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911》第32章


襟见肘。危急之中,“小本子”学习法再次发挥作用。他要五个女孩每天教他常用俚语,然后记在小本子上,经常拿出来复习,大胆使用新词。他调侃说希望能听懂所有的话,以免把取笑当做称赞。陆文博的决心把她们镇住了。五个女孩发誓一帮到底,她们甚至动员整个中心的人集思广益。某个人想起什么习语、俚语或成语,都跑来告诉陆文博。小本子里的词汇丰满起来。陆文博真正零距离地接近美国口语,努力掌握同普通人交流沟通的秘诀。
其实英语有时很粗俗,几个女孩整天把“ass”(屁股)挂在嘴边,以ass为核心的词组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经过陆文博精心总结和整理,小本子上有了最经典的“ass(屁股)”系列,记录所有包括“ass”的常用语及其解释,占据了整整5页。正是貌似粗俗的“ass”为陆文博敲开了大门,帮他掌握了口语的精髓。小本子里存货猛增,又多了“傻瓜”系列、“脏话”系列等。实习过程中,适应口语化的表达方式缩短了同客户的距离,增强了信任感,活跃了气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带着冲动和热情,他梦想有机会回到新东方教课,帮助成千上万的中国学子讲出地道的美国口语,摆脱哑巴英语的尴尬。他一定要用经典的“ass”系列做敲门砖,让学生们摆脱束缚,享受英语,轻松学习。
三十二 初试身手
玛丽安排陆文博参与处理虐待儿童的案件。第一次接受这样的案子,对于新来乍到的实习生极具挑战性。陆文博有些紧张,但并不胆怯。到了美国以后,他经历了无数的第一次:第一次演讲,第一次开车,第一次打工,尝尽酸甜苦辣。他知道万事开头难,更明白车到山前自有路,吃苦是收获的前奏,他不怕挫折,享受拼搏,“事在人为”是他的座右铭。他更自信,更果断,更坚强。
案情并不复杂,白人男子举报越南裔的妻子虐待两个孩子。市儿童福利机构组织调查组,调查案件实情以防案情恶化,陆文博和三个女孩参与监督工作。四人各司其职,一个指导父母正确教育子女,一个监督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一个做女孩的监护人,陆文博做男孩的监护人。
母亲是越南移民,多年前来到美国,看到陆文博是亚洲人,倍感亲切,诚恳地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他。她和丈夫正办理离婚手续,在孩子的问题上分歧严重,两人都想拥有孩子的监护权。她很爱自己的孩子,为了管教孩子偶尔打一下,这种教育方式在越南习以为常。她丈夫以此为由把她告发,其实是想离婚判决时占得上风,这让她尤其难过和委屈。
陆文博理解母亲爱孩子心切,同情她的处境。“不打不成器”在亚洲是个普遍接受的观念,母亲打几下孩子再正常不过。美国偏偏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孩子绝对不能打,否则触犯法律。抛开个人感情,陆文博无奈地告诉她必须避免任何类似行为,否则既争取不到孩子的监护权,还要受到法律制裁。
男孩叫布兰登,只有14岁,聪明可爱,在学校成绩很好,但父母关系恶化对他影响巨大,他的学习成绩下降,还经常逃学,和同学打架。父母离婚其实对孩子最不公平,眼前便是活生生的例子。陆文博需要给他精神支持,帮助他走出家庭矛盾的阴影,渡过难关。
由于文化背景相似,布兰登自然地对陆文博产生了认同感,信任他,把很多没有告诉父母的心里话讲给他听。陆文博吃惊地发现孩子比大人想象的成熟懂事得多,他们特别敏感,关注细节,在意父母的一言一行。他庆幸布兰登把他当做倾诉的对象,展示内心世界,给了他工作的突破口。
陆文博每周都花时间和布兰登在一起,陪他做功课,带他看电影、打篮球、参观博物馆等。他利用每个机会开导布兰登,为他疏通心头的忧虑和不安。布兰登慢慢开心起来,他开始接受父母离异的事实,相信父母仍然会一样爱他。
眼看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却发生了意外事件。布兰登的父亲居然跑到Silver Spring大吵大闹,向指导老师玛丽投诉陆文博。他坚决反对让一个中国人参与案子,指控陆文博带坏了他儿子,要求儿童福利机构立即派人替换陆文博。陆文博没有在场,但得知此事并不意外。
他和孩子母亲有相似的文化背景,每周还要花很多时间陪布兰登,父亲担心陆文博会把孩子导向母亲一边,让自己的计划落空。玛丽了解案子进展情况,她相信陆文博的所作所为符合职业道德和工作规范,拒绝了父亲的无理要求。有了老师的支持,陆文博更有信心,他要坚持到案件完满结束。
几周过去,工作成效显著,情况大有好转,离婚危机虽未散去,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不再紧张。母亲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对孩子的爱,也证明她有能力用合适的方式教育孩子。儿童福利机构决定中止调查,让孩子继续留在家中,无需庇护,更无需领养。
第一次承担重任,陆文博没有让玛丽和同学失望。缺乏对体制和程序的了解没有成为障碍。
他的敬业和热情弥补了经验的不足。更幸运的是,中国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帮了他。卓有成效的工作让他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就感。
三十三 把警察告上法庭
密尔沃基冬季漫长,3月还是寒风凛冽,降雪丰厚。从小长在冰城,陆文博对雪有特殊的感情,可是下雪路滑,开车困难,让他头疼。
罕见的暴风雪袭击了密尔沃基,雪下了整整三天三夜。街道上鲜有人迹,只能隐约看到雪堆中钻出来的汽车天线。校区附近电力中断,小白楼漆黑一片。陆文博和晏茹凭着蜡烛照明,靠冰箱里的食物度日。两人依偎在一起,享受着难得的宁静和轻松。
“有个大预言家曾预言1999年地球将要毁灭。难道时候已经到了?”陆文博貌似严肃地问晏茹。
“不会的。”晏茹说。她停了停,又问:“如果地球真的毁灭,你有什么最后的心愿?”
“和你在一起,一直抱着你。”陆文博傻傻地说。回想在美国的日子,每天都那么不易,两人是相依为命的贫贱夫妻。
雪终于停了。陆文博的车停在路边,完全被雪掩埋。他和晏茹两人用铁锹和扫帚,整整花了一个小时才把车挖出来。几天大雪让他们冰箱空空,弹尽粮绝,两人去超市疯狂购物,补充供给。陆文博把车停回原位,赶去上课了。
傍晚回到小白楼,车不见了。他以为记错了地方,绕着楼转了几圈,又在附近的几条街搜寻,车还是不见踪影。大冬天里他急得满脑门儿汗,头发都蒸发着热气。这是他的血汗,是他的家当,是他的生活。车被偷了,可能再也找不回来,陆文博不敢往下想。他冲进家门,拨通了911。
“我的车被偷了!”他朝着话筒里喊叫。
“请冷静,告诉我你的车牌号。”话筒里的女人声音舒缓。
“TXC-628。”
电话里传来键盘的敲击声,里面又说话了:“你把车停在禁止停车的一侧,被拖走了。”
陆文博莫名其妙,他对周围几条街熟悉得很,根本没有禁止停车的标志。为了用车,陆文博忍痛付了100元的拖车费,把车开回家,车没被偷走是不幸中的万幸。他想忍了,中国人历来能屈能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是他怎么都不甘心。美国不是声称法律完善,尊重人权吗他不应该为警察的失误“买单”,他要为自己讨回公道。他约好时间和法官当堂对峙。
一周后,陆文博按时来到密尔沃基民事法院。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查,他进了法庭。房间里人不多,陆文博坐在后排的长椅上等候,观察法官审理案子。案子很小,审理时间不长,判决迅速,很快叫到陆文博。他站在屋子中央的桌子后面,面对法官。法官翻了翻工作人员递交的案例文件,询问申诉理由。陆文博毫不怯场,理直气壮告诉法官他的车没有停错地方,警察工作失误,他要求退还100元的拖车费。法官立即传讯执勤警察。一个胖胖的女警察5分钟后出现,接受法官质询,她一再强调小白楼门前的大街在大雪过后禁止停车。陆文博坚持请求法官拿出有关规定。女警察瞥他一眼,拿出早已备好的材料,努力翻着,试图找到有关规定。一分钟过去了,她仍在翻。法官弄不清楚怎么回事,催她快点。女警察于是翻得更快,更加没了章法,不停摇头,嘴里还嘟囔着什么。法官不耐烦了,从女警察手中拿过材料。他仔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