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加西亚的信》第9章


?000美元,并且邀请艾伦到自己公司工作,薪水比现在高出1000多美元。
一个周六的下午,艾伦放弃了自己喜欢的球赛,多做了一点事情,最初的动机不过是出于乐于助人的愿望,而不是金钱上的考虑。艾伦并没有责任放弃自己的休息日去帮助他人,但那是他的一种特权,一种有益的特权。这种特权不仅为自己增加了1000美元的现金收人,而且为自己带来一个比以前更重要、收入更高的职务。
另一位成功人士曾经向我讲述过他是如何走上富裕道路的。
“50年前,我开始踏入社会谋生,在一家五金店找到了一份工作,每月才挣75美元。有一天,一位顾客买了一大批货物,有铲子、钳子、马鞍、盘子、水桶、箩筐等等。这位顾客过几天就要结婚了,提前购买一些生活和劳动用具是当地的一种习俗。货物堆放在独轮车上,装了满满一车,骡子拉起来也有些吃力。送货并非我的职责,而完全是出于自愿——我为自己能运送如此沉重的货物而感到自豪。
“一开始一切都很顺利,但是,车轮一不小心陷进了一个不深不浅的泥潭里,使尽吃奶的劲儿都推不动。一位心地善良的商人驾着马车路过,用他的马拖起我的独轮车和货物,并且帮我将货物送到顾客家里。在向顾客交付货物时,我仔细清点货物的数目,一直到很晚才推着空车艰难地返回商店。我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高兴,但是,老板并没有因我的额外工作而称赞我。
“第二天,那位商人将我叫去,告诉我说,他发现我工作十分努力,热情很高,尤其注意到我卸货时清点物品数目的细心和专注。因此,他愿意为我提供一个月薪500美元的职位。我接受了这份工作,并且从此走上了致富之路。”
因此,我们不应该抱有“我必须为老板做什么”的想法,而应该多想想“我能为老板做些什么?”一般人认为,忠实可靠、尽职尽责完成分配的任务就可以了,但这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对于那些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做得更多更好。一开始我们也许从事秘书、会计和出纳之类的事务性工作,难道我们要在这样的职位上做一辈子吗?成功者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还需要做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来培养自己的能力,引起人们的关注。
如果你是一名货运管理员,也许可以在发货清单上发现一个与自己的职责无关的未被发现的错误;如果你是一个过磅员,也许可以质疑并纠正磅秤的刻度错误,以免公司遭受损失;如果你是一名邮差,除了保证信件能及时准确到达,也许可以做一些超出职责范围的事情……这些工作也许是专业技术人员的职责,但是如果你做了,就等于播下了成功的种子。
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因果法则。也许你的投入无法立刻得到相应的回报,也不要气馁,应该一如既往地多付出一点。回报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最常见的回报是晋升和加薪。除了老板以外,回报也可能来自他人,以一种间接的方式来实现。
对百万富翁成功经验的研究也反复证明额外投入的回报原则,尤其是在这些人早期创业时,这条原则尤显重要。当他们的努力和个人价值没有得到老板的承认时,他们往往会选择独立创业,在这个过程中,早期的努力使其大受裨益。你付出的努力如同存在银行里的钱,当你需要的时候,它随时都会为你服务。
满怀感恩之情
我曾经为他人工作,现在则为自己工作。以前总是认为老板太苛刻,现在却觉得员工太懒惰,太缺乏主动性。其实,什么都没有改变,改变的是看待问题的方式。
成功守则中最伟大的一条定律——待人如己,也就是凡事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当你是一名雇员时,应该多考虑老板的难处,给老板多一些同情和理解;当自己成为一名老板时,则需要多考虑雇员的利益,多一些支持和鼓励。
这条黄金定律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法则,它还是一种动力,推动整个工作环境的改善。当你试着待人如己,多替老板着想时,你身上就会散发出一种善意,影响和感染包括老板在内的周围的人。这种善意最终会回馈到你自己身上。如果今天你从老板那里得到一份同情和理解,很可能就是以前你在与人相处时遵守这条黄金定律所产生的连锁反应。
为什么人们能够轻而易举地原谅一个陌生人的过失,却对自己的老板和上司耿耿于怀呢?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彼此之间有长期的利益冲突。当老板的行为与雇员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所有的同情和理解都会化为乌有。
经营管理一家公司是件复杂的工作,会面临种种繁琐的问题。来自客户和公司内部巨大的压力,随时随地都会影响老板的情绪。要知道老板也是普通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缺陷。他之所以成为老板,并不是因为完美,而是因为有某种他人所不具备的天赋和才能。因此,首先我们需要用对待普通人的态度来对待老板,不仅如此,我们更应该同情那些努力去经营一个大企业的人,他们不会因为下班的铃声而放下工作。
许多年轻人将自己不能获得提升的原因归咎于老板的不公平,认为老板任人惟亲、嫉贤妒能,不喜欢比自己聪明的雇员,甚至认为老板会阻碍有抱负的人获得成功。事实上,对于大多数老板而言,再也没有什么比缺乏合适的人才更让他苦恼的了,也没有什么比让他寻找合适的人选更焦心的了。
年轻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想法,也是以己度人,但是这个“己”是一个自私的、狭隘的,也就是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事实上,从每一个员工第一天上班开始,老板就用心地对他进行考察。他们会仔细衡量和分析他的能力、品格、习惯、人际关系、性情等等,只有当他认为一个年轻人缺少必要的能力,有一些不良的习惯和言行举止(包括认为老板无知)时,他才会认为这个年轻人没有前途。毕竟公司是自己苦心经营才发展起来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个人偏见而毁了整个事业。
因此,做员工的应该多反思自己的缺陷,给予老板更多的同情和理解,或许就能重新赢得老板的欣赏和器重。
也许老板并不是一个领情的人,但我们依然要设身处地地为老板着想。因为同情和宽容是一种美德,在一个老板那里没有作用,并不意味着在所有老板那里都没有效果。退一步来说,如果我们能养成这样思考问题的习惯,我们起码能够做到内心宽慰。
许多成功人士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历时,往往过分强调个人因素。事实上,每个登峰造极的人,都获得过别人的许多帮助。一旦你订出成功目标并且付诸行动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获得许多意料之外的支持。你应该时刻感谢这些帮助你的人,感谢上天的眷顾。
生而为人,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大众的恩惠;没有父母养育,没有师长教诲,没有国家爱护,没有大众助益,我们何能存于天地之间?所以,感恩不但是美德,感恩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
今日的年轻人,自从来到尘世间,都是受父母的呵护,受师长的指导。他们对世界未有一丝贡献,却牢骚满怀,抱怨不已,看这不对,看那不好,视恩义如草芥,只知仰承天地的甘露之恩,不知道回馈,足见其内心的贫乏。
现代中年人,虽有国家的栽培,老板的提携,自己尚未能发挥所长,贡献于社会,却也不满现实,有诸多委屈,好像别人都对他不起,愤愤不平。因此,在家庭里,难以成为善良的家长;在社会上,难以成为称职的员工。
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说明动物尚且感恩,何况我们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呢?!我们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重要的是要有感恩之心。我们教导子弟,从小就要他知道所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应知物力维艰”,目的就是要他懂得感恩。
感恩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道德。然而,人们可以为一个陌路人点滴帮助而感激不尽,却无视朝夕相处的老板的种种恩惠。将一切视之为理所当然,视之为纯粹的商业交换关系,这是许多公司老板和员工之间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的确,雇用和被雇用是一种契约关系,但是在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