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驸马》第153章


看他惊讶的表情,宋廷摆弄了一下火枪,“哦,这个是第二代版本,威力要比第一代猛,所以能穿墙,来,你看看。”
朱先生拿着新枪观赏,新枪刷上了红漆,质感很好,枪管也更加精致,看得他眼睛一亮,道:“有此利器,何愁打不赢金人?”
宋廷摇了摇头说道:“也不容易,金军以重骑兵为主,重骑兵居中,左右两翼配合骑射,这种战术,我们大梁马步军根本不可能是对手……对了,我们生产多少枪了?还有多少钱?”
朱先生一直掌管账目,了然于胸地答道:“火枪一共2228支,钱……还有3万两左右。”
想到金军应该马上又要南下,宋廷扶额道:“钱不够,不好办。”
朱先生问道:“驸马爷,敢问……什么不好办?”
宋廷直言道:“金军再次南下时,我们需要招募新军救国,钱不够,不好办……”
“啊?”朱先生很惊讶。
招募新军救国?
国不是好好的吗?
新皇即位,杀了那么多奸臣,正是得民心的时候,救什么国呀……
他想不明白。
但是驸马爷一直以来神机妙算,每件事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出言必定未卜先知,使得他也谨慎起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算了,我还是回家一趟吧。”
宋廷决定回扬州城一趟,而且已经两个月没见贞儿了,决定回去一趟,和她好好聚一聚。
如今事态相当紧急,能不能保住大梁,就要看钱够不够了。
有钱,招兵买马武装军队,事事容易,没钱就不好办了。
从永泰县城到扬州城的仅仅八十里路上,宋廷看到路上到处都是难民、流寇、逃兵,他能管的就管一下,实在管不了的,也没法,比如遇上两三百人的土匪队伍抢劫,他除了让护卫小队鸣枪示警,也没别的办法。
到了扬州宋府后,家里人听到驸马爷回来了,都喜不自胜,贞儿亲自出门来迎接,穿着一身浅花色罗裙,依旧那样完美动人,脸庞美到极致。
两月未见,当晚轰轰烈烈地滚了一晚床单后,次日,宋廷拿了十万两,又回到了永泰县衙。永泰这个地方小,城墙没有扬州的高厚,他有些担心出事情,所以也不敢把家人放到那里去,觉得还是放在扬州安全些。
没想到,仅两月之后,金军再次南下,十万大军长驱直入,宗望挥师南下,渡过黄河,包围了汴京城。
种师道、李纲合力抵抗金军,暂时守住汴京城,可惜,后来朝廷罢免李纲,相信了妖人郭京的所谓六甲神兵,将守城之重任交给了郭京。
宋廷当然清楚,郭京原是一小兵,只是靠江湖术法骗取了朝廷的信任,这家伙要害掉整个大梁!
汴京,危在旦夕!
而他,不得不发!
第153章 矫诏勤王() 
汴京被围城,朝廷还把种师道、李纲罢了兵权,相信了郭京的江湖术法,寄希望于郭京,把守城重任交给了这个江湖骗子。
如此一来,汴京城的百万居民,真可谓惶惶不可终日,十分担忧金军随时破城而入。
当全国其它各路各州听闻汴京被围,危在旦夕时,南北各处大营、各地节度使,纷纷打起旗号,举兵勤王!
名为举兵勤王,实则,各自心怀鬼胎!
各地节度使以往受枢密院节制,根本没有调兵之权,只有统兵之权,而这一次,却是一个百年未有的好机会,打着“勤王”旗号,就可以占据地方,割据一方了。
所以,勤王一事,也就造成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表面上全国各地都在举兵勤王,而事实上,真正能到达汴京解围的军队,几乎没有。
原因很简单,你想带兵去解围汴京,但是跨州越路,别人会拦着。
不说到处的大股势力土匪,趁机而起的各路起义军,就是那些掌兵的节度使们,也是互相节制,互不相让。
你想进京解围,可以,但是你不能从我的地盘过。
说白了,南方各地,是巴不得朝廷没人去救,唯有大梁灭亡,才好重分天下。
在汴京城被围的这段时间,南方各地,节度使趁势而起,土匪强盗、起义军、流寇等,也是到处都是。
单说在扬州附近的,就有吴松节度使陈涛,拥兵三万,占据楚州、滁州、真州;泰州武陵山有一股土匪,聚集喽啰两三万,为首有七个头领,被称作“泰州七雄”;农民起义军有刘广泗的红巾军,活跃在亳州、宿州;还有方腊的旧部,一个叫陈泰的人,在扬州附近聚集了一支五万人的起义军,声势了得。
……
而永泰县城的城墙上,此时正插着一杆红旗,红旗上四个挥毫墨字——“奉诏勤王”!
旗帜飘扬,迎风猎猎作响!
城墙下,一支3000人的新军正接受着宋廷的检阅,队伍呈矩阵行,整整齐齐,一丝不苟。
这支3000人的新军,是宋廷这两个月以来招募而来的,这些士兵有一个基本的要求,那就是会识字。
宋廷想要建立一支纪律严明,能真正拯救这个国家的新式军队,而不像是起义军、匪寇那样,随便拉个人充数。
这支3000人的军队,第一点要求便是对他绝对忠诚,所以招募的时候,是他亲自一个个面招的,忠诚度绝对没问题。
永泰县的百姓,在这样的乱世,家家户户都还能勉强吃饱饭,老百姓们心里都清楚,这都是归功于驸马爷治理有方、善待黎民,所以年轻人都积极踊跃地参军入伍。
但是必须要识字这一点,却让大多数人知难而退,因为这个时代的识字率还不到3%呢,本县在进行教育改革后,识字率高点,能达到5…8%,算是这个时代同各地区相比的最高水平了。
此外,年龄必须18岁以上,35岁以下,身体健康,还要驸马亲自面招、一个个进行考核……这些要求让本县居民心中不禁生疑,这真的是募兵吗?这年头,当兵都这么难吗?
在他们的认知里,只有家里养不起,实在吃不起饭,才心甘情愿送去当兵混口军粮的呀,不然谁会心甘情愿到战场上去送死?
可很快宋廷就将新军的待遇公布于众,上面清楚地写着:“月补贴银1两~2两,杀敌酌情奖励,如杀一金兵,奖励20两……”,此外战死还有抚恤等等,都写明了。
月补贴有浮动,是因为会根据平时训练及战场表现来考核,普通士兵最低是补贴1两银子,最高补贴2两银子。
而杀敌,则要看杀的是什么敌了,如果是土匪、流寇之类,杀一个顶多奖励2两,而杀金兵就不同了,获取一颗普通金兵的人头,就可以奖励20两,而如果是金兵十夫长、佰夫长,则又是成10倍的奖励。
当看到当兵居然有这么丰厚的奖励,全县的老百姓都动心了,都说当兵吃粮,这一回,不仅有粮吃,还有钱发,真是让人大感惊喜。
新军的武艺操练交给卢俊义,而火枪及火枪阵的练习,则由宋廷亲自来教,后勤和思想教育方面的课程则交给朱先生。
新军分为马军、步军,马军才200人,这也是没办法,马不够,步军2800人,步军又分为火枪营、长枪营、刀盾营、弓箭营,其中火枪手1800人,长枪手300人,刀盾手300人,弓箭手400人,刀盾手和长枪手主要是用来保护火枪手的。
现在这3000人的总统领是卢俊义,燕青管刀盾营,扈三娘管弓箭营,杨昭武艺也还不错,分管长枪营,而曹捕头和朱先生则镇守县衙,提供后勤。
此刻,宋廷站在城楼,望着下面站得整整齐齐的3000人。
这3000人虽然只有武器,没有盔甲,衣着也都不一,但是却有着满腔热血,尤其是看到“奉诏勤王”四个字时,简直热血沸腾!
他们,正在做一件高尚伟大的事。
他们,与趁机掠夺地盘、洗劫百姓的土匪、流寇、起义军不一样。
他们,是出师有名的勤王军。
每一个人,都热血流淌,期待奔赴战场杀敌报国,光耀门楣!
鲜血尤是滚烫,浑身仿佛在燃烧!
三千士兵,每一个都激动不已,高高扬起头颅,等待着城楼前的驸马爷发话。
此时的宋廷,浑身披挂银甲,头戴银质红缨头盔,腰间悬着佩剑,白色的披风,迎风猎猎作响!
宋廷站在城楼前,望了望阴沉的天,随即眼神向下扫去,肃了肃面容,朝下朗声喊道:“诸位将士!今日,我们站在此地!站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