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章》第440章


毓秀双眼紧闭,对陶菁的呼唤充耳不闻,头上的冷汗顺着两鬓滴到肩窝,半晌也无回应。
陶菁心痛如刀绞,却咬牙说着与他的心意完全相反的话。
毓秀耳鸣恍惚,干脆放软身子,把全身的重量放空,半晌之后恢复了呼吸,才缓缓睁开眼。
月光下,站在她眼前的人的表情完全出卖了他的心境。
那一双幽暗哀伤的眸子,让人一见就想流泪。
毓秀喉咙发紧,一阵鼻酸,花了好大的力气才忍住泪意,笑着对陶菁说一句,“下雪了。”
陶菁低下头,再抬起,想做一个不咸不淡的笑容也做的不漂亮,他眼看着雪落在毓秀头顶,从最初的片片融化,到之后的片片积聚,在月光下泛着晶莹的光,闪耀着奇妙的颜色。
毓秀一动不动地望着陶菁,看着雪花落在他睫毛上却不消融,看着他的黑发被染成霜白,看着他卸掉强硬伪装之后无可奈何的笑容,看着他抬起手轻轻拂掉她头上的雪花,抬起她的下巴,吻上她的唇。
轻柔的,悲伤的,带着冬雪的凉意,透露绝望气息的亲吻。
雪花顺着毓秀斗篷的缝隙掉进她的脖领,她不自觉地瑟缩了一下。陶菁伏在她肩膀上不住咳嗽,咳的越来越大声。
毓秀才想开口询问一句,一边侧脸就被血喷的一阵温热。
陶菁吐血的时候非但没有刻意避开她,反倒像是故意要染到她身上。
毓秀呆在原处,不知如何是好。
陶菁望着毓秀惊诧悲悯的表情,终于止住咳嗽,讽笑道,“此地不宜久留,我自去了。你留在这里不要妄动,不出一刻,自然有人来寻你。”
毓秀怒气又生,“病成这样还要跑出来,就是为了同我吵这一架?”
陶菁看着毓秀被血染红的半边脸,眼中的情绪晦暗不明,“不是为了同你吵这一架,是拼了命也想见你一面。若纪辞今日当真置你于不顾,修罗使又未能及时赶到,你又如何?我知你布局皆藏暗棋,然而这天下间没有天衣无缝的神仙局,一朝踏错,万劫不复。即便你不顾及自己,也要顾及腹中骨肉,你怎忍心一个未出生的孩子同你一起涉险?”
毓秀好不心酸,“你今日来,究竟是了为了见我,还是为了孩子?”
陶菁摇头苦笑,“这话问的实在没道理,你我方才说了这些话,我却只倾诉了一句真心,你竟充耳不闻。罢了罢了,今生今世,我只是陪你走了一段的匆匆过客,在此之后你该牢牢抓住的,是注定陪你走完余生之人。你我再见,不知何日,你且好自为之。”
话一说完,他便放了紧握毓秀肩膀的手,转身隐去。
蓦然断裂的重逢,像搅浑的一池净水,一如毓秀凌乱的心境。眨眼之间,陶菁已消失不见。
毓秀背靠在墙上,望着天空的圆月与落雪,满心孤寂。她是否真该如陶菁所说,静静等待,亦或是转出巷口,自找出路。
正在犹豫之时,巷外传来一阵轻巧的脚步声。
大约是来人用了轻功的缘故,他脚踏在落雪上只发出了轻微的碎响。
毓秀打起十二分精神严阵以待,却在看到来人的那一刻,骤然松懈。
华砚。
华砚手握出鞘的剑,脸上依然戴着修罗面具,身着的黑衣隐约散发新鲜人血的气息。
方才与刺客交手的修罗使中,有一个是他?
华砚从入巷口就确认了毓秀的身份,这才渐渐放缓步子,不动声色将剑放回剑鞘,摘下面具,淡然走到毓秀面前行礼,“臣护驾不力,让皇上受惊,请皇上恕罪。”
从起初的慌乱到此时的淡然,华砚故作镇定的转变让毓秀满心好笑,她也真的笑出声来,“这里只有你我,惜墨何必多礼。”
华砚站起身,上下打量毓秀,确认她安然无恙之后,语气越发冷淡,“情势危急,皇上还有心调侃。”
毓秀见华砚一张冷脸,也收敛笑容,正色问一句,“惜墨是如何寻来此处的?”
华砚望着毓秀染血的一边面颊,似笑非笑地回一句,“自那日他度气于我,我便闻得到他血的味道。”
第390章 19。06。06晋江独发() 
毓秀闻言; 一时怔忪,彼时她那么轻易就辨别陶菁的身份,究竟是因为他身上的桃花香; 还是他身上的血腥气。
华砚见毓秀失神,就走到她面前; 从怀中掏出丝帕,拂落她头肩上的雪,再轻轻擦去她脸颊上的血迹。
他动作虽轻柔; 脸上的表情却十分寡淡。
毓秀望着华砚面无表情的脸; 思量陶菁方才说的话,心中莫名滋味。
华砚对彼时种种虽有疑问; 却一字不问,弯腰帮毓秀抖落身上的雪; 拉着她的手一同出巷。
二人走到东街口; 灯火越发明亮; 毓秀便开口问一句,“修罗堂可抓住刺客了?”
华砚看也不看毓秀,沉声道,“刺客共十一人; 无一生擒,十人击毙,一人逃脱。”
毓秀一声轻叹,苦笑道,“逃脱的是南宫羽?”
她明知这不是一个让华砚舒服的名字; 可若是不问,反而显得刻意。
华砚淡然笑道,“南宫羽是刺客之中轻功暗术最好的一个,修罗堂为捉他一人,损失两位一等修罗使。他虽被凌音刺中,却依然设法走脱,身手的确不凡。”
毓秀听华砚语气平静,一时也分不清他是真的不介意,还是故作镇定,犹豫半晌,直言问一句,“你对南宫羽可曾心怀怨恨?”
华砚转头看了毓秀一眼,蹙眉笑道,“皇上为何这么问?”
毓秀强笑道,“他虽只是一颗棋子,毕竟伤你在先。”
华砚摇头道,“皇上说错了,他不是伤了我,而是杀了我。他挖我心的时候我还活着,心头血涌出来,我才清楚地记得我死了。”
毓秀心上好一阵刺痛,一只手也不自觉攥紧拳头,“若活捉了他,我不介意用剐刑处治谋害钦差之人。”
华砚轻笑道,“南宫家还在皇上的棋盘上,就算皇上活捉了南宫羽,杀他也不会急于一时,更何况,皇上也没那个本事活捉他。”
毓秀听华砚话中似别有深意,心上像压了一块大石,压的她喘不过气,“惜墨多心了。”
华砚笑道,“臣并未直言,皇上只从我说话的语气里就听出我多心,那到底是我多心,还是皇上心虚?”
毓秀放下华砚的手,停下脚步。
华砚顾自往前走了两步才转回身,默然看着毓秀冷笑道,“皇上还是皇储时,臣与你形影不离,你的每一个秘密我都知道,你的每一件心事都逃不过我的眼睛。那一年我陪你去边关时,也像今日这般下了雪。”
他一边说,一边伸手接住一片雪花,望着雪花落在手上久久不融,若有似无的笑容也凝结在脸上,好似追忆往事。
毓秀哀痛难绝,她平生最大的恐惧,就是华砚对她的温度,融不化一片雪。陶菁斥责她步步行险,还会开口质问,而华砚,一如他说,知晓她每一个秘密,看穿她每一件心事,他们之间的默契,根本容不下一句谎话。
她呆呆望了半晌,终于忍不住伸出手,盖住华砚的掌心。
华砚感知到手心的湿热,胸中涌动着连他自己都无法言明的情感,他对毓秀淡然一笑,握紧她的手,一声轻笑几不可闻,“自臣饮了皇上的龙血,身体里就打上了皇上的印记,这种印记随着每个月圆之夜越发加深,深刻到感知皇上所感,悲痛皇上所悲,欢喜皇上所喜,刻骨铭心,无可动摇。臣曾暗自庆幸被迫抛弃掉的那个为情所困的凡夫俗子的肉身,终究还是以更难以摆脱的姿态反复纠缠。与前世不同的是,要我再佯装若无其事,恐怕是不可能了。”
并肩而行时,毓秀体会的是与华砚全然不同的情感,却一个字也回应不了。华砚虽无心却有情,而她是虽有心却无情。若不是她的心没有半点用处,她倒不介意分半颗送给华砚。
华砚将毓秀带到东街上一早准备好的马车。行刺事出,禁军早已全城戒严。
上元佳节,繁华不再。二人坐在车上,只听得到车轮吱呀。
马车一入宫门就停住了,毓秀掀帘去看,车下齐齐跪着宫中众人,姜郁安好无恙,凌音也已换了宫装。一众人中,神情最平淡的是洛琦,他虽坐在木轮椅上,却弯着腰等待毓秀叫平身。
目光交汇的一瞬,洛琦面上并无波动,毓秀便再不看他,转而看向纪诗。
纪诗下意识感觉到毓秀的目光,就抬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