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清河地主gl》第167章


〉拇蚧鳌?br />
只有散官官阶却无职事官的官品;这就是一种荣耀罢了,若真的赋予了职事官;那性质便变了。故而皇帝自然是没有理会给张鹤封职事官的奏折;依旧给她升了从八品的“承务郎”。
张鹤对朝中之事丝毫不知;若是让她知道了也免不了一阵惶恐。眼下她致力于种植新作物,另外又在闲暇之余编撰农事方面的书籍,一来是为了使得这些作物的种植方式能流传下去,二来她也希望在现有的条件下再在生产条件上尝试改进。
不过随着她的知名度迅速提升,家中便门庭若市;时常有人到访。张鹤让夏纪娘主事,又见宋氏越来越能干,便雇她为内知,协助夏纪娘打理家中的事务。跟张鹤打过交道的人都清楚很多事夏纪娘都可做主,故而即使张鹤不在,他们也不会感觉自己被怠慢了。
春去秋来,清河稻长了又收,收了又长,稻谷一年比一年多,在田间忙碌的身影也日益增长。
清河村的路修好后,取道清河村的车马与日俱增,而清河村也村口、官道两旁也出现了许多挑着担子叫卖的小贩,逢节日,此处犹如村集,甚是热闹。而来清河村买谷种的粮商也多了起来,只因清河稻之名传到了江州、洪州、饶州等邻近的州府,各处的官府都想借此稻谷来提升政绩,便大力推广清河稻。
只是许多人离清河村太远,便只能通过粮商来进购这些谷种,粮商也趁机大赚了一笔。也有一些粮商打着“清河稻”之名,实际上在倒卖陈年的稻谷,不少人也深受其害。
官府不得不也加大了在打击粮商欺瞒百姓方面的惩罚力度,而在“清安稻”出来后,官府甚至亲自派了衙前、押司去找张鹤买谷种。而“清安稻”的谷种也比“清河稻”要贵上许多,只因“清安稻”的产量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六石之高!
其实“清安稻”和“清河稻”皆是优质常规稻,只是清河稻在张鹤当初出售之际便混入了其它的谷种,构成复杂;而清安稻却是张鹤在百姓普遍接受了亩产四石的产量后,尝试不再将大部分稻谷收回系统中的成果。
亩产八、九石是张鹤在沤肥、生产工具方面进行改进后的产量,接近于现代的实际产量,只是大部分人家在肥料方面依旧跟不上,故而亩产六石已经算是上等田才有的产量了。
不过这并不妨碍百姓为它另起一名“清安稻”是真正地以张鹤的名字来命名的稻种。而清河稻在多年的留种自种后,产量已经跌回到了三石,百姓更多地便是将目标放在了清安稻上。
张鹤通过观察和计算发现即便是优质常规稻自己留种种植,四年后也还是会有四五石的产量,这足以在有红薯、土豆等作物的基础上,让百姓的日子也不至于发生太大的变化。
因着粮食作物的增加,各家各户发生溺杀婴孩的情况少了许多,以往一户人家养孩子的承受范围基本在三个孩子,而如今养五个孩子也还是能温饱的。不过溺杀婴孩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张鹤为此与夏纪娘商议了,决定开办类似慈幼局的救济机构“安济院”。
“安济院”是响应朝廷在处理老无所依的贫穷、疾病缠身的老人、幼儿的救济问题上而开设的,虽然是张鹤所开设,但部分救济的粮食是从义仓所支取的,故而也接受官府的监督。
被安济院救济之人,除了能从义仓分得部分粮食外,还能有郎中替其看病、派发药材。在安济院期间病重身亡的,安济院也会出资负责其身后之事。幼儿在安济院有专门看护的乳娘,还有教他们读书习字的夫子。
“安济院”有严格的制度,并非什么人都能接受安济院的救济和帮助,这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贪利而故意遗弃老人、婴孩的情况。官府也会严查,凡是查出故意遗弃老人的不孝之人,直接依照律令判刑。
张鹤和夏纪娘事务繁忙,而刘绣整日无所事事,偶尔会问张鹤一些关于作物方面的事情外,便显得很无聊。张鹤见状,便让刘绣负责安济院的管理,她并没有考虑太久便应下了。
安济院开在城郊,而为了方便刘绣往来,也为了满足张鹤在抚州有落脚之处的心愿,张鹤特意在抚州置办了一座二进的宅邸,又雇了两个婢女照顾刘绣。她和夏纪娘则因农事原因,多数时候仍旧住在清河村。
张鹤所出的书,从土豆传习录到山芋传习录,再到南瓜、玉米、花生等作物的专题书籍,后来张鹤又就肥料的改进,从烧火粪到在沤肥法的基础上改进的“蒸粪法”、“酿粪法”而撰写到书中去。
张鹤又根据系统说明中如何利用这些作物打磨出农副产品而做了试验,结果土豆、红薯、玉米都能打磨出粉来,花生则可以榨油。有了花生,食用油的来源便除了油菜籽外又多了一样,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食用油的增加,油价在抚州也相较于便宜许多。
就在张鹤编写着这些书时,清河村中的一种作物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张鹤也是在小花生哭着跑回家时,才愕然地发现不知何时开始,辣椒已经出现了。
辣椒最初是清河村附近的村民进山里采药时发现的,只因它长得尖又红,那村民好奇之下摘了一些拿回家,结果被辣的找不着北。这种比胡椒辣,又不像胡椒的植物在确认无毒后,被用以替代胡椒,而其味道让人又爱又恨。
小花生也是去找土豆玩的时候,被土豆骗着咬了一口,结果她哭得天崩地裂地跑回家。张鹤发现她手中的辣椒后,才想起自己在七八年前便曾撒下一些种子,而后没有再理会过,多年以后,它却早已经走进了清河村附近的百姓的生活中。
张鹤哭笑不得,这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她给小花生找了些牛奶解辣,又去打听辣椒的事情,在她已经渐渐地习惯了如今的菜品口味时,这些蔬菜的出现,无疑又让她生出了一些怀念来。
“花生,你是抚州人,怎能怕辣呢?!”张鹤笑道。
小花生将半截辣椒伸到她的嘴边:“阿爹吃!”
张鹤咬了一口,眼泪顿时直流:多年未尝过辣椒,又是野生辣椒,好辣!
吃完后,这一大一小感觉身体有团火在烧着,秋天带来的寒意似乎也没那么不可忍受了。
小花生发现这件事后,便也拿了根辣椒给夏纪娘尝,结果不出意料地把夏纪娘也辣得够呛的。只是吃完后,这种辣也很有爽劲,夏纪娘想到若是加到别的菜中,或许比胡椒更合适。
夏纪娘见张鹤对辣椒似乎并无种植的打算,笑问道:“二郎怎么对那红长椒不感兴趣?”
百姓根据辣椒为红色又长的特产,起名为“红长椒”。张鹤也没刻意去改变这种称呼,她道:“纪娘为何认为我会对‘红长椒’感兴趣?”
“二郎对新鲜的粮谷、蔬菜和香料都十分感兴趣不是?”
张鹤张了张嘴,有些哑然。她细细数来,她们相识相爱并在一起生活也有八年了,她在这八年间也露出了不少破绽,而夏纪娘除了头三年的疑惑,便再也没有怀疑过她的一些古怪的举动。
张鹤并不认为夏纪娘是笨,相反她很是聪慧,而她知道张鹤的为难便没有深究下去,她也全身心地信赖着张鹤。
“那纪娘认为我为何会如此热衷于新鲜的作物?”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这是出自白虎通中对于神农氏的描述,而夏纪娘之言也很是明显了,她认为张鹤是得到了什么神助,这是张鹤的秘密,也是夏纪娘的秘密,所幸并无外人察觉。
夏纪娘能猜到张鹤有“神助”已经让她感到诧异了,而张鹤也如释重负,虽然她没解释清楚“系统”的存在,不过以夏纪娘现有的理解能力而言,说系统是“神助”其实也差不多了。
有了夏纪娘的理解和支持,张鹤便选了一块地来专门种植辣椒。因种过辣椒的地不能再种别的作物,否则也会有辣味。而种出第一批辣椒后,张鹤除了将之制作成辣椒酱以外,还给柳锦心也送去了许多。
这些年张鹤与张家的关系始终不咸不淡的,可她也没忘了自己是张家的人,也会给予一些便利。如今张家的众人早已忘记了她庶出的身份,她在家族大会上也有一定的话语权。
张雁没有再刻意跟张鹤作对,一来张鹤身上带着散官的名号,二来柳锦心的年岁日渐增长,张雁不愿再做出让她伤心和失望的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