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天王列传》第5章


为他们有像贾巴尔、沃西、麦克黑尔和丹尼斯·约翰逊这样优秀的球员,事实上,如果乔丹也像他们一样仅仅只是传球给公牛队队友的话,那么公牛队全季的比赛结局可能会是20胜62负,甚至零胜82负了,如果我们设想在那个赛季NBA的总裁大卫·斯坦恩(DavidStern)——或许,我们都承认他是NBA最伟大的改革者——把乔丹与拉里·伯德或者与“魔术师”约翰逊相互交换一下球队位置,或许我们就会看到,到底公牛队会取得多少胜利,或者说,湖人队和波士顿塞尔特人队会输掉多少场比赛了。
乔丹说:“我仅仅把这些议论看作是要我发挥得更好的一种挑战,也把它看作是要我们队更上一层楼的动力。”他又说:“但这并不意味着公牛队仅有我一人在战斗,取得胜利要靠大家的努力,难道说没有‘魔术师’约翰逊的传球,贾巴尔、詹姆斯·沃西便进不了全明星阵容?没有拉里·伯德的支持配合,麦克黑尔和丹尼斯·约翰逊在波士顿塞尔特人队内便不能有所作为?持有这种想法的人无疑是个大傻瓜。”
拉里·伯德曾三次获得NBA最有价值球员奖,“魔术师”约翰逊在1986——1987赛季以高于乔丹的票数获选该季最有价值球员,尽管该季乔丹技艺蒸蒸日上,在NBA的影响如日中天,然而“魔术师”约翰逊却以助攻数略高于乔丹的成绩,夺走了这项被誉为职业篮球中的爱因斯坦奖的NBA最高奖励——最有价值球员。
很显然,乔丹若想得到这一殊荣,公牛队就必须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就必须找到能与乔丹进行配合的人物。
但令人遗憾的是公牛队的上层,他们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未能邀请到、租借到、或者偷挖到一位能给他们这位非同寻常的年轻核心选手以足够支持、配合的球员。以天才球探闻名于NBA的公牛队副总裁杰里·克劳斯(JerryKrause)曾允诺,要为乔丹寻求到强有力的支持者,使公牛队有足够的力量向NBA总冠军发起挑战,但挑来选去总未如意。1986~1987赛季,公牛队也仅仅停留在42胜40负的战绩上,与一流强队仍有一段差距。
乔丹则认为,克劳斯这位矮胖的来自于丹蒙罗阳连锁饭店的副总裁已经陷入了一条错误的选人之路,1985~1986赛季,当乔丹的腿骨折之后,他们就一直要求乔丹不要上场,即使他的腿康复了之后也是如此。乔丹暗示,这是公牛队的领导层希望球队失利,以便球队能在球季后的选秀排位中得到一支好签。但乔丹也承认,“面包圈”克劳斯——因为克劳斯极爱吃油炸面包圈——这一招收到了效果,尽管见效得很慢。乔丹对公牛队那几年在选秀大会上选中的新秀表示满意,1986赛季,克劳斯从公爵大学选来了布雷德·塞莱斯(BradSellers)。1987年,选来了中阿肯色大学的大前锋霍利斯·格兰特(HorceGrant)。同时,按照一项选秀前的协定,将西雅图超速队选得的新秀,乔丹在高中时期的前队友,当时并不出名的小前锋斯科特·皮彭(ScorttiePippin)揽入队中,这些新球员的加盟,无疑使公牛队的实力逐日增强,特别是格兰特和皮彭,更与乔丹携手合作,成了日后公牛队登上NBA总冠军宝座的绝对功臣。尽管如此,乔丹仍对克劳斯持怀疑态度,他说:“我和面包圈相互之间都保持着一段距离。”
乔丹对当时的公牛队教练科林思也有过不信任。尽管后来有人认为,不幸的科林思指挥过乔丹领衔的公牛队却未能与乔丹一道共享公牛队荣膺NBA总冠军的辉煌。1984年,在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校友运动会上,乔丹曾认为科林思是“间谍”,当面说过科林思:“我实在不想认识你。”1986年,当34岁的科林思接过了公牛队主帅帅印时,乔丹对此事仍然没有释怀。然而此后不久,两人却找到了他们的共同点——两人都曾是奥运代表队选手,也曾想作过高尔夫球运动员,都以较高的选秀位次入选NBA职业篮球俱乐部。而且,两人都遭到过骨折的磨难,科林思似乎是在1981年因股骨骨折而结束了自己的职业运动员生涯。当然,两人也曾因为训练制度而有过小小的不愉快。
“迈克尔·乔丹本人和公牛队领导层都知道,如果让他长期在队内处于这种超负荷的压力下运转,意外迟早会发生。当然,有时我甚至会侥幸地希望,像迈克尔这样的人绝对不会发生意外。”科林思在乔丹骨折之后感叹地说。
乔丹显然是一个相当挑剔的人,这后来已不是什么秘密。他与科林思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技术的认识上。坦白地讲,乔丹并不认为科林思是一个能让公牛队夺得冠军的教练,事实当然已证明乔丹是正确的。
不过,后来一度有种风言,指责乔丹看不起他的队友——这一点并没有什么证据。也许乔丹太过于优秀,领袖作用太过于突出,因此开始时与队友们的距离较远。但乔丹绝非那种傲慢自大、不识大体的人物。
1988年,在夺得NBA常规赛季“最有价值球员”后,乔丹把奖金分成了12份。他对队友们说,这不仅仅是金钱,这也是友情,咱们人人有份。不仅如此,他还对报界大声宣称:“尽管我得到了‘最有价值球员’奖,但我的表现离不开我的亲密搭档,离不开我的队友的配合,没有公牛队,就没有我乔丹。”
乔丹已经完全成熟起来了。
飞人与刺客
1989~90赛季,菲尔·杰克逊接替科林思成为芝加哥公牛队的教练。他的到来是公牛队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乔丹王朝殿堂最重的一根巨柱的撑立。这么说毫不为过,在篮球圈子里,乔丹真正的朋友不多,巴克利可以跟他无话不谈,皮彭则是他“处处罩着”的小弟,而若问乔丹最钦佩的人,则只有菲尔·杰克逊。
杰克逊是1973年NBA冠军队纽约尼克斯队中的一员猛将,因为个子瘦长而有“拖把”的绰号。杰克逊在作球员时就以好读书而闻名,退役后在新泽西网队干了几年助理教练。1987年踏进芝加哥,协助科林思,科氏辞职后,他被“扶正”。
杰克逊对中国道教和佛教颇有研究,并将其心得用之于训练和管理球队上面。他与球员之间相处的方式也与众不同,善于把握每个球员不同的心理和个性,因势利导,使球队十几个人很快就融为一体。他也凭此赢得“禅宗大师”的美名,并博得了乔丹的由衷信任。
1995年,乔丹复出NBA,他回到公牛队的一个条件就是留下杰克逊和皮彭。1996年,乔丹与公牛队续约时,他又一次提出同样的条件:杰克逊留下,我就留下;他走,我也走。两个人的关系由此可见。
公牛队在睿智远虑的杰克逊的调教下迅速成为NBA的一流强队,那时候,阻挡乔丹一统天下的障碍就只有底特律活塞队和那个总是带着一脸轻蔑笑容的伊塞亚·托马斯。
而所有了解NBA的人都明白飞人与刺客、公牛和活赛之间结了多么深的梁子。
80年代后期,波士顿塞尔特人队衰落,芝加哥公牛队以为在东部称王的机会已经来到,乔丹等人跃跃欲试。谁知公牛每次欲奋起时,都被底特律活塞队的人马给活生生地压住。
1988年季后赛,公牛队好不容易将克利夫兰骑士摆脱,谁知在东大区半决赛上被活赛队收拾,而且输得很惨,公牛五场中只胜了一场;1989年,公牛队重整旗鼓,被誉为最具王者相的队伍,乔丹的得分王已经拿得不耐烦了,但活塞队依然守在公牛前面,以托马斯、罗德曼为首的活塞队打得极为凶狠,每场比赛都要令对手领伤回营,尤其公牛和活塞相遇必是一场战争,皮彭身上至今仍有一块大疤,便是罗德曼肘击所赐,所以皮彭对罗德曼恨之入骨,即使是多年以后两人成为公牛队友,皮彭也很少和罗德曼讲话。至于乔丹对活塞这些“恶人”更恨得咬牙切齿,若非托马斯这些打球如打架的人,乔丹早已手捧冠军杯了。
活塞队虽然恶名远播,却也有自己用兵之法,尤其是该队防守之道,令擅长快攻的公牛特别头大,复赛中,公牛队在与活塞队的连续17次交锋中输掉了14场。
除却活塞队,公牛到处耀武扬威,乔丹更是势不可挡。进入1990年季后赛,公牛以4比1战胜了克利夫兰骑士,尤其在第五战终场前,乔丹跳投射入其传奇一球,使公牛反败为胜。这一投使怀旧的人想起1982年他为北卡大学征服乔治城大学而获得NCAA冠军的最后一击。
但上帝在1989年、1990年都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