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明珠不识君》第326章


证词吧。”
不等她说完,三法司官员就蜂拥着闯进石牢,团团围住了萧五,争先恐后得问着话。萧五软瘫在大木椅上,脸色憔悴,浑身疲态,像刚经历了一场恶梦似的浑身汗津津的。此刻,他一反进狱后闭嘴不言的态度,对三法司和锦衣卫官员们的问话都神智清醒得回答着。痛快无比地招供了。三法司和刑部官员忙着整理供词签字画押。
明前的面孔白皙得透明,眼圈通红,脸和手指白得像一层冰雪,毫无血色。她乌黑的眸子缓缓地滚过众人,轻声说道:
“他招供了。他的供词是‘雨前是范勉的女儿,我姓程’”
呼所有人寂静无声地望着她,人们神色大变。几十个人阻塞的通道也变得鸦雀无声,现场一片死寂。小梁王朱原显站在最前方,浑身微微打颤,脸色大变,一双漆黑的虎目瞪视着她,仿佛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惊吓。他此时再也顾不得立场了。直奔明前,抓住她的臂膀大喝道:“不!这不可能!萧五在说谎!这不是真的,我不相信!”
崔悯也明显惊吓到了。精致姣好的面容扭曲得朝着明前的脸,直楞楞地望着她。他震惊得紧蹙长眉,双目如电般地瞪着少女的眼睛,又回首望望牢房里三法司和锦衣卫官员团团围住的萧五。面孔急剧得变化着,头脑混乱极了。
余下的众人们,内阁的张首辅,代表着董太后的庞太监,和其它的益阳、东察公主等一行人,都觉得心一瞬间高高得弹跳起又重重得跌下了地。忽上忽下的连心窝子都绞痛起来了。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个局面了。人们觉得茫然极了。就像是这案子走到了最后,所有人都不报任何希望了,又突然间简单利落得揭开真相了!原来还是人们脸上的表情精彩万分,心底却很茫然和空虚。就像是狠狠往前打的拳头一下子落空了,他们也扑倒了。他们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案子居然真相大白了!
人群最后面的雨前听了这句话,发出了一声惊呼,双手掩着脸。美艳绝伦的面容上满是惊骇,漂亮的杏仁眼里疯狂得涌出了泪水,当场就失态地放声大哭了。她哭得声嘶力竭,浑身颤抖,激动得难以自制,脸上的神情又是痛苦又是想笑,整个人都有些疯癫了。似乎要把这些年的所有委屈和眼泪都哭出来了。这件事走过了十六年,所有人都绝望了。在走到举头无路绝望无助时,结局就猛然扑到了面前!她是范瑛!她情绪崩溃得当场大哭了。太监宫女们忙拥上去安慰她。
剩下的人们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得看明前了。明前的眼眶也涨红了,乌黑的眼睛里藏满了泪水,莹白的面颊像雪山白莲般的没有一丝血色。她的眼光缓慢地扫视着众人,带着一种莫名的歉意,带着一种奇怪的羞愧感。说:“抱歉了。我不是范瑛,我是程明前。”
***
代宗三年的春天。传遍天下纠结了朝廷十六年之久的“范勉之女被劫”的重案终于破获了。锦衣卫指挥使抓住了此案最后的嫌犯萧五,得以招供破案。十六年前“御书房长侍”崔悯,因急切破案,误信了罪犯程大贵夫妇的虚假供词,判错了案子。使得两位幼/女当事人被辨错身份,弄混了官员之女和劫匪之女,使她们错误地生活了十六年。当初从劫匪家解救的两个女孩,长女明前其实不是范勉之女,是劫匪程大贵与李余娘的女儿。次女雨前不是程氏夫妇的女儿,而是抢掳来的范勉之女。十六年后,劫匪同伙萧五重新指认招供了,使案子大白于天下。两位女子也得以辨清身份,各自得知了真正的父母家族与身份。幸好在太子成亲前成功得破获案子了,使太子妃范瑛的身份查清并更换回来,才没有铸成大错。
消息传出,全大明的臣民百姓们都震撼了。
第二百八十五章处境() 
春风渐来,吹散了漫天的苛寒。京城各处的园林花木绿意盎然,枝繁叶茂。一枝枝桃花满树绽放,灼红耀眼,衬着碧空显得美丽极了。春天来了。
锦衣卫诏狱很平静。
一个少女单独得住在一间大牢房。自从那一日萧五交待真相后,事情就变成了这样子。明前没能再回梁王府,被暂时押在锦衣卫诏狱了。单独在诏狱里住了一间单独牢房,还有专门来监管她的皇宫女官和女狱卒们看守着。她从此不再是范勉之女范瑛,也不再是未来的太子妃和皇后。霍然变成了一个普通至极的罪犯之女。
案件已明,供词呈报给了皇上和董太后面前。程明前做为罪犯之女必须收监等候朝廷的最后处置。
她做为劫匪程大贵之女,冒名顶替,占据了他人的身份地位十六年,还险些“鱼目混珠”得嫁给了太子。是否会被定为有罪?是否会被其父的抢劫罪,义叔的判国罪诛连也被定罪?会受到什么惩罚?是斩首、流放、杖责、还是罚金典赎、无罪释放?都需要皇帝太后等贵人们抉择。从那天后,她就没资格回旧王府了,也没有人有资格有理由保她出狱,只好呆在了锦衣卫诏狱里。从此后,她就不能再拥有范丞相小姐的一切待遇了。身份、家产、忠臣遗女的名誉、华服美食、和奴仆侍卫们的侍候。她还被迫更换衣裳,穿上了平民的青粗布衣裙,去除了发髻、耳朵边、手腕上的金钗环首饰珍珠耳坠子和碧玉镯子。这些首饰华服都被取走,一一登记入册。要归还给真正的范勉之女范瑛范雨前。
她现在只是个因父亲程大贵之罪而株连入狱等候处置的普通女子。
所谓法不容情,所谓世态炎凉,莫过于如此了。人世间的变化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转瞬变成了“高楼塌陷又雪上加霜”的局面了。
一句话之后,原本来迎奉拥护太子妃的朝廷官吏们失踪了,想与她结交的名门贵女们也不见了,只剩下了身陷铁狱监牢的罪犯之女。这些趋炎附势又善于改正错误的普罗大众啊,万事都奔向了正确道路。
***
这间普通牢房没有设在地下,而是建在地上,是三大殿后面的一排普通牢房里中的一间。房间简陋,墙上开了个小窗,比关押萧五的地下铁牢松懈多了。这也代表着明前的罪行比萧五简单多了。厂卫狱不屑把她当成重囚。一缕阳光从狭窄的窗户射进来,照在木桌和地面,也照耀着平静地坐在木桌旁的年青女子。旁边的牢房偶尔响起了几声女犯们的嘈杂声。
牢房外通道里响起了脚步声,一名精干麻利的中年女狱卒带着两名粗壮妇人走过来,停在了她的牢房外。粗声粗气地叫道:“程明前,你的亲戚来给你送东西了。”
少女惊讶的抬脸,走到铁门旁,对着铁栏杆后的狱卒们好脾气地说:“谢谢牛小旗官通告。不过,我在京城没有亲戚,我不认识”
“让你见你就见,少废话。她说是你的亲戚家姐妹。”牛姓女狱卒的面容声音很严厉,煞气腾腾的。锦衣卫诏狱里的男女狱卒都是些性情凶狠,能弹压住男女犯人的凶性子人。
明前面上露出一丝苦笑。她现在听到“姐妹”二字,就有些心悸。她觉得自己再也消受不起这两个字了。
牛狱卒打开铁门,把人带到囚房前,开始搜检来人送来的薄被衣裳等物。她们三人挑挑捏捏,挑出了金簪子银手镯和几包点心食物等物放到一旁,不允许带进去。然后才将包裹交给年轻妇人。穿绛色缎袄和绸裙的年青妇人偷偷的塞了一小块银子给她。牛狱卒面色犹豫,迟疑了下,还是抵不过银子的诱惑,揣进怀里。这是狱卒们明面上该收的好处。连诏狱佥事们也睁只眼闭只眼,她也就不矫情地收了。指着门口道:“去吧,把衣服抱进去,说几句话就走。这个女人身上有大案子,同知佥事们看得很紧。可不要想劫狱。我是看你是北方军的军眷才让你来探监的。”
年青妇人感激涕零地说:“牛夫人说笑了。哪能劫狱呢?我们这种小老百姓哪有这种包天的胆子啊。来送件衣裳就算还了昔日的情份。”
牛姓狱卒只是敲打她下。见她识相,就领着两名粗使仆妇站远了。
年青妇人麻利得抱着衣物走进囚室,帮忙把衣物理好放好。之后转身看了两眼明前,她眼圈红红的,嘴唇一扁,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小姐!你怎么落到了这种地步?那个雨前真是个天杀的没良心的死丫头。”
明前蹙着眉打量着她。见她面孔丰盈俊俏,肤色略黑,眼珠灵动,发髻上戴着精巧的镶珠子的银首饰。衣裳是绸缎的,打理得很体面富贵。像个富裕人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