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钻进了金字塔》第30章


沃唷9?049年,大卫王曾统治该地,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将其夷为平地,公元前532年又为波斯大流士侵占。此后,耶路撒冷相继附属于马其顿、托勒密、塞琉古和罗马帝国。公元636年,阿拉伯帝国打败罗马人,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开始统治耶路撒冷。11世纪末,罗马教皇联合欧洲君主以“收复圣城”名义,组织了8次十字军东征,建立耶路撒冷王国。
1187年,萨拉丁大王在北巴勒斯坦的赫淀大败十字军,穆斯林重新控制圣城。从1517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那路撒冷一直受奥斯曼帝国统治。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将阿伦比捷足先登抢占了奥斯曼帝国在中东的领地,耶路撒冷成为英国委任统治地。《凡尔赛条约》授权英国“托管”耶路撒冷。1947年联合国大会181号决议决定巴勒斯坦分治,耶路撒冷由联合国管理。
1948年5月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约旦占领耶路撒冷东区,以色列占领耶路撒冷西区,并于1950年宣布那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在1967年爆发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逐走约旦军队,占领整个耶路撒冷,1980年7月,以议会将耶路撒冷定为“永恒和不可分割的首都”。1993年12月,我在开罗最后一次采访拉宾总理时,他还在重申“那路撒冷是以色列永远不可分割的首都”。对耶路撒冷的地位归属,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一直有争议,阿拉伯国家要求以色列撤出1967年以来占领的一切阿拉伯领土,包括东那路撒冷。
以色列人依据《圣经)和犹太法律千里迢迢地回到千年以前祖先居住过的地方,把现住户赶走,说:“我祖先说过我后辈有权享受这块土地,我按神的旨意回来了。”联合国的分治决议承认其合法性,由此引发了当地居民援引《古兰经》和阿拉伯国家支援的圣战,一打就是几十年。三大宗教根据各自的传说,都将耶路撒冷奉为自己的圣地。自公元前10世纪、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在耶路撒冷锡安山顶修建第一座犹太教圣殿,这里就成了圣地。公元元年,耶稣生于耶路撒冷城南伯利恒,长大后在耶路撒冷传播福音,犹太教徒将其扭送罗马总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公元335年,罗马帝国海伦娜太后巡视耶路撒冷,在耶稣受难处建造圣墓教堂,因而耶路撒冷也是基督教的圣地。公元七世纪,传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52岁时的一个夜晚,随天使由麦加来到耶路撒冷,踩着一块岩石升上七重天,接受天启。这段“夜行登霄”记载在(古兰经)夜行篇中,由此耶路撒冷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新约》、《旧约》《古兰经)提及的人物、事件在那路撒冷都有相应痕迹可寻。西耶路撒冷锡安山大卫王墓旁边的“晚餐室”就是耶稣被钉死前夜与12门徒举行“最后的晚餐”的场所。东耶路撒冷橄榄山顶的耶稣升天教堂,还遗留着耶稣死后三夭复活并在此升天时的脚印。
(二)
奥丽特怎么也不进著名的大马士革门,尽管我反复阐明我对大马士革门神往已久,可她就是不干。因为那里聚居着阿拉伯人,她自幼接受的教育就是永远别沾大马士革门。她说,那里的阿拉伯人肯定会朝她扔石头,除非她挽着我的胳膊装外国游客。按照传统她作为犹太人只走犹太人的加法门,我只得跟在她身后亦步亦趋。
耶路撒冷老城由4个小区组成,其中东南区最大,我也最感兴趣。眼前一条条婉蜒的小路通向沙漠,远近高低错落的民居、教堂、清真寺、墓地在阳光下变化着颜色。这里居住的全是阿拉伯人,狭窄的便道上是著名的阿拉伯市场,荷枪实弹的以色列军警不时穿行于平民之间。市场上出售的甘蓝、橙子、香蕉都是我平生所见最好的,两谢克(1美元)1公斤。金光闪闪的首饰店簇拥着举世闻名的阿克萨清真寺和圣石清真寺。
阿克萨清真寺是仅次于麦加圣寺和麦地那先知寺的伊斯兰第三圣寺。“阿克萨”在阿拉伯语中是“极远”的意思,这个名称来源于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那次神奇的登霄夜游七重天。我在东耶路撒冷的采访全仰仗日本记者村田,因为奥丽特死也不肯陪我东进一步。村田把我领到阿克萨清真寺正东的“卡斯”水池前,做礼拜前的“小净”。村田告诉我,伊斯兰教徒做礼拜前须先洗手、洗脸、洗肘、洗鼻孔、用湿手抹头、冲洗双足……这全称之为“小净”。我紧跟在他身后“小净”之后,才扒掉臭球鞋进了高大庄严的圣寺。
该寺始建于公元709年,后几经翻修。主建筑高88米,宽35米,内耸53根大理石圆柱和49根方柱,内有神龛、木制讲台等,内部严禁摄影。
与阿克萨清真寺仅一箭之遥、位于圣殿山顶的是金顶清真寺,壮丽辉煌,以纯黄金片贴顶,阳光下金光四射,无比庄严。内置圣石一块,据说当年先知穆罕默德就是夜游至此石,才骑马上七重天的。
出阿克萨清真寺沿花岗岩小径拾级而下经过昏暗狭长的花岗岩隧道,前面就是所罗门大帝第一圣殿的残墙,回首仰望,我发现阿克萨清真寺与犹太教哭墙仅一墙之隔,建在同一块地基上。我一直走向犹太教哭墙神殿底座,此时我的心好像承受着寒风苦雨可仍安然自得地对着远山歌唱。
我大口吸着来自锡安山顶湿润寒冷的空气,微痛的喉咙立刻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快感,我莫名其妙地咧开大嘴朝所有的人傻笑。当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月归来,也曾踏着这条小径拾级而下,当时他问以色列考古学家本一杜夫:“当年耶稣真的在这里走过吗?”本一杜夫答道:“正是。”阿姆斯特朗郑重宣布:“我此时的心情比踏上月球时还激动百倍!”穿过阿克萨清真寺西墙旁的一条花岗岩隧道,就来到了犹太教圣地——哭墙。公元前11世纪大卫王统一犹太各部落,以六角星为以色列国象征,定都耶路撒冷。其子所罗门,那个以钢锯巧断妇女争夺男婴案的聪明皇帝,高筑城墙抵御外敌,联姻埃及,用7年时间在锡安山顶建造了第一座犹太圣殿——所罗门圣殿。据《圣经》记载,所罗门圣殿长40米、宽13。3米、高2O米。巴比伦攻占耶路撒冷时将第一圣殿付之一炬,犹太人将其重建后又被罗马人烧毁,阿拉伯人在此基础上修了阿克萨清真寺。今天的哭墙乃是当年所罗门圣殿仅剩的一堵残墙,可犹太人将其视为信仰和团结的象征。哭墙长48。77米,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的犹太人从世界各地来此号哭,寄托故国之思,颇似中国古代《诗经》所抒写的黍离之悲。至今,每逢安息日,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到哭墙哀悼、祈祷,将写有自己的心愿的纸条塞入哭墙墙缝,以求神助。我亦将写有自己的心愿“当好记者,娶好姑娘,生小超人”的纸条毕恭毕敬地塞进哭墙。
“哭墙”用铁栅栏把前来的男女一分为二,我与奥丽特小姐分别进入各自的群体,戴上拳头大小的犹太帽加入恸哭的人群。
(三)
耶路撒冷城的所有路标和商业橱窗都以英文、阿拉伯文、希伯来文三种文字书写,耶路撒冷城的三个礼拜天——星期五、星期六和星期日分别为穆斯林、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休息日。准确他说,星期五是穆斯林的休息日,叫主麻日;星期六是犹太教徒的休息日,叫安息日;星期日是基督徒的休息日,叫礼拜日。同一座城中的不同人群,分别在不同的日子休息,这一点很令初来乍到者感到不便。
星期六是犹太安息日——“沙巴”。据《出埃及记》所述,上帝训示率众逃出埃及的摩西,犹太人应劳作六天,第七天休息,专事敬拜上帝,以此作为与上帝所立的盟约,凡亵读圣日者,应处死刑。从安息日前一天黄昏开始,犹太街区的马路中央都被犹太教徒设置路障,以阻止汽车往来。
此时,上至总理、部长、议员,下至平民百姓都得步行,当然,这天“EL·AL”(以色列航空公司,ELAL意为向上向上)的航班也绝对不会起降,就是大人物在安息日也不可乱说乱动。奥丽特小姐因在安息日陪我背相机上街拍照受到一群人的围攻,而我几次在安息日去约旦河西岸都是步行到东耶路撒冷阿拉伯区,才能找到大巴士。1976年12月,拉宾政府由于在安息日到来前的黄昏主持了一个中队F15战斗机的着陆仪式而引发信任危机,直至下台。安息日“沙巴”的耶路撒冷米希姆里区,虔诚的教徒顶帽束袍,跟着拉比(犹太教长)在狭长的街道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