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识》第23章


郑文灿、北社前社长陈昭姿等人力挺,促其参选台北市长。对此,柯文哲回应道,“随时都可扮演绿营救援投手的角色,上场参选”。柯文哲随后密集拜访绿营人士,获得英系、谢系等方面支持,于2013年11月宣布参选。 
台北市长期是民进党的艰困选区,而柯文哲民调高于绿营内其他人选。为求胜选,民进党先是放宽新党员限制条款以促柯文哲入党参选,但考虑无党籍更有利于争取中间、泛蓝选票,最终修改初选规则,让柯文哲击败民进党“立委”姚文智,代绿营出战。柯文哲与民进党达成三项承诺:辅选绿营市议员,民进党不干预选前及选后人事,当选后出席民进党县市长联谊会。 
柯文哲虽然提出超越蓝绿、以“在野大联盟”打选战的口号,但其竞选的初期班底几乎为清一色绿军:小英基金会董事张景森负责政策研拟,英系民进党前文宣部副主任张益赡负责组织工作和选战攻防,蔡英文“文胆”林锦昌负责新闻、文宣,前台联党“立委”林世嘉负责募款。辜宽敏办公室执行长林宜正、苏系前民进党中执委洪智坤、前民进党“立委”郭正亮、英系前“交通部次长”贺陈旦等人组成顾问团队。 
柯文哲竞选办公室正式成立后,为了冲淡团队的“深绿”色彩,先是启动“青年海选计划”,向社会招聘青年发言人、随行秘书等,而后请到国民党中常委邱复生之女邱于芸担任青年营召集人,前倒扁红衫军副总指挥、新党出身的姚立明任竞选总干事,运动员出身的前国民党“立委”纪政任公民顾问团总召集人。虽然有了台面上这些“非绿”人物的点缀,但是柯文哲竞选团队的“内核”仍是民进党几大“天王”人马。 
个性直率、风格质朴的非典型政治人物 
柯文哲患有亚斯伯格综合症,属广义自闭症的一种,症状为语言表达和社交障碍,但智力和记忆力超常,历史上曾有著名科学家患此病症。柯文哲自称受此病症影响,从小说话做事直率,不会看人脸色,“是台大医院的流氓”。母亲称他从小不善交际、缺少朋友,谢长廷则形容他“嘴和心的距离很短”。在网络上,火力十足、带有黑色幽默的“柯语录”经过他的学生和网友整理、发布,早在数年前就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关注度。 
柯文哲除了批马当局是“自走炮政府”(泛指言行不加控制——编者注)、批台湾媒体是“制造业”、批台大医院体制造就一帮“鸭子教授”,他对于民进党及绿营人士的批评也常常不假辞色,让友军很不舒服。2013年11月,柯文哲对外解释之所以犹豫加入民进党,是因为党内有“两个太阳”(苏贞昌和蔡英文),故而“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招致绿营群起挞伐。不久后,柯文哲又称台湾政坛“有太多律师”,“耍嘴皮”、“辩输赢”、“喊口号”,“让政治变成法庭辩论”,所以“台湾的律师世代应该要结束了”,而“律师世代”即指绿营“美丽岛”世代,一刀扫向苏贞昌、谢长廷、陈水扁等“天王”,引起轩然大波。对于民进党内斗,柯文哲称“绿营就像游牧民族,若没有打下一个地方,可能连吃饭都成问题,因为没有政务官退场机制,导致内部恶斗惨烈”。柯文哲还曾批评蔡英文提出“台湾共识”却搞不懂“内容是什么”,所以是“空心菜”。另外,对于民进党操弄“倒阁”、“连胜文枪伤阴谋论”等问题,柯文哲也是大力抨击,以致绿营上下对其批评、质疑声从未间断。 
除了说话方式直率,柯文哲受20余年外科医师经历的影响,也成就了“怪医”质朴、干练的处世风格。柯文哲从医期间工作极为繁忙,几乎全年无休,回家只是睡觉,没有娱乐,他甚至不会开车。外科医师的职业历练又使得他有着极强的决断力,表达和动作简练、明确。他说,“讲得天花乱坠没用,病人死掉什么都没了”,自评“遇到事情后可以瞬间做决定,可以忍受很大的不确定性”。谈到人生感悟,柯文哲表示其特殊岗位让他看惯生死,逐渐懂得“适时放手”,心境淡泊,不易为名利所累。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欧亚经济联盟,“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
作者:周密 字数:4381
2015年1月1日,欧亚经济联盟(Eurasian Economic Union, EAEU)正式生效。作为俄白哈关税同盟的升级版,EAEU按照世贸组织(WTO)货物贸易协定第14条和服务贸易协定第5条的规定已于2014年12月向WTO进行了通报。尽管外界认为俄罗斯希望以此恢复苏联时期经济分工模式的猜测不断,但俄罗斯并未认可该说法。在俄已成为WTO成员、且短期内难以获得美欧解除制裁时,EAEU的发展尤其值得关注。中国提出发展“一带一路”的重要倡议,已经获得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一带一路”的发展需要寻求共识,重点推进。EAEU成员国和潜在加入国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国家,各方利益存在巨大的互补支撑需求,当然也可能产生摩擦。在对全球各方需求的准确把握下,EAEU可以继续扩大规模和影响力,与其他国家、组织有效协调发展,有望通过中国的积极参与发挥更大作用。
一体化理念具有可行性和吸引力 
2011年,俄罗斯时任总理普京提出的欧亚联盟计划是以欧盟为基础的,覆盖独联体和泛东欧地区。欧亚联盟作为相关国家加深经济、政治合作与融合而组建的超国家联盟,其目的是通过消除成员国间的要素流动壁垒,到2025年实现商品、服务、资金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形成一个拥有1。7亿人口的统一市场。今年年初,欧亚经贸协定正式成立,给各方带来期待。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申请,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希望通过EAEU实现更有效的分工从而具有可行性,也有较强吸引力。2010年开始的关税同盟阶段,成立了由俄白哈三国按照84∶6∶10的人口比重派出代表组成的欧亚经济委员会,并且各派出一位副总理负责领导委员会,在关税协调政策、竞争规则、能源和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领域的协调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也涉及政府采购和移民控制领域,为EAEU作用的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 
对于EAEU,不少学者认为其有“重建苏联”的意愿。但实际上,EAEU的环境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即便各方愿意也难以回到从前状态,且区内区外还有非常多的不确定因素。尽管苏联时期经济受较强的计划因素影响,但各地专业化的分工多依据其资源禀赋和传统产业优势,经济整体效率较高,能够保证各加盟共和国市场的需求。苏联解体后,几乎所有的原加盟共和国都经历了长达10~20年的经济衰退,经济产业发展不平衡,使得各国国内生产无法满足需求,需要通过进口完成,而较高的关税壁垒和不畅的物流体系又形成了严重制约。EAEU的建成目前主要仍集中于货物贸易领域,消除三国间商品流动的关税,形成统一的对外关税。这有助于各成员按照市场经济模式进行产业分工与配合,大幅降低各方进行产业链配合生产时的成本,也有利于以更低流通成本更好地满足各方消费需求。在原有的产业合作基础上,这种经贸制度安排具有较强吸引力。
按期推进仍然面临较大阻碍因素 
不过,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向着其他要素禀赋自由流动转变,依旧面临不少需要克服的障碍因素。无论是内部的成员国还是外部的发展环境,都给EAEU实现其设立目标提出不少挑战。
美欧对俄制裁将对EAEU产生较大压力。图为2014年北京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的奥巴马与普京,其动作与表情颇耐人寻味。
内部来看,经济主权的让渡需要稳定有效的政治推动,经济下行周期对政府开放政策的压力较大。EAEU的成员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对出口的依赖较强。尽管在联盟建立时都有着较为稳定的推动力量,但受经济危机的冲击较大,从而扩大优势商品出口、减少外部经济体竞争的压力就较大。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和本国经济的不景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贸易自由化的理念与政策取向,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政府会面临来自反对党的更大挑战。国内企业也可能对政府的开放政策提出质疑,甚至可能要求增加其在关税、竞争和市场准入政策上的话语权。与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情况相似,EAEU中的俄罗斯居于优势地位——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