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狂歌》第248章


“你且看吧,若有什么问题,可来问我。”
见应乾打开书,卢秀笑着说过这声,返身走开,回他先前所坐的位置盘膝坐下继续看书。
应乾扫了眼卢秀,也在地上坐下,而后翻看手中古籍,先按目录的提示,翻到第三页,查看里面有关‘冰河纪年’的内容,却发现开篇第一句话是:‘此篇摘自华夏古籍左尊道祖所书《筹经》,本君只作注解译论’。
再朝下看正文,却见‘道如轮,法如梭,冰河大纪,万载蹉跎…’,写的文绉绉的,应乾扫了两行,只觉头大,直接掠过朝后看,翻过三页,发现有作书人姬文博的‘注解译论’。
这‘注解译论’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先对上面《筹经》古文中某些难懂的字词进行注解,写的十分详致,第二部分,以作书人姬文博的见解翻译原文,写的通俗易懂,最后再附上作书人姬文博的评论以作完结。
应乾略过第一部分的注解,直接看翻译,大概的意思是据今两万五千年前,世界进入冰河纪年,一直持续到一万三千年前才结束,在冰河纪年时期内,世界笼罩严寒,山川成冻,湖海结冰,东洲大地终年覆雪,植被不存,生灵几近灭绝。
也便在这段时期,东洲大陆出现了四大神族,这四大神族中有一族是寒元神族,此族本是北境大族,因斩昆仑神鸟而闻名,后聚居昆仑,占通天灵脉,建百丈巨环冰墙为族巢,代代相传。
另外,译文所述,寒元神族最早的三位族长修有大神通,俱证得混元,参觉大道,成就不灭神果,飞步太虚,入了太虚神界。
虽然在这三位族长之后,寒元神族再无人得证神果,但此族底蕴深厚,在冰河纪年期间,一直是四大神族之一,雄踞昆仑,无人敢惹。
第二部分的翻译,大体意思就是这样,并没有详细深入的描写寒元神族的情况。
在此之后,第三部分是作者姬文博对这段记述的评论,言:万古之前,太过久远,无物可考,无文可证。而观《筹经》所述,事多奇诡,匪夷所思,然左尊道祖为华夏第一人,传说得证无上乾坤大道,化羽成仙,能预言后事,能算知千古,道祖所书如此,如何置评?本君不敢言也。
看完这段‘注解译论’,应乾微微蹙眉,若非历经诸多奇谲诡事,他定会对这翻译《筹经》的译文嗤之以鼻,然现下看来,其中所言很有可能是真的,至少从思过崖冰窟里的金字文上来判断,冰河纪年、寒元神族应该是切实存在的。
只是译文中‘因斩昆仑神鸟而名震天下,后聚居于昆仑,占通天灵脉,建百丈巨环冰墙为族巢,代代相传’这一段,让应乾有些不解,昆仑神鸟是何物?通天灵脉又是何物?至于最后的‘巨环冰墙族巢’倒是不难理解,应乾猜测这里的圆环冰巢应该就是围成无相冰墟的巨大冰墙,如此也与昨夜白发老者说过的‘巨大冰墙是寒元神族所建’的内容对应的上。
除开这一句,后面关于寒元神族三位族长证神果,飞步太虚,入太虚神界的记述,则是让应乾看的心里发懵,完全摸不着头脑。
想了想,应乾放下疑惑,接着朝后翻看,来到第二篇记述远古时期的部分,这部分的开篇文仍是抄自《筹经》,作书人姬文博仍只做注解译论。
应乾翻动书页,跳过开篇摘抄《筹经》的原文,直接看注解译论里的翻译。
此段翻译仍是通俗好懂,大概意思是,距今一万三千年前,冰河纪年过去,东洲大地冰河融化,地火日盛,转而进入持续五千年的远古时期,直至八千年前,远古时期方才结束。
而在这段五千年的远古时期内,东洲大陆混元正道消弭,转而盛行灵元巫道。
是时,寒元神族传承万载,虽日渐衰落,但进入远古时期后仍占据通天灵脉,聚居于昆仑冰巢之内。
至远古八百年,东洲大陆西北荒地之处,灵力匮乏之所,出现一巫部,此巫部族长太皇大巫天赋异禀,窥玄门秘法,创巫灵秘术,自成一脉,有大神通。
太皇大巫率族人苦居灵力匮乏的西北荒地,知寒元神族势衰,为得昆仑通天灵脉,独自奔赴昆仑潜入冰巢内,以一己之力灭杀冰巢寒元神族全部族人。
后太皇大巫引族人进入冰巢,占得通天灵脉,日渐强盛,终成远古八大巫部之一,名太皇巫部,为霸一方。
至远古两千一百年,太皇大巫窥证杀道,涅槃入阿修罗神界。
此后,太皇巫部族长更迭,仍为八大巫部之一,居于昆仑冰巢。
有关远古时期的译文到此结束,应乾将翻译读完,扫了眼下方作者姬文博的评断,只有八个字:奇诡,本君不敢言也。
看完之后,应乾想到昨夜白发老者说的话,应乾记得白发老者说过,说他所修的灵功是太皇大巫一族的灵功,现下看来,其所言的太皇大巫一族,应该就是这译文里说到的太皇巫部,所说的‘太皇大巫灭寒元神族’也与这段译文对应上了。
只是那白发老者是如何获得太皇巫部的灵功进行修炼的,这还不得而知。
不过想到自己修炼冲涌太上功的经历,应乾猜测,那白发老者也该是遇到了什么奇遇,得到了太皇大巫一族流传的灵功。
然而让应乾疑惑的是,依他修炼灵功的情况看,当初是到了幽灵谷感受到了灵力才能修炼灵功的,而这无相冰墟内并没有灵力,白发老者是如何修炼灵功的?难不成他过去也在幽灵谷待过几年?可自己在派内,未听说除了自己以外,还有谁过去和法寻道长一起在幽灵谷住过。
若白发老者不是在幽灵谷修炼的灵功,那他是怎么修炼的呢?难道他那灵功非同寻常,不需要外界的灵力也可以修炼?
思忖间,忽而看到书中译文的记载,言太皇大巫的部落起先是在西北荒地,灵气匮乏,应乾眉头舒展,初步判断,白发老者所练的那门太皇巫部灵功,多半是不需要外界的灵力也能够修炼的,应该和自己修炼的冲涌太上功有很大不同。
而除开这些,对于此段译文后面‘太皇大巫窥证杀道,涅槃入阿修罗神界’的内容,应乾是看的一头雾水。
第282章 历史(下)() 
在看过冰河纪年时期与远古时期的译文记载后,种种疑虑之下,应乾很好奇,好奇远古之后,昆仑又经历了哪些事。
当下,应乾没再多想,继续翻动书页,查看第三篇昆仑荒古时期的记载。
首先第三篇的第一句仍是提示,言此篇仍摘自《筹经》,应乾如先前那般跳过前文和注解,看翻译。
翻译的译文仍是通俗易懂。
言八千年前,日月挪移,星海浮动,东洲大陆上,土、木、水三行元气交泰,使整个大陆焕发出难以想象的磅礴生机,至此,远古时期结束,进入持续五千年的荒古时期。
在这段荒古时期内,由于土木水三行元气交泰的缘故,东洲大陆生机昂然,沙地、荒漠、平原、冰山…尽皆成为林海,整个大陆成了一片难以想象的巨大森林。
在这巨大森林内,巨树参天,高者可达近千丈,鸟兽成群,多者有百万之众,在如此澎湃的生灵乐园内,或是异兽变异,或是自然孕育,渐渐生出许多能够吸收灵力的强大灵兽,这些灵兽有别于远古和冰河纪年时期的灵兽,被称之为荒古灵兽。
荒古灵兽以吞食灵力为生,往往实力越强,所需吞食的灵力就越多。
在大森林的孕养之下,东洲大陆上的荒古灵兽越来越多,部分灵兽随着寿命的增长,渐渐开了灵智,能口吐人言,甚至有少数强大的灵兽,实力直比人道巅峰修士。
在这般情况下,从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人类修士被大森林中数量众多的灵兽压缩了生存的空间。
好在灵兽以吸收灵力为食,不喜人肉,所以一般情况下,倒也没荒古灵兽来找人类族群的麻烦,而人类族群中除了少部分屈指可数的强大人类部族外,大部分的人类部族在这大森林中都属于弱势的一方,灵兽不来找他们的麻烦,他们自不敢主动挑衅,招惹森林中数量众多的灵兽。
因此,通常情况下,人类部族和灵兽在大森林中是处于和平共处的状态,甚至时间久了,有一些开了灵智,比较和善的灵兽还能和人类部族里的一些人成为朋友,甚至有极少数荒古灵兽和人类感情至深,肉身死去后愿意将神魂附在人类的身上,形成荒古兽纹,相助于它们的人类朋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