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仙道》第68章


,但每个见到他的人,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定是这两个字。
这座阁楼亦在山巅,离林立可之处并不算远。此人便是清风观的观主沈奕,旁边的少年则是他亲传弟子白玉冰。
清风观并非一脉单传,但门下的弟子一直不多,非是其师门长辈刻意为之,实是门派传承功法所限,很难招得合意的弟子。
其门功法唤做《天灵思念篇》,主旨乃“思谓思吾内神,念谓念吾之魂,沉安自见真性,正意则得本心。”是道家最为中正的观想之法。若能观想自若,则入道一片坦途,若无观想之感,根骨天资绝佳亦无可奈何。沈奕也是道门之中唯一一位还丹九转尚且兼任观主的修士,其人洒脱自如,逍遥随意,虽是一观之主,却半点不为杂事所扰,顺其自然的便入了绝顶修为。
一旁的小道士白玉冰,天生清净安然,幼年入门之时,首次得见《天灵思念篇》便入定三日,醒转之时已然生了气感。如今年仅弱冠便筑基圆满,被门中寄予厚望,其人也是怪异,虽天资卓绝,却只修内练观想之法。每日里打坐练气,不习道术神通,认为多学则不纯,即便此次的玉阶考验,亦不愿参加。
“师尊,这位前辈真的只是修习剑意?”白玉冰道袍打扮,眉清目秀,整体气息平和自然,让人由生亲近。
“不知。”沈奕洒然一笑。
……
唐易如今身上剑气渐渐浓郁,能看破这一点的并不在少数,而敢断定他是在修习剑意的,也唯有这九座阁楼的主人及虽未至绝顶却浸淫剑道多年的宋渊。毕竟唐易的这种行为在众人眼里太过荒谬,实不敢判定如此卓绝人物会行这般无谓之事。
第103章 关注() 
茫茫一片虚无之中,淡淡光辉却尽显浩荡威势,凝质如实的剑意瞬间穿透距离的限制,与一股浑厚神念真元相碰撞,迸发出阵阵激荡的余波。幸而是在精神空间之中,否则单凭这余波便能将精疲力竭的张远重伤。
随着余波的渐渐平复,这片空间云烟一般倏忽消散。张远似感清风吹拂,模糊的视野中呈现出零零落落的庭台阁楼。
“过关了!”张远看着脚下的泥土。
转瞬,一股天旋地转的眩晕猝袭而来,张远全身上下提不起半分力道,瘫软的盘坐于地上,竟是不能行动半步。
张远是第一位通过考验的修士,如今却升不起半分欣喜之情,头痛欲裂,心肺翻涌,神念之中撕心裂肺般的疼痛愈发严重。
正在此时,传来一个声音:“上来吧。”简简单单的三个字中透着平和的语气,好似有无穷妙用一般直入神魂。张远只觉灵台一阵轻灵拂过,整个人的状态瞬间恢复不少。
是师尊的声音,张远听的清楚,起身大致的整理一番,领命而去。毕竟尚未还丹,不好在别的门派之中御空而行,所幸离得不远,他便沿着花香小径,片刻便来到了山巅阁楼。
“见过师尊,见过前辈。”入门后,张远恭敬施礼。
林立可“嗯”了一声并未回话,但心中总体而言还是满意,张远的表现已然达到自己预期。
韩非倒是勉励几句,张远恭敬致谢,并无半分自满。即便适才恢复后心中偶生的几丝兴奋,亦随着花香清风袅袅而去。
第一的获取虽是不易,但这说明不了什么,对张远而言,如今怎样能还丹有成才是根本。
林立可和韩非见状,不由暗暗点头,随后便把注意力又集中于玉阶之上。
张远也好奇望去,当初自己行至玉阶后段,实无暇留意周边状况,恢复后又得师尊召唤,匆忙来至阁楼,哪里有心再去回望。现下一观,和自己预想相差无几,同代的那几位修士也临近登顶,师妹亦是不错,相距并不算远,还有几位相熟的别派弟子。
“那位是……?”张远猛然发现,在玉阶底层还有一人:“唐前辈?!怎得还未下来?”
唐易静立玉阶,张远自是知道。只是未曾料想如此人物究竟得遇何种难题,竟然至今还停留其上。
看师尊的样子怕也是思虑不通,张远只能收起心中疑惑,默默静立。
……
唐易每登一层玉阶,看似轻松自如,无甚消耗,只是静立良久,不似其它修士一般勉强通过。其实他自身清楚,每进一步,备尝艰辛。这还只是练气初期的阶段,其上更是路途漫漫,困难重重。从第一层玉阶漫无目的摸索,之后渐渐的思路有些清晰,每道剑意的不同,意味着感悟方向的不同,然而再为变化,本质却是如一。
虽只是感悟纯粹的剑意,唐易对剑修之道的理解却亦在慢慢增加。有了这些基础,再去体悟新的剑意会更有把握。
当唐易踏足新的玉阶时,完全体悟透了本阶剑意,然而体悟透并非代表着运用自如,更不代表着能直接形成自己的剑意。只是几道剑意,已令唐易有些勉力支撑之感,幸而新的剑意正在缓缓融合,自身的体悟也在慢慢加强。如此的周而复始,看似煎水作冰之事亦非全无希望。
唐易在首层玉阶便消耗了两个时辰,二层玉阶仍是繁乱复杂,三层玉阶逐渐有些头绪,直至第四第五……,每次感悟,皆是不易,并且他感觉体内的剑意融合起来愈发艰难,然速度却在逐步加快。
“第六阶。”
唐易抬步而上,前五种剑意的体悟很是庞杂,消耗了无穷神念,幸而《道德经》相助,无论体悟效率,还是神念恢复,皆大大加快。从第三至第六玉阶,消耗了不到一个时辰,速度明显加快。
……
“师姐,唐前辈在第一玉阶伫立甚久。原本我还担心一层难于一层,照这样下去,前辈若是行至终点,估计论道早已结束,没机会一睹风姿了。”楚跹好似松了口气,低声说道。
旁边还有其它缥缈宗弟子随声附和:“是极是极,若真那般不就太遗憾了。”
冯婷儿不禁莞尔一笑:“你们啊,还为唐前辈担心呢,多操心自己的修为吧。”话虽如此,她心中何尝不是云云作想。和唐易相处愈久,缥缈宗弟子愈发的崇拜感激。
“只是……”冯婷儿有些迟疑。
她并不像师妹们那般乐观,愈往后,其上剑意愈发不可揣测。正因为她走的比师妹们远,所以难免思虑更多一些,但转念一想,以唐前辈之实力定然有办法,顿时信心倍增。
唐易不仅有缥缈宗修士的关心,更有山门前修士的关注。毕竟唐易名声如此显赫,修为如此之高,是好多年轻修士的偶像,再者还是唯一一位和其下修士同登玉阶的宗师人物。修行界中的论道自举办以来,还未听闻过哪位高人竟有如此雅兴,众人不觉与有荣焉。虽不知唐易到底作何打算,大多亦真心希望他能得成如愿。
第104章 登顶() 
山顶一座偏殿内,安妍静静的坐于蒲团之上。一旁另有四位修士,俱是一同登顶之人。
此时的安妍默默无语,与平日里长袖善舞的性子并不相符,实则是太过疲惫。虽说登顶后谢师兄及时帮她调理了神念,可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劳累却依旧挥之不去。其余几人也尽是相同,皆是一派之掌,为人处世自不必说,无论素日性情如何疏朗,此刻却半句也不想多言,只是静静的打坐恢复。
调理一番后,安妍各项状态好转不少,喜悦之情此时才渐渐溢上心头。今日凭自身实力能做到如此地步,在一众修士中已是拔群出萃,更重要的是对自身门派的威名亦有助益。不过再回头看看林晴等人,心中的喜悦却又被感慨所取代,想想自己修道近百载,而她们不过花信之龄竟如此出色,着实有些一代新人换旧人的感觉。
安妍瞧着周边几人,不由相视一笑,想必他们也有同感。不过也无人真会因此而不平,毕竟修道达者为先,何况如张远这般的,不亦困守筑基圆满至今。再者,终身不得还丹者也是大有人在。
“诸位道友,若是休整完毕,不妨随我同去阁楼安歇。”这时谢玄从外面走来,温笑而言:“诸位的弟子门人已被引入各自阁楼。”
“有劳前辈。”
“有劳师兄了。”
五人赶忙起身见礼,随同前去。
能登得山顶,自然有些殊荣优待,无论散修还是宗门之人,皆可获享请入阁楼安歇,位置虽比不得还丹宗师之处,但亦是上乘。其它门派中若无还丹修士,却万万没有此等待遇。
……
……
“师妹请吧,我就不进去了。”到了阁楼旁,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