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的七零纪事》第195章


除了郭母的死,也有得不到心爱的人由爱生恨的想法。
只是郭世宝不知道什么原因临时后悔了,改变主意了。
在看到预先安排好的车子失控后,身体比头脑更快一步做出反应。
救下了白玉英,却同样让她没了孩子。
“所以这是一命还一命?”白玉英眼露悲伤。
陈锦州没有答话。
这事情上,他原就是个传话的人,之所以愿意帮忙,一是替那些幸运活着的人感谢郭世宝,二来也是知道郭世宝的突然离开,不仅仅是舒安,就是白家一家人都是隐隐在担忧中。
“他走了。大概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回来。”流亡在外或是有朝一日锦衣而归都是有可能,但那至少五年十年后的事情了。
舒曼和陈锦州在上海呆到正月初八,坐了当天晚上的火车回去。
赶到学校的时候,陶主任已经在了。
她什么话也没有说,拍了拍舒曼的肩膀,知道她才回来,就让她去休息。
晚上,陈锦州拎着半只烤鸡回来,说了陶校长的事情。
陶校长当年是被自己教出来的学生打到的,去的时候,不少人痛哭流涕地道歉。
下跪这些不说了,还有的人为了减轻自己的罪孽,狗咬狗地去指责别人。
看到这仿若泼妇骂街的举动,陶校长突然就意兴阑珊起来,在京城都没呆上五日,就有又匆匆回到完达公社。
或许某一天,老人家回想着回去看看。
但现在还是宁静的小村庄更让他留恋。
与此同时,陈锦州还带了一个消息回来。
国家有意恢复高考。
当然这目前只是像陶校长这种在教育界里德高望重的人知道一些消息。
“真正想要实施起来还得是下半年。”新上位的老人英明果敢,但百业待兴的国家需要决策的事情太多,更别说如今当务之急,是让那些蒙受冤屈被打入谷底的知识分子回归正常。
“这么多年就等下来了,还差这一年半年的吗?”舒曼心里有数但又对偶尔在某个轨迹上喜欢拐弯的历史有些担忧。
陈锦州带来的消息算是好消息了。
“陶主任本来想告诉你的,不过应该是忘记了。”这才不好意思地拿了从京城带回来的半只烤鸡让陈锦州带回来给舒曼。
“她忙呢。”舒曼喜滋滋地笑了笑后跑去书桌前开始写信。
这样的事情就不合适拍电报和打电话了。
按照陈锦州的意思,不少像陶校长这样的都知道这样的消息。
每个人家里都有些亲戚朋友,如此腿酸的话,提早知道的人也不会在少数。
这样公平吗?肯定不公平的。
可事物原本就是不公平。
当年的那些事情,对知识分子,对白父这样的人公平吗?
同样也是不公平的。
可生活往往是如此,这种悲哀会一直存在。
而人们所能做的是,尽力,尽最的力气,淡化悲哀的力度。
虽然很难,往后还会出现其他问题。
但至少大家都做出了努力。
舒曼先后给舒安、还有已经跑回部队里的杜鹃写了信。
白玉英那里有舒安在。
不过她如今是三个月的身孕,等高考消息传来,孩子才三个月不到,按理说她要高考没有关系,但就怕她自己静不下心。
这就是她和舒安该考虑的问题。
是他们夫妻该去忧愁的。
就是杜鹃那里,舒曼也把消息送到,除了让她保守秘密,其余的也未多说。
她之前做过很多努力。
该做的都做了。
若是她自己不用心,别人再着急也是没有用。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下半年。
在被陈锦州拉着去拍了个傻兮兮的单寸照后。
舒曼两辈子第二次踏入高考的战场。
这一次与她一起的有许多人,有放下笔杠子拿起锄头十数年的老知青,也有朝气蓬勃刚赶上好时候的高三学生,大部分的还是知青和已经成家工作诸如舒安这样的人。
白玉英最后还是没有选择高考,和舒安商量过,只是在这一天抱着孩子送舒安进了考场,与她一起的有舒家父母和养得脸上终于有肉的白父。
第 109 章() 
当上姑姑的舒曼刚从考场里出来;就被陈锦州劫持了。
这人之前消失了四五天;连舒曼高考都不在;虽说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也不是小孩子不一定要家长在旁。
可想着之前许多自己的事情都参与的人猛地在人生大事的时候失去踪影。
这感觉;不太痛快。
舒曼只来得及翻了个白眼;就后知后觉地发现上了火车;而火车的方向是上海。
“曼曼,该结婚了。”陈锦州随后丢下一个今天大雷。
那消失的四五天不是平白无故的消失,而是人奔去了上海;正式同舒家求亲。
当时还是高考前,对于陈锦州的到来,舒家父母也是又着急又气氛最后更多的是好笑和无奈;把舒安叫过来一商量;还是心疼远在东北的舒曼,想着早点让陈锦州回去;再了解了陈父的事情在上头那边已经基本上盖章定论;这才松了口。
只等着高考结束;大学前;把两个人的婚事给办了。
“你就这么着急?”舒曼哭笑不得。
在这之前;有关两个人结婚的事情;一直没有吐口。
她是想拖个几年,就算不到后世的法定年龄,年满二十周岁总是要的。
但陈锦州已经等不住了。
每日每夜看着娇嫩的小姑娘在旁;看着手心里用心呵护的鲜花越发香艳;这对受到特殊严格训练的人来说依然是个不小的精神折磨。
“我要上战场了。”陈锦州突然抓住舒曼的手。
他不可能真的因为结婚的事情,两三天都等不住,小姑娘在高考呢。
只是在高考前,徐老给他打了电话。
陈父的死,在上头那里已经有了结论,外公和尚家那位都得去荣养了,尚依依作为女儿已经被调到基层,孟川流是孟老爷子花了力气去保的,但也因为徐慧同他离婚,传出一些不好的名声,虽然品级没掉,但已经转去没什么实权的闲置部门。
倒是孟海东的事情有些难说。
郭世宝做的事情,不可能被公之于众,索性他让陈锦州瞒下来。
那当时就是孟海东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虽然一开始有些冒进,但还是顽强地带着一群人撑了下来,直到后援部队前去支援。
这看起来虽然不是什么战功,但也算是互相抵住了。
其实也是孟海东如今的职位在上头人的眼里不算高,而以后想要继续往上升迁,比其他人要难上几十倍,他要真有这本事攒到足够的功劳继续往上爬,陈锦州也不会真的还动用各种人情和人脉把他按住。但只要孟海东用不好的手段,也是不需要陈锦州出手,就会有人把这股邪风给按下去。
投桃报李的,陈锦州继续为国家效力。
过去十几年,风雨缥缈,秩序错乱,如今努力纠正,却是百废待兴,极度缺人的时候。
陈锦州没有那么强的责任心,不觉得国家的事情,他必须去完成。
只是不喜欢欠人情,同时也要去把没有了却的恩怨给了解了,方能以后安心地当个普通的警察?不过真的普通嘛,那是以后的事情。
如今嘛。
舒曼在听到陈锦州的告白后,举双手双脚投降。
她很高兴,这个男人没有想着什么任务有危险,可能要是,不如不结婚的蠢蛋想法。
这说明,她的还是有用的。
至于结婚,以前觉得太早什么不好,但特殊事情特殊对待,从自己出发,如今的身体还算不错,若是按照正常程序,哪怕生个孩子也是没问题。
不过,陈锦州刚才也说了,他不急着要孩子,可以等几年。
只是吃肉肯定要吃上的,最后真的会不会种子生根发芽,那也同样是以后的事情,做父母的在有条件有能力的情况下,孩子又是健康的,也不会真的做出剥夺他们降生的机会。
乡下的林老太太知道他们要结婚了,笑得见牙不见眼,一直拉着陈锦州说着舒曼小时候的趣事和糗事。
虽说这是原主的事情,可别人不知道啊?
当大家把揶揄的目光投注过来,舒曼也十分配合地闹了个大脸红后,跑了出去。
村尾的一大块土地上都罩着棚子。
这是红旗村那边,张红军的大棚菜成功后,舒安年初征求过对方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