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故事》第125章


叶子,耶稣就对树说:“从今以后,你永没有果子。”
他的门徒们听见了他对无花果村的沮咒。
这无花果树使耶稣联想起他昨天进殿那的景象:圣殿里一切依然如故,三年前他曾洁净过的父亲的圣殿,仍旧是个买卖的贼窝。形式上的祭把活动就象这一片茂密的绿叶,而在它的背后,却找不着一只能让父神和基督满足的果子!无怪乎耶稣要气愤地诅咒这棵该死的无花果树。
耶稣进入圣殿后,怀着同三年前一样的怒火,赶出殿里做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也不许人拿着器具从殿里经过。他再一次洁净了他父亲的殿。做完这一切后,他又出城往伯大尼去了。
又一个早晨,耶稣和他的门徒们从那棵被他诅咒的无花果树下经过,看见无花果树连根都枯干了。彼得想起耶稣的话来,就对他说:“先生,请看!你所咒诅的无花果树已经枯干了。”
耶稣回答说:“你们应当信服上帝。我实在告诉你们:无论任何人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他如果心里不疑惑,只相信他所说出来的必然会成功,那到最后就必然会真的让他成功。所以我告诉你们:凡是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相信是得着的,就一定会得着。你们站着祷告的时候,如果想起有人得罪你们,就应当饶恕他,好叫你们在天上的父亲,也饶恕你们的过失;你们若不饶恕人,你们在天上的父亲,也不会饶恕你们的过失。”(可11)耶稣天天在殿里教训人。祭司长和文士与百姓的尊长都想要杀他,但寻不出法子来,因为百姓都侧耳听他的。(太21)
警告祭司长和诸长老
在耶路撒冷,耶稣借用几个比喻,对那些时刻都想谋害他的犹大会堂祭司长、文士、法利赛人和长老发出了警告。
耶稣先讲了一个恶园户的比喻。耶稣说:“有人栽种的一个葡萄园,周围圈上篱笆,挖了一个压酒池,盖了一座楼,租给园户,就往国外去了。到了收获的时候,主人就打发一个仆人到园户那里去,要从他们那里收葡萄园的果子。谁知园户拿住他,打了他,叫他空手回去。主人又打发一个仆人到他们那里,他们又打伤他的头,并且凌辱他,仍叫他空手回去。主人又打发一个仆人去,他们也打伤了他,把他推出葡萄园去。后来主人又派了好些仆人去,有被他们打的,有被他们杀的。园主说:"我怎么办呢?我要打发我的爱子去,或许他们会尊重他,让他把葡萄园的果子带回来。"于是,他便派了他的爱子前往葡萄园,谁料这回更糟糕了。那些园户看见园主的儿子亲自前来,便仇恨地聚在一起商量说:"这是承受产业的,我们干脆把他杀了吧,这样产业就归于我们了。"于是他们把他推出葡萄园外杀害了。你们说。园主回来的时候,他应当怎么办呢?”
听讲的人都说:“要下毒手除灭那些恶人,将葡萄园另租给那按时交果子的园户。”
耶稣接着说:“是的,他要来除灭那些凶恶的园户,将葡萄园租给别人。经上写着:"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基石。这是主所作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所以我告诉你们,上帝的国必从你们夺去,赐给那能交果子的百姓。谁掉在这石头上,必要跌碎;这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得稀烂。”
耶稣的这则比喻的用意很明显。园主就是指上帝,他的葡萄园是指以色列民。园主派来的仆人和自己的儿子是指众先知和基督自己,他们都遭到凌辱、鞭打以至杀害。所有这些杀害先知和神子基督的血债,有如烈火的神,都要向犹太入讨回。在犹太上层面前,耶酥基督是一块“被弃的石头”。但这块石头却是“房角的基石”,他是弥赛亚,是天国的第一块基石。主,也是审判之主。
“谁掉在这石头上,必要跌碎,这块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得稀烂。”
犹大长老和文士们明白,耶稣的这个比喻是指着他们说的。
耶稣又讲了一个王为儿子摆设喜筵的比喻。
“天国好比一个王为他儿子摆设娶亲的筵席,就打发仆人去,请那些被召的仆人来赴席,他们却不肯来。
“王又打发别的仆人,说:"你们告诉那被召的人,我的筵席已经预备好了,牛和肥畜已经宰了,各样都齐备,请你们来赴席。"那些人不理就走了,一个到自己田里去;一个作买卖去;其余的拿住仆人,凌辱他们,把他们杀了。
“王就大怒,发兵除灭那些凶手。烧毁他们的城。
“于是对仆人说:"喜筵已经备齐,只是被召的人不配。所以你们要往岔路口上去,凡遇见的,都请来赴席。"那些仆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见的,不论善恶都召聚了来,筵席上就坐满了客。
“王进来观看宾客,见那里有一个没有穿礼服的,就对他说:"朋友,你到这里来怎么不穿礼服呢?"那人无言可答。于是王对使唤的人说:"捆起他的手脚来,把他丢在外边的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
在这个比喻里,王同样是指上帝,王的儿子又是指神子基督。
打发出去的仆人是指众先知也包括耶稣基督自己在内,他们都被那些先前被召的犹太长老拒绝或杀害了。犹太长老们曾经以为,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享有在天国里同亚伯拉幸一道坐席的特权。
但耶稣警告说:“你们要看见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众先知都在上帝的园里,你们却被赶到外面,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太21,22)
当众巧斥问难
在安息日时,耶稣在会堂里教训人。有一个女人被鬼附着,病了十八年,腰弯得怎么也直不起来。耶稣看见这个驼背的女人,便叫她过来,对她说:“女人,你脱离这病了!”于是用两只手按着她,她立刻就直起腰来了,十八年来受的折磨与苦楚在刹那之间突然消失,这惊喜使得她热泪盈眶,由衷地归荣耀于上帝。
管会堂的是犹大上层人士,因看见耶稣在安息日给人治病,就气忿地煽动众人说:“有六日应当作工,那六日之内可以来求医,但是在安息日却不可以这样做。”
耶稣反驳他说:“你这假冒伪善的人,难道你们各人在安息日不解开槽上的牛驴,牵去饮吗?况且这女人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被撒但捆绑了十八年,难道不应当在安息日松开她的绑吗?”
耶稣的一席话当即令他的敌人无言以对。众人却因耶稣所行的一切荣耀的事,都感觉得欢喜无比。
这之后,几个法利赛人和几个希利党的人又被打发到耶稣那里,他们试探他说:“先生,我们知道你是诚实人,并诚诚实实传上帝的道,你在什么人面前都不徇情面,因为你并不以貌取人。我们想请教你一个问题,请你告诉我们,我们纳税给该撒,究竟可以还是不可以?”
耶稣知道他们请教是假,试探是真,便直截了当地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要试探我?”耶稣识破了敌人的诡诈,感到了回答这个问题的棘手。因为如果回答“不可以”,马上就可以被犹太上层加上反叛罗马皇帝的罪名;如果回答“可以”,立即会使耶稣失去人心,损害他先知的形象,原因在于一般犹大百姓纳税给该撒是被迫的,甚而是反抗的。
耶稣灵机一动,就对他们说:“拿一个银钱来给我看!”他们就拿了来。
耶稣说:“这像和这号是谁的?”
奸细们说:“这是该撒的。”
耶稣说:“这样,该撒的物应当归还给该撒;上帝的东西应当归还给上帝。”从表面上看,耶稣的回答是面对当时的现实,似乎并不反对向该撒纳税;但更主要的意思是说:上帝的百姓上帝的圣城耶路撒冷和上帝的圣殿,应该归还给上市,而不要由该撒来占领和统治。
耶稣的回答,使在场的百姓和那些奸细都感到惊奇。那些奸细见抓不着把柄,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一计不成,犹大长老们又生一计。
撒都该人因不相信有复活的事,便找出一个难题来向耶稣问难。那天,他们来问耶稣说:“先生,摩西说:”一个人如果死了,没有孩子,他兄弟就应该娶过他的妻子来,为他哥哥生子立后。"从前在我们这里,有弟兄七人。第一个娶了妻子,死了,没有孩子,撇下妻子给弟弟。第二,第三,直到第七个,都是如此。到了最后,妇人也死了。这样,当他们都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