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驸马》第147章


十个人,会射箭的都背着弓箭,然后每人背上一杆火枪,腰间挎着一个布袋子,装弹丸用的,另外人人携了一只火药壶,倒火药末进枪膛用的。
到了狮子岭后,分为两队,打猎展开了。宋廷所带的五人小队,穿过松林后,沿着蜿蜒小径行进,路上除了猎到一只小野兔外,什么收获都没有,只好继续深入。
却说这狮子岭,原来是个匪窝,有个外号称作是“铁锁横江”的江洋大盗姓张名横者,长得是彪悍粗壮、凶神恶煞,使得一手好铁链,在此聚了三五百喽啰,自为山大王,经常对岭下十里八乡的村坊打家劫舍,掳走黄花闺女,百姓每每申报官府,却拿他不得,受其害久矣。
也正是同一天,“铁锁横江”张横召集了一百来个小喽啰,腰间盘了九尺铜链,背了弓箭,一群人鬼哭狼嚎般的鬼叫着,也来到山下打猎。
张横带着喽啰摆开阵势,寻了个把时辰,远远瞧见一头红鬃棕毛大野猪,大约有三百来斤重,露出獠牙,正刨着土翻找东西吃……
“嘿嘿,瞧俺的!定要射中这头猪!”张横弯弓搭箭,与左右喽啰喝一声后,把箭射了出去!
嗖的一声,箭矢正中红鬃大野猪的屁股,奈何大野猪皮糙肉厚,这一箭虽然射中大野猪的屁股,但这大野猪跟没事猪似的,继续刨食着,只是稍稍挪了挪猪屁股而已。
“大王!再来一箭!”左右喽啰怂恿。
“嘿!”张横不信邪,弯弓搭箭,箭在弦上,正欲再来一箭时……
“砰!”
一声响。
大野猪倒下了!
“什么声音!什么声音!”张横听到这一声响,却分辨不出什么声音,有点像放鞭炮,却又不是。
而这时,只见三五个人从密林里出来,每人手上拿着一根绑着铁管的木头疙瘩,过来就准备抬大野猪走。
作为狮子岭的山大王,张横岂容他人在自己的地盘下打猎,还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射中的猎物,别人说抬走就抬走?
简直没有王法……哦不,简直眼里没他这个山大王!
想要抬走野猪?那也得问问他腰间盘着的那条九尺铜链同不同意!问问他手底下的一百多号兄弟同不同意!
当时张横脸就黑了,带着喽啰们上前,大吼道:“给老子住手!你奶奶个熊!也不打听打听俺是谁!居然敢抢老子的东西!”
打中野猪的正是宋廷,此刻他正让卢俊义等几个去抬野猪,却没想到突然杀出一彪土匪来,土匪头子还说这野猪是他的。
宋廷也不跟他啰嗦,找了半天,才找这么一只大货,这一天都差点要吃斋了,这野猪明明是他用火绳枪一枪打爆头的,这土匪头子说是他的就是他的?想得美!
“抬走!”
宋廷刚说一声,那边土匪们就弯弓搭箭,土匪头子张横凶巴巴道:“野猪留下,放你们走!否则,连人一块见阎罗!”
他这么说是忌惮宋廷等人中有会使暗器的武功高手,否则这头大肥猪怎么无缘无故倒下的?要不是有这层忌惮,他早下令杀人了。
“抬走!”
宋廷懒得鸟他,又说一声,这时,听到枪响后的另外五个人也过来了,一起帮忙抬野猪。
“你敢!”张横解下腰间盘着的九尺铜链,往地上一甩,挥舞一阵,顿时铜链如同一条灵活的蛇般舞动起来了!
“猪留下,人给俺滚!”张横喝道。
宋廷哎呦一声乐了,“这是我们打的野猪,凭什么给你啊!”
张横道:“你小子也不去打听打听!这狮子岭可是俺的地盘!这里的一切,都是俺的!”
宋廷笑道:“如果我不给,那你是要准备硬抢了是吧?”
说着,手中将火药粉末倒进枪膛,又将弹丸捅进去,他举起枪来,撇了撇嘴:“今儿我还非就要把你这头野猪带走了,你敢怎滴?”
“找死!”张横怒喝,“你以为你举个木头疙瘩就能吓唬俺!?”
“那就来试试嘛!”
张横暴喝一声,怒目圆睁,挥着铜链过来,气势汹汹,恨不得一鞭将宋廷抽倒。
“砰——”
随着火绳滋滋燃烧着火药末,一声枪响,一颗弹丸赫然射出……
弹丸正中张横的眉心,击穿他的肌肤,直接进入他的脑袋,赫然留下一个弹孔!
来不及发出任何声音,赫赫有名的江洋大盗“铁锁横江”张横,倒在了血泊之中。
“这……”
这一幕实在是诡异,许多喽啰都惊呆了,暗自咽了咽口水,一个破木头疙瘩,居然有这么厉害?惊呆的同时,也是害怕不已,双腿都忍不住打颤。
“全部给我蹲下!”
宋廷将火绳枪枪孔一指,所有喽啰吓得乖乖蹲下,一动也不敢动。
喽啰们心道:我滴乖乖,大当家的横行霸道半个楚州,居然就这么一下,就没了?
那到底是什么暗器?
太吓人了!
宋廷顿时也颇乐,我这还没装子弹呢,一个个就吓成这鸟样?
“带我们到山寨去!”
宋廷一声令下,那些喽啰以为他要取代张横,坐大当家这把交椅,都过来跪下参拜,说什么愿意追随大当家。
宋廷才不会要这样一群懒散的土匪呢,当时也不说话,只是让喽啰们带路。
到了寨中后,将掳来的妇女赍发点儿财物放了,然后又将喽啰们发了些钱财遣散了,剩下的,将整座山寨洗劫一空,所得财物五万余贯,全部装箱装车,运回永泰县衙。
附近村民听闻有人将土匪窝端了,都来围观,路上见到宋廷等十人押着车走,都来送上财物,说是感谢他们为民除害了。
宋廷得了寨中五万贯,自然不好意思再要百姓的财物,匆匆谢过一番后,忙押着车回了永泰县衙。
第147章 回家要钱() 
从狮子岭山寨押回来的五万贯,宋廷将之全部投入到火枪配件的制造生产之中。
四个作坊,分散四州,分别是沧州生产枪托、扬州生产枪管、信州生产火门及相关配件、吉州生产火绳等其它配件。
除了沧州外,另外三州都在长江以南,这也是宋廷经过比较慎重的思考,才如此决定的。
毕竟,如果金人真的南下,北方国土岌岌可危,而南方至少有长江天堑,可以挡住一时,这样安排,无疑可以最大限度防止图纸或技术流到金人手里。
四个可信的掌柜很快拿到了当地官府的批文,造这些玩意儿,别说是官府的人看不懂有什么用,就是四个掌柜也只是奉命行事,根本不懂这有何用。
每个作坊大概十来个人,而扬州生产枪管的作坊,则有二十来个人,这主要是因为精铁枪管的磨制工序麻烦,也存在较高的失败率,需要多点儿人手,才可能将产品赶出来。
现在最大的难题就是枪管,因为精铁枪管必须由铁匠来磨制,而扬州能找出来靠谱的铁匠就那么二十来个,如果按十五天出品一支枪管来算,一个月就只能造出40…50支枪,这500支枪,得搞一年……
其实主要还是没钱,五万贯投入到四个作坊和一个组装中心(永泰县衙)后,一下子花完了。
前前后后算起来,为了造枪,宋廷已经投入了将近七八万两,现在除了第一批10支枪,什么都还没有搞出来。
此外,还有铅弹的研造,火药的配制,与及火枪的技术性改进……等等,一大堆问题等着他。
“钱不够,得回家拿,”宋廷想到公主老婆那还有钱,纠结了许久之后,终于决定还是要开这个口,“另外,车马行的生意也要做起来,才有经济来源。”
打定了主意,他带上卢俊义、杨昭二人,再一次从扬州返回汴京。
回到驸马府,赵元贞这一回跑着来迎接,脸上挂着开心的笑容,她的身边,还跟着一个人——白秋燕。
“秋燕不是住在明月楼吗?”
宋廷白色披风脱下来,丫鬟锦儿忙接过来,拿到寝殿去了,他看着一袭白衣白裙的白秋燕问道。
他离开驸马府之时,贞儿还在和白秋燕商谈生意之事,后来来书信说收购了一家老字号酒楼,改了名儿叫“明月楼”。
他一直以为白秋燕住在明月楼呢,没想到住在驸马府。
“是我让她住在家里的,明月楼那边,有人打理呢,相公就无需操心了。”赵元贞笑盈盈地牵起他的手,“相公车马劳顿,一路辛苦了。”
一阵贴心的寒暄后,赵元贞看了身后白秋燕一眼,?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