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宠妻手札》第48章


杜季延额头抵着她的,心里有一半赞同她的话。凉国公府这样没什么根底子孙又不够争气的,当然慢慢沦落到徒有门面。但像是信国公甚至顾府这样荣极一时的人家,即使看似衰败也还有深厚的底蕴。而如果不是恰好救过圣驾求了赐亲,恐怕连凉国公也不会认真考虑他们的亲事。
接下来两人都没有再说话,却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彼此心中翻腾。直到傍晚的风吹来,山里也笼上了一层雾,杜季延抱着她往借宿的村子走去。
村子里头已经升起了炊烟,比方才更多了村野气息。然而再走进些才发现,他们借住的屋子前不知道什么时候围拢了一大群人。
杜季延微微扬起的唇角一下子沉下来。除了杏初和桂初被挡在房内,他们带来的二十个侍卫和马夫等人尽数都站在一起,而对方的人数显然更有两倍之多。
“杜元,怎么回事?”杜季延紧了紧手遮住乔瑷的容貌,中气十足的声音远远传过去。
双方剑拔弩张大多是背对着他们,这时候大部分人都循着声音看过来,杜季延也一眼看出了其中不对之处。
与杜元等人对峙的是两批人,有八/九个男子身穿粗布褐衣,卷起的裤腿还是*一片,应当是村中人口。而另外挤在一起的一群人却衣不蔽体、蓬头垢发,似乎是徒步而来的不速之客。
他的声音引起了那些人的注意,一下子就有人围拢了过来,但似乎也摸不清他们的底细,暂时没有做出什么举动。
“公子。”杜元快步走过来,面带惭愧:“是属下没有处理好。这几位大哥误以为是我们故意领着这些……这些人过来的。”
杜元说得有点语焉不详,但杜季延一听就明白过来。他看了眼一旁那群形似乞丐的人,扬了杨眉喝道:“你们先等片刻,我马上出来。”
他身形高大,眉目冷峻,故意提高声音说的话一下子把人镇住了。何况他们原先不敢轻举妄动,就是看到杜元带着的人动作整齐规划,显然不是普通人家的奴仆。
杜季延也不管他们作何反应,从他们让开的路中迅速进了屋。
院子里用石头砌起了炉灶,上头还架着一个烧水的小铁锅,底下的火已经灭了,旁边还有未塞进去的木柴。可见那些人来得十分突然,杜元等人应该还在忙着安顿晚饭就被打断了。
听到响动杏初和桂初都跑了出来,虽不至于惊慌失措,但面上神色也透着紧张和不安。杜季延使唤了桂初去烧火,杏初则是留下来陪着乔瑷。
“你先坐着喝点热水,我出去看看。”他有条不紊地将事情安排好了,才俯下/身子对乔瑷道。
“这……我们既然借住在这里,最好还是先别起冲突。”乔瑷只略看一眼整个脑袋就被他捂住了,想来他也是不想别人看到她的容貌。女人在外难处总会更多些,更要防备别人见到生出什么坏主意来。她也就没有说要一起出去,坐在屋内唯一一张竹藤扎成的椅子上小声叮嘱道。
杜季延进屋之后略花了一些时间,再出来时已经有人不太耐烦了。生怕他是故意耗在里面,推嚷着要冲进去。
“你们过去守着。”杜季延大步流星走出来,点了杜元身后三人守在院门,然后才将目光放在那几个褐衣男子身上:“我们路过贵地,不过是求个地方落脚一晚,也是得到贵村老人同意的。不知几位大哥是什么意思?”
“这话该我问你们才对吧?”一个浓眉大眼的年轻男子跳出来,右手还持着一条足有丈余长的竹竿,左手食指几乎指到他面前,愤怒道:“我阿爷好心留你们过夜,却又是一群不安好心的!你们还想要害得我们村里人都饿死不成?”
“小兄弟,有话好好说。”杜季延已经大致明白他们的争执,声音和缓有力:“你确实误会了,我们一共只有三十人在贵村借住,他们并非与我们一道的。”
“你们说不是,谁知道是不是串通好来骗我们的?”浓眉小伙已经是几人当中个头最高的,但站在杜季延面前还是矮了一截。他们常年劳作,身体精干,但杜季延深衣之下四肢充满张力,也让他们本能的感觉到这个人不是好惹的。
对于他们是不是一伙人,杜元已经解释了许久。可惜这个村里的男子比那老人更难说话,即使不能咬定他们就是一起的,也宁愿把他们都赶出去。
“好,那就请他们说一说。”杜季延也不与他生气,转头看着畏畏缩缩站在一旁的人,指着一个勉强能分辨出年纪的人问道:“大婶,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被他指着的中年女子眼神茫然,杜季延又问了一遍,她似乎费了好大劲才明白过来,膝盖一弯跪在地上。
“公子,求求你赏一口吃的,救救我的小孙儿吧!”
第47章 四六() 
她这一跪,浓眉小伙的眼神就变得有些奇怪,审视的目光来回在他们身上移动。先前他们双方口吻一致的否认,他还在怀疑他们只是串通了说辞。然而两人截然不同的口音和这一跪,却让他心中有点相信了。
杜季延不喜这样被人跪拜,但也没有鲁莽地去拉她,往旁让了一步才接着道:“你也看到了,我们不过是路过此地,还需仰人鼻息。这位小兄弟也有难处,大婶有什么事不妨先说出来听听。”
他话里话外都没有答应什么,那中年女子也听出来了。跪坐在地上她仿佛也失去了力气,双手掩面只是悲悲戚戚地哭。
她的哭声传出来,她身后的人顿时也哭成了一片。杜季延听得诧然,仔细看去才发现这一群人大多是妇孺,难怪刚才觉得她们畏手畏脚,完全没有以前见过的乞丐身上那种凶狠。
浓眉小伙握着竹竿的手也攥紧了。
“你们再不说,我可要走了。”杜季延听着嘈嘈杂杂孩子女人的哭声心里也不太舒服,但要急着赶路也不敢把事情揽到身上来,只提醒道:“听说此处距城镇只有三十多里,你们不妨到那里去。”
这个村子里人口有限,即使有部分人心肠很好愿意帮助也没办法满足她们三十多人的需求。何况傍晚听那老人话中的意思,他们村里人家中的存粮大概也不太多。到了镇上,即便是乞讨也比在小村子里容易,何况还可以向官府求助。
“哼,你是不是傻子?”浓眉小伙眼中闪过不忍,但想到以前给村里带来的祸事,赶紧掐了那点心思。听到杜季延的话,气呼呼冲他道:“他们要是能在城镇上落脚,还会走到我们村子里来?”
哭了几声之后,中年女子又回过神来。她们一路跋山涉水,的确没有什么地方能落脚,走到哪里都会被驱逐。最后是慌不择路,好不容易才见到这个小村子。
这是她们最后的希望了。
她用结了一层泥浆的袖口抹干净眼泪,又擦了擦鼻涕道:“公子,我们原本是小弯涧的村民,因为受灾背井离乡走到这里。如果你们不愿意收留,只求一碗稀饭让几个娃儿吃一口,我们马上就走。”
她的话中带着浓厚的口音,杜季延听得也并不清晰,但“小弯涧”三字却没有漏过。
他手上有最详尽的西南州地理图,从西南江和知州府往外扩开,只要是官府曾记载在案的,每个村子都标示其中。
小弯涧就是一个较大的镇。它的位置还挺重要,既是西南江的下游,又是另一条碧翠支流的分水地带,地形以河谷和坡地为多。
“小弯涧临山靠水,你们为什么要背井离乡?”
中年女子的眼神像是干涸的古井,她扯了扯嘴角,不知道是不是要笑,喃喃道:“公子听说过?江里没有水,山也被烧了。男人出去后都没有回来,只能往外走。”
她一路已经说过许多次这样的话。但是隔着崇山峻岭,出了西南后根本没多少人知道那个地方。她们被当做骗子,原先没这么狼狈时,甚至还有人故意摸到身上去。
“你们有多少人?”杜季延忽然问。
“二十三个大人,六个孩子。”中年女子猛然抬起头来,然后重重磕在地上:“求公子发发善心,就算……就算把这些孩子带走也行。”
孩子被带走至少还能有个念想,再跟她们走下去恐怕就没有活路了。这些人衣着光鲜,又有车马,孩子以后即使为奴为仆,也能有一口吃的。
“先站起来说话。”杜季延做了决定,对正要阻止的浓眉小伙道:“我只是问问话,断不会留下麻烦给你们。”
他的话有种能让人信服的力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