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藏娇男》第62章


馆陶公主面露不忍,望着自己的小儿子轻声道。
陈小娇默然。
……他怎么会不知道这个东西能护他安然呢?只是这种东西放在身边,也就是睹物伤情徒添哀怨罢了。
只是陈小娇最后还是把那扳指套回了手上。
这时候,远处隐隐约约传来礼乐奏响的声音,将屋里的两人从思绪里惊醒。
馆陶公主轻轻叹了一口气,“登基大典已经开始,马车也已经在外面备好了,你就先穿着套衣服;我找了几个跟你身量差不多的人,他们待会儿进来之后,会与你一同离开,你们的衣服马车也是一样的。……出了宫之后,这些马车会散到各个方向上去,所以即便是我,也不知道哪个车上是你。那些车夫并不知道你的身份,你不必担心,按照他的路线去了便是。”
说完她侧了侧身子,在眼角处轻轻拭了下,转回来强笑道,“出了这宫门之后,为了避开注意免得暴露行踪,娘就不能再帮你了。……你自己一个人孤身在外,要注意提防着,遇人只说三分话,不可抛却一片心……——好了,时辰也不早了,你也该走了。”
说完话,馆陶公主便直接转身走了出去。
一炷香后,馆陶宫外停着的一排马车上,一一坐上了身量相近的穿着统一模样的青色衣袍的青年男子,不多时后,马车也前前后后地离开了。
一行马车远去后,馆陶公主出现在了宫门口,眼里隐隐含着水光。
借着馆陶公主的信物顺利出了宫门后,一行马车四散开来。
陈小娇阖目靠在马车的内壁上,只觉得心里是满满的惫懒;所幸大概就是这些马车都像是已经被输入了指令的程序,只需要按照他们的算法运行出结果来,他不必操心这天下之大何以为家的问题……
他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地方可以去。
陈小娇任由自己的思绪放空,借以平复自己始终没能平静下来的心绪,不知过了多久之后,他坐起来探身到那马车边上,开口向那车夫询问,“……我们这是往哪个地方去?”
那车夫在外面应了:“昨日给下的吩咐,带您去安州郡的年昭县。”
“……安州郡?”
陈小娇愣了愣,“……是那个有个欢水镇上欢水湖的安州郡?”
“您也知道欢水镇上欢水湖?”那车夫的声音里带着朗然的笑声,“——您说的没错,就是那个安州郡,——您要是也对欢水湖感兴趣,那您可就走运了。这年昭县就毗邻着欢水镇上的欢水湖,您要是坐马车从年昭县到欢水湖去,最多也就一炷香的工夫!”
陈小娇一时哑然,他真不知道该说这是缘分还是劫数……他随随便便地上了一辆马车,可这马车偏就是要去他最愿也最不愿的地方。
……他与阿彻果真算的上是孽缘了。
“怎么样,这位公子?”车夫仍在马车外面热情地招呼着,“需要我直接把您送到欢水镇上去瞧一瞧吗?听说那里求的姻缘真的是很灵呢,公子您也是合适的年纪,不如便去试一试?”
陈小娇又是默然。
…………——欢水湖有姻缘老人为证……来日君若不负我,此生我必不负君…………
那一日指着那人心窝画下来的誓言好像还在眼前,陈小娇抬手揉了揉酸涩的眼眶,却是低低笑了声:“……不必了,便直接去你说的年昭县吧。……欢水湖啊,哪里有灵了,……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话可不能这么说啊,公子,”那车夫显然是健谈的性子,闻言笑得很是豪爽,“您看书上说,就算是大寿星转世的长寿命,这要是不吃饭也得饿死;公子您不跟着到最后,您怎么知道自己不能抱得美人归呐?”
闻言陈小娇着实愣了愣,过了好一会儿才回神,他抬起手来摸了摸放在身前腰间玉带里系着的一个锦囊,眼底掠过些茫然的神色,然后他才点了点头,“……您说得对,……只是这一辈子这么长,能得个天大的欢喜也只是眼下的事,往后走总是逃不开难过,区别只在是在那欢喜的地方还是在那难过的地方停了笔……抱得美人归便能得了个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结局了么……就算得了,若是有一个先离了世,那剩下的那个就得去还一辈子欢喜的债,一直还到死……”
陈小娇越说越觉得心里难受,最后也就停下话音来,不再继续说下去。
那车夫也在外面停了好一会儿才接上话音:“我是个大老粗,您说的这么多我也听不太懂,不过我看的出来您是心里难过着,看什么都觉得难过。我也劝不了您,不过活了这么多年我活出来个感觉——这世上的事儿啊,没有谁能做个从头到尾都舒心,可就是因为您做着不舒心了,所以后来您才能有了舒心。”
“……”
这一句话落下来,陈小娇愣了更长的时间,那一路上都不再言语,只呆愣愣地想着,直到后来,本已灰白的五感竟也慢慢有了些生气,他才似有所悟地抬头……若是是不幸成就了幸运,是难过衬托了舒心,是愚氓凸显了慧贤,是众生度化了佛祖……那么我此刻的和此后的所有孤独,是不是就在映衬着日后的重聚?
……到了那时我会学会珍惜,不会后悔相遇更罔论恨及,就算再难过我也愿意继续,因为能遇见你已是幸运,因为那些难过即便再多,里面也有你的身影。
……那就等我归来吧,阿彻。
等到那时我会履行我对你许下的所有誓诺。
☆、第91章 追捕中【8。26一更
未央宫的天要塌下来了。
宫里所有的宫女侍官都哆哆嗦嗦小心翼翼,唯恐有哪点不慎惹怒了刚刚登基的小皇帝,轻则杖责五十逐出宫去,重一些的连命都得留在这儿——未央宫这些日子里愁云惨淡,在这方面可远不缺前车之鉴。
至于小皇帝最近脾气暴躁的原因,所有人心知肚明——馆陶宫如今已经成了皇宫里的禁地,馆陶公主就被禁足在那方寸之地,宫里从上到下,哪怕是那位窦太后——不对,现在已经是太皇太后——若是没有小皇帝的旨意,也不能见馆陶公主一面。
为了一个逃得不知踪影的陈小侯爷,皇上已经算是和宫里所有反对的人撕破了脸。
恰如此刻,刘彻坐在殿上面无表情地批阅着手里的奏折,属于上位者的气场没有半分遮掩,不怒而威,即便是坐在一旁的窦漪房也被无差别地笼在那片低气压里面。
窦漪房着实有些气极,……她现在拿这个曾经乖巧聪慧的幺孙也是没辙,说来也是她,或者说他们,小瞧了这个十五岁就登了基的太子殿下,从前她只觉得自己的这个小孙子着实是世间少见的多智早慧,但却也就到此为止,接手偌大一个天下一份基业不是有些旁人拍马不及的聪慧就够的,纵然是终将要翱翔九天的大鹏,也要有羽翼未丰的隐忍不发。
——但是陈阿娇的离开彻底地掀开了这个少年皇帝的伪装,让这个所有人都以为至少还要再毕恭毕敬地坐上几年的少年皇帝,露出让窦漪房这些人都要震惊的锋利甚至是狰狞的面目来。
他甚至就仿佛是毫不顾忌地在他们面前排兵布阵地演了一出惊天大戏,捋掉结党护权的老臣,不计出身提拔平民,推行新政,他没有任何生涩地抓准了朝廷中的制衡点,行事果决且能做到力排众议而无所忧患,若只是作为旁观者,他们都会忍不住赞一声惊才绝艳。
可惜他们不是。
所有人都在局里。
结局将定的时候,窦漪房心里是说不清的复杂;她既为代表宗室利益的一方的惨败而唏嘘怅然,又从心底因着这样一个小孙儿慨叹大汉基业兴盛有望,她没有愧于刘家也对得起先帝了。
……只是她唯一的不满,无非便是这一场无言之战的起因——不是为了什么巩固皇权独当一面,而是为了一个男人。
她那似乎天生就是帝王命的小孙儿,却是为了将一个男人寻回后宫而整饬朝廷大动干戈,即便是她站出来都不留丝毫情面。
“……你当真不顾皇室的脸面了?”
窦漪房沉声道。
刘彻手中将落的笔尖顿了顿,他的眼底暗转过纷繁的情绪,最后只是化作嘴角一点微冷的笑意,他抬起头来,清冷的眼眸望着鬓发斑白的太皇太后:“皇祖母,您认为,皇室的脸面是谁说了算的?——您吗?”
窦漪房没有想到刘彻竟然会这么不客气地与她相谈,看起来是连那点仅存的平和表象也不想维持了,她不由冷脸怒然:“——皇上——你这般语气态度,这是要逼问老身的罪责了吗?”
“……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