、杭州、苏州、常州、湖州、润州,地盘虽不大,但却全是江南富饶之地,人口、财富皆多。
方腊于数日前在杭州登基,自为国主,称圣公,设三省六部。
在宋廷前几日就从方金芝口中听到消息时,早让燕青给宋江传了消息,宋江在方腊登基前三日,才将方腊造反的消息告诉太子赵元桓。
赵元桓不信,直到方腊登基当日,才终于获取准确消息,知道方腊确实反了!
赵元桓惊慌之下,去见了赵金佶,告知江南方腊造反一事,赵金佶只当自己的儿子说胡话呢!
当江南一代所有的州府治官将奏疏、告急信雪花般纷至沓来寄到汴京城时,当大大小小朝官在早朝上纷纷出班奏禀此事时,被后世称为“道君皇帝”的赵金佶,才终于意识到,江南,真的反了!
而此时,距离方腊在清溪县起兵已经过去八十多天了!
天子震怒,首先将隐瞒消息的王黼痛斥一顿,然后令童贯调兵镇压叛乱。
太子赵元桓请求将王黼贬为庶民,刺配流放,赵金佶没有答应,只是将王黼贬了两级而已,仍担任朝中要职。而王黼之位,由李邦彦代替。
太子赵元桓又请求命宋江部为先锋,再由童贯从北境调集精锐南下平叛,天子允准,以童贯为平叛元帅居中路,王亶为左路、种师道为右路,加上宋江部,共计二十三万兵马,浩浩荡荡奔赴江南。
此为江南之事。
而北边,辽军见北境大军被抽调,防守虚空,也悍然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城战争,与北境梁军直接开战了!
而北境之战,能不能赢下来,就要看女真人是否遵守承诺,从背后深入辽土痛击辽军了……
“南北都要打起来了,不妙啊!”宋廷叹道。一旦金人打败辽国后,免不了要发动对大梁的侵略战争。
宋江已整饬大军,明日就要开赴扬州去,宋廷刚好也要去扬州,于是第二日,带上卢俊义、燕青、扈三娘、杨昭四人,和梁山大军一起奔赴扬州。
到了扬州以后,梁山大军驻扎淮安县,宋廷则去扬州府衙等黑火药的到来。
至于工匠一事,宋廷已经想好,火枪技术还是不宜被太多人知晓为好,故而,到时候枪管、铅弹、枪托、火绳等各种配件,其生产中心一定要分散到各州去,绝不能让核心技术被任何外人偷学了去。
如今事态紧急,他甚至都来不及和贞儿多说上几句话,就直接奔赴扬州来了。
到扬州后的三天,火药终于磨磨蹭蹭地到了扬州,有了火药,诸事备齐,就差着精铁枪管了。
县衙工房大院里,阿平、阿常还有十多个工匠,在陈大胡子的指挥下,日以继夜地打磨精铁枪管。
一支精铁枪管,正常情况下,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磨好,而陈大胡子也很聪明,安排了两班,日夜不停地赶工。
当然这个时候工钱是要慷慨给的,不然这个时代谁愿意给你上夜班?
宋廷也从赵元贞那里拿了一万两出来,初步估计,一支火绳枪的成本需要200~300两,而到时候大批量生产,一万两恐怕只能弄个五百支出来,另外,因为是新产品,还有很高的失败率,如果能成功制造出二百支就不错了。
当然,眼下第一支还没做出来了呢,等精铁枪管磨出来,差不多还要十几天。
宋廷一方面加派人手日以继夜赶工,另一方面,也密切关注着战事。上次和方金芝悄悄说的话,不知道她听进去没有,到时候方腊兵败,退守清溪县清源洞,她可千万别傻傻跟进去,也跟着被朝廷活捉呀!
第145章 第一代火枪() 
就在宋廷监督精铁枪管磨制生产的这些时日里,扬州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秦桧升官了。
秦桧升调入京,任太学院学正,虽然还是九品官,但是扬州书院学正如果算地方官的话,那么太学院学正则可以算是京官了,性质完全不一样,在京为官当然要比地方好。
升调的具体细节谁也不清楚,毕竟官太小,没人会在意,但是升调之后,却和太师蔡京攀上关系了,这一点就很值得关注了。
传闻是因为秦桧的字写得好,而太师蔡京对字体颇有研究,不知在什么场合见识到秦桧的字,颇为欣赏,于是两人就认识了。
对于蔡京,宋廷确实还有些看不透他,这老家伙做事情好像总是面面俱到,不愿意得罪人,好像还有那么一丝正义感……王黼隐瞒方腊造反被天子怒斥时,蔡京站在了太子这一边,支持将王黼废为庶人,刺配流放,不过赵金佶这个糊涂昏君,再次展现了他妇人之仁的一面,只是将王黼降了两级。
还有一件事,宋廷当初敕封驸马都尉,赵金佶赐驸马府、家臣、婢女时,虽然有不少官员、皇亲来拜贺,但是像童贯、王黼、李邦彦、杨戬等人,大抵瞧不起他,不曾登门过驸马府,但是蔡京却来了,还送了厚礼。
不过,该来的总会来,北边辽军一旦被宋、金联合打败,金人少不了是要南下的。如今这个朝廷,完全就是昏君与奸臣的组合,亡国之殇,已经不远了。
宋廷觉得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所以处理来自京城的信息时,一般都是随意关注一下,倒没时间深究了。
精铁枪管的打磨,十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