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窗小语》第16章


炷强檬骶退懒恕?br /> 在有秩序的生命过程中,我们不要奢求某些反常的现象,就像那棵合欢木,并不是它的生意更为加强,反而是失去了。
洞观全体
我们常说:“学历史使人聪明。”这聪明的不是智商,而是看了历代的盛衰、兴发、冶乱,所得到“洞观世事”的能力。
我们做其它的学问也应当这样,不要过于片面,而当洞观全体,唯有了解了事物的本末之后,才能有更准确的把握。
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有一首非常著名的饮酒诗,其中前半段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远”这个字,实在有很深的哲理。画,放远看,常更美;山,站远看,常更幽;对名利看得远,就能潇洒;对小人避得远,则少是非;将思想放得远,能洞观事物本体;将心放得远,能少去许多烦扰。
人生在世,近朱墨、近声色,都容易;最难的就是这个“远”字。
楼梯与电梯
就时间效率来讲,我们上楼应该坐电梯而不要爬楼梯。但是就做学问来说,则应该爬楼梯而不要坐电梯。
我们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做,学问才能坚固,如果只想求快,走捷径,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梁启超说:“为学之力;贵乎循序渐进,经久不辍,故一日不必要多学。”
生命的领悟
有人读了十几年的书,就能写出很好的作品;有的人却念了一辈子的书,仍然毫无自己的见解,这是因为不多思考的缘故。对于生命也是如此。有些人很年轻就对生命有深刻的体会;有的人却活了七八十岁,仍然不知道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生命的充实,不在于年岁的长短,而在于领悟生命的深浅。
历史像一篇文章
如果历史像一篇文章,我们就是缸中的一两个字。
文章是要不断写下去的,我们的任务则是使上下文能够承接,而且写得更好。
欣赏无偏见
我们常可以看到,当小孩子刚学会一句话的时候,总是重复地使用它,也不管用得适当与否。
在学习欣赏的过程中,我们也跟小孩子差不多,每当我们新学会或者新领悟一种美的原则时,就总以这种原则去看每一样东西,非某一家的画不看,非某一种的酒不尝。其实真正到了欣赏能力的最高境界,也就没有偏见,无所不能欣赏了!
存在的意义
“存在”这个词,有许多不同层次的意义。狭义的存在,是存活,只要“双肩承一喙,俯仰天地间”地活着,就是存在。广义的存在,是长存,由“独善其身”,进而求“兼善天下”,譬如诸葛亮,由“躬耕南阳”,进而“见危受命”,由小的个人存活,大而为国家、民族的存亡继续努力。
求个人的存活者,常能苟存性命,活得久些;求兼善天下的人,常会牺牲小我,活得短些。但是后者的存在,是为众人存在,也将会“长存”在人们的心中。
行百里者半九十
我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是又讲:“行百里者半九十。”前一句譬如写文章,开头最难。后一句好比作文容易虎头蛇尾。
一件事情要想真正的成功,不但要有事先周详的计划,更得加上坚持到底的精神。
绝弦与割席
大家都知道伯牙绝弦和管宁割席的故事,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管宁因为华歆不努力,只向往荣华,则将席子割断以示绝交。一个是因为再没有知音的人,一个是因为志趣不相投。
由此可知,古人对朋友是多么地重视,对于择友是多么地慎重了。
母爱
如果问这世上最崇高而无条件的爱是什么,那应该是“母爱”了,因为它几乎可以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和执著,不仅为人类所拥有,也表现在千千万万其它动物的身上。看那袋鼠怀着孩子,无尾熊背着宝宝,鳄鱼衔着幼子迁徙,鸵鸟、企鹅、母鸡,撑着翅膀,保护自己的下一代,怎不令人感动于那母爱的神妙、伟大呢?
母爱是向下、而很少要求回报的,她给予子女的,总比子女回馈的多。小时候,母亲是我们的摇篮、手帕和百科全书;青年时,母亲是我们的训诲、指引、中年时,如果母亲仍健在,她多皱纹的脸,则像是一首诗,让我们歌诵。因为已经做了父母的子女,才能更深刻地体会母爱的伟大。问题是,对那垂暮年老的母亲,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我们当成为她的眼镜,看到盼望的实现;成为她的拐杖,在倾倒时得以依靠;成为她手的延长,把母亲给我们的爱,交给下一代。
时间的马车
如果时代像是一辆马车,我们就是车上的人。一方面是我们驾驭着马车跑,一方面也是马车带着我们跑。时代会因为我们的创造而改变,我们也因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每一分每一秒,这两件事都同时发生,想到这些我们怎能不把握时间,分秒必争呢!
天生的诗人
我们常说:“诗人是天生的。”其实不如讲“人是天生的诗人”。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情境都能引起我们诗一般的感触,只是没有办法描写出来,作成一首诗罢了!所以勃朗宁(browning)在评论他想象的诗人时说:“你的脑筋博动则成音调,别人只能感觉的,你却能说得出。”
但是话说回来,能在生活中保有一份诗的感觉,即使写不出,不也足够了吗?
施比受更有福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佛洛姆(Erich Fromm)在《爱的艺术》这本书里说:“不成熟的爱,所遵循的原则是‘因为我被别人爱,所以我爱别人’。成熟的爱,所遵循的原则是‘因为我爱别人,所以我被别人爱’。”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不同,其实当中差距很大。
我们往往只要求别人给予我们什么,却不想自己给了别人多少。真正的快乐不一定是人超,所以基督教有一句话:“施比受更有福。”
艺术陶冶
我有不少习画的学生,当他们刚开始学画的时候,都有同一种感觉,就是虽然绘画的技巧一时很难成熟,生活却变得充实了。季节的更换,草木的消长,各种色彩与形态的美,以前不曾注意的,现在都能根深刻地感应到。所以艺术陶冶,真是我们充实人生的好方法。
共同的命运
有一位美国太空人在离开地球飞往月球的途中,看着渐渐远去的地球。曾经感慨地说:“我们都是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的人类,却为什么有那么多纷争?”
动物的相爱,往往是因为意识到彼此共同的命运。我们有时因为生在同一个家庭而相爱,有时因为生活在同一个地区而相爱,如果不断地扩大下去,就会及于全人类、全宇宙。
感应时代
我们常说:“伟大的艺术家是超越时代的。”其实不如说:“伟大的艺术家更能感应这个时代。”
任何一种作品,不论它是什么主义,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任何伟大的艺术家,无论他多么先进,总生活在这个时代当中。他们的伟大,只是在别人还未感应时,已经能表达出来罢了!
时间的洪流
从我们这个时代看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会觉得他们是那么不文明,但是如果我们往未来想,几十万年以后的人看我们,不也是如此吗?
在无尽时间的洪流里,在无涯的知识海洋中,我们所拥有的实在不多,所幸的是在历史上,我们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过去千万年人类智慧的宝藏都交在我们的手里,我们且将加上利息更丰富地传给下一代。所以不论未来的人类多么伟大,没有我们,他们是不可能成功的。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占有极重要的地位,除了咏物言情,还可以用来讽刺时政,所以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诗讲的是含蓄、是蕴藉,但是又有“显”与“隐”,“大境界”、“小境界”,“田园派”,“边塞派”的分别。总之,诗所能表现的真是太多了,包括看得见,与看不见的。所以宋代诗人梅圣俞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久。”
择书
夏丐尊在《给青年的十二盏明灯》这本书里说:“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就丧失了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书是读不尽的,所以我们必须加以选择,而且不单要选择有价值的书,更要选那些适合自己程度的书,因为在学术上有价值的书,不见得对每一个读者都有价值,譬如哲学概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