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缺什么》第22章


慷荚对洞笥谇钊恕T礁坏娜耍娇梢陨钤诤玫幕肪持校錾缁峋驮轿罱ǜ叩钠教ǎ峁└玫姆瘢氖乱稻驮饺菀琢夹匝贰?br /> 既然如此,富人比穷人多缴纳点税,也是社会公正的体现,理所当然。
富人的不义之财
古人说,大财后面必有大恶。这话似乎打击面太广,我们不妨改成温和一点的句式:大财后面往往都有大恶。
马无夜草不肥,自古以来,不义之财就是一些人发家致富的捷径。如果说男盗女娼在过去还是一件为人不齿的事,那么在这个笑贫不笑娼的年代,道德的底线一退再退,法律的威慑也越来越苍白,财富,尤其是巨额财富的来源,更加成为说不清楚的事。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爱财而取之无道,就是不义之财了。
不义之财种类有很多,贪污受贿,假冒伪劣,打砸抢,黄赌毒,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但归纳起来,不外乎都是于情不通,于法不容,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是走钢丝,打擦边球,都是惊险动作。
既然惊险,就不可能神经放松,以平常心态去对待财富。挣不义之财的人,大都有着怪异的习惯。
绝大多数贪官,事发前都不像贪官。直到被抓了,钱被一捆一捆地搜出来——竟然已经发霉生虫——老百姓才发现,他的两袖清风不过是个假象。真是可惜了那些钱!
钱既是个人财富,也是属于全社会的,当它投入社会,流动起来的时候,它的价值会数倍增长,而当它窝藏在贪官家里时,却是资源的闲置浪费。
一个人挣钱的方式往往影响着他花钱的习惯,不义之财来得既然不正当,用得也就不堂皇,不正常的收入,往往导致不正常的消费。
过去中国人到美国,多数是为了“淘金”,现在到美国的许多中国人,却是从中国带来大把钞票到美国去花。美国西海岸最大的航空港洛杉矶机场,往返中美之间的飞机最为繁忙。一批接一批的旅游团到美国后,不担心吃不好、玩不好,就怕手里有钱买不到合适的东西。
据说,一段时间以来,美国西海岸许多地方的房价一涨再涨,竟然与太多中国人在这里购房有关。他们出手豪阔,看起了就买,许多在美国人眼里都是豪宅的房产,这些人眼睛都不眨一眨,现金交易,一次付清,看得美国佬都触目惊心。
中国人不再是过去寒酸的形象了,一些人在美国住豪宅,读名校,开奔驰、宝马……当地媒体称这些年轻人为“大陆阔少”。
大陆终于有了阔少,但阔少从来与劳动人民无关。以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来看,富裕程度无论如何不能与美国相比,那么阔少们的钱都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又要拿到国外去挥霍?
这些人中除了一些民营企业家外,很多是把在中国国内的非法所得转移到了美国。据专家统计,中国的资本外流数额为每年160亿美元,这是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40%。一方面是千方百计引进外资,一方面却是本国资本的大量外流,一进一出,好处都被富人得了,受损的是国家,最终还是分摊在老百姓头上。
富人的不义之财,不仅是来得不义,而且最终的去向也不义,对社会来说,犹如一场双重的盘剥。
更可恶的是,这些人对社会的危害,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严重的是文化上的。过去的人虽然穷,但看到要饭的乞丐,还要舀一碗米给他,现在的人有钱了,反而没了同情心,遇到乞丐连正眼也懒得瞧一瞧。不是人心不古了,是因为假乞丐太多。假乞丐的可恶,就在于它谋杀良心,谋杀信任,让社会冷漠,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帮助。
因为有了这些贪官,有了这些蛀虫,有了这些巧取豪夺的“富人”,就使得富人的整体形象败坏,就使得社会有了一种仇富的心理,也使得所有的富人生存状态恶化。这是一种毒素,深入肌理,慢慢发作,当它形成一种共识,成为集体的潜意识时,所谓勤劳致富,反而成了另类,那么这个社会还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
法不治众,一个社会如果从文化上烂掉了,再想让它健康起来就费劲了。
这也是那些不仁的富人最万恶之处!
穷人买得起什么
丛林哲学在商场上是特别有人缘的。商场就是战场,是严酷竞争的地方,你死我活,为了自己活下去,往往就顾不上别人的死活了。
应该说邪不压正,奸商是人人痛恨的,可是为什么走歪门邪道的人反而有那么大的生存空间?就因为有那么多低端的用户——也就是穷人——为他们埋单。穷人为劣质品埋单,这不仅害了他们自己,还等于是为这些奸商输血,让他们成长壮大。
那么,穷人能不能不买劣质品呢?不行。他并不是“山猪吃不惯细糠”,而是吃不起。比如奶粉,婴儿每天要喝,消耗量极大,数量克扣不了,只能在质量上妥协。同样是奶粉,价格却有天壤之别,进口洋奶粉一袋要卖到几十元,而劣质奶粉却只要几元。一个婴儿如果完全用高质量的奶粉喂养,每月光奶粉费就要上千元,穷人承受得了吗?
没有经济实力,就只能消费便宜的东西。便宜无好货,大家都心知肚明,但穷人还是要买。从某种意义上说,穷人对便宜货还有种亲切感,只要不是造成很严重的人身伤害,只要还能将就着吃,有总比没有好,至少能够哄哄嘴巴。
他们甚至是感激劣质品的。
只要去看看每个城市的夜市和农村的集贸市场,卖的都是些便宜货,大多是劣质商品,但人气却比正规的大商场好得多。为什么?便宜!
穷人爱买便宜货,不是他们傻,他们贱,是没有办法!
便宜的东西,必然要压低成本。而成本的构成不仅是在原材料上,还包括购物环境、质量检测等等。以食品为例,按照专家的说法,要基本上达到食品安全标准,检测成本就需要占到食品本身成本的30%~40%。成本增加必然价格上涨,在许多老百姓还带着弹簧秤上街买菜,大多数消费者对每一角钱都要讨价还价的国情下,穷人能否承受为安全而付出的昂贵价格?
恐怕很难。所以尽管超市里有“绿色蔬菜”,老百姓还是宁愿到农贸市场上去买,知道有农药残留,买回来多洗洗就行了。
打击劣质商品,不仅仅是要打击,还要扶持优质商品,让优质商品的价格降下来,让穷人的收入升上去,恐怕这才是根本的办法。
穷人不要生病
据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04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近十年来,我国患病人次增加了71亿,达到50亿。患病人数明显增加了,但就诊率却从1993年的17%下降到13。4%,无医保者就诊率更是剧降至8。6%。调查者还比较了1993~2003年的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城乡合计年人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在排除了物价上涨的影响后,平均每年以14%左右的速度上升。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老百姓虽然收入增加了,但收入增加的幅度远远赶不上医疗费用的上涨。“看不起病”已经成了穷人最大的心病。
我们在报上经常看到一些人生了病而无钱医治的血泪报道,开始还解囊相助,捐助一点。后来看得多了,认识到你根本帮不完,只好硬起心肠,翻到报纸的娱乐版,眼不见心就净了。
但是有些事是你看了之后无法心净的。
某报讯,贵州农妇杨某随丈夫到福建三明市打工,在厂房的住处分娩时遭遇难产,这位孕妇竟然自己拿起菜刀剖腹取子!双胞胎一死一伤,而产妇由于抢救及时,捡回了一条命。
自己拿菜刀剖开自己的肚子,这是何等样的惨烈!如果她身在千里迢迢之外的荒野,近处没有医院可去,我们还可以理解,但她就在现代化的都市,打一个120救护车就会呼啸而来。
惟一的原因只是没钱!
我们经常在报上看到黑诊所医死人的报道,报道中的黑诊所无一例外的简陋、脏乱,比起正规医院来,确实有天壤之别。这样差的条件,那些上门求医的人难道看不出来?
谁都是有眼睛的,谁都珍惜自己的命,谁都不愿死在黑诊所里,他们之所以要去那样的地方,最大的理由就是便宜!
钱,还是钱,剥夺了穷人获得良好救治的权利。当我们的媒体义正词严地声讨着黑诊所的时候,穷人却感到无奈。
其实,看病的费用高,原因并不仅仅在于一些医院采用了现代化的医疗设备、诊疗手段,使用了新研制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