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穷对话录》第39章


咨询处已经下班,喧闹的办公室变得非常安静。室内就我和她两个人。我给她倒上一杯茶,让她彻底放松、彻底释放自己。我告诉她,今天晚上我什么安排都没有,只听她一个人讲她的故事,哪怕讲五个小时也可以。柯莲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惊讶,随即,她的脸上露出了第一丝甜美的笑容。
喝着茶,我静静地听着柯莲讲述她自己的故事。我万万没有想到,柯莲蕴藏着青春礼赞的身躯里,竟然浓缩着那么多生活的悲歌、青春的凄凉、生命的困窘和奋斗的盲目。使我感到,新东方对于这样的学生,竟负有那么严重的使命和神圣的职责。
第二歌:柯莲出身很不幸
柯莲出生在江西一个极其贫穷的农民家庭。家贫不要紧,亲情最温馨。但是柯莲的家庭却没有温情和爱。她父母生了好几个孩子,家庭负担非常沉重。小柯莲童年特殊的不幸还在于,她的爸爸搞上了村里另外一个女人,公开同居。爸爸对这个吞食了他绝大部分精力和财力的家庭,充满了怨恨,并且把这个怨恨,毫无保留地发泄在柯莲这些孩子身上。柯莲小时候,经常挨饿,惟一能吃饱的东西,是父亲的黑手高高举起的农民的皮鞭。打到高中毕业,柯莲再也不想忍受,就独自一人逃到了深圳,从此独立谋生。
“他最喜欢把我吊起来打。有一次差点把我的眼睛打瞎。他现在老了,打不动了。”柯莲说。她沉默起来,眼睛看着窗外渐渐暗下去的夜色。
我哑然流泪。我不是为柯莲悲惨的过去和肉身——柯莲已经在皮鞭中成长为一个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女子——我为柯莲美丽的灵魂哭泣。她在说爸爸如何打她的时候,眼睛里流露的并不是刻骨仇恨与毒气。相反,竟是无限的怀念和孝敬的神情。一副恨不得让父亲返老还童,重新举起他的鞭子抽打她的样子。
而我呢,我真想替柯莲找一根棍子,让柯莲拿回家,把那个老东西狠狠暴打一顿再说!中国的女儿啊!你像我的祖国,总是受尽折磨、习惯忍辱负重。
在深圳,柯莲从文秘到销售什么工作都做过,一个月挣到两千多人民币,已经能够自豪地养活自己。但是柯莲对此并不满足。她想有更好的发展。更好的发展是什么?柯莲给自己定下了出国留学的目标。这时她正好二十岁。她对自己说:学英语,考托福,五年之内出国留学。于是辞去工作,来到北京。带着这样美好的梦想,柯莲消失在北京浩瀚的人海里,淹没在新东方湍急的学生漩涡里。在中关村悸动的人群中,在新东方拥挤的教室里,走来了柯莲娇小脆弱的身体。
辞去工作的柯莲没有收入,只能靠她在江西做小学教师的哥哥菲薄的工资支持;来到北京孤军奋战的柯莲没有欢乐,只能靠对于出国留学辉煌前景的虔诚信念和狂热追求支撑。在新东方,我总是豪情万丈地接待无数来访问我寻找我咨询的学生们。但是,面对柯莲这样的女孩子,不知为什么,总感觉新东方好像欠了她什么东西。我的柯莲,我的新东方。我的心在为她颤抖。
她的哥哥,在江西一个师范学院毕业后在当地做小学教师,月收入仅有五百多人民币。居然要承担起资助妹妹在北京留学奋斗的重任。这种不可承受之重,用小马拉大车已经不能形容,而是乌龟背骆驼。出国前的生活尚且没有着落,出国后的日子怎么过?柯莲显然根本没有去想。学费、生活费、机票。这些费用对于柯莲来说倾家荡产也无法做到。
经济能力薄弱,给柯莲的奋斗造成的艰难是难以想象的。柯莲有出国留学的鸿鹄之志,柯莲却没有支付费用的燕雀之力。用留学目标赋予自己伟大精神食物的柯莲,其实依然没有解决一日三餐的能力。留学作为一项浩大的人才投资,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负担的。留学奋斗之路伟大,但只有精神,显然远远不能解决问题。
留学还需要其他资源。申请过程,一般需要两年左右,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人朋友资源、同学资源、社会关系、获取信息的能力等综合实力的搏斗。人们以为留学只是去美国读书的那两年时间,其实留学的投入还包括为获得录取而投入的那些至少两年以上的时间、金钱、精力,以及失去的工作、发展和挣钱机会。
柯莲的错误在哪里?柯莲的错误,在于她不仅没有出国后的基本资源,她更没有出国前的必备条件。当她把一切精力投入了留学这个看上去是美梦的奋斗计划时,她的现实生活马上就变成了噩梦。留学所要求的全力投入和超额付出,使得柯莲的生活立即陷入了不断付出的深渊。
柯莲错误的核心,或者说,她人生设计错误的关键,是她在零资源、负财产、无经验的情况下,太早开始了她的留学计划。她本来应该立足国内机会,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成为某个领域的经验人士,在实现养活自己、工作五年左右、积累一定资金、积累相当经验之后,再考虑出国留学深造的事情。
生下来就比别人命苦的柯莲,在狂热的留学思潮的误导下,用自己错误的决定,把自己打入了更加悲苦的留学无底洞。这个无底洞,吞噬了柯莲所有的青春欢乐和生命财富。直到她遇到我,依然无法在惯性面前停止决无出路的搏斗。在这个意义上,柯莲是现代留学女性的唐吉珂德,她在与风车作战!
我问:“来北京之前知道新东方咨询处吗?”
柯莲惭愧地笑笑说:“可惜不知道,否则我就会少走一点弯路了。”
“我同意。但你后来知道了,为什么不早点来找我呢?”
“其实我真的找过你,但是总是无法预约得上。你太忙了!”
我心如刀绞。因为我知道,留学领域里的所有迷误,其实都可以通过有系统的咨询给予指导和帮助,解除千百人的绝望和迷茫。作为新东方负责学生咨询工作的我,面对柯莲这样的学生,真的感到无地自容。
第三歌:柯莲叹息没法活
二十岁来到北京的柯莲,在新东方咨询处碰见我的时候,已经二十六岁。在北京的六年期间,柯莲把所有的心血都耗费在为学习和为留学而努力。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做。六年间,她的收获是拿到了一个大专自学考试文凭,在新东方上了多个培训班,参加了三次托福考试,最后一次,居然考到了603分。
托福603分对于柯莲是一个惊人的成就。我听了真的吓了一跳。出国留学因素很多,托福是最硬性的一项,凭这个条件,柯莲已经足以进入美国几千所大学读书。即使是中国大学英语本科毕业生,如果不经过认真的复习和准备,也未必有把握考到这个成绩。而柯莲,仅是以乡村高中生的文化基础,达到了这个水平,不能不说是柯莲背水一战、绝地反攻取得的辉煌。听完柯莲肯定的答复,我倒抽一口冷气,在这个辉煌里面,我闻到了腐烂的气息。
我从她的托福高分闻到腐朽气息,是因为,人生要做的事情很多,大专后面有本科,本科后面有硕士;托福后面有口语,口语后面有写作。关键是:人生在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其实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不能本末倒置;如果本末倒置,就会颠覆我们的前程。柯莲的问题恰恰就是,她把托福、以及托福所标志的留学当作自己人生最紧急的目标,是一个最经典的本末倒置现象。她的生活因此遭到了最彻底的颠覆!
在北京六年,柯莲没有挣过一分钱,就靠四处借债过日子,维持她的奋斗梦游。哥哥的收入有限,不能长期供养她,她就到处借钱,苟且度日。有段时间,她甚至要靠她哥哥以前的女友,现在北京做保姆的一个女孩子给她接济。四肢健全的柯莲,你为什么不能自己去做保姆,而要以奋斗的名义吞食别人的血汗!柯莲的行为,其实已经构成了犯罪,但是她还以为是神圣。
柯莲不仅是在贫困线上,她甚至是在死亡线上追求她的留学之梦!支撑柯莲走下去的惟一动力,就是“留学”这个看上去、听上去都挺好的一个梦想。柯莲就这样,头顶黄天,脚踏灰尘,耳听寒风,眼迷黑雾,转眼从有女怀春二十岁的少女,变成了一事无成的二十六的大娘(中间少一“姑”字,是我为了对仗发明的省略法)。
六年的岁月不堪回首。就在孤军奋战的柯莲拼搏到了最艰难的时候,她的生活发生了一个重要的事件。柯莲住在海淀农村地区大大小小的学生公寓里。这类房子,条件极其简陋,费用当然也很低廉。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