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相公养成记》第129章


“母亲,我和相公带来一个老郎中,能妙手回春,说不定可以治好大哥的病。”李蔷薇坐到床上,握住了董氏的手。
“当真?”董氏一下坐了起来,惊喜地问道。
“老郎中现在正在厅堂,我这便去带他给大哥诊治,我先扶您下去吃点东西才是,总不能大哥好了,您却病倒了。”李蔷薇想要搀扶董氏。
“蔷薇,你快带着郎中看你大哥去,我有丫鬟照顾就好,我听你的,这就喝点粥。”董氏心中着急,一个劲地催促李蔷薇。
怕董氏太过着急,李蔷薇急忙出去了,几人带着郎中去了胡启生夫妻俩住的东跨院。
李蔷薇带着老郎中直接进了胡启生夫妻俩住的内室,胡惟庸和李思义因为避嫌,便呆在了厅堂等着,翁婿俩相对无言。
“蔷薇,你大哥他,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也不活了!”付氏声音嘶哑,眼睛红肿,才不过几天功夫,眼窝都陷下去了。
因为胡启生现在畏寒,付氏便衣不解带的抱着他,去温暖他。
李蔷薇突然就自责起来,她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这位夫人,您先将令夫放平,让他躺的舒服些。”老者叹了叹气。
给胡启生搭了脉,老者沉思了一会,这才对着付氏说道:“令夫的病症是邪风入体,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症状为四肢无力,肢体麻木、舌蹇不语。”
“请问郎中,能治好吗?”付氏急切地问道。
“治倒是可以治,但是需要些时日,还缺少十几味草药,只有罗田才有,况且,老朽还要尽快赶回蕲水,我在蕲水还有几个病人等着我回去,耽搁不得。”老郎中捋了捋胡须说道。
“这可如何是好?”付氏燃起的希望又破灭了,已经快要哭干的眼泪,又流了出来。
“这位夫人,您若是信得过老朽,可以跟着老朽回蕲水,蕲水离罗田很近,我可以让药童去罗田采药。”
“只要能治好相公,莫说是蕲水,就是天涯海角我也陪着他去!”付氏决然地说道。
看事情差不多了,李蔷薇这才说道:“嫂子,你还要和父亲说一声,让他尽快安排人送大哥去治疗,我和相公这几天也要回去,咱们可以一起,路上还可以照应些。”
“蔷薇,那就多麻烦你和思义了!”付氏握住李蔷薇的手,感动的又要落泪。
付氏情真意切的话,让李蔷薇莫名地有些心虚,她只得在心中安慰自己,自己是为了救人,不是害人。
付氏到了厅堂,将郎中的话告诉了胡惟庸,胡惟庸先是一喜,后来听说要一两年才能痊愈,一张脸顿时又沉了下来。
“如此一来,启生岂不是要辞去侍郎一职了?”胡惟庸自语。
“父亲,是命重要?还是官位重要?”还没等付氏开口,李蔷薇便脱口而出。
“蔷薇,你就是这样和父亲说话的?你那些书都白读了吗?”胡惟庸勃然大怒。
“读书是让人明智的,蔷薇自认为眼明心亮,不像某些人一叶障目!”李蔷薇冷笑道。
“我用不着你教训我,你给我滚!”被激怒的胡惟庸,抓起茶碗就要砸向李蔷薇,却在李思义冷冷的目光中,将茶碗扔在了地上。
“自古以来,权臣都没有好下场,父亲还是好自为之,告辞!”李蔷薇终究还是没忍住,最后一次警告了胡惟庸。
李蔷薇和相公离开胡府的时候,心情格外沉重,顾氏和崔氏的冷嘲热讽她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她不是圣母,没有义务去拯救那些无可救药的人,她只是替胡惟庸惋惜,一个旷世之才,就因为贪慕权势而丧命。
付氏不知道用什么办法说服了胡惟庸,胡惟庸安排了一艘豪华官船,送胡启生去蕲水治病,他替胡启生辞去了刑部左侍郎之位,却又将次子胡大鹏安排进了刑部任职。
付氏自然要随行,董氏不放心也要跟着去,至于胡晋、胡杰两个孩子,李蔷薇倒是费了一番功夫,她给付氏做了很多工作,她游说付氏说,胡启生这病恢复的时候,需要家人多陪伴他,为了让付氏放心,她还保证,胡晋胡杰的学业交给耀宗了。
由付氏出面提出要将胡晋胡杰带到蕲水,胡惟庸即便不情愿,也没办法,他很看重付氏这个儿媳,毕竟胡家早些年的奢靡生活,都是这个儿媳的功劳。
至于顾氏和崔氏,当下便心中窃喜,尤其是顾氏,内心更是蠢蠢欲动,已经开始幻想着怎么让老爷将她扶正了。
离开应天的那天,下了几天的秋雨,突然就放晴了,秋高气爽,就连空气中都透着一丝甜味。
送行的人快要将码头站满了,基本都是给胡启生送行的,有刑部的同僚,更多的是胡惟庸的门生。为李思义一家送行的,除了儿子耀祖和儿媳程氏,陈家和程家也各自来了几口人。
陈氏母亲早逝,继母对她还不错,此刻,继母拉着她的手,依依不舍,陈父眼睛湿润,不停地交待女儿,要孝敬公婆,夫妻和睦。
李蔷薇拉住程氏的手,歉意地说道:“瑞宁,婆母对不住你,将你和耀祖两个人留下,耀祖脾气不好,你多担待着点,平日遇事要多和苗管家商议,他对李家忠心耿耿,他若是老了,就让耀祖给他养老。铺子你多照应着点,钱庄里的钱尽量不要动,每月取利息就好。”
“母亲,瑞宁也舍不得您,您和父亲已经为我和耀祖做了很多了,是我和耀祖惭愧才是,不能在您和父亲眼前尽孝,母亲放心,我会好好照顾耀祖的,我爹娘也喜欢他,爹娘会把他当亲儿子一样看待。”程氏眼圈一红,便落下泪来。
交代完程氏,李蔷薇又将耀祖拉到了一边,“耀祖,你以后对瑞宁要多疼惜,我这个婆婆不在,她以后有喜、生产都无人指点,也是怪不容易的。还有,你要是得闲,就照应着点胡茜、胡钰、胡宁,你舅父舅母不在应天,她们三个会少了依靠,你也算是她们的娘家人了!”
“娘,我会想您的!”耀祖一只手搂着母亲,两一只手搂住了父亲:“爹,您平日少喝酒,看书不要太晚了!”
李蔷薇原本还硬撑着,可她看到耀祖眼中噙着泪,她终于忍不住了,抱住儿子就痛哭起来。
李思义背过了脸去,妻儿抱头痛哭的样子实在是锥心,不由让他想起了多年前离家时的痛楚。
“臭小子,说好的不哭,你怎么又惹娘伤心了?”耀宗做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照着耀祖的胸前轻轻捶了一拳。
耀祖用手抹去了眼泪,努力地挤出一抹笑容来,先是轻轻地还给大哥一拳,接着便重重地给了耀文一拳,“耀文,二哥会想你的!”
耀文早已经热泪盈眶,一把抱住了二哥,久久不愿意松开。
大船就要起锚了,送行的人和远行的人,都是依依不舍,耀祖单手抱着小侄子俊之,在他的小脸上亲了又亲,另一只搂着小弟的手,收得越来越紧。
离别总是万千愁绪,难怪人们不喜欢送别的场景,万般不舍凭谁说?
大船终于起航了,李蔷薇和相公站在船头,看着应天城的方向,很是不舍,生活了十年,才发现这个城市竟是如此美丽,她真后悔没有多出去走走。
第116章 结局1 飞鸟尽() 
洪武十三年正月,整个应天笼罩在一片阴冷,肃杀的气氛中,就连这年的春天都来的格外晚。
刚进正月,朝廷就发生了一件举国震惊的大事,不亚于一场大地震,大明朝自建立以来,所经历的一场空前绝后的血雨腥风。
权倾朝野的左丞相胡惟庸因为谋反锒铛入狱,御史大夫陈宁和中丞涂节做为同党也同时入狱,上上下下受牵连者不下于万人,整个刑部大牢和大理寺的监牢已经人满为患,朝廷大小官员无不谈胡色变。
远在蕲水的李蔷薇,得到了谢彬的飞鸽传书,她没有感到意外,她早就知道胡惟庸难逃一劫,历史无法改变,无论她做了多少努力,都与成功失之交臂。
李思义震惊之余,更加佩服自己的娘子,娘子的身份越发的神秘起来,这么多年他一直没有问过她,只因他信她,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渡人。
考虑再三,李蔷薇还是将书信拿给了胡启生夫妇,这件事他们早晚会知道,瞒也瞒不下去。
‘相谋反入狱,请早做打算!’看到这十几个字,胡启生一下便跌坐在了椅子上,即便房里燃了炭火,他的手脚还是传来一阵钻心的冷意。
谋反是要诛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