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话古人》第4章


言归正传,汉武帝是想与匈奴用兵,但是大多数大臣都认为时机未到,反对开战,(这时虽然也有主和,但是一旦开战,为了汉朝基业主和派也是浴血奋战,这是单纯的政见不同,比其后来的为求和不惜杀自己的国内大臣那些人实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不过马邑一役失败使得两国争端再开。(马邑一役是可惜了点,假若布置详明,歼灭匈奴十万兵马和匈奴,如李牧当年,也就事半功倍了。)总之,由汉武帝发动的汉匈战争开始了。
说汉匈战争就不得不说李家,李家三代为将,实在是悲情家族。先说李广,其人自报从军(古代自愿从军的不多,尤其是小兵,罪人充军很多。李广这是为了一番功业从军)武艺出众,看史记上说他“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有所嚰陷折关及格猛兽”外人评价他“李广才气,天下无双”对匈奴大军镇定自若,杀其将,自己却全军而退,被擒后却逃出生还,实在是一个传奇人物。其他人对他的评价也很高,匈奴人怕他,汉文帝也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谁知,李广的一生是如何的悲情,少时大多守边,没立功机会,到了年老汉武帝和匈奴开战。第一次分兵四路出击,他遇到匈奴主力,全军被擒,自己逃出,获罪,用钱赎罪。(汉朝战罚严酷,胜封侯,败下狱,但是人才却不见少,也是秦汉一代,英雄竟出,多为舍生忘死之辈)再后又被用,任后将军,郎中令在右北平以四千对匈奴四万,李广与子李敢奋勇杀敌,等到援军,解围,但是此战李广一军伤亡惨重,没有得到赏赐。再后随卫青再出击,因失道,被卫青责怪,愤而自杀。
李广一生,确实很有传奇,他的才能世人公认,但是却时运不济,尤其使他刺激的是,他的弟弟李蔡才能不如他,封侯,还拜为丞相,自己的儿子李敢也封侯,自己却屡次与封侯交臂(日后他将之归罪于杀降,以后假如谁有上战场的机会要小心,杀降没好处的,白起如此,项羽如此,李广也如此。)
李广死后,他的儿子李敢为父抱不平,击伤卫青,(要说卫青当然也没作错,李广确实是失道,而且是自杀的,不过之前他轻李广确实是事实,令他引兵徙东道使得失道也是事实,要说李敢对卫青发火也是正常。)不过卫青个性甚好,要求左右保密(先不说他是不是理亏,就算理亏的人被人打了还不一定象卫青那样)不过他的外甥霍去病却甚恨李敢,在行猎中暗射李敢使其死,其年轻气盛,量也过小了点,(李敢本来还是霍去病的部将战友)汉武帝爱霍去病才(都死了一个了,再死一个怎么办?)为其隐罪行。这也是汉武帝的不公。
再之后李广之孙,李敢之侄李陵再度为将,任骑射尉,训练楚人五千(不要小看这五千,这可是精选的士兵,估计都是武林高手一类,仰慕李家忠烈而来,搁到现在这就是特种部队。)再之后的事就是大家都知道了,匈奴八万众围攻李陵部,李陵且战且退,杀敌近万,最终在离边境百里处粮绝箭尽,李陵投降。五千人只逃出四百余人,汉武帝听闻李陵替匈奴训练军队,发怒,下令杀李陵母亲妻子儿女。
李陵这战要说打的确实可以,五千对八万,还能坚持到这般,实在不是一般的将领可以做到的。因此汉武帝听到李陵替匈奴训练军队如此发怒。(还有一个原因是汉俘匈,匈俘汉为数并不在少,比如张骞就被俘近十多年,但是这还不代表背叛,但是替敌国训练军队带兵这就是绝对的背叛了。不过李家三代为将,汉武帝欠李家实在很多,这样草率实在不好,还彻底断绝了李陵回国的路。)李陵投降也不是心甘情愿,一度也想回国,也深以投降为耻,(虽然说李陵投降有因,但是他自己也觉得丢脸,个人认为实在不用深究什么投降有理了)之后汉朝也不断派人邀请李陵回国,之所以没回来,(一来家人全死,二来按他的话,实在无脸回国了)李陵投降对整个李家的打击是极大的,本来李家也算显赫的家族,一家都是为将为相封侯的。但是之后“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用为耻焉”原来李广一家积累的名声毁于一旦。李家再也不能复兴。
卫青,霍去病:他们两人的事迹就比较清楚了,卫青本来是家奴,但是因其姐卫子夫得宠被汉武帝重用(汉家皇帝的运气都不错,几个外戚都会打仗,汉武帝更是一个宠妃带来两名将)第一次出征在其他几路都无功的情况下杀了几百人回来,后来屡次出征,都有所获,尤其是击溃匈奴右贤王部,之后任大将军漠北决战击败单于部,斩首一万九千级,更加是立下赫赫战功。
霍去病就更不用说了,第一次出征轻骑八百远途出征,捕获斩首匈奴二千首,其中有相国,当户,单于大父行,后出陇西,征讨西域的匈奴属国,战功显赫,“折兰王,斩卢胡王,诛全甲,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首虏八千余级,收休屠祭天金人”再后来深入北地,至祁连山及合黎山一带,不等未到的公孙敖军,霍去病率部对匈奴发动猛烈攻势,击破匈奴军而歼之。同时西逐诸羌,以打通河西走廊之路。是役,汉军斩首三万二百级,擒单于单桓,酋涂,稽且,修濮,呼子耆等五王,王母单于阏氏,王子共五十九人,及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其都尉相国率众降者,二千五百人。霍去病及其属将,皆封侯。再后来在迎降浑邪王部时,当机立断,杀其不从者,稳定了当时局势,漠北决战时时败匈奴左贤王,直追到狼居胥山(这时他就在那里祭天地,也就是为了炫耀军功啦,不过匈奴一逃跑这么远还真够很的。)北征两千余里,斩单于近臣,及北车耆王,擒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斩首七万四百余级。霍去病之功已经高于卫青,封赏不计其数。(汉朝财政危机很大关系是封赏军功,不过没有这样怎么能招到人才呢。)
卫青霍去病舅甥两人,性格不同,卫青性格谦和,老成持重,凡事不敢自专,就算被李敢打也隐密其事,(年轻的坎坷遭遇的影响吧,不过也是难得)而霍去病性格飞扬,杀李敢为泄怒气,以皇帝赐酒倒入河中与众将士共饮,喜欢居功自傲(少年傲气嘛,不过也正是这样的傲气才能屡屡深入,求得大功)自然少不了他所说的“匈奴不灭,何以家为。”但是性格不同的两人都是盖世名将。
有人说他们运气好,沾了皇亲国戚的光,但是皇亲国戚每朝都有,并不是每个人都作出这样的成绩,之后的李广利也是皇亲国戚,战绩却不见好。运气之说到是也有因,尤其和李广一比,但是运气好也是名将的必要因素之一,何况真正的将领总是正常的以多战少,谁会莫名其妙的去以少战多呢,何况这么多战胜,总不是全是运气。尤其是卫青在决战中的表现和霍去病的深入作战。
再介绍三位
张骞,通西域的人,大家都知道他的事迹,被俘在匈奴十多年,不忘使命,最终通使西域,使得西域诸国为汉朝所通,断了匈奴的左膀右臂,之中还带领将士亲自出征,指引带路,再还有就是丝绸之路了。
假若没有张骞的十几年在外而心志坚定,何来之后的通西域,丝绸之路,所以单凭这点,张骞就可以作为我们做事业的榜样。
苏武:作为大汉使节,在匈奴十九年,忠心汉朝,其气节就连敌人也感到钦佩。(这点我觉得匈奴还是很不错的,看到有气节的人有才能的人就敬重,以礼相待,就算不投降也不得罪,比之后来的入侵异族,确实有绅士的多了,不过他就算劝降了苏武又如何,假如苏武投降,那他就不是忠义之士了,所以投降的大都最后还遭到主人的冷落,就是这个缘故。)这里和张骞又是不同,张骞十多年在匈奴,那是为了完成使命,而苏武作为使节,代表的就是汉朝的气节尊严,同样是为了使命,张骞是士大夫的执着,苏武是士大夫的气节。两人都是大丈夫。
也正是有了苏武这样的大丈夫,我们中国人才有了自己的民族自豪感,他才是我们的脊梁。
陈汤:这位将领真不知道怎么说好,从将才上看,他有大志大略,汉书曰:沉勇有大虑,多策谋,喜奇功。在西域决断违令,率兵出击,战果辉煌。“单于被创死。军候假丞杜勋斩单于首,得汉使节二及谷吉等所赍帛书。诸卤获以畀得者。凡斩阏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