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的打脸日常》第162章


新帝今年开了恩科,寒门学子不必再等三年才重新考试,因是许多学生都兴奋激动,到京城赶考。
从国公府园子角门出去,有一家私塾,钟延光想着以后子嗣丰隆,钟家族学肯定是要兴办起来的,便把私塾买了下来,暂时收容了一些住不起宿的寒门学子。因着里面氛围很好,苏青松原先住在定国公府前院,这会子也搬去了那边。还有钟延泽,也狠下心更加刻苦了好几个月,此时也去了族学那边。
定国公府里还有一个钟延轩,上个月也搬去了族学里,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不想跟回来的房氏打照面,便借着考试之名,去了族学里。正好他手里已经没了生意可做,只能静下心来,尝试着考一考科举。
苏青松亲近钟延泽,苏绿檀倒是不担心的,她怕阿弟亲近了钟延轩。
外面诱惑大的人和事都很多,苏青松到底年轻,苏绿檀免不得要特别叮嘱一番。
考试前的三天,学里便不上课了,苏青松连熬了几天,有些头晕眼花的,这几日只打算稍微温故一下,以好好休养生息为主,便来了一趟荣安堂。
这回苏青松仍旧不是空着手来的,他搬了个像圆框一样,只有骨架的东西过来,里面有个皮垫子当座椅,底下还安了几个车轱辘,玉哥儿被人抱着的时候能勉强站起来了,这玩意他能用到一岁多。
苏绿檀见到这东西的时候,很是喜欢,赶紧把玉哥儿放了进去,笑道:“生怕玉哥儿玩摔了,我还说要把罗汉床围起来的,这倒好,扶着这椅子就是了,他又能走,又不怕滚出去了。”
苏青松撩摆坐下,笑道:“三哥也说喜欢,不过他儿子都大了,能走得稳了,用不上了。”
三哥喊的是钟延泽。
苏绿檀道:“你二哥好像又要添个孩子了。”
“哦”了一声,苏青松道:“我不知道,没听他说过。”
“平时你们不说话吗?”苏绿檀抱着玉哥儿一边玩,一边问。
摇摇头,苏青松道:“不说,他常常不在,也没功夫说上话。”
苏绿檀心里知道钟延轩干什么去了,便道:“他若拉你出去玩,可不能跟他一起去。”
抠抠头,苏青松红着脸道:“我知道,二哥是贪玩的人,我才不跟他一起去!”
苏绿檀笑了笑,擦了擦玉哥儿嘴边晶莹的口水,道:“玉哥儿,你看舅舅真乖,你长大也要跟舅舅这么听话!”
玉哥儿听懂了似的,傻兮兮地笑着,啊啊地叫着,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拍了拍玉哥儿的小手,苏青松不由自主地放软了声音,笑眯眯道:“玉哥儿要比舅舅更疼你娘亲,知道吗?”
玉哥儿继续“啊啊”两声,苏青松道:“你可是答应了,以后没做到,小舅揍你的时候,可不会手软!”
钟延光挑帘子进来了,接着话道:“要等得到你手软,我先不放过这臭小子。”
苏青松忙起身迎钟延光。
玉哥儿见着爹了,继续傻笑起来,特别乖的样子。
可小男孩儿少有不皮的,几个大人现在是不知道,玉哥儿能走之后,也顽皮的很,不过也皮实的很就是了。
苏青松留在荣安堂吃了顿晚膳,便早早地回去歇息了。
考期临近,苏青松紧张的很,头两夜都没睡着,考试的前一天,才睡了个好觉,同钟延泽一起,坐着低调的马车,去了贡院考试。
秋闱考试有三场,但是每日都能回家,苏绿檀也从来不问,只是吩咐厨房的人精心照顾饮食。
等到考完之后八月十五的那天,钟家人,包括苏青松,才一起在花厅的暖阁里吃了顿团圆饭。
太夫人近来精神很好,因为几个孩子去了,她也出席了。
阖家团圆的日子,一张大圆桌子坐满了人,去年到今年钟家又添丁两个,更是多了不少欢声笑语,和奶声奶气的稚语。
举家其乐融融地吃了顿团圆饭,太夫人到底年纪大了,不能跟年轻人比,吃过饭,饮了一些淡酒,就回永宁堂去了,留下一众小辈们说话。
钟延光和钟延泽都不大爱说话,吴氏跟苏绿檀说话也是轻声细语的,此时就显得有些安静。
钟延光起了个头,问两个弟弟和小舅子,考试考得如何。
钟延泽和苏青松都很谦虚,至于钟延轩,那就只能算心虚。
中秋宴就在钟延轩支支吾吾的回答声里,结束了。
中秋之后,放榜的日子很快便来了。
除了几个考生本人起的很早,苏绿檀和吴氏也都起的很早,天不亮就派人去贡院门口放榜的位置守着了。
用过早膳之后,举家都去了太夫人的永宁堂,等着前院的管事来报喜。
天亮之后一个半时辰,报喜的管事就来了,喘着气大喊道:“中了中了!”
各房的人,俱都眼神一亮,紧张起来。
番外之养娃日常 4() 
第112章
番外1
报喜的管事一说中了;苏绿檀等人就急急忙忙地问中了几个。
管事伸出手比划着道:“一个。”
一听说是一个;有两个的心;顿时凉了。
尽管钟延泽知道;中的那个必是自己;他仍旧淡然地坐在椅子上;紧张地攥着拳头;没有先问出口。
太夫人心里有数,便问道:“中的第几名?”
管事道:“三爷中的第七十二名。”
今年皇上开恩,举人取一百零二个;比往年都多,第七十二名,排名不算靠后。
太夫人欣然笑道:“很好了。”
钟延泽自己也没料到;竟然真的中了;还中的不是倒数第几,他已经很满意了。
朝钟延泽笑了笑;钟延光又起身拍了拍的苏青松的肩膀;道:“你还年幼;没中也正常。”
苏青松垮着肩膀;虽然知道很大的可能不会中;但是钟延泽中了,他没有;一旦有了比较,心里有些难受。
钟延光也瞧了钟延轩一眼;道:“你本擅长经营;不走科举这条路也可以。”
钟延轩本就是临时抱佛脚,没中他一点都不意外,因此也没什么失望的。
苏绿檀对这个结果,也没觉得太意外,她问管事道:“第一的可知道是谁?”
管事道:“不是咱们京城的人,不过小的瞧见了,那人都快五十岁了。”
笑一笑,苏绿檀道:“都快五十了也不容易。”
就算明年中了进士,五十入仕,最多还有十来年的仕途,等外调了回来,也就该致仕了。这才是真倒霉。
说起来,钟延泽算非常幸运的了。
钟延泽心里清楚,忙冲长辈们和吴氏作揖道:“多亏长辈照拂,还有夫人悉心照料,否则延泽中不得这个举人。”
苏绿檀打趣道:“有了家室的人当然不一样,内宅有人操持,方能心无旁骛,三弟可得好好谢谢妹妹。”
面色微微红,吴氏低头笑而不语。
永宁堂里气氛变得温馨起来,钟延轩也感慨道:“于男人来说,娶贤妇,确实是人生第一要紧大事,妻贤,不知道省去多少烦恼!哎!苏弟,你以后可要睁大眼睛!”
苏青松心情也好很多了,他还没娶媳妇,和钟延泽不一样,何况他还小了三哥几岁,不中才正常嘛,中了那就是神童!神童哪儿那么容易当的。
就是房氏的脸色很是难看,她死死地咬着唇,面色发白。这么多人面前,钟延轩一点面子都不留给她,也忒打她的脸了!
三房夫妻俩的小心思,谁都知道,太夫人也懒得看他们之间闹腾,便说身子乏,把人都打发了。
赵氏带头给太夫人告了辞,领着大家都出去了。
回各院的路上,赵氏跟韦氏二人有说有笑的,毕竟钟延泽中举,对国公府来说,也是好事,宴席肯定是要办的,而且是从公中出银钱,韦氏毕竟是钟延泽的母亲,赵氏凡事要跟她商量一下。
苏绿檀和钟延光则跟苏青松走在一道,也是欢声笑语不断。
三房的人前前后后地散着走,谁也不搭理谁。
苏绿檀略看了一眼,并未多说,等到了荣安堂,她同苏青松道:“青松,翻过年,你就十六了”
苏青松面颊飞红,不过一想着钟延泽的意思,大概是说成家立业,先成家更好,他也有些意动。
挠挠头,苏青松道:“我先回去了,姐我明儿再来!”
说完,苏青松眨眼功夫就跑了,苏绿檀觉着有些怪怪的,以前提起这事,弟弟都是说年纪还小,还早,不想娶,怎么这回不一样了。
留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