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此一言》第313章


“就拿此事说。如果不掀过去,又如何呢?关也关了,痛也痛了,该经历的都经历过了,想怎么找回来?别人打了一巴掌,就算再打回十巴掌,那一掌的痛还是在自己身上。”
“因为气不顺,僵持着。会如何?与公,君臣有别,与私。长幼分序。是,永安侯站在我们一边,可是,他又能如何?把亲娘关起来?打骂?不可能的!驸马也无非如现在这般,训妻分居冷落,然后又如何?等到太后出面。要不要顺台阶下?还是太后的脸面也不管?”
夏嬷嬷渐渐止了泪,夫人说得极是。道理都明白的,不可能将殿下如何。只是这口气咽不下!
“您是什么样的人,殿下就半分信任都没有?怎么能半分情面也不讲?”
她还气不过这个,相处不是一天两天了,但凡带眼睛的,都会知道她家夫人是清是浊吧?哪有她那种长辈,抢着往自己人头上扣屎盆子?
“……其实,还是留了半分情面,不然,当晚就没命了。”
锦言实事求是,不带情绪的分析:“只是,这情分没有期望中的多……而且,这其中有些印象积重难返,我的反应也有问题,她会那样误解,也能理解。”
此事的主要责任当然是长公主,不过,某些方面也是事出有因。
“……已经发生了,没必要为争口所谓的气,将损失增加。与其等到别人强压,不如自己主动,反倒让对方愧对,欠下人情。”
有的气要争,有的气不争就是争,“嬷嬷你看现在,我活得很好,正院那位,脾气好很多,重话从来不说了;侯爷不必提,驸马愧疚得很,太后那里,也记着情。既然要放下,无非早几日晚几日。这气顺不顺的,单看怎么想了……”
“一时争了气,后面却连连受气,不如放下,益己利她。而且,嬷嬷啊,你说这世间最无奈又最生气不得的是什么?”
锦言调皮一笑:“是你周围亲近的人都认为你领了别人的情,得到了别人的宽囿,你的亲人都对那个人好,丈夫儿子都觉得是你有问题,不管你心里是愧疚是坦然,也都必须对那个人好,感念人家的好意,否则就是众叛亲离。想想,以那位的心气儿,这里,”
锦言指指自己的胸口:“也未必轻易释然……”
长公主并不是坏人,出了那样的事情,锦言放下,她自己却放不下,最难过的坎儿,不是别人的谅解,而是自己心里的障碍。
“所以啊,嬷嬷你也要放下,你看何嬷嬷,不是象没事一样?说起来,她更无辜,纯粹被我牵连。希望以后她在书院过得开心。”
“夫人放心,何嬷嬷必定是过得很好。”
说起来,除了锦言外,何嬷嬷是真正的无辜受害者。
只因为她为锦言说了几次好话,都被长公主驳回。结果却证明她的认识是对的
——殿下那么高傲,如何忍得了她这个熟知内情的下人在自己面前晃悠?
先是让她回家休病假了,然后让她告老休养——
锦言没办法,是儿媳妇,特别是儿子还视她如命,不是可有可无就能消失的人物,有她在,已经是提醒牌了!
再弄个何嬷嬷在眼前晃来晃去,提示自己错得离谱痛失金孙,殿下真心觉得受不了。
何嬷嬷是个好的,辛苦一辈子,就好好颐养天年吧。
ps:谢谢寻找于晴的粉票,一把思念的打赏。
正文、第二百七十一章 教习是份好工作
长公主要何嬷嬷过府的前一天,锦言就得到了消息。
殿下的意思很明了,要赠笔丰厚的养老金,对何嬷嬷宣布被退休。
锦言一早就从任昆口中得知何嬷嬷因何被厌弃,心中甚是感激。
因她是长公主的心腹,有心要帮,也得找个合适的机会,不然,贸然开口,惹了殿下,反是帮了倒忙。
听闻次日何嬷嬷要来,当天就找了个机会问长公主:“……公主婆婆,何嬷嬷养老后还能不能出来做事?”
长公主一愣,谁要请她?
她又不缺钱,不会做教养嬷嬷的!
笑话,她身边的心腹女官,谁家用得起?
“不是教养嬷嬷……您知道,百里府上的淑女学堂。”
百里家不止有书院、家学,还有针对千金小姐的淑女学堂,仅次于皇家女子学堂的。
前者学员多来自科举入仕的清贵之家,比如百里霜与御史台林大人府上的小姐们就是上的这所学校;
后者是为皇室宗亲准备的,公主郡主县主及公侯伯爵的小姐们都来这里,长公主亦是老校友。
“百里姐姐以前聊天时说过,学堂中教的琴棋书画,出了阁用不上,女红与烹饪也鲜少有用,而女子成亲后最实用的管家理事,学堂里却没有开课,所以,建议开门家政课,大学士极为赞同,只是合适的教习找不到……”
此事属实,百里霜提过好几次了。
有资格来教授当家理事的,除了当家的夫人,其次是当家夫人的心腹管事。
但是。没有哪个有身份的夫人会来教这种公开课,又不是私下里口授心传教给女儿。管家嬷嬷身份不够,不足以担当贵女们的教习。
所以,想法是好的,教习却请不到。
何嬷嬷不同。名为嬷嬷,实是女官出身,官居司官职。
大周皇宫的管理机构,设六宫二十四司,司官是六宫尚官下最高的官阶,一品夫人未必有她们在太后皇后面前有脸面。
若能请她到学堂做教习。真是再好不过!
长公主最终同意了锦言的请求。答应等明天何嬷嬷来了,就跟她提此事,安排她去百里家的淑女堂做教习。
原因有三:
一何嬷嬷服侍她多年,情份深厚,现在不喜欢她在眼前晃。不等于就要抹煞她以往的付出;
二来儿子与锦言感念何嬷嬷的相助,虽然顾着她的面子,没直接讨人情,但长公主自己心底明白,任昆私下里去探望过何嬷嬷;
第三,何嬷嬷的年龄,现在养老稍嫌早了点,硬放出去。恐惹外人多心,不如去学堂讲课,既卖给百里家一个面子。又遂了锦言的心意,对何嬷嬷更好,能在百里家的淑女学堂给贵女做教习,既清闲又尊贵。
一举三得的事,何乐而不为?
锦言谢过长公主,欢天喜地的走了:“谢谢公主婆婆。我让人给世子夫人捎信……”
这就是强权的无奈了,何嬷嬷虽是自由身。但是她若要找工作,还是得殿下同意的。不能自己偷偷去应聘签合同,做了长公主殿下那么多年心腹,知道的也多,没有殿下的允许,她必须乖乖地养老。
同样的,没长公主允许,也没有哪家敢请她。
锦言让人给百里霜送了封信。
之前未与她通过气儿,但何嬷嬷的去向宜早不宜迟,等大家都知道她被长公主安排养老了,再说去做教习了,不够体面。
不如由长公主殿下提出,水到渠成,各方都有面子。
晚间任昆回来了,跟他一说,任昆很高兴:“好言儿,还是你有主意!”
之前,他还没想好怎么安置何嬷嬷,她是为锦言的事被迁怒的,于他,有救妻之恩,虽然没成功,但情份他领下了。
只是母亲的脸面还要顾忌。
所以听说何嬷嬷被病养,他带了礼品亲自去探望,却没跟长公主提让她回来的事。
他开口,母亲肯定是会应下的。只是这主仆关系不睦,主子看着奴婢别扭,对何嬷嬷反倒不好。
与其让母亲对她相看生厌,日后找碴儿发作,不如留着以往的情份与这份亏欠,再寻个好的去处。
只是这好去处真不好找。
何嬷嬷的身份,要么再回宫里,做尚官也行,到太后娘娘身边当差也行;要么就到榴园,婆婆身边的心腹管事给了儿媳,理由也说得过去……
这两项提议何嬷嬷都拒绝了:“……谢谢侯爷的恩典,老奴服侍了殿下大半辈子,也该歇歇了,殿下怎么安排都是应当的。”
侯爷是好意,不过何嬷嬷想得更通透。
六宫的尚官她熟悉,个个都在宫里经营了大半辈子,不是她这出宫多年能比的,再说她已经这把年纪了,再去争个头破血流有什么意思?
慈宁宫那里更不用想,太后娘娘与长公主殿下是母女,娘娘怎么可能抬举女儿不喜欢的?
再说太后身边的心腹不少,女官位置也无空缺,她何苦去别人手底下讨辛苦?
榴园倒是个好去处,侯夫人是个好相处的,只是任嬷嬷、夏嬷嬷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她去了,会让她们为难。
况且,万一再因为她,让殿下对侯夫人心有芥蒂,反倒不好了,毕竟这些年,她一直是殿下的心腹。
倒不如就此养老,侯爷夫人领着她的情,有什么事,也能照拂着。
果然,永安侯心怀歉疚:“……嬷嬷受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