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宗室》第714章


仅以身免。你说,这其中的仇恨有多大?
漠西蒙古与建州方面没有1点联系,所以9在兵火战事被漠北蒙古与多尔衮3兄弟联手给瓜分了
此时漠北蒙古虚弱,得到瓜分的物资恢复元气;而多尔衮3兄弟有东道主的架势,还保持着不错的进攻态势。于是,严寒冬季里,6旗编制中又多了蒙古两旗,恢复8旗建制。
8旗分为4部,毕竟老奴祖上当建州卫指挥使时,冒的是蒙古人身份,长长的名字后面有帖木儿3个字。
西夷地区不知道女真为何物,只恐惧蒙古这个词,而蒙古对西夷也有统治心理上的优势。
所以自号蒙古摒弃女真的说法,4位主事的也不称贝勒,而是以台吉相称。台吉与贝勒是1个意思,搁到春秋9是封君,在草原上9是各种汗、济农的次1级爵位。
新建的8旗组织以4大台吉议事决策为核心,保持着耕牧养战,以战养战的本色,新的8旗兵出现在罗刹国的尸堆上,对着西夷各国磨刀霍霍。
他们发现,西夷人各国虽然成分复杂,可真的比大明人好驯服。
毕竟,大明人有文化底蕴做精神支撑,有前车之鉴,也有优异文化带来的傲然,在心气没有打光前,硬骨头没有死绝前,是不会跪下的。
而,此时没有民族意识觉醒的西夷,没有工业革命的西夷,只有不错航海技术的西夷,陆战技能1团糟的西夷,面对杀出来,组织度更高的8旗,存在9为了掠夺掠夺才能存在的8旗兵,会发生什么?
工业革命前的西夷,陆战真的是1团糟。以至于弄得魔兽世界,1个完整的世界所谓的大战役,也9几万规模,几千人的械斗都能说成1场会战
对自古9玩大场面的国人来说,没有百来万大军开砍,能算会战?
冬季山东齐州府乐安。
年关前,辽王朱弘林入京前夕正忙碌着1件大事。
从南京赶来的赵期代表皇帝来参礼,因为齐壮王地宫最后的工程检阅后,9会进行封土。
整个山东、北直隶、两瀛省军队已经做好论调准备,论调的核心区域9是登州。以这里作为中转施行从上到下的调防,调防的本意9是让野战、警役部队经过齐州府安陵卫。
1切参与进来的军士,都要从原驻地背1袋土,作为地宫封土所用。
庞大的地宫1座座彼此相连,占地与北京紫禁城相仿。
1座座等人高的军士陶俑、将军俑、百官俑、宫娥宦官陶俑错落有致,整整5万6千座陶俑摆在各处。
地面是水泥浇灌,两侧墙壁是水泥浇灌。检验之后,以钢筋做骨,浇上厚厚的水泥层。彻底封死后,上面会有天下所有军队来朝拜祭祀时背负的天下5方之土,累积1座高高的山。
朱弘林走在陶俑群中领路,完全的仿照北京紫禁城布局。在承天门前,5座金水桥下流淌的是水银。承天门前8千座陶俑组成1个个方阵,仿佛接受检阅。
赵期走在前排,看着独臂将军俑,贴近了道:“是李遂呀”
陶俑身穿山文连身甲,手执1杆大纛仰望着承天门。
“是他,长安右门陶俑3千,主将刘高旭;长安左门也是3千,主将高杰。”
朱弘林说着挥手,5余名宿卫奋力,才将铁门推开。封顶后,要进去只能走承天门。
进了承天门,两侧是6科直房,石头垒砌,石雕的家具直房里。
有的陶俑6科官或在提笔,或坐着,或整理资料,栩栩如生。仿佛截取时空片段塑造而成的。
宫中各处,随处可见巡哨的禁军俑,宦官、宫娥俑。
拄着拐杖,赵期来到东边的文渊阁,见了里头的办公模样的陶俑,发笑:“叶相国、袁相国都在呀”
文渊阁背后的太医院里,赵期还看到了国丈李守信、李守义兄弟的陶俑,问:“殿下,不怕国丈怄气?”
朱弘林坐在石雕大桌上摇头:“怕他作甚,我家2郎的天下,谁都逃不了。”
赵期笑了笑,来到不远处的慈庆宫,这是东宫所在。
他愣了,只见慈庆宫前左文右武不下3俑,材质也变成石雕,1个个不是侍从司的未来储相,9是军中实权将领。
门前两员石雕将军分别是孙河与左良玉,孙河有别于所有头戴凤翅盔的将俑,头上戴着的是毡笠。
辽王胆子实在是大,这与诅咒所有人死没什么区别。
慈庆宫院中,赵期看到色泽艳丽的瓷俑,又扭头看看朱弘林,朱弘林上前摸了摸自己的瓷俑,抿嘴露笑,眯着眼:“若父王尚在,孤可能会在这里陪着2郎读书、游戏。”
朱弘林的瓷俑1手叉腰,1手握着球棍搭在肩上,1脚还踩着1枚石球,扬着下巴。
说罢,朱弘林叹了1口气:“里头是2郎眷属,咱去乾清殿。”
乾清殿里多是石雕,朱以溯1袭常服高坐龙椅,目光俯视殿中百官。
百官之中,设立1座金座,朱弘昭的瓷俑垂首坐着,双手的搭在腿上。
“老爷”
眨着湿润眼睛,赵期摔倒向着御座爬去,哽咽着。
朱以溯身边候立着1名身穿蟒袍玉带的宦官,正是他赵期。
轻叹1声,朱弘林对御座上的朱以溯瓷俑施礼后,转身离去。
赵期环视满朝,看到了无数大同东路时的老面孔,9连参将府里的厨子都穿着7品御史补子官服。
泪流满面,擦拭着泪水,赵期颤声高唱:“百官上朝”
第646章 公田制度() 
腊月27,辽王抵达南京。
兄弟俩带着1帮小家伙,在奉先殿上香。
朱弘林看着1帮小家伙,还有由奶娘抱来的1帮小的,有些羡慕皇帝的高产。
如今瀛洲方面瘟疫渐渐消弭,已进入生产恢复阶段。眼前,最重要的9是移民于两瀛省。
移民成本最低的9是去年流放辽东4省的天下大户,可没人敢这么干。送这些人去两瀛省,以后两瀛省必然出问题。
再者,这批人早晚还要断断续续在大赦中回到旧地,毕竟这34万人可不是寻常百姓,也不是技工之类,而是不论男女都有深厚文化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傍晚,兄弟俩在玄武湖皇册库商量移民方案,对于移民不需要什么拆迁费,保证沿途生活,到了瀛洲地区给与土地、农耕物资后,那朝廷可以说是仁至义尽。
强制移民政策有先例可循,国朝之初时北方鞑子不战而逃裹挟走大量人口。几乎9是空荡荡1片,9有了强制、不近人情的移民政策,填补北方空缺的土地。
端着茶碗,朱弘林道:“山东生产过剩,人丁滋生。相较于元年时,多了千万人口。此次移民填补两瀛省空缺,不如9近从山东移民。先期移民百万户,足以恢复两瀛省生产。”
朱弘昭垂头看着手中黄册上的数据,摇头:“这是眼前最为妥帖的法子,不过瀛洲方面大量无主土地充公。公田占据7成,其中两成是皇田。相府那边的意思,为了保证今后税源稳固,不准备授田。而是瀛洲田地公有,允许百姓租用。”
朝廷本来有很多的公田,军田、王田都来源于公田分拨。不可能征发民户的私田给诸王作为藩田,也不可能给军户。除了军田是分割给军户外,其他公田都是地方衙门招佃户耕作,是朝廷税源大头。
所谓的从公田里分割出去的藩田,给的不是公田所有权,而是收入权益。
但是,公田那么大摆在那里,2百年来不断鼓励军民开田,给与免税等等政策进行鼓励。可军户的军田在缩水,地方衙门管理的公田也在缩水。原因9是民户,尤其是地方大族士绅等等‘民户’,在公田上进行‘开田’。
结果9是公田数量缩水的同时,平地良田成了士绅开垦的‘新田’,地方士绅又拿长荒草的山田,与地方衙门勾结,置换公田。国家资产在2百年里流失严重,以至于万历时期因为福王藩田1事,陕西方面表示没田,河南表示也没有,山东也说没有。
为了弥补福王,万历只能从各个方面进行补充,比如抽扬州的赋税给福王。
至于军田缩水9简单了,表面说法是军官侵田。实际上还是周围士绅吃了大头,因为本卫所的军田流转,若始终控制在军官或军户手里,那卫所前后所控制的资源没变。资源供给没有变,那卫所也不可能虚弱到那步田地。
所以可以断定,卫所流矢的军田,并没有在内部流转,而是进了外人的手里。
去年的大清洗,国朝内陆大量大族的家产充公,直接获得的金银虽然很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