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相公养成记》第131章


锹帷?br />
“大胆妇人,见了本夫人为何还不行礼?”李蔷薇冲着那妇人喝道:“你的丈夫不过刚刚升到了三品,你顶多是三品诰命,我身为陛下御赐亲封的二品诰命夫人,你见了我居然不行礼,莫非是要藐视朝廷吗?”
妇人是胡茜的婆婆熊氏,胡家手握重权的时候,熊氏极尽巴结之能事,莫说是见了胡惟庸和董氏了,就是见了胡启生和付氏,都是一副小伏低状,如今胡家遭难,熊氏一家便翻脸不认人,真的应了曹公的那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熊氏不情愿地行了个礼,一个眼刀过去,恨不能吃了李蔷薇。
李蔷薇一张俏脸阴云密布,她鄙夷地看着熊氏,不由讥诮道:“你们最好日日祈求,求你们日后不要死无葬身之地,”
不待妇人发火,李蔷薇接着说道:“胡茜没有犯七出之罪,你们没有权利休她,你们这种腌臜之家,多呆一会都会脏了我们的脚,既然两看相厌,那就和离,从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妇人本来还是坚持休妻,可一看李蔷薇不妥协,又想着赶紧地摆脱胡家,便答应了下来,胡茜生的一儿一女,也让胡茜将女儿带走。
“胡茜,你的嫁妆清单还有吗?”一直没有发声的李思义冷静地问道。
胡茜将怀里的小女儿递给了耀祖,见有人撑腰,胆子也大了起来:“在我的妆奁里,我这便去拿。”
李蔷薇对照着嫁妆清单,将胡茜的嫁妆,除了用掉的茶叶等物品外,其余的首饰、珠宝和布料等,都被李蔷薇悉数要了回来。耀祖不由地佩服起自己的母亲来,在那无耻的一家人面前,也没落了下风。
李蔷薇马不停蹄地又去了胡宁的婆家,胡宁的状况比胡茜也好不到哪里,虽然没有挨打,但是婆家使了阴招,冷淡她的两个女儿,做为母亲,这比伤害她自己还要难受。
胡宁一连生了两个女儿,夫家早就想纳妾了,奈何刚烈的胡宁死活不依,加上畏惧胡惟庸的权势,夫家只能作罢,眼下胡家被诛九族,夫家岂能放这次大好的休妻机会。
拿到了胡宁的和离书,又将她的两个女儿带走,将她的嫁妆悉数追回,李蔷薇付出的周折,要比胡茜的夫家要大得多,相比胡茜婆家的坏在明处,胡宁婆家的阴损更加令人不齿。
第117章 结局2 狡兔死() 
京师,燕王府,王爷书房内。
李蔷薇将两万贯大明通行宝钞和一个水晶手串以及一枚通透的玉挂件放在了书桌上,“燕王殿下,这手串和挂件是芊芊让我带给小世子的礼物,水晶选自东海水晶,颗颗珍贵,玉挂件也是上好的羊脂玉,不可多得。”
“既然水晶手串和玉挂件是芊芊送的,那我就收下了,但是,这两万贯宝钞,还请李夫人收回,父皇最恨贪腐,我身为皇子更要以身作则。”朱棣又将宝钞推到了李蔷薇的面前。
朱棣手中握住手串和玉挂件,唇角勾起,眼中透出欣喜,他在意的不是水晶和羊脂玉的价值,而是赠送人的身份。
“我这些宝钞可不是贿赂殿下的,这天下都是你们朱家的,这天下的财富自然也是朱家的,这点宝钞算得了什么?燕王殿下答应帮忙,是看重耀祖和殿下的同窗情谊,可我也不能让您出力又出钱啊,殿下出面活动,少不了要打点一番,也好让那些帮忙的人心中畅快不是,以后为殿下做起事来也会更有动力。”李蔷薇又将宝钞推到了朱棣的眼前。
朱棣还想推辞,耀祖却替他收了起来,夹进了桌上的一本书内,又冲着朱棣挤了挤眼睛,“殿下,您就收下,过不了多久您就要去北平就藩,京师也要留点您的人,这些人也需要打点。”
“李尚书辞去了官职,倒是比以前更阔气了,李夫人出手便是两万贯,比我这个皇子还阔绰呢,不过也是,芊芊的夫家可是富可敌国。”朱棣自嘲地笑笑。
“殿下文韬武略,岂是我们这些小民能仰望的?”李蔷薇莞尔。
“李夫人,胡惟庸如今关在大理寺的监牢,看守极严,拱卫司的人亲自看守,我已经和有关的人打好了招呼,您前后只有半个时辰的时间,还要尽快。您可千万不要给他带不该带的东西,免得我难做。”朱棣深深地看了李蔷薇一眼,带着一丝警告的意味。
“燕王殿下放心,耀祖和殿下与有荣焉,我每日保佑殿下还来不及,怎能陷殿下于不义?”李蔷薇心中暗想,这个朱老四气势真足,天生就是做帝王的命。
看事情办妥,李蔷薇不想再打扰朱棣,便行了个礼要告辞,耀祖挽住了她的手臂,母子俩刚走了几步,便听到身后朱棣起了波澜的声音:“芊芊还好?”
“回殿下,芊芊一个商人妇,过着寻常人家的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她年前刚生了一个女儿,现在也是有儿有女了。”李蔷薇浅笑。
“李夫人路上小心,本王就不送您了!”朱棣的声音中透着一丝无奈。
出了燕王府,李蔷薇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刚刚她紧张的手心都冒了汗,如今冷风一吹,浑身不由的打了一个哆嗦,今年的冬天比以往都要长,已经立了春还和三九天一样冷。
耀祖连忙解下了自己的披风,披在了母亲身上,李蔷薇心疼儿子,忙取下了披风还给了他,“耀祖,你赶紧穿上,别受寒了,娘不冷。”
耀祖拗不过自己的母亲,只好披上了披风,母子两人没有回家,而是找了个酒楼,点了几个菜,准备吃了晚饭,直接去大理寺的监牢。
李蔷薇摸了摸怀中的宝钞,剩下的一万贯,还要细水长流,要打点大理寺的看守,也好让父亲少受点罪,还要给陈氏的父母三千贯,人家辛苦养大的女儿,跟着耀宗回了蕲水,想见一面都不容易,如今被罢官,生活恐怕都成问题了。还有胡盈,也要给她三千贯。
尚书府一向节俭,加上早前洪武帝赏赐的钱和物品,李蔷薇将钱放在了钱庄生利息,这些年也攒了近两万贯,回了蕲水一年多,三千亩的土地,有将近上千户佃户耕种,一年下来收的粮食,也是不菲,加上尚书年岁半俸一百五十贯,算下来比当尚书还要宽裕。
来的时候,芊芊和牧尘又送来一万贯,加上家里的两万贯,李蔷薇揣着家里的全部银钱上了路,她有些惭愧,她都要将家里掏空了,好在相公不在意这些,怕她自责,还一个劲的安慰她。
因为心中有事,加上心情不好,李蔷薇几乎没吃多少东西,母子俩光说话了,离约定的时间快到了,母子俩乘坐马车,奔着大理寺的方向而去。
朱棣果然有手段,母子俩进入了一道道关卡,竟如入无人之境,最后来到了一个单独的牢房,一个精干的看守冲着耀祖使了个眼色,便要出去。
李蔷薇紧走几步,从怀里掏出五百贯钱,塞进了看守的手中,压低了声音道:“小哥拿去喝茶,我父亲年纪大了,让他少受点刑,监牢寒冷,请小哥为父亲多加一床被褥。”
看守是个二十几岁的青年男子,被李蔷薇握住双手,竟脸红起来。
李蔷薇不等着看守反应过来,便往里走去,看守小哥想了想,便收下了宝钞离开了。
铁窗内,李蔷薇一眼便看到了父亲的背影,父亲背对着铁门负手而立,发髻散开,一头花白的长发垂到了腰部,即便身陷囹圄,好胜的左丞相依然脊背挺拔,若不是一头白发,只看背影,怎么也不像一个年近六旬的人。
正负手而立的胡惟庸听到声音回过头来,看到了来人,原本如古井无波的胡惟庸,心中激起了一阵涟漪。
李蔷薇眼眶一热,当初风光无限,翻手为云的胡惟庸,如今成了阶下囚,曾经的富贵和权势,已经烟消云散。没有了权势的胡惟庸,不过是一个白发的老者而已。
“父亲!”李蔷薇的一声父亲,叫的胡惟庸老泪纵横。
“蔷薇,你这个傻孩子,你赶紧带着耀祖走,为父不能连累你!”胡惟庸连连摆手。
“父亲不用担心,我已经打点好了,咱们只有半个时辰的说话时间,您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女儿帮您完成。”李蔷薇眼中噙着泪,多年的相处,平心而论,胡惟庸对她真的不错。
“未了的心愿?”胡惟庸的眼中倏地闪过一抹光亮,随即便黯淡下来,“罢了,为父只恨自己还不够狠,没有狠得过朱和尚,所谓成王败寇,我胡惟庸认了。”
“父亲,不管您有没有造反,您都难逃一死,因为相权危及了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