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时速》第66章


而在今天的执行情况汇报中,飞行员和指挥员可以仔细钻研鹰眼数字飞行计划数据,并把它与执行使命中在每架飞机上拍摄的录像带作比较。一次执行情况汇报可能会牵涉到飞行计划、4盘录像带和一个基于PC的汇报系统。空军人员可以重播整个飞行过程,看看谁在什么时候开了炮,一颗炸弹投放过早或过迟,谁的飞机在不合适的时间飞到不合适的地点,谁的非常规但精彩的飞行动作决定了当天的胜利。
鹰眼跟踪、记录和重播飞行数据的能力帮助空军制订更好的飞行计划和飞行员战术,能增加飞行员的安全和军事能力。军事飞行中一条实用的指导规则就是,如果您能成功地飞好前面的10次战斗飞行,那么您就能成功地飞好随后的100次。许多飞行员在越南都是在头10次飞行中被击落的。由于电脑能记录和重放飞行使命,飞行员现在可以在地上的一台电脑前排练那10次飞行,制造错误,然后在培训中而不是在战斗中执行10次飞行使命,因为在战斗中失败的后果是致命的。这就是更上一层楼的模拟飞行。
下一个重大步骤,就是用数字把飞行员跟美国空军更高决策层的指挥与控制结构连通。在指挥链中,速度是关键,快速下达命令能挽救许多条人命。考虑一下让一架战斗机或轰炸机到远隔8小时路程地点去的飞行使命吧。有了新的能力您就可以先让飞机升空,当飞机在航行中时您可以制订情报和目标计划。在飞行员接近目标时,最新的信息就能在显示器上为飞行员准备妥当。您在执行使命前至少有8小时提前量。正如海湾战争所证明,空中使命的及时成功对地面部队是至关重要的。空军把这种空中支援叫做“时间礼物”,它能让地面指挥员选择何时何地把地面袭击部署得最妥当。
利用战场内联网连通地面和空中部队
如果知道友方和敌方飞机的所在,对于空中的飞机是重要的,那么想想这样一个系统对于穿越丛林或攀登山顶的一支地面部队的价值吧。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在战场上试验膝上型电脑和手持电脑里用的鹰眼。
如果您以为一台膝上型电脑或手持电脑对一名士兵可能是个累赘,那么请记住在战场里大部分的陆战队士兵传统上都携带着四磅重的纸张。即使是大汗淋漓、浑身肮脏、躲避着子弹的陆战队士兵,都躲不开文书工作。一个有典型性的战斗营曾携带着20~30个柜子的文件去打仗,命令、地图,还有其他情报数据都沿着指挥链通过各种形式的复写副本上下分发。
为了把分秒必争的战场信息输送给战场上的士兵,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詹姆士·卡明斯基少校求助于乔治亚州技术研究院,请他们发明一种“自动注射”阵地信息给一台战场电脑里的方法。卡明斯基少校正巧与为空军研制了鹰眼地图软件的那些研究员谈话。鹰眼已被证明是一套完美的工具——更不必说它把纳税人的钱花到了点子上。
卡明斯基少校和乔治亚州技术研究院的研究员们为便携式电脑想出了一个基于鹰眼和Windows CE操作系统之上的、对位置敏感的应用程序。这个战术系统监听陆战队的无线数据网络,接收位置报告,并在鹰眼的战术地图上创建单位符号。当任何陆战队单位在战场上改变其位置时,它的符号就在每个人的地图上移动。战场陆战队员们在现成的手持电脑上运行这个应用程序,这些电脑装在特殊的防震防水外壳里,其电池使用期限很长。这些“数字信息站”让陆战队员们确切地知道友军在哪里,敌人又在哪里。我第一次看到海军陆战队的这个应用程序是在1997年,在秋季计算机展览会上,当时卡明斯基少校跟我一起在台上做演示。他一下子把他的手持电脑扔到地板上,并在上面踩了两脚。然后他拾起该手持电脑来,并在上面从头到尾运行了这个程序,从而证明了这种机器结实耐用。
今天测试这个系统的陆战队员们,是在操作一种本质上是战场内联网的东西。它把所有的关键因素都组合在一起——战场上的陆战队员们、指挥和控制部、头顶上友军的飞机,以及到最后一秒钟的信息和实时消息传送。战场指挥员能看到部队部署的精确图像,各陆战队单位的头领们能看到自己和友军的精确位置,知道该往哪儿走。美国飞机能辨别出地面上我方和敌方部队。有几种安全特征保护数据使之不落人敌人手中,包括一个“零化”按钮,可以立即清除硬盘数据——比起销毁好几个柜子的文件来是容易多了。
让信息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在依赖更为昂贵的电脑系统长达15年之后,美国军队正转向标准的PC硬件和软件。速度快、成本低的开发和应用程序的快速部署使人折服。空军的鹰眼软件开发标价为250万美元,只是空军早期飞行使命规划项目的1%,这些早期项目是在非Pc 工作站上运行的。对鹰眼继续升级的现行成本是每年不到100万美元,而非PC系统则要花好几百万。以前的系统要求每一支飞行中队都有一个特殊的5万美元的工作站,而鹰眼却在PC上运行,这是已有的办公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因此不需额外花费。空军把鹰眼部署给了所有现役和储备役中队,以便为1。3万余名飞行员、引航员和飞行工程师服务。鹰眼也正在被美国陆军和海军的航空员接受及被美国海军飞行员测试。
海军在大规模的、模拟战场的培训演习中测试了手持战场系统。如果被批准了的话,那么这个系统就可能成为每一个在战场上的海军单位领导的标准颁发设备。海军曾花费多年时间尝试开发一种战场解决方案,但没有成功,后来却在3个月之内就办到了,且其总的开发成本,包括把鹰眼和通信软件结合进来,只是约11万美元。在将来,海军设想为普通士兵开发更小的Windows CE单位,能以某种形式佩带。
价格低廉的硬件就意味着海军将能够把战场手持电脑仅仅当作另一件标准颁发项目。就像一双靴子一样,手持电脑会履行它的职务,在完成任务后就被扔掉。卡明斯基少校说,甚至海军也不可能超越摩尔定律,所以他承认PC处理能力速度有规律地翻倍,使得硬件过时。他说:“我们知道每隔几年就要把所有硬件扔掉,所以把几百万美元投入特制电脑系统开发是没有意义的。”
连接情报与时间
在2200多年前,中国军事战略家孙子写道:“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①据孙子之见,胜利属于及时得到正确情报的指挥员:战争形势参差复杂,信息丰富——这些信息必须立即获取。指挥员的智慧必须由与跟间谍的直接联系来充实,间谍给指挥员充当因地而异的局势的耳目,使他能预知结果。可靠的信息必须是第一手的。……因此在情报和选择时机之间有重要的关系。
①孙子,《孙于兵法》,罗杰·爱米斯翻译、作序并评往(纽约:巴兰亭丛书,1993年。版〕。90。
由于军费预算日益减少。全世界热点地区战争的不断爆发,以及美国公众不愿意接受高伤亡率,美国正在依赖科技来赢得战争。技术并不仅仅指有智能的武器。它也指高智能的士兵。战争规则并未改变。胜利属于能掌握最佳情报。最快速出击的一方。不管情报是从间谍卫星上搜集的。从无人驾驶侦察机上来的,还是地面上的问谍报告的,信息必须送到作战的士兵手里。而来自战场的第一手的、有关具体地点的信息必须在战斗双方互有进退之时到达战略家那里。
军队跟企业一样需要组织、粮草、后勤与战术。李将军之所以在阿波玛托克斯向格兰特将军投降,不是因为他的军队丧失了斗志,而是因为他没有粮草了。拿破仑曾说过,部队是靠肚子行军的。丘吉尔所讲述的英国在1899年征服苏丹的故事主要是建立一条铁路保障后勤支持的故事。①当孙子说首领必须使民众与上级思想一致,要依靠战略优势而不要依靠个人英雄行为和以攻为上时,每个商界人士都理解如何把这些原理运用到自己的组织里和竞争性局势里去。商界,尤其是信息技术界,也能给军界提供一点教训。设计信息程序以支持组织目标,利用信息流通增强个人力量都是军事行动和战场环境里的好目标。
①温斯顿·S·丘吉尔,《征服苏丹记事》,1899:再版,伦敦:美迪亚丛书,1998。
例如,美国海军的智能船项目与任何劳力密集型工业的目标就很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