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传》第59章


铩薄?br /> 1922年,在日本一家工业俱乐部的演讲厅里,各界名人共聚一堂来庆祝爱迪生75岁的生日。当时,爱迪生身在美国,并没有亲自来参加那个庆典。据说,在会场上,爱迪生的相片和美、日两国的国旗是并排着的。
在俱乐部的讲台上,每个人都讲述了爱迪生伟大的贡献。代表电气通信界的人士说:“因为有电信机械和电话传话机的发明,才有今天电气通信事业的发展。”代表音乐界的人士说:“因为爱迪生发明留声机,音乐教育才得以普及发展。”而代表电影界的人士说:“电影能发展到现在的地步,完全要归功于发明活动照片的爱迪生,希望此后他永远健康,继续为社会做各种发明。”另外,代表电力界的人士却说:“白热电灯的发明,不但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方便,且人心也变得更明朗了。这项恩典是绝不能忘记的。”
每个人都说出了对爱迪生的感谢。世界各地都纷纷地为爱迪生举行庆祝会,他们热情洋溢地向他表示谢意和尊敬,就好像爱迪生也在场似的。许多国家都把庆祝会的实况拍成纪录片,而专程派人赠送给爱迪生。一个人能够让国外的人士,为他举行这样盛大的庆祝会,这虽不敢说是绝后,但至少是空前的。
荣誉不断地向他倾来,纽约《泰晤士报》举行了一个民意测验,选举美国当代12个大伟人。结果,托马斯·A·爱迪生名列第一。同年又有几次别的民意测验,结果都是一样。爱普华斯同盟的会员尊称他为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伟人。包多恩学院也推选他为美国当代6大伟人的第一个。
1927年爱迪生80岁诞辰的那一天,在美国开盛大的欢迎会,收到的庆祝信件有数十万封之多,由此可见他受全世界景仰之一斑了。
1947年,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上海分会纪念爱迪生诞辰100周年的会上,一个中国工程师称赞他说:“爱迪生终身可称是一个发明家,他竭尽才智,耗尽精力,都是为了发明。发明是他的志愿,也是他的事业。”另一个西方传记作家对爱迪生作了这样的评价:“他没有统率过三军,驰骋战场;也没有占领过哪个国家,征服过哪国人民,但是他发挥的力量,却不是哪个军人所能够梦想得到的。”
1979年,美国花费了几百万美元,举行了长达一年之久的纪念活动,来纪念爱迪生发明电灯100周年。
爱迪生一生就上了三个月的学,他的文化程度极低,但对人类的贡献却这么大,这里的“秘诀”是什么呢?
天才的决定因素——勤奋
人们常说,托马斯·爱迪生是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天才,历史上只有为数有限的几个人像第一盏电灯的发明者一样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当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称他是“一位发明的神灵”、“一位能生产的天才”,而把他列为世界伟人的时候,他感到心神不安,他甚至对天才二字感到憎恶。他说:“将自然界的奥秘取出来运用在为人类谋求快乐上——当我们在今世最短促的时光中,我不知道有比这样更好的服务。”
他又解释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流汗。”他对那些称赞他是天才的人反驳说:“这完全是假话,艰苦的工作才是实在的。我的发明是靠实践得来的,绝不是什么天才。”
爱迪生在谈到他的创造发明说:“倘若一个人过去没有成绩,不足以表扬自己,那末,请他埋头工作,不要多开他的尊口。我深信实事求是不空谈的人。”他还说:“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这是度过我们短暂一生的最好方式。”当有人问起爱迪生的成功秘诀时,他说:“要干,一直干到底,不成功决不罢休,要有毅力才行。”这些话,既表达了他从事创造发明的目的,同时也反映出他为达到这一目的而付出了何等艰巨的劳动。为了找到一种既能发光又不会立即被烧毁的灯丝,爱迪生到图书馆翻阅了数百种技术资料,做了200多本资料摘要。与此同时,他对各种有可能被用作灯丝的材料进行了广泛的实验。
年轻时的爱迪生一心埋头工作。有人曾作过这样的计算:“五十年中,爱迪生在他的实验室里或工厂里,每星期的6天,甚至7天,常平均有18小时的日常工作。以多数人每日8小时的工作计算起来,他在建设的工作上所贡献的时间,普通人要费125年的劳力。”一位跟随他多年的人描写初次见到爱迪生的情形:他无异于普通青年,油垢满身,好像工匠一样,蓬首粗服,仿佛是个流浪汉,但是心胸深广,一见到他,就令人油然起敬。“由于他对科学发明入了迷,所以闹出了不少笑话。
“一天早晨,仆人送早点来时,他正昏昏的睡着,仆人不敢去惊动他。但这时,他的助手已吃完了早餐,趁着片刻的休闲,有心愚弄他一次——他把鸡蛋火腿等空碟子放在爱迪生面前,等他醒来,看见这些空碟子,喝干了的咖啡杯子,和满桌的面包屑,他怀疑地擦了擦眼睛,思想了一下,以为他确已用过早餐,于是,他照例吸完一枝香烟后开始工作了!直到他的助手们哈哈大笑以后他才知道是被作弄了!”
1871年圣诞节,是爱迪生同玛丽小姐结婚的日子。他做起实验来竟把这个日子忘了,一直工作到深夜,而让新娘一人在洞房里空等着他。
又如,在他钻研电报技术时,忘记了交税,税务局催促他,说如果再不来交,就要增抽12%。于是,爱迪生匆匆地跑去了。那里,队排得很长,他只好等着。可是,到他挤到窗口的时候,竟把自己的名字忘记了。
爱迪生总是专心致志,完全不管时间,埋头钻研和实验。据说他终身未带手表,所以,爱迪生的生活,不为时间所束缚。
爱迪生是一个不尚空谈,持之以恒的实干家。1914年,爱迪生的实验所失火焚毁了,损失达400万美元。这一重大打击并没有使他停顿下来。他说:“我已67岁,但还不算太老,我要重新做起。”
1924年5月,美国投票选举国内最伟大的人。爱迪生得票最多,光荣当选。美利坚合众国授给他一枚特级国会荣誉勋章,这是国家的最高奖赏。这时爱迪生已经77岁,还是照样“一天干两班”,从来没有想到要退休。他的座右铭是:“我探求人类需要什么,然后我就迈步向前,努力去把它发明出来。”
凡是和爱迪生接触过的人,对于他不尚空谈这一点深有感触。我国一位总工程师曾于1925年考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他和爱迪生有过一些接触,他后来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在我几次和爱迪生的接触中,感到他不尚空谈,重视实际。有一次爱迪生又来工厂,看到我们这群大学生,说要考考我们。他拿起一个灯泡对我们说,‘请你们计算一下它的容积是多少?’我们忙拿起纸和笔,有的用积分去算,有的用微分去算……算了很久,还未算清楚。爱迪生边看边笑地说,你们已很有点学者的样子,但是这样太麻烦了。其实求它的容积很简单,只要在杯子里盛满水,灯泡放进去溢出多少水来,这就是它的容积,说得我们恍然大悟。这一次的谈话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使我一辈子都牢记,搞科学要讲究实际效果,不能空谈理论。”
爱迪生有独创的推理力,更重要的还有实验的态度。他在要做一种研究以前,第一步必先准备充分的预备知识,先去调查前人关于此事项已有过何等造诣,他对前人所已获的成果并不即信,还须运用自己特殊的方法,施行种种实验。因之常发现新结果。
“爱迪生与人走着同一的路,结果常会到别人未曾涉足过的荒地里去。”他有一个多年的助手曾这样说:这个助手曾费了许多心力想制某种化合物,终于不成,可是爱迪生却以同样的方法,得到很满足的结果了。
爱迪生对于自己的行为常抱相当的自信,别人对于他的研究,任凭怎样批评,一概不睬。当他研究用铁筋土造建筑物的时候,许多人都以为铁筋土中所加的小石子必将在柔软的水门汀底沉聚,决难成功的。可是他却照了自己的方案好好地成功了。他常先把既定的事实摆在脑子里,然后再去运用他的丰富的独创力。
他必须把自己研究的结果一一留记于笔记簿,把所笔记的交给助手,叫助手再把实验的结果一一记入,每日报告他一次或数次,他终日巡回实验所中的各室,指导监督,记忆力很强,全体助手所做的实验,他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