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风云录》第152章


张震走出工事,伏在一隐蔽处,朝山下看。
山下敌人新修的公路上,运输车辆一辆接一辆。
从迹象上看,敌人马上就要进攻了。
杨勇在电话中告诉他:“看来,你们营是敌人进攻的重点,你们要加强防守。为了增加火力,团里决定给你们营增调一挺轻机枪。”
张震大为高兴:“谢谢团首长。我们一定不辜负首长的希望,坚决守住阵地!”
激战一整天过后的夜晚,前沿阵地显得异常的寂静。月光下的高虎垴前沿阵地的山坡上,敌人尸体和红军战士的尸体横七竖八地交织在一起。牺牲的红军战士有的紧紧卡住敌人的脖子,手指陷入肉里;有的战士胸前插着敌人带刺刀的步枪。场面十分残忍、悲壮。
突然,山坡上悄悄摸下来一批战士。他们在搜寻敌人的枪支弹药。当他们看到红军战士的尸体时,不由注目很久,默默志哀,还有的向他们行军礼。
突然,敌人夜间打炮了,山坡上到处是炮弹的爆炸声。搜寻枪支弹药的战士背着东西退回山上掩体里。一发炮弹刚好落在掩体上爆炸,将掩体炸上天空。
坚持了二十多天的红军,虽然也杀伤了不少的敌人,但是红军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得不于28日全线撤退。
就在这一天,在老营盘阵地上,陈毅冒着炮火来到三军团六师阵地,在师长曹得清陪同下,察看敌情和我方防御情况。突然,敌机飞临上空丢炸弹,一时间老营盘阵地变成了烟火的海洋。曹得清师长拉住陈毅进了松木工事。
工事在炮弹爆炸声中直往下掉土,甚至还有些颤动。曹得清面对这种局面,十分伤感地说:“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
陈毅话语出口掷地有声:“他们根本不懂打仗,全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在那里搞瞎指挥!我曾建议他们以我之长,击敌之短,主力到敌人后方去,不仅不采纳,反而被扣上‘鼓吹游击主义,典型的机会主义’帽子。毛主席领导我们反‘围剿’,那仗打的多痛快,让敌人闻风丧胆。”
突然,工事发生了大的颤动。曹得清师长和其他人忙将陈毅拉出,跑向另一个工事。身后传来“轰”的一声,工事垮了。曹得清师长暗自庆幸行动得快。
于此同时,在敌人一侧的碉堡内,周浑元率属下正通过观察孔用望远镜观察我方阵地。他所看到的是红军阵地上成了一片火海。他十分得意地说:“我看共军的工事硬,还是我们的钢铁硬,他们支持不了多久啰。”
几个属下随声附和:“以前,我们让共军牵着鼻子走,吃了不少苦,如今该是他们吃苦的时候了。”
“嗯,岂止是吃苦,让他们在我军的强大攻势下完蛋!”
周浑元:“对!就是让他们完蛋!告诉炮兵,把炮弹都给我打出去,打得愈多愈好!俗话说‘笑到最后,才笑得最甜’。”
炮弹在爆炸,大山在摇动。陈毅冒着炮火离开指挥所。突然,一发炮弹在陈毅身边不远爆炸,他倒在了血泊中。曹得清师长奔过来扶住陈毅,检查伤口,右胯骨被弹片击中,造成粉碎性骨折。
担架过来,曹得清将陈毅扶上担架。两位战士抬着担架,冒着炮火冲下阵地。硝烟淹没了他们的身影。
20。云石相聚
博古和李德牢牢地掌握着军队的指挥大权,朱德和周恩来在前线无事可做,只好由前方回到了后方梅坑。
朱德同周恩来在一起就时局问题已谈了好久。
朱德对他说:“你同他们打交道多,又是中央常委,应该做做他们的工作,想法挽回局面。”
周恩来也是有苦难言:“工作我是要做的。现在你讲,他们根本听不进去。”
朱德:“外国的打法,到中国打仗就不一定适用,也不能死抱着地图指挥打仗。我们吃亏就吃在了闭门造车上。”
周恩来没有说什么。
朱德试探性地问:“还是把润芝请回来吧。有他指挥,这仗还能有转机。”
“难哪。”周恩来长叹一声:“刘伯承顶过他们几次。他们干脆就把他这个参谋长甩开了。刘伯承也躲着他们。有几次,博古、李德要他陪着去前线视察,他都借口不去。为此,他们很恼火,对谁都不相信。”
俩人沉默了,面对面地坐着,长时间的相对无言。由于前方战场形势吃紧,俩人都心情低沉。
好长时间,朱德突然开言:“我是中革军委主席,你是副主席,我是红军总司令,你是红军总政委,这指挥打仗的事,我们都无权过问,只能是个传声筒。”
周恩来对朱德所讲也有同感,不置可否地苦笑一下,突然转了话题:“寻维洲、粟裕等人率七军团东征,想调动敌人,以减少苏区的压力,结果,未能牵动敌人。任弼时、肖克、王震率红六军团西征,行进得也很艰难……”朱德非常愤慨:“仗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再如此打下去,红军非拚光不可!苏区非拚掉不可!”
就在他们为红军前途担忧时,张闻天巡视回来,坐在石凳上看书的毛泽东看见忙起身热情地迎上前:“闻天同志,你辛苦了。”毛泽东继而叫道:“小吴、小陈,快来。”
吴吉清、陈昌奉应声而到。
毛泽东吩咐:“快帮张主席把房子整好。”
吴吉清接过张闻天随身携带的东西,拿进了东边侧房。
毛泽东拉住张闻天坐在大樟树下,拿出烟让张闻天。张闻天摇摇手,表示不抽。毛泽东自己点燃抽起来:“你路上辛苦了,闽赣情况还好吧?”
张闻天好像有难言之隐:“一言难尽。”
陈昌奉端来一盆清水和毛巾,放到张闻天面前。
毛泽东:“快洗洗,消消汗。”
张闻天洗过后,陈昌奉端走了脸盆。
张闻天情绪低落:“我走了几个地方,民众已经承担不起战争所需。”
毛泽东见张闻天不像以前那么“左”了,说:“过去,我们打仗在有利于我们的地区打,筹款到富裕的地方去筹。苏区本来就不大,军民自己要用、要吃;国民党军队来了加上烧、杀、抢、吃、用,经济上出现捉襟见肘的局面,已成必然。”
张闻天苦笑一下,摇着头,叹息了一声,走进自己的住室。
毛泽东望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
晚饭过后,毛泽东、张闻天坐在大樟树下的青石凳上进行了有生一来的第一次长谈。这次长谈奠定了他俩人今后的关系,也就有了在长征途中和王稼祥一起被人认为的“三人阴谋”之说,也就有了在遵义会议上的关键的一票。
毛泽东告诉他:“我看过你写的小说《旅途》,我还能记上一两句。”
张闻天惊喜:“是吗?”
毛泽东背着《旅途》中的句子。“‘四周静悄悄的,和风吹在街道两旁列树的树叶上,发出沙沙的叹息……”
张闻天那紧蹙的眉头一下子舒展了,微笑着说:“主席的记性真好。不过,你写的《桔子洲头》我能全文背下来。我最喜欢‘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问得好!中国几千年尤其是近百年,外国列强入侵中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孙中山领导革命,把封建皇帝给推翻了,先是被袁世凯篡夺,后又让蒋介石利用。共产党这些年也是风风雨雨,曲曲折折,道路艰险。中华民族,由谁主沉浮?这确实是一个严肃而又现实的问题。”说着他那刚舒展开的眉头又紧紧地聚拢了。
毛泽东笑笑,自我解嘲道:“那是学生时代所写。年轻时‘意气风发’,总想‘指点江山’,无所顾忌。”
翌时清晨,俩人相约在云石山树丛小道上散步。俩人边走边谈,谈得很投机。最后来到一片竹林前停下。
毛泽东一语双关地说:“你看,竹子长得挺拔,有一种宁折不弯的性格。”
张闻天知道毛泽东的话外之音,也说道:“我就喜欢竹子的性格。它傲风霜、顶严寒烈日,依然苍劲。”
毛泽东又说:“它还有另一面,‘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啊。”
张闻天听着,细想之后,觉得毛泽东对他们“洋房子”人的批评是对的。他承认,“洋房子”人的肚里理论多、实践少。
毛泽东又接着说:“什么事物都是一分为二嘛。”
张闻天看着挺拔的竹林,暗想道:“毛泽东好以物比人,说出来的话浅出深入。眼前的错误教训了我们,这是以血的代价换来的,是千万个战士的性命换来的。就连我也受到了他们的排挤,圈外人是了解不到这一点的。”
毛泽东看着他也在暗想:“看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