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话传说中修仙》第261章


所以他抓紧时间,当即就扑到了这些凡间知识之上,细细领悟。
以修行者的条件。虽然只有两天功夫,但林默所获得的信息着实不少。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当前俗世中的情况。
如今聊斋世界的背景为古代,其统一中原国家的国号为夏,人们都称呼为大夏朝。自三百年前夏高祖立国传至现在,已经经过十一代皇帝的治理。如今在任上的则是第十二任皇帝。这位皇帝在十年之前二十三岁时登得大宝,如今已是三十三岁。因其登基之后将年号改为乾阳,于是就被许多人称为乾阳帝。
乾阳帝在年幼之时。就有年少聪颖的名声,获得了不少文武重臣们的青眼,也正是得益于此,后来才能击败嫡长子,以第二子的身份坐上皇位。而他登基之后,不仅马上大封群臣当作回报,也确实做出许多漂亮事情,包括减轻赋税,治理水患,很是得臣民拥护。
但好景不长,只是两年之后,这位乾阳帝就作风大变,不仅突然不理政事,还突然崇佛向道,一副对神鬼之说极为推崇的样子。这种改变着实让许多人很是吃惊,刚开始时候,就有许多文武大臣发出谏言,希望劝诫乾阳帝重新回归政务,不要被那些虚无缥缈之事纠缠,但没成想,一向虚心纳谏贤明非常的乾阳帝竟然丝毫不听,不仅如此,还大发雷霆,对那些劝谏的大臣们都做出惩罚!
这一下子事情闹到了,许多有着拥立之功或资格甚老的重臣们看不下去了,联合起来进行死谏,却没想乾阳帝竟然从了他们的愿望,直接大手一挥,罢官的罢官,砍头的砍头,毫不听从!
自那之后,大夏朝堂之上的风气就变了。再没有人敢对乾阳帝说什么,无论其决策多么荒谬行为多么肆意,都没有人再不识趣的当那个出头草了。因为再怎么说,大臣也是人,也都知道活着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而至于之后的事情,基本就是那么回事了,拿地球世界那些末代昏庸君王的模版套过来,基本就是乾阳帝的模样了。
哦,还是有件不一样的事情的:在五年之前,醉心于佛道之事的乾阳帝忽然昭告天下,说自己找到了真正的绝世高人,不仅拜其为师,还尊其为大夏国师!且这国师规格之高,简直令人不可想象:不仅仅是佛道之事,就连朝廷政事,这位国师都有插手其中的权力!
这理所当然的引来的许多的反抗,毕竟皇帝再怎么昏庸,大家都是做臣子的,除了叹息自己怎么就这么不走运遇上了这么个家伙,却也没什么别的法子可想。可国师插手朝政是怎么个意思?这是要将自己的权利分出去啊!
于是曾经出现的一幕又重演了,而且事情还更厉害多,不仅有文武大臣表示反对,甚至许多尚未博取功名但关心国家的书生学子们也纷纷赶至京城,表示抗议,希望乾阳帝能收回成命——这可不是玩的!据说无论是那些大臣还是书生学子,都已经做好了身死的准备!
但事实的发展陡然变成了神话故事,见此情景,乾阳帝并未出面,反而是那个国师主动站了出来,邀请大臣们观赏了他所主持的一次水陆大会。在那之后,这些本来持反对态度的大臣们就一改口风,对国师各种支持各种敬佩,简直是如同面对生身父母一般。而至于那学书生学子们,似乎也得到了很好的处置,但具体是怎么个处置方法,就不知道了,起码林默所看的书籍上都没有说明。
“这个熟悉的手段,还有聊斋世界的背景,再加上这个名字,”林默双眉微皱,目光紧紧盯在书页上,声音沉重:“我似乎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了。”
书页上自己清晰的写着,这个国师的名号叫做‘慈航普度’。(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二章 宁采臣的奇特际遇() 
如事先安排好的,两日之后,张梁和林默出发前往金华了。因为运送有一些货物的关系,他们的速度并不快,花了三天功夫,才到达了金华城。不过比较顺畅的是,这一路上并不向林默第一次带着宁采臣前往金华时那样遇到狐妖鱼妖什么的,而是正常无比。
这让林默既有些舒心,又有些遗憾:他本想再遇到个不长眼的小妖上来挑衅,然后抓住它,询问一下妖类那里的情况。
因为时间安排的得当,到达金华城时候正是半上午时候,张梁也没有急着操办他的生意琐事,而是直接拉着林默就奔金华城中心而去——那是金华知府府衙。
府衙门口的护卫士卒似乎和张梁很熟,一见面就扬起了笑脸,主动道:“张公子,又来寻知府大人?”
张梁点点头,一边伸手接着袖子的掩盖递过去一小锭碎银子,一边笑着道:“没错,劳烦你给通报一声。”
那士卒熟练的伸手接过,当即笑的更加开怀:“好嘞,我这就去给您通报去。”说罢,一转身就钻入了府衙之中。
林默看的啧啧不已,张梁不以为意的道:“如今世道就是如此,大家都习惯了。”
林默一想这两日看到的关于乾阳帝的各种事迹记载,顿时也明白过来:皇帝都成那个样子了,难道还能要求衙役什么?上行下效,无过于此吧。只是不知道,宁采臣如今这位新嫩的金华知府怎么会任由这种情况的,在林默印象中,宁采臣可是个正直书生才是!
正在林默思索的功夫。那衙役已经回来了,道:“张公子,知府大人已经知道了,在后院请您进去呢。”
张梁笑着点头,当下拉着林默进去。而那衙役虽然恢复了面无表情的戍卫模样。却仿佛没有看到林默一般任由其进去,简直令林默生出一丝‘我是不是用了隐身法’的念头来。
还好,总算在最后时候,有人证实他没有用过。两人刚一进入后院,就见一个在原本用来赏景用石桌上处理公文的瘦削年轻人头也不抬就道:“张梁,你又给那士卒塞钱了吧?再这样下去。我还怎么治理府衙——林先生?!”
说到后面时候,这年轻人已然抬起头,见到了林默,当即惊呼出声,且慌忙站起身迎了上来。
和张梁不一样。与最后一次相见时相比,宁采臣的变化极大。他此时穿着一身红色官袍,身形却丝毫不显富态,反而更觉瘦削;神情虽然成熟许多,但眉眼之间的疲累之态一眼可见,仿佛接连三天三夜没有睡觉一样,尤其是其双目之中那一股深沉之意,仿佛独自支撑着一个即将倒塌的桥梁的壮汉一般。似乎下一刻就会力竭而亡。
这样的宁采臣,着实让林默瞪大了眼睛:“采臣,你怎么成了这副模样?”
宁采臣叹气摇头:“林先生。这实在是一言难尽啊。不说此事,来,先生先请座下。”
三人围着石桌座下几句,宁采臣询问林默这两年的动向,林默以游历天下对付了过去,就笑道:“采臣。你怎么成了金华知府?可惜我并不知道这个消息,否则当时就该过来恭喜你才是!”
宁采臣听了。顿时叹气:“先生用不着恭喜,我这知府位子也就是个摆设而已。实际上半点用处都没有。先生想必也看见了,就连我这知交好友,都还给府衙护卫塞钱——”
“采臣,话不能这么说,这可是你的缘故。”张梁当即反驳道:“我第一次来时,可是按照你的要求一点钱没塞正经通报的,可人家根本不理我!我是足足等到晚上你从府衙里出来才见到你的!”
宁采臣闻言一阵苦笑:“是,你说的是,这是我的缘故,我的缘故。唉,做知府做成这个样子的,数遍天下,也就是我宁采臣一人吧!”
感叹一声之后,宁采臣就开始为林默解释其中的故事。
原来在林默离开之后,那原来的金华知府王生确实对宁采臣不错,他将其收为学生之后,不仅悉心教导,还给了他一个私人师爷的职位,然后平日里就带着他处理各种政事,多加提点。并且每隔上几天,还特地带着他去拜访诸多官场友人,经营关系,可谓实实在在的将其当作自己人对待。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只要有了机遇,宁采臣就能马上进入官场,拿到一个不低的起点,然后在打拼几年之后步步高升,未来可期。
但没想到,这个机遇在所有人都没准备好的时候就来了。而且其本身,还不能简单的用机遇来形容,甚至可以说是危机。
“那是一年之前来自京城的命令,由三位当朝的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同时签署的,说让自此之后,各地官员在将奏折上报给三公之外,还有再起一份,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