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宗室》第702章


外面,张溥等人落座。
整个复社集团这1科进士十7人,愿意继续跟着张溥的只有眼前6人。杨廷枢给诸人斟酒,只是1叹。
这6人,还多是应社老人,即复社的骨干阶层,多是苏州人。这次新科进士分配后,复社已经出现分裂症状。
复社的骨干力量即应社,来自于苏州府、松江府,以及常州府。常州府与苏州府是东林老巢,学生多是高攀龙这1系的,后来多挂靠在刘宗周名下。
松江府的士子最先组成的是几社,是徐光启高桥学堂出来的为主。以侯峒曾兄弟、陈子龙、夏允彝、孙元化、陈于镜这些人为核心。
应社中张采、顾梦麟早早‘叛变’革命,也拉走了1批人;被应社吞并组建复社时的几社,现在团聚在陈子龙、侯峒曾兄弟、陈于镜这些人身边,跟着这些人从复社体系脱离。
直接导致的后果9是眼前这样,复社中高层中进士的9这么分化了。第1次休假聚会,便各自依附各自的团队,直接9这么散伙了。
这是眼前小1辈的分化,老1辈中钱谦益早早倒戈,钱谦益这1系的人跟着瞿式耜这个徒弟走了,导致复社的实力缩水严重,还继续缩水。
复社这1科进取不足,反倒是北方行社不声不响之中捞走34个进士名额。甚至发生了复社士子沈元怡依靠姻亲关系,投入行社的恶劣事情。
今日复社元老聚会,1是长假归乡前聚会,第29是讨论复社今后的道路问题。
与行社相比,复社的劣势太大。现在复社还有近两千号人随着殿试结束,要继续进行耕读劳改。沈元怡9是这种情况下投奔行社,直接以举人身份参加吏部会选,进而脱离耕读劳改的惩罚。
端着酒,张溥身心俱疲道:“诸位,余此行归乡,拜访各处后便会回京。走完历练的路子,想下去作那1县知县,为国朝、百姓出1份力气。”
“师尊,这恐有不妥。”
吴伟业眉头轻皱,知县是浊官中的浊官,根本无法养清名。如果打发到偏僻地方去,与士林脱节,那复社9是群龙无首,将在与行社的竞争中,彻底成为1盘散沙。而且不见得张溥下去做事情,能有什么好结果。
“不必再劝,余业已打定主意。前日,拜访了周公,余准备去陕西做事。”
张溥仰头饮酒,在座都是老兄弟,走周道登的关系也毫无隐瞒。下放时走关系去个想去的地方,这点面子张溥还是有的。
可在座6人1听去陕西,这求了还不如不求。
杨廷枢皱眉:“天如先生,陕西可不是好去处。”
历练结束,吏部分派时怎么说也要给张溥1个面子,安排在南直隶或浙江、江西1带。与主流士林不脱节,是安排张溥的第1要求。否则张溥甩膀子不干,反倒不好控制张溥。所以杨廷枢等人都觉得,去张溥去陕西9是自断根基,置复社8千学子而不顾。
张溥点头:“诸位,复社沦落到此般田地,垂死挣扎毫无意义。余准备以退为进,他行社张扬由他行社张扬去。复社溃了,我应社老人在,随时都能拉1个复社出来。”
“眼前,行社兵锋犀利,与之硬抗毫无意义。没了我复社,何人能制行社?到不可收拾时,我复社自有复起之时。此复社,非彼复社。”
张溥是彻底的没了以往的心气,十7个人中进士,比预估的5人足足少了3分之2。没法子,复社的骨干都是官宦、名门子弟,绝大多数经验老道的油条都死在考官团队里了,死在皇帝的选士方针里。
而且十7人,算上他张溥,至今只有7个人能聚在1起。另外十个人,直接9断线失联,仿佛以前根本9不认识似的。
行社也不好受,谁让行社的路线与复社1样,几乎垄断了北方各省的有名士子,当然主力军还是北方官宦子弟,这是最先入行社的人。行社也不敢大面积铺开,良莠不齐的拉人。所以行社面积大,人却不多,多以世家子为主,也可以说是在这1科中倒霉了。
这1科最走运的反倒是那些没有组织的寒门士子,这些寒门士子没有资本经营士林名望,也9不会被复社或行社看中。9这么阴差阳错的,走运进了皇帝的口袋。
尤其是这1科的1百恩进士,几乎都是1水的寒门士子、杂科出身。
杨廷枢皱眉,作为复社唯1的2甲进士,他此时的威望堪称张溥之下第1人,开口:“天如先生的意思是?”
张溥环视诸人:“诸位,当初我应社席卷江南,受限于形势不得不联合各社组成复社。内部社务杂乱,毫无统属。与准备充分的行社相比,不论是内是外,都差了1截。如此复社,不要也罢。”
诸人缓缓点头,当初皇帝给的压力太大,逼的张溥不得不接受江南老1辈的要求,放弃应社吞并各社,而是合并各社组成复社。名字的不同,象征着主导权不同。所以各社进士现在全都散了,留在张溥身边的还是应社老人。
张溥已经做好了再3组建复社的准备,等以后回到江南,可以再组建复社。不是复合的复,而是反复的复。如果今后不得已,他还会再组建1次复社,这个复则是复兴的复。
他是不会放弃江南士林这么大力量的,面对有朝廷撑腰的行社,他只能暂避锋芒。干脆让眼前的复社崩溃,坐看势大、独霸士林的行社与朝廷闹纠纷。
第636章 大干旱() 
陕西,潼关。
山西已经撤去因大清洗而设立的总督,也不再设立巡抚,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这省3司总理全省。
西北战事时,河南曾1度设立总督给梅之焕增权,方便镇压内部督促下面为西北战事出力气。梅之焕之后,总督撤销,巡抚也不复设立,改为省3司治理。
陕西方面陕西总督周应秋上书,也在4月初撤销总督官位,设立西直隶巡抚,由周应秋执掌。
而3省交汇处,设立的3河总督9显得非常刺眼。
卢象升钉在这里,仿佛不信任3省主官似的。实际上9是不信任,下面人也觉得理所当然。头上不悬着1口皇帝的剑,下面人真的不自在。
潼关兵站,兵站往往与铁路车站是1体的。卢象升1袭紫花罩甲外罩素色披风,查着运往西北的军械。
随机打开1截车厢,车骑军团配属给卢象升的警卫营军士搬出1箱箱火铳,在1旁校射、检验。
卢象升坐在敞篷战车上,面前小桌上摆着运输单子,1手拿着佐吏统计单子,对照数量缓缓点头,问:“武汉军械厂怎么发货迟了1日?”
押运的军官站在车下,拱手:“回卢公,3月十6起,两湖连绵大雨,延误装车。我等沿途紧赶慢赶,不敢失期。”
“下雨下雨好啊”
卢象升抬头看1眼蓝蓝的天,整个3河4府地区,整个3月9下了两场小雨。比去年还要差1点,好在有土豆
签字用印后,交给佐吏转递下去,卢象升又问:“司里勒令厂里研发的震天雷,何时能出来?”
“回卢公,此事下官并不清楚。似乎具体样本有了眉目,不过成本居高不下。厂里目前收支平稳,无钱制造新式震天雷。若是造出来,将府看不上,可9砸在手里了。”
卢象升缓缓点头,新式震天雷是加了木柄的手雷,可以投掷的更远。制造技术麻烦9出在拉火装置,以前手雷巴掌大,拉火装置不靠谱还能手动点燃。稳定的拉火装置可以搞出来,还是成本问题。
等警卫营测试完各批军械后,卢象升便放行。
整个西北军集团的军械补充,此时都要经过潼关方面检查。以前杨肇基在长安时,由征西大将军幕府进行验收、转运。
现在由潼关方便验收,转运依旧交给原来的运输队伍。粗制铁路已修到哈密,到了哈密转交给安西都司,再由安西都司转运调拨到前线。
前线基本上是稳定了,安西4省目前主要重心9是绥靖剿匪,以及修路、军屯。道路修好,治安正常后,才会开始大规模的移民。
前期征伐战役比较集中,都是决战性质,说消耗实际也没有多少。
现在的治安绥靖工作,弹药消耗大,部队伤亡也大,几乎每月都有伤残军士借轮休的机会入关。
战场拼杀明刀明枪,可以赶羊1样屠杀。唯独在剿匪过程中,西北军因为地形、补给、乡土问题,打的比较被动,小股乱军东1枪西1刀,军士疲于奔命的同时,往往会中伏。
忙完军械验收事务,卢象升又匆忙赶往河东即平阳府。
在风陵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