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禅》第166章


他一生已经失去过太多部下,连感到悲哀的力气都早没有了。
下着微雨的湿冷暗街再次静了下来,倒在地上的灯笼早被地上的水洼浸熄。
全身黑衣的高大刺客转过身来,迎向从前的元帅。
是个生手,陆英风想。动作因为明显的紧张而有点僵硬,出刀也失却了准头。可是那压倒性的力量和速度盖过了这一切失误。说不定是第一次杀人吧?经过这次洗礼,明天开始就是没有破绽的战士——假如他能够克服杀人后的罪疚感……
陆英风现在才看清了刺客那黑布巾之间的眼睛。很年轻,有一股无人能驯服的野性。陆英风竟不禁在心里为这个来取他性命的人喝采。这等素质的战将,他过去麾下也数不出五个来。
这刺客毕竟具有超凡的体能,喘息很快就平复了。他跨过包括轿夫在内的五具尸体,站在陆英风跟前不足七尺处。
陆英风当然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死。当再没有战争的时候,他对任何统治者来说都是个威胁,尽管已经快要七十岁。他只是感到意外:他们竟然还让他活了这么多年。
回想起来,十年前带着“裂髑军”进入这城都的那一天,他的生命其实已经完结了。他没有任何遗憾,那是他人生最光荣的一天。
刺客从腰带处掏出一个灰色的布包,解开布包的绳结,拔出一柄两尺的短刀。
那寒霜般的刀刃令陆英风双眼发亮。
死在这么美丽的刀子下,也不错。
刺客抛下布包和刀鞘,右手握着短刀,左手搭在右腕上辅助,从齿间发出低嘶,拔步朝陆英风冲杀过来。
就在刀尖将及胸膛时,陆英风双掌伸前,准确地按着刺客的双腕。
陆英风发出猛兽般的嚎叫,衰老的肌肉全都绷紧,竟然抵住了短刀的前进。
年轻的刺客也感愕然,继续运起全身的力量往前猛推。
陆英风双臂的关节开始传来酸软的感觉,六十七岁的力量一点一点地消失。不过,他仍然为刚才短暂的对抗而感到骄傲。
——虽不能死在战场上,最少我也死在战斗里。
刀刃逐寸地缓缓进入陆英风的心脏。
曾经杀戮万人的意志,随着流泄的鲜血跟冒出的热气而渐渐迷糊消失。到了最后只余心底里一句话。
——多谢……
于阿狗早就等待在黑子的家门前。
于阿狗当然不是一个人来。他带着那伙年轻的部下,全都是“大树堂”在首都的干部们的第二代。这些一起长大的玩伴,自从十二、三岁起就视堂主唯一的儿子为首领。
于阿狗当然不再叫于阿狗。满十岁时,父亲给他取了个新名字:于承业。对外人来说,这名字的含意非常明显。
但是在黑子的心目中,他永远是阿狗。
“活着回来了?”于承业双手交在胸前,轻佻地倚墙而立。
黑子早就抛弃了那身沾满鲜血的刺客装束,换上一套不显眼的粗布蓝衣。衣服太短小了一点,令他的身躯显得更高壮。
——这是最令瘦削的于承业不得不妒忌的一点。
“我没空。”黑子木无表情地说。“进去更衣后,我还要去跟堂主复命。”在于承业面前,他从来不称呼于润生作“伯父”。
“不用了。”于承业微笑着说。“由我去。”他伸出手掌来。“‘杀草’呢?交给我带回总堂就可以了。”
黑子犹疑了一阵子,但始终没有违抗。他从衣襟内掏出那个仍微湿的灰布包,交在于承业手上。
于承业用手拈了拈“杀草”的重量。“真不明白,为什么爹要用它来杀陆英风呢?”
在街上说这样的话太不小心了。黑子没有回答他。
黑子想起于堂主把任务交付给他时说的话:
“元帅……只配死在这柄刀子下。”
他知道堂主为什么派他去。这是一个考验,通过了,他才正式是“大树堂”的人,而非仅是狄六爷的义子。特意挑在狄斌回了漂城的这个时候下手,也是因为堂主知道,义父不会赞成。
可是今天的刺杀已经证明了:走上父亲的旧路,是黑子注定的命运。
于承业把“杀草”收进衣袍里,然后拍拍黑子的肩膊。“干得好,辛苦了。”那神态完全是上级对下级嘉许的样子。“我会叫爹好好赏你。”
直视着黑子的那双眼睛,也仿佛在向他说:
——你好好当我身后的影子。
黑子早已厌倦了看见阿狗这种姿态。他指了指家门,仍是没有表情地问:“我可以回去了吗?我很累。”
于承业耸了耸肩,然后回头瞧瞧身后那些手下。众人簇拥着他,登上停在街口的马车离开。
直至车声完全消失后,黑子才踏进家门。
他的两只拳头一直紧紧捏着。
首都“大树总堂”就座落在凤翔坊,亦即“丰义隆凤翔坊分行”的原址。由于都内一切建筑物高度皆不得超越皇宫,“大树总堂”的楼房最多也只有三层高,却以宽阔的建坪弥补不足。原有的行子被完全拆毁,再并购了四周逾百座房屋及四条街道的土地,全体夷平重建成总堂的建筑群,所占面积比从前的“凤翔坊分行”大了三倍以上。
至于“丰义隆”遗在首都的其他各分行早已一一拆卸重建,唯有“九味坊总行”仍然保留。“丰义隆”这名字并没有在首都里完全消失,这十年来仍以容小山为名义上的老板——实际上,他当然受到严密的软禁和监视。此举是为了抚平“丰义隆”原有部众的反抗情绪。在数年里,“大树堂”已经成功吸纳“丰义隆”原有的全部生意及大部分势力,证明于润生这着“安抚政策”十分有效。另外,“三十铺总盟”的处理方式也是大同小异。
纵使已经再没有任何敌人,“大树总堂”的保安工夫还是异常严密。总堂内外的护卫系统由现任“刑规护法”枣七全权负责,于堂主授予他不经审问即可就地处决任何帮众的生杀特权。而枣七也像一头狼犬般,一丝不苟地执行使命。
“大树总堂”是由五座楼阁组成的建筑群,其中最重要的主建筑就是位于正北面的“养根厅”,单是它已占了整个总堂的一半土地。单层的广阔大厅由八十二根三人合抱的巨柱支撑,圆拱状的屋顶相当于正常房屋三层高,其气势之恢宏只逊于皇宫的金銮正殿。
任何人进入“大树总堂”范围之内,都得经过仔细的搜身,即连于承业也不例外。
今天他却可以带着一柄刀子进来。
因为这柄刀,在这儿不是兵器,而是圣物。
他双手恭敬地捧着“杀草”,走到位于“养根厅”西侧那座巨大的神坛跟前。
神坛长期香烟缭绕,供奉着牲肉果酒。一座相当于半个人高的纯金武神像站立在坛上,三条手臂一握宝刀高举头顶,一拿盾牌收于胸前,一持长戟倒垂向地;神像那镶着西域猫眼石的双睛高高吊起,容貌极是凶悍;头顶不戴冠帽,散着用真人发丝织束成的长发,以朱砂染成火焰般的红色。
于承业把“杀草”放回神像前的架子上,并依“大树堂”规定的仪式燃香叩拜。
在烟雾笼罩下,那尊神像更显得神秘,庄严中带着一种慑人的恐怖感。
虽然因年纪小而没有亲眼见过,但于承业知道,这位“刑规护佑尊”原本是个活生生的凡人。
——才死了十几年的人都可以得道升天,受香火供奉……还不是因为你的老大是“大树堂”的堂主?
于承业拜祭时的神态虽然异常严肃恭谨,实则心里头充满了轻蔑。
“养根厅”的后门打开来。进来的是枣七。他比以往发福了不少,可是即使穿上华贵的衣衫,给人的感觉还是像一头穿着衣服的野兽。
“叔叔……”于承业高兴地上前迎接。枣七咧开那口尖牙,摸了摸于承业的头。别人都很害怕枣七,却只有于承业跟他特别亲近。于承业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大概是因为大家的童年有点相似吧?于承业还小的时候,枣七就不时跟他提起自己孩提时在山里独自生活的事情。
“明年就要入学了吧?”枣七捏捏于承业的脸颊和手臂。“怎么还是那么瘦?应付得来吗?”枣七比从前说话多了,也学会说一些完整的句子。
“没什么,我应付得来。”于承业笑着回答。他从前进过私塾读书,可是成绩不好;接着于润生又让他跟崔丁学做生意和计算账目,他学了一阵子又提不起兴趣;于是在于润生的安排下,他明年将进入培训武官的“武备塾”。于润生当然不是期望于承业能够成为官军的将领,而是让他及早在军队里建立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