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洪水》第19章


男『涌谌耍哟寺傥チ思以暗脑置瘛?br /> 这是1998年长江大水中最悲壮而惨烈的一幕之一。
在荆江石首段的调关矶头一眼望去,打着旋涡的长江水从小河口镇仅存的一片树梢上掠过,江水挟裹着木板、凉席、麻袋等农家日常物什滚滚东去。三三两两身穿橙色救生衣的小河口镇灾民,徘徊在调关矶头,眼巴巴地寻找着记忆中的家园。
在这里,长江变成了大海,浑黄的江水一望无际,民垸与长江已浑然一体,只有那几颗在江水中极力挣扎着露出一抹绿意杨树在提醒人们,这里依然还有顽强的生机——小河口镇全镇几乎已见不到一寸还露出水面的土地。
搭乘冲锋舟绕道最先溃口的建设垸、天星洲进入张智垸。靠近张智垸大堤,隐隐约约在浑黄的江水中可见编织袋装土加筑的子堤。水流平缓,垸内垸外已没有了落差。昔日美丽整洁的小河口镇区,已成为一座狼藉不堪的水城。电线、电话线乱七八糟地散布在水面上,成为船只航行的障碍物。
临近镇区,一位老人大喊冲锋舟减速,他可能是担心快速行驶的冲锋舟带起的大浪倾覆他赖以存身的小木棚。其实,那小木棚已经倾斜,老人身穿短裤衬衫,只身呆在木棚旁由两个汽车轮胎捆绑成的筏子上。已届秋凉,老人定然感到了一丝寒意。
船行镇区,昔日整洁的街道如今已变成混乱不堪的水道。两旁稍矮的平房已经没顶,高的也只有一角屋檐露出水面。6米高的电线杆如今只剩下一小截露出水面的灰白的杆顶。船上的人不时得低下头甚至伏下身子以躲避几乎贴近水面的各类电线。沿途有些灾民兴奋地招着手,也许他们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见过外面来的人了。
昔日庄严的镇委机关办公大楼,如今只有半截露出水面。小河口镇的领导们曾经在这里指挥全镇人民建设家园,保卫家园。如今,这里却是浊浪一片,连高大的门牌也已全部被淹。在这里,人们真切地感受到:小河口镇没了!为了顾全大局,小河口镇人民舍小家,保大家,破口行洪。损失之惨重,触目惊心。
据当地领导介绍,这次破口行洪,小河口全镇25公里长的柏油路经长时间的洪水浸泡后将会全部废弃,23座泵站全都被毁,电力和通讯设施全部损坏。小河口砖瓦厂、自来水厂等骨干企业也未能幸免,全部遭了灭顶之灾。农业绝收,渔业损失十分惊人。全镇150户养鱼专业户,户平损失不下10万元。而房屋和灾民家庭财产的损失,现在则根本无法计算。将来堵口修复堤防,所需资金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行洪后,全镇大部分的中小学都坍塌在洪水中。栖息在一段没有被洪水夷平的孤堤上的一家灾民,他们仅有8岁的孩子向人问道:“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才再有学校?”
在小河口镇派出所,镇委书记张家范这位刚强的汉子看上去已憔悴不堪。据他介绍,自8月8日凌晨2时张智垸奉命破口行洪之后,小河口镇委、镇政府52名工作人员仍坚持上班,工作重点也迅速由抗洪抢险转为救灾。绝大多数小河口镇灾民已转移到调关、东升、焦山河、桃花山等8个乡镇。但不少牛、马、猪等牲畜与上万名不愿离开家园的灾民还滞留在分布于大小不一的孤堤上和没有没顶的楼房里。
在小河口中学没有被淹没的一间课室里,混杂着数百名灾民和不计其数的牲畜,动物的粪便在潮湿的空气中发出阵阵恶臭。凉在走廊上面的一件衣服被风吹刮到了乌黑的地上,见状的人赶忙捡起又挂了起来。
在镇区,有一条长达上千米的木棚子,上面住满了无家的灾民。可能因为太挤,杂居其中的耕牛也好象体察到其主人生存空间的困迫似的,将四条腿几乎并拢成了一条。
由于饥饿,大肥猪已瘦成皮包骨,牛马饿得直流泪。据说,有几头国宝级的观赏动物麋鹿生活在小河口镇区,每天仅靠水草为生,身上的毛已全部脱落。
冲锋舟沿镇区通向轮渡码头的公路行驶,到处可见水面上漂浮着灾民们用绳索、铁丝捆扎起来的床、家具等大宗物件,一群群家鸭变成了野鸭,在水面上随波沉福而露出水面的那一角屋檐,也歇了不少母鸡,在绝望中等待。
冲锋舟破浪行驶。洪水下,那片肥沃的土地,曾经生长过雪白的棉花和金灿灿的稻谷,曾经收获过丰收的喜悦,养育过勤劳的人民,此刻却成了一片汪洋,成了冲锋舟行驶的航道。小河口镇人民舍小家、保大家的精神令人感动,而他们所作的牺牲,也实在是太大太沉重了。这份沉重,仅仅是杯水车薪的救济所能补偿的吗?
在张智垸、六合垸和永合垸破口行洪之后,石首市又先后对大垸乡的春风垸、北碾垸实行破口行洪,并主动放弃了19个围垸的防守。这24个民垸和围垸行洪之后,共拦蓄上游洪水10多亿立方米。
一些水利专家说,石首人民主动弃守家园,把困难留给自己的同时,也把安全留给了荆江大堤、江汉平原和武汉等大中城市。这是值得记载的历史的义举。
张智垸、六合垸、永合垸等在洪水中浸泡了两个多月,在很长一段日子里,它们只是人们记忆中的家园。待洪水退却后,这里又会被勤劳的人们围成良田吗?
第三节 公安大转移
52万人口必须在18个小时内全部转移。
这不是战争中的大转移,但比战争中的战略转移更难组织。因为这里转移的不是一支精锐的部队,而是拖家带口的百姓。
如此大规模的紧急转移,湖北公安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
1998年8月初,长江第4次洪峰即将进入荆江。迫于持续居高不下的水位,湖北省公安县分洪区920平方公里的地区准备放闸蓄洪,将分洪区内的全部人口从8月6日晚8时至8月7中午12时转移到安全地带。
8月6日下午1时30分,公安县广电局突然停止播出有关安定人心不会分洪的领导讲话。在水利局三楼的指挥部里,县委领导几乎是含着眼泪,在电话中恳求荆洲市领导,“公安能不能不分洪?”。
此时的长江干堤公安段没有出现任何险情,滚滚江水,虽然吞噬了堤下的码头、仓库,但离堤高仍有1到2米。“公安的富裕是朱总理都夸过的呀1一位县里的领导说。
8月6日下午2点,荆洲市终于来了准确的消息,公安必须在第二天中午12点之前,做好所有的分洪准备。谁也没有想到,命令会来得如此之快。人们这才明白,这天上午,11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进入公安原来是死守大堤的,现在该改变任务了。
1998年6月印制的《荆江分蓄洪区运用方案》上写到:“荆江分洪面积921。24平方公里,有效蓄洪54亿立米,现辖10个乡镇,4个国营农、井、渔场,212个村,1937个村民小组,132470户,512808人。其中安全区49630户、177692人,在分洪区内定居82840户、335116人,其中距安全地带10公里以外12432户、50806人,牛、马、骡、驴等大牲蓄1844头。全区有21个安全区,框架躲水楼240栋。”
公安县城位于湖堤镇,面积2。24平方公里,10多万人口,环县城大堤3987米长,约两层楼高,堤上是环城公路,一面临江。可以想像,分洪之后,县城将成为一片汪洋中的一个小小孤城。
当天下午3点,全县所有科、局单位负责人在县防汛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县委书记含着眼泪向大家通报情况,紧急部署。会议室气氛十分凝重。宣传部夏副部长火急火燎,拿起电话首先给新华书店的陈经理通话,“一定要挽救回来1。他指的是堤外仓库里放着的价值近400万元的课本。
下午4点,公安县城街道上的摩托声、喇叭声逐渐变大,一些市民穿着拖鞋出来,拎着菜篮子、米袋子、油壶,奔着商业街赶去。“街上的人怎么跟疯了一样?”有人打电话到指挥部问。
一个小时后,街上开始有人群奔跑,不少市民的父母、亲戚都在乡下分洪区里。一位市民说:“我看见堤外的农民还在施肥,我要他赶快回去搬东西,他不信,真拿他没办法。”
县城里十字路口的交通开始阻塞,几辆东风货车不停地高声鸣笛,所有的副食店里拥满了妇女。“大半涨价了吗?”“没有1她们神色焦虑,害怕排了半天队买不上。一位穿着露背装的摩登小姐,居然从一个拉下的门闸底下钻进去,从店里买到最后的剩下的所有方便面,把一个大号的旅行包撑得满满当当。街上到处是手提肩扛的人,他们呼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