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奋斗生活》第131章


“这是自然。”
这晚上,卢景程就陪姜彤一起歇息在客栈。
一夜相安无事。
翌日,两人都起的早,梳洗一番,换上干净衣服。
琼花会没那么早开始,两人先坐马车会王府,得把八月送过去。
一路上姜彤同八月讲话,说好让他今天去陪奶奶一天,八月先是问娘一不一起,得到姜彤的回答不一起,就有些小小的不高兴,嘴巴都翘了起来,最后勉勉强强跟姜彤讨价还价,让对方许诺了诸多条件,才答应了。
卢景程挑眉,略带严肃看八月,问他如何这般大还要腻着母亲?
八月自小对姜彤的感情就是不一样,亲近她得很,卢景程虽然是父亲,但是也没法跟姜彤比,在八月眼里,所有亲人中,姜彤占据一个无法取代的地位,其余的就在另一个阶层。
这一点,八月会认人的时候就表现得很明显。
姜彤和卢景程都知道。
卢景程起先只担心八月会长成软骨头,后来发现,他在姜彤面前是个糯米团子,在别人面前却乖戾的很,也未见又软骨头的倾向。
他向来只在大方向上作引导,孩子没走弯路,便都是让母亲在教。
这一段时日也是久未见八月,发觉他越发做个小女儿姿态,便捉了他过来说话。
八月被卢景程提着放在膝头,两颊鼓鼓,知道父亲说他,却把脸歪向一边。
姜彤看她没礼貌,淡淡叫了他一声,八月才垂着脑袋给父亲认错。
卢景程一时捏了捏眉心,叹了好几声。
一路说着话的功夫就到了王府,他们从侧门进,马车停在旁边。
卢景程让姜彤别下去,他自己抱着八月进去了。
大概过了两刻钟才出来,两人离开,卢景程先带着人去用早饭,略饱了肚子,才往琼花苑去。
今天着实有气氛,很是热闹。只往这边走,一路上就看了好几辆马车。
到了门口,姜彤让卢景程先过去,反正男宾和女宾分开两边。
卢景程没说什么捏了捏姜彤的手指,才撩了车帘下车,先行进去。
姜彤等人进去了,才理了理衣服,将面纱戴好,递了名花帖子往里走。
才进去,听见里面喧哗热闹的很,姜彤可算是知道章宜宁跟她说话那是什么意思,这里面戴面纱的人真心不少,一点都不奇怪。
喜儿小声说道:“这里可真热闹。”
姜彤抿唇一笑。
进来后有丫鬟领着,大多数人都是邀着几个好友一通过来,在一处吃茶玩闹说话,小桌几上各色瓜果点心随客人取用。
姜彤听见有人在谈论着今天的夺得彩头的人可能是谁,其中说了好几个名字,章宜宁也赫然在列。
这地方景致尤其好,开阔大气,花团景簇,清风拂面而来。
位置开阔,以一小河隔开,分两列坐来,一个位置中间隔着一个小几,放着茶水和吃食。
不多时宴会就要开场了。
小乔流水上连接两岸的不是小木亭,竟然是一座看台。
布置得非常好,一座大台面,地下铺着地毯,四面无任何遮挡物,只是台面旁边的水上,插着一围围浑圆的木头庄子。
桩子上绑了粗粗的麻绳,牵扯起来,上面系着五颜六色的彩带,稍后有才学才艺展示者上台,就可以选择一根颜色的带子贴上自己名号。
这是之后评选情节,看谁的彩带最多。
姜彤看自己的右手边有一个托盘,放着一小盘的各色带子一根,应该就是用作投票用的。
这却是弄得有些好玩了。
姜彤右手边一个位置坐的就是章宜宁,位置都是和人自己随意坐,第一排视线更好离着看台也更近,但是姜彤还是坐在了第二排。
这就要说一句琼花诗社安排得贴心到位,第一排的位置比第二排的要矮上些许,更是交措了一个位置,所以不至于让你看前面人的后脑勺。
章宜宁看见姜彤就自己找过来做她身边,姜彤也乐意,熟人还可以说说话。
两人时而低头凑近说着说着就笑了起来。
宴会开始,一位穿着月白色衣裙,长相尤为美丽,有些飘飘仙子姿态的女子,从容不迫走上了看台。
章宜宁见姜彤似是不认识,连忙跟她小声介绍,这是当今五公主,亦是琼花诗社这代的掌管者。
姜彤点点头,所以这就相当于宴会主人公上来说一段开场白。
五公主年不大,但是气度很盛,有一种冷眼看世人的清高感觉。
姜彤欣赏了会儿,发现自己还挺喜欢的,估计是人家长得太漂亮了?
公主的话只有寥寥几句并不冗长,说完又施施然下去了。
没过多久,又上来一位姑娘,姑娘上来之前,有两个丫鬟迅速摆好了琴,甚至在旁边当上一个精致的小香炉,燃起了一炷香。
女子优雅走上来,现在一旁的黄铜盆上净了手,擦干后,才在古琴面前坐下。
这大概是开场后第一个才艺表演。
章宜宁继续不吝口舌向她介绍:“这位叫吴纤纤,也是琼花八仙子之一。”
“哦?”姜彤登时来了兴趣。
章宜宁点头:“纤纤才艺双绝,琴弹得尤其好。”
这边才介绍完,那边已经执起纤纤玉指,叮叮咚咚,轻灵悦耳的乐声从琴中飘了出来。
姜彤听的舒服,别人倾听了一会儿,有些陶醉。
听了一会儿之后,她发现这首曲子有些熟。
在哪里听过呢?姜彤不由自主回想。
啊!想起来了,这不是坐船来京城的时候,在船上,卢景程教她吹了一首曲子,不就是这个曲吗!
就说怎么耳熟呢。
当时在河面上,还有人弹琴去合卢景程的箫声呢。
姜彤一愣,突然想到,不会那么巧,那人会是这位吴小姐吧?
好奇心一起来,姜彤就没忍住,去问章宜宁说这位吴小姐也是京城人吗,一直住在这里?
章宜宁告诉她,吴纤纤是住在京城,不过她身体有些不太好,每年总会有一段日子会去江南外祖家养病,去岁就去了,过了年才回来的。
听了这话,姜彤几乎可以确定,他们那次遇上的,大概率就是这位吴小姐。
不知为何她有点想笑。
第一百一二章() 
当然姜彤不至于就在这里堂而皇之大笑出来;没礼貌不说还招人注意。
不过她倒是支着下巴;认真听完了整首曲子。
这琴声当真没得挑剔;技发先不谈;姜彤一个门外汉没立场说这个;但是琴声中流淌出来的真挚感情;是个人都能听出来。
这就应该真的是喜好音乐之人;所以弹出来的东西白如此愉悦动听。
当初对方就只听到一道箫声,然后巴巴抚琴去和,姜彤不愿意把人想的心机深了;约摸只觉得这人有些单纯直白。
一曲终了,赢得满堂喝彩。
白纤纤姑娘嘴角上扬,整个像只高傲的孔雀;自信又漂亮。
弹完;丫鬟收了东西才一起走了下去。
这宴会当真精彩,开头就是琼花八仙中的三位出场;几个才艺表演就把节日推得热络起来。
过了会儿;章宜宁低头问姜彤等下要不要参加?
姜彤连忙摇摇头;她还是低调些好。
章宜宁懂;她也只是过嘴一问;知道姜彤不好太出风头。
姜彤纯粹是抱着见世面的心态过来的,这么盛大的宴会她总要凑一回热闹;不然遗憾。
这一会儿,她倒是把琼花八仙都认了个齐全。
热身节目结束;很快;就到了参赛关节。
这里诗书画都是一轮一轮比拼,只要参加的都去那大台子上,然后根据题目在一炷香时间内尽快出作品,再轮到淘汰。
如此每一次都会有人出局。
琼花八仙前面不用出场,只让别人竞选,最后选出八位,才有资格和琼花八仙一起参加名次赛。
先头的题目还是小儿科,许多人过得不费吹灰之力。
姜彤一边看有不懂就问问章宜宁。
章宜宁对这些非常熟悉,有问必答,解释得极清楚。
解了姜彤许多疑惑。
正这时,却看见了一个不想看之人。
姜彤眯了眯眼睛,果真是高安阳。
“她竟也来了”章宜宁也看见了,轻声说了句。
“她去年没来?”姜彤品着她那话的意思,问。
“来是来,但从不会参加比赛。”
姜彤一挑眉,想了想原因,觉得自己些许猜到了一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