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白莲出墙来》第388章


林家是王、萧两大世家之下的第二阶梯世家中的佼佼者,但不同于王萧两家的低调沉稳,林家如今锋芒毕露,是以林炳华不过五十就能登上尚书令之位,可谓实权巅峰。
不同的是林炳华出自林氏宗家,林甫则是支脉外的支脉,血缘已经隔了相当远。林甫自己闯出一片天地后才被林氏宗家注意,稍加提携,终于以六十八高龄坐上户部尚书的位置,距今不过七八年,便主动提出告老还乡。
明眼人都清楚,林炳华被告贪污,正被紧急查证,户部是绝对绕不开的那道坎,而同出自林家的林甫是户部尚书,境地十分尴尬。十个人中有九个怀疑林甫和林炳华串通一气,剩下一个摩拳擦掌把林甫也扒拉下来。所以这个时候告老还乡是最明智的决定,只是大部分人不知他这个决定是出自林家的指示还是皇上的授意,对接下来的局势走向有何影响。
吴玉自然知道他辞官和皇上无关,但若说是林家的主意又不像,毕竟林甫和林炳华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个时候应该咬死户部尚书的位置扛过这次查证才是。辞官的行为看似林家大度,摆出任人查证的态度,但其实上皇上手中已经积累了一部分林炳华的贪污证据,所以贪污是必然成立的,只是缺乏关键证据和赃物所在,林家此时让出户部大本营无疑要腹背受敌,究竟是有所倚仗还是自负绝不会露出马脚?
作者有话要说: 米娜桑好久不见啦,大家过年happy吗?作者君从去年末开始就水逆,更新转运~~
第366章 第366章() 
林甫坐在吴玉右侧; 就是那个在短短时间内钓起五只鱼的高人。吴玉记得他比自己晚到; 所以是特意盯着她来的?
淡淡的不爽。
虽然她很闲; 但不代表她想被找事。
“林老尚书既已告老还乡; 怎么不抓紧时间收拾行李,还有工夫来这领略钓鱼之趣?”她直视前方鱼线,语调平平道。
林甫笑; “老朽之乡路途遥远; 无奈手中拮据; 家眷又多,只好来这钓鱼好换几文回家路费。”
她撇嘴,“钓鱼可不值几个钱,朱门酒肉虽臭,但只要抹得开面子; 换来的就不是几文钱,而是沉甸甸白花花的银两了。”
他叹息,“银两虽好; 可惜老朽年迈,已无力提动,铜板的大小轻重恰好; 只要多卖几次,总能凑足路费。”
感情不达成目的他还准备继续缠着她了?
但是对于这么个年纪足可以做她曾爷爷的老人的笑脸,她着实狠不下一巴掌打回去,兀自生了一会儿闷气,无奈道:“晚辈自己都已经穷得吃不上饭; 来这钓鱼也是想尝尝久违的肉滋味,林尚书就莫要为难我了。”
“原来如此,是老朽顾虑不周。”
肯放弃了?她刚放下心,却见他把自己的鱼筐放到她面前,道:“君子成人之美,路费筹集不急于一时,这鱼就送给朱雀大人打牙祭了。”说罢干脆利落地收杆走人,健步如飞,白发张扬。
吴玉扶额。
邱泽掂量了下这筐子鱼,满意点头,“够我们吃两顿了。”
她气得拍掉他的手,“瞧你这点出息,一筐鱼就给人家收买了,也不怕人家下毒?”
“不会吧,我看他挺正派的。”
“你懂什么,知人知面不知心,走,回家吃鱼。”
此后数天,每天有人送一筐鲜鱼到荒殿后门。吴玉不想担上受贿的罪名,拒收不了就以市价买进。
“嗝!”
吴玉躺在摇椅上,看着淅沥沥的小雨,消化午饭。“再这样下去我就要折寿了。”
雪娘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大人不亏欠他什么。”
“可是钱是普通的钱,货却是前尚书大人亲手钓上来的珍品,价值不对等啊。”她摇头叹息,“能坐上高位的都是老狐狸,不是越来越蠢,却是越老越醇。我还是年轻了点,定力比不过老家伙,多来几次我就寝食难安了。”
李蠢“呵”了一声。不知是谁吃睡比猪都香。
她斜睨李蠢,“你跟你家大人告密了没有?”
李蠢昂首挺胸,“这种小事无需惊动大人。”
“你这女人,现在吃我的用的,还动不动嘲讽我,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我只是实话实说。”
她轻哼一声,一个鲤鱼打挺起身,吩咐:“准备准备,我今天去钓鱼。”
雪娘诧异,“下雨天?”
“是啊,省得大晴天去被纠缠上。”
城南河边。
密集的雨水不断倾入河中,导致河的水位比平时涨了数寸,平日里熙攘的垂钓者只剩零星几个,彼此间相隔甚远。
吴玉今日没有席地而坐,而是自带的小板凳,邱泽撑伞,李蠢如常。
没过多久,旁边悠悠走来一人,披蓑衣,戴斗笠,直接往地上一坐,甩出鱼饵垂钓。
邱泽兴奋地对吴玉小声说:“他又来了。”
她不高兴道:“我眼睛没瞎。”
“原来这些朝廷大官都这么厚脸皮。”亏他以前总用瞻仰的目光看他们。
“说这么小声干什么,大大方方说出来给人家听啊。”她语气忿忿。
“哈哈不用,老朽年纪是大了,耳朵还算灵。”林甫笑呵呵道,“朱雀大人总算肯出来了,老朽还以为还得等上十天半个月。”
她哼了一声,收起渔具,拍拍屁股站起来,“走吧,林老尚书,赏脸去茶楼坐坐?”
林甫问:“不钓了?”
“不钓了,让尚书大人冒雨钓鱼给我,晚辈怕折寿。”转身走向最近的一家茶楼。
林甫看着她的背影,笑了笑,低头收拾渔具。
吴玉眼角瞥见他佝偻老迈的身躯,目光闪了闪,从邱泽手里拿过伞,吩咐:“还不去给老尚书搭把手。”
邱泽看着空空如也的手,“可我没伞。”
“你不就爱在雨中练剑。”
“不一样,再说我那时都光着膀子。”
“那就把衣服脱了。”
他撇嘴,跑到林甫身边帮着收拾,其实没什么东西,就是鱼竿和鱼筐,今天还没来得及钓上一条鱼。
林甫笑道:“辛苦你了小伙子。”
邱泽看了他几眼,忍不住道:“你找她没用,她就一不管事的。”
他但笑不语。
茶楼中。
吴玉已经泡好了茶。
林甫脱下蓑衣斗笠,坐到她对面。随后进来的邱泽放下渔具,匆匆去找店家借了件干衣服换上,回到吴玉身边,抱怨:“冷死了。”
她把手里的热茶递给他,然后直视着林甫,开门见山:“林尚书找我有何贵干?”
他缓缓开口,“说起来,老夫任户部尚书已近十年了。咱们陛下是明君,从不大兴土木,给老夫省了不少心,但都说户部是油水最多的地方,谁不想分一杯羹,光是想守好这一亩三分地老夫就已是左右支拙,每每碰上灾害之年,或是边关吃紧,总要愁白几簇头发。”
“我记得林尚书在坐上户部尚书之位时头发就已经全白了。”她凉凉道。
“哈哈,夸张一点,朱雀大人不要介意。”
“然后呢,到底为什么找我?”
“一年前,边关急需军粮,皇粮不足,只得往外征粮,偏偏各郡灾害连连,收获不过往常十一,自顾不暇,缴不出规定份额,唯有陶源郡那时一鸣惊人,解老夫燃眉之急。”
她不为所动,“那是陶源郡黄睿黄刺史的功劳,别胡乱往我身上套。”
“黄刺史确是青年俊才,能力人品都属上上佳,但彼时他初出茅庐,孤身一人且无权无势,凭借一己之力拿下陶源郡还将其起死回生,实难令人信服。”
“不管信不信那都是事实,黄睿为了陶源郡付出多少心血我很清楚,说实话,以他那拼命的架势,我都担心他活不过尚书大人您。”
林甫哑然。
她话锋一转,“林尚书频频来找晚辈,想来对林炳华贪污一事心中有数了,不如早点收集证据上交陛下,争取宽大处理。”
第367章 第367章() 
林甫苦笑; “户部尚书之位特殊; 老夫又是胆小之人; 惟愿一家老小安康; 平日里对林炳华避之尚且不及,怎敢参与其中?个中之事也是知之甚少,遑论证据了。”
吴玉淡淡道:“是吗; 那正好借辞官一事赶紧躲回老家去吧。”
“再怎么躲也躲开不血脉相连; 老夫恰在林炳华九族之列。”
难不成林炳华贪污的数额之大到要灭九族了?她的目光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