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阳剑侠》第176章


豢吹猛ㄍ福衷趸岜怀淘谔斓闹谎云锛づ?br />
只听吕洞宾嘴上淡然一笑,说道:“无妨!各有各的活法。当此乱世,你能知难而退,至少得以独善其身,总比硬闯蛮干、一败涂地好多了。譬如佛能普度众生,道却只能点化寥寥数人;天下之事也是这个道理,只可顺势而为,不可逆潮而上,唯有找准自己的位置,知进退、明得失,才算得上是智者。”
程在天道:“可是……师父传授我剑法时,言明要我学成后斩妖除魔,拯救苍生于水火。我……我偏偏……”吕洞宾开解道:“你师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正邪不两立,以为只要把奸恶之徒灭掉杀光,天下便能太平,却不晓得刚柔相济、过刚易折的道理。”
程在天道:“太师父的意思是说,师父错了么?”吕洞宾祥和地道:“她没错,你也没错。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活法!”程在天若有所悟,点了点头。
大耳和尚道:“吕老头,人人都说你能说会道,说出来的都是大道理,连屁话也香。谁知道你来来回回就只有这么一句!”吕洞宾笑道:“大道至简,要是一句话说得明白,何必再用第二句?”大耳和尚无从争辩。
程在天还想再听吕洞宾教诲,吕洞宾却遽尔说道:“好啦,春园我走过了,好徒孙我见过了,连徒孙的相好也让我瞧了几眼。看来这一趟白赚不亏!”程在天愕然失色:“太师父这就走了么?”
吕洞宾笑道:“不走还留在你的春园过夜么?道士就如同野鹤闲云,自当游历四方,有所归宿者,反而有所牵绊,无益于悟道。”程在天和法媞梅、大耳和尚轮番相劝,但吕洞宾去意已决,怎么也劝不住他。
程在天只好退而求其次,问道:“太师父临走有什么话要告诫徒孙的么?”吕洞宾笑道:“纵使你不问,我也有话要说。我方才到了春园,知道它看着华丽莫当,实则隐患重重。《老子》上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你倘若明了其中道理,不如早些散去财宝,找一处好地方归隐,千万不可拖延,这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程在天道:“徒孙记住了!”吕洞宾又道:“你如今尚未归隐,就算没人觊觎你的钱财,只怕也会有江湖上的仇家来寻仇。你一定记得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切勿大意!”嘱咐完了,向着远方叫道:“化成子、弘明子!”
他的嗓音远传千里,其穿透力之强,已远非夏语冰的“万里蛙鸣”所能及,却又毫不猛烈,一如开初那般温润如玉。
化成子、弘明子远远听见,不一会便聚拢在吕洞宾身边,一左一右地抓紧了他的手。但见吕洞宾又轻轻地把拂尘一挥,看着一副蔼然仁者模样,对程在天道:“好徒孙,你万事小心,好自为之!闲时练练剑法,莫让纯阳剑生锈了。”
话犹未了,早和化成子、弘明子化作三道光剑,向外飞出,一眨眼的工夫便无影无踪。
第175章 冬雪无尘污秽尽(1)() 
程在天和法媞梅、大耳和尚回到春园,只见园里人人面有喜色,一问方知吕洞宾适才来春园时跟大家倾心交谈,对大家开导启迪。
大家谁不知道吕洞宾的大名,看见他大驾光临,本就高兴非常;又见他言语亲和、毫无大人物的架子,哪个不对他又敬又爱。
程在天的母亲一向笃信佛教,但吕洞宾只是来了这么一次,便让她从信佛变为信佛崇道了。程在天不由叹道:“像太师父那样声名卓著、人见人爱的大宗师,无论德行、学识还是武功都远非我能及。”
当晚,程在天无从入睡,待到夜阑人静时,仍是辗转不寐,拼命地回想吕洞宾的嘱告,思量着自己和春园众人的前途命运。
还没想出什么头绪,却猛地瞥见窗外有些闪闪烁烁的火光,急忙唤醒三鬼,举着火把出去察看动静。程母、法媞梅、魏乾等人也被他的叫声惊醒了,全都起床穿衣,跟在他和三鬼身后。
程在天于火光中照见了十来个贼人的脸庞,正要跟三鬼冲上前去,却不料园内武夫早把那群贼人料理了:杀了四个,其余九个三拳两脚制服了,五花大绑。
程在天道:“看来只是一些不懂武功的小贼!”来到那九个贼人面前,喝问道:“你们闯进春园,想干什么坏事?”那九个贼人料想无从抵赖,只好如实招来,供认了进来抢夺财物的罪行。
魏乾吩咐大家把不见的财物收缴回来,又问道:“园主,你瞧这些恶贼该怎么处置?”程在天道:“杀了的也就杀了,想救也救不活;至于活着的人……我们没有资格妄断生死,不如移交给钱将军,让他再妥为处理罢。”法媞梅和母亲、魏乾等人全都赞同。
于是魏乾让武夫们把这九位贼寇关进柴房,轮流看管,到了第二日一早便押送到钱镠军营里了。
原来钱镠经数次战役后威名大震,各处贼寇闻风丧胆,没人再敢跟他交锋。他干脆大张旗鼓,把大军屯驻在一座叫“牛头山”的山里,依着山势安营扎寨,大有唯恐敌寇不来之势。魏乾派人稍为打听,便知道了钱镠大军的驻地,因此顺顺当当便把人送到钱镠手中了。
第二晚,程在天又是夜不能寐,心想:“看来一切正如太师父所说,觊觎春园的人为数实在不少。只是这次来的人少,手段又低,春园才得以无恙。
“倘若以后有人用毒,或是买了唐门的火药暗器来侵袭,又该怎么对付?不如听太师父的,早些散去财宝,这才是可保万全之道。
“但这些财宝是孙老先生临终托付给我的,春园里人人有份,算不得我的家财。我若是照着太师父说的做,大家会乐意么?他们若是不乐意,我又该怎么说服他们?”
想了一晚,仍然没能想个明白透彻,全身困倦不已,却是毫无睡意,只好早早起来,借练剑来消愁解闷。
法媞梅见他起得这么早,很是奇怪,跟着他到了青龙堂,问道:“程大哥,你是有什么心事么?”程在天道:“是啊。”法媞梅道:“你有心事,怎的不肯跟我说?”程在天道:“梅梅,你知道么?你要是一直活在西域,就不会有我这样的烦恼啦。”
法媞梅瞪着明月般皎洁的眼睛,问道:“什么烦恼是西域没有、唯独中原有的?”程在天道:“你知道中原跟西域的不同么?”法媞梅道:“大家说的话不一样,穿的衣服也不一样啊。”
程在天使劲地摇头:“我说的不是这些。我告诉你罢:西域是江湖乱,人心不乱;当今的中原是江湖不乱,人心乱。”法媞梅道:“这是什么意思?我听不明白。”
程在天道:“西域有天方教、明教、昆仑派,还有吐蕃人,下面还有月牙帮、烈火教、降魔教、仙鹤派这些小门派,大家互不相让,争斗一定少不了。但他们斗来斗去,始终是江湖恩怨,百姓也还过得好好的。
“可是当今的中原就不一样啦。五毒教和唐门早已和解,夏语冰也被我除去了,想来中原武林也没什么大的纷争啦。反倒是中原的百姓群起造反,这个聚起数百人,那个又召集了数千人;这个占据一座山头,那个又打下了一座城池,闹得到处人心惶惶,若是再闹下去,只怕大唐也要亡啦。”
法媞梅豁然开朗,说道:“原来是这样。程大哥,我知道为什么西域的人不造反。”程在天道:“为什么?”法媞梅道:“我爹跟我说过,吐蕃只是看起来管制着西域,实际上西域人种多、门派多,吐蕃国内又乱得不行,无暇去理会西域,对西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造反反的是朝廷,西域就跟没有朝廷一样,有什么好反的?”
程在天若有所悟,叹道:“你说得对!《道德经》说得好:‘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大抵西域才是真正的世外桃源,中原百姓住着的才是无边苦海呢。”法媞梅疑惑地道:“程大哥,你念的‘其政闷闷’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程在天还没来得及跟她解说,忽听有人喝道:“姓程的小子,过来!”程在天猛一转身,只见苗毅兴早已闯进了青龙堂,在数丈外等着他。当时天色尚早,园内众人睡得正酣,因此苗毅兴闯进来神不知鬼不觉,没有一个人察觉到。
纵是如此,程在天也被苗毅兴吓得出了冷汗,定了定神,才慢慢走近,问道:“请问苗教主一大早来到我春园,有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