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第54章


李世民示意,军士上前,打开囚车,搀扶颉利到李世民前跪下。
李世民凝视着颉利,示意内侍。内侍在颉利身边放好坐席。颉利没有坐,伏倒痛哭。
李世民:大可汗要有大可汗的样子。来人,引他去太仆馆,不要怠慢他的饮食。
第三十章
宫廷宴会,李世民、房玄龄、李靖、李勣、魏征、戴胄、萧瑀、岑文本等在座,互饮。乐队演奏着乐曲。
内侍报道:太上皇到。
乐曲改变,李世民等起立。李渊须发皆白,盛装的张婕妤扶持着他走进来,李渊微笑着频频点头。李世民出座,出来迎接,李世民与张婕妤对视,张婕妤终于垂下眼睛,让出李渊的胳膊。李世民搀住李渊的胳膊,引他入座。
高昌王?文泰觐见:大唐一统四海,天下响动,震烁古今。我们高昌、于阗、疏勒、波斯、康国等二十九国商定,愿为大唐皇帝上尊号,名曰天可汗。希望天地四方,皆受天可汗庇护。
李世民站起身来,向前走了两步:我管理的是大唐,你们还要我管理你们的国家吗?我看不必了,大家都各自管理好自己。高昌王、西北诸国国王和各国使节,今天我们一起来庆祝四海太平,你们要给我一个称号,天可汗,这是从未有过的。中原古语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就是民啊。我为天可汗,就是要与诸国共保四海太平,万民安康。
乐曲开始,节奏鲜明。颉利要求跳舞,李世民允许。冯盎也出来跳舞。
李渊:我从来没有见过北胡南越的人,在一起跳舞,今天真是开眼界,真是天下一家啊。
戴胄陪同日本使节行走在长安城内的大街上。日本使节一边四处观望,一边啧啧称赞,不小心脚下一绊,手中拿着的夹子落在地上。夹子中的纸散落一地,可以看到,纸上画着各种唐朝的建筑、服饰等等。
戴胄帮日本使节捡起纸张,放回夹子中:这些是什么?
日本使节:这是我近日来在大唐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回去进献给天皇陛下。
戴胄:哦,原来是这样。
日本使节:我还有一个愿望,不知能否实现。
戴胄:什么愿望,也许我能帮得上忙。
日本使节:大唐的建筑瑰丽雄伟,是我们国家的建筑所不能比的。不知能否向你们索要一些建筑的图纸,我们回国之后也好模仿。
戴胄:这个应该不难。我会派人安排。
两仪殿,李世民与房玄龄、戴胄、萧瑀、魏征议事。
房玄龄:去年,户部奏称,塞外回归的人,向唐朝投降的人,相加共有一百二十余万人。我们现在差不多有三百万人口。土地虽然多,好地人口稠密,生地人烟稀少,去年回来的一百二十余万人,只能安排到生地去。春天种谷,现在眼看就要收了,生地,也就是返乡的百姓,每户免除税收两年,每户口粮十石。
李世民:是啊,向朝廷贷的种子,今年要还,也是一笔负担,应该免除税收两年。
戴胄:恐怕不行。
李世民:应该免除税收三年?
戴胄:我不是说两年还是三年,而是按户收税,看起来公平合理,但户有大小,小户负担重于大户,其实不公平,不合理。按户收税,不如按人头合理。
李世民想了一下:不愧是户部尚书啊。按人头收税,不要两年还是三年,而是永远如此。
房玄龄:一百二十万人中,有十万人是突厥人,是拆散他们的部落,分散人口到各州县,还是把他们安置在哪里?
魏征:突厥人的心我们摸不透。现在如果把他们安置到中原州县,他们有十万人,数年之后,人口繁衍,就是心腹大患了。晋朝初年,郭钦、江统劝晋武帝把胡人逐出塞外,晋武帝不接受,让他们在中原。二十年后,洛阳一带,成为胡人的巢穴,不可以不警惕啊。
戴胄:现在有这个机会分散他们,让他们不能再聚合作乱,机不可失啊。
房玄龄:右丞,你不是说人都是可以教化的吗?我看还是应该把他们安排到河套,既是他们熟悉的地方,又是农耕的地方,教给他们农耕和礼义,将他们教化为大唐的百姓,不是很好吗?
李世民:这样好。这样吧,东起幽州(北京),西到灵州(宁夏灵武),在原来突利可汗的地方,设顺州(辽宁朝阳)、佑州、化州(陕西榆林)、长州(陕西靖边)四个都督府,再在原来颉利可汗的地方,设六个州,东方设定襄都督府,西方设云中都督府,又可防备,又让他们在原来的地方。
房玄龄等点头,记录。萧瑀有些不耐烦。从袖中取出奏章,递给李世民。李世民展开,阅看。
抑制住不悦:突厥终于平定,天下太平,朝廷大赦天下,百姓正欢欣鼓舞,民气旺盛,你……
萧瑀:我身为御史大夫,职责所在,不能不奏。定襄道行军总管李靖,在碛口集结各路大军,没有陛下手敕,擅自启动兵马,按律视同谋反;定襄道行军总管触犯军律军法,臣请将李靖交付军法审判、弹劾,并不为过。
李世民、房玄龄、戴胄都瞪着萧瑀,说不出话来。
太极殿,李世民对坐在他斜对面的突利:阿史那什钵苾,我让你回到你的草原。但你不再是突利可汗,你是唐朝的顺州都督,你要遵守的是大唐法令,不可以乱来。
突利惊讶,手挥舞了一下,拜:谢皇帝陛下。
李世民:我还要封阿史那思摩为怀化郡王,他在颉利最困难的时候,仍然跟随他,我喜欢他的忠心,我要让他统领颉利的族人。
突利望着李世民,感动地点点头。
李靖到李世民前,跪拜。李世民望着屏风,李靖也望向屏风,见军情驰报在屏风的显要位置上贴着。
李世民转过头:军情驰报一路上没有封口,该当何罪!
李靖:天寒地冻,粘不上。
李世民从漆盒中取出封套,观察:真是这样?你给自己惹麻烦了。
李靖微笑:御史那些家伙,随他们去吧。
李世民:不可侮辱朝廷御史。不要不在意,朝廷中最严格的就是御史,我都不好对付,你就更要小心了,否则,你灭了突厥,御史灭了你。
李靖不服气地叹了一口气:说我在碛口擅自启动兵马,陛下应该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吧,碛口到长安,千里之遥,若等待陛下手敕,早就贻误军机,让颉利跑掉了。
李世民:是啊,颉利跑掉,再集结力量,就不是今天的局面了。你当机立断,正合我意。不过军法到底是军法,你怎么对付?
李靖:我只管打仗,打仗以外的事,是死是活,我都不管。说到军法,只是对百姓而言,而不是针对军队。御史的弹劾,其实没有道理。
李世民:隋朝史万岁击破达头可汗阿史那玷厥建立大功,隋文帝不但没有赏赐反而将他斩首。我跟杨坚不一样,只记你的功,你为大唐立了大功。
李靖:如果御史按军法弹劾我,治我的罪,好吧,我就将功折罪,算是白打了。
李世民笑了:没有白打,不会白打。听说你有防冻伤的药,所以你这次能率兵长途奔袭,军士没有握不住刀枪的事。
李靖笑了:我以前带荆蜀的兵多,这次打突厥,带的是关陇的兵,他们自己就有药,我的药还是他们给的。不过我还是冻伤了,所以坐在陛下这里,脚痒得不行。
李世民哈哈大笑。
两仪殿,李世民:李靖弹劾的事,诸位有什么看法吗?
魏征:陛下怎么看呢?
李世民:如果处理李靖将军,倒是可以给天下一个震慑。但是刚刚胜利,举行过如此大的庆祝活动,这里就要法办统帅,很不好看。如果放任不管,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李将军我倒是不担心,只是怕纵容了其他人啊。
魏征:臣以为,这不是李靖将军个人的问题。此事发生在李将军身上,可反映的却是军队的问题。即便不是李将军,换了别人也是一样。
房玄龄:军队的问题是老问题,贞观以来虽然统一了军权,但是领兵制度并没有多少改变。从军纪入手,解决军队问题,也未尝不可。加上新近胜利和机构调整的成功,有利于军队问题的解决。
魏征:臣考虑这个问题,主要是政治影响方面的。如果审理李靖,总是所得不如所失。军纪问题虽然不是小问题,但是对于这次战争而言,大胜利的结局是最重要的,相对而言军纪是小问题。就这次战役而言,没有赏功,只要罚过,那么天下人会认为朝廷只看缺点不看成绩,甚至是重视小缺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