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的历史:山海经 大揭秘》第2章


通过语言的技巧将真实的事件扭曲变形,不只是为君者讳,为长者讳,这种忌讳有时候纯粹是出自于本能的,这种叙事风格也就形成了《山海经》这种文体的必然。
我们既然能够认同这一点,也就掌握了解读《山海经》的基本技巧。
4禁忌历史的解读与分析
历史发展到了今天,史学家已经研究出了一种基于理性与逻辑的神话与历史解读方法,通过观念性的技术解析,还原隐藏于神话内核深处的历史事件,简单说来也就是对加了密的历史事件进行密钥解密,让我们透过重重迷雾,了解到被时光尘埃所覆盖的历史真相。
这种分析方法,也就是对原始的神话文本进行关键词设定,然后再通过逻辑关系的肯定或否定,剖析出历史事件的原貌。
例如,《太平御览·卷五十》中有一段记载,正是我们在本书开头时所提到的故事:
贰负之臣曰危,与贰负杀窫窳。帝乃梏之疏属之山。桎其右足,反缚两手与发,系之山上,在开题西北。郭璞注云:“汉宣帝使人发上郡磐石,石室中得一人,徒裸,被发反缚,械一足。时人不识,乃载文于表安以问群臣,群臣莫能知。刘向按此言之。宣帝大惊,由是人争学《山海经》矣。”
——《太平御览·卷五十》
这段故事,实际上是两段叙述,一段是叙述贰负杀窫窳,另一段则是讲述汉宣帝时代的考古学发现。
关键词隐藏的历史思维拼图这段文字,就如同从太古时期的漂流瓶中取出来的纸片,虽然个别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但大概的意思,还是能够一目了然的。
这样一分析,我们就会恍然大悟。所谓的贰负杀窫窳事件,不过是上古时代的一场夺嗣之战而已。说的是上古之时,一个拥有统治者血统的年轻人,曾经两次起兵,企图通过暴力干掉掌握政权的老爹,夺取政权。起兵者拥有着自己的追随者,但下属中也有人对战争的结果不看好,曾经力劝此人打消用暴力夺取政权的念头,可这老兄权迷心窍、执迷不悟、孤注一掷,贸然发动了武装叛乱。叛乱的结果真是不太妙,第一次叛乱,这老兄失败了,然后他再接再厉,又搞了一次,第二次败得更是凄惨。
两次武装叛乱失败之后,统治者很生气,就狠狠地批评了这个不懂事的破孩子,横竖天底下都是咱们家的,你急什么你……批评过后,这个两次掀起叛乱的人勇敢地承认了错误,然后被关了禁闭,认真反思……听起来这件事情好像没有多么严重,但是这种事毕竟有违传统,最要命的是,分明搞到最后,这个两次掀起叛乱的家伙,还是美滋滋地继承了法统,接掌了大宝,并没有被剥夺权力的继承。既然他已经修成了正果,以前那些丢人现眼的事情,当然不会再允许别人提起了,但是老百姓却憋不住,非要把事情说出来,老百姓非要说,领导们就横堵竖堵,逮几拨“造谣惑众”的,别人也就长了心眼,再说出来,我们就得到了这样一个怪故事。
那么,这个急不可耐,两次掀起武装叛乱,打定了主意跟他老爹死磕的怪孩子,到底是哪一个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山海经》一书的最终秘密解读了。
5远古的叛乱旗帜
《山海经》这部著作,很多人认为成书应该是在两千多年前,而且这本书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本书,它至少是由一本书和一幅巨大无比的壁画合并而成,凑在一起的。
而且,壁画和原书拼凑得还是很科学的,书中所提及的故事及资料,距现今最近也有4400年之久了。
也就是说,《山海经》一书记载的是商王朝之前的事情,故老相传,此书乃中华上古三皇五帝之中最后一任帝王——夏禹亲自撰写的。
人们相信《山海经》一书是由夏禹原创完成,也不是毫无根据的。中华历史上有着大禹治水的传说,据说大禹时代,整个地球都泡在汪洋大水之中,百姓每天在沼泽中扎着猛子讨生活,逮到鱼就吃鱼,捉到虾就吃虾,生活得相当艰难,大禹看不下去了,于是拎着绳子和锹,跳入深水中泄洪,此洪一泄就是十三年整,由于大禹天天泡在水里,泡得腿上长出了绿毛,膝关节向四面八方扩展,走路时亦步亦趋,只能踮着脚小步挪动。从此这种走路的方法,在历史上又称之为“禹步”。
大禹治水,勘定九州,从此人类进入了陆地生活时代,大禹的功绩,从此代代相传,传颂至今。
有关这段故事,在《山海经》上也有记载:
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
言其《五臧》,盖其余小山甚众,不足记云。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天地之所分壤树谷也,戈矛之所发也,刀铩之所起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封于太山,禅于梁父,七十二家,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谓国用。
右《五臧山经》五篇,大凡一万五千五百三字。
——《山海经·中山经》
目前学者的定论,认为这段话并不是《山海经》中的原文,而是战国时代的学者们在研究的时候,为了把原文看得明白,添加的注解和诠释,后世人编书,囫囵吞枣,一口气全都保留了下来。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大禹说,天下的名山,我经历了五千三百七十座,一共六万四千零五十六里,这些大山分布在大地东西南北中各方。我把这些山都记在《五臧山经》中,除此之外的小山太多,就没有一一地统计记述。广阔的天地从东方到西方共二万八千里,从南方到北方共二万六千里,江河源头所在之山是八千里,江河流经之地是八千里,出产铜的山有四百六十七座,出产铁的山有三千六百九十座。这些是天下地上划分疆土、种植庄稼的凭证,是出产戈矛等兵器的地方,也是战争的根源,因而能干的人富裕有余,笨拙的人贫穷不足。国君在泰山上行祭天礼,在梁父山上行祭地礼,一共有七十二家,或得或失的运数,以及兴衰存亡都在这土地上,国家的一切财富也来源于这些山川。
以上是《五臧山经》五篇,一共一万五千五百零三个字。
这一段文字,是用来证明《山海经》一书确实是大禹他老人家捣鼓出来的,白纸黑字放在这里,有谁非要不信的话,那就摆明了是抬杠。
而且我们已经说过,《山海经》书中记载的事件,距现在最近也有4400年了,都是发生在大禹之前的事情,这两个证据叠加在一起,至少能够证明《山海经》一书所关注的是大禹之前的历史与山川地理。
但是,这本书中有着太多太多的悬疑事件,足以让研究者看得大脑爆炸,书中有长翅膀的鱼、生着人头的羊、满天乱飞的牛、能一口气吞掉大象的巨蛇……数不尽的离奇古怪的动物,都是把地球掰碎了也无法找得到的。难道说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真的遇到了如此之多的怪物不成?
如果大禹在治水时真的遇到了这些怪物,那么他到底是在哪里治的水?外星上吗?如果大禹并没有见到过如此之多的怪物,那么这些怪物的象征与寓意,又是什么?所以《山海经》这本书,肯定不是大禹的原创,如果是大禹写的,他天天研究怪物还研究不过来,哪还有时间治理洪水?
这样一来,我们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神话解读概念,这个概念包括了如下几点:
关键词隐藏的历史思维拼图结论竟然是——大禹治水、辛勤为民的事,不曾发生过。
也就是说,《山海经》这本书,实际上不过是民间舆论而已,是对大禹的正面宣传、大肆忽悠自己治水功业的彻底否定。
古代典籍上记载,大禹会天下诸神于会稽山下,命令众神到点集合,听他点卯,却不料巨人族的首领防风氏迟到了,大禹毫不客气,当即将防风氏的大脑袋给砍了下来,可见大禹所拥有的权力是何等的强势,砍别人的头犹如风吹帽,一点也不手软。
而且大禹还是中国历史上首开刑杀之先河的人,他创造并发明了砍头、剁脚、挖掉膝盖骨、剜眼睛、割掉生殖器官等多种肉刑。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景仰他的创造力,他还铸了一只大鼎,将这些方法详细地刻在鼎上,供后世的变态杀人狂观摩学习。
大禹能够琢磨出这么多杀人的方法,可见他的脑子一天到晚转来转去,琢磨的都是残害生灵的念头,让我们相信这样一个人会跳到洪水里去泄洪,而且一泄就是十三年,这是根本不可能的,真正琢磨治水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