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网络生存术》第43章


牒虰IG5码的内码转换,接着是内置国际互联网上的中文搜索引擎,从而实现了从以提供输入法增加信息量为主,向提供信息增值服务为主的转变,跟上了时代。在提高信息处理水平方面上的发展,主要有:计算机主频的提高,INTEL中央处理器把人们的视点锁定在HZ上,与此相应的,内存速度和容量大幅提高,微软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处理能力极大增强;其次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从最早一维的全文数据库,到二维的关系数据库,再到多维的面向对象数据库、数据仓库一步步发展壮大,数据库技术的核心就是信息再加工;最后是以ISP为代表的信息增值服务的兴起。国内的突出代表就是瀛海威。
如果拿信息同货币作譬,第一个阶段好比工业革命中的商业阶段,这时人们只知拿信息来流通;第二阶段好比工业革命中的凯恩斯阶段,人们发现信息不光是象货币一样可以流通,还象资本一样可以增值,即给人带来自由。
当前经济学的危机恰恰就发生在这里:整个经济学对信息增值毫无解释手段──这正是整个经济学的危机所在。现在的经济学可以很好解释为什么硬盘要扩大、扫描仪和OCR 软件十分必要,包括互联网为什么能时兴,但是它解释不了雅虎为什么能赚钱,瀛海威为什么可以存在。因为现代经济学中根本没有“信息增值”的成熟概念,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发展出象资本理论那样有深度的关于信息的“利息”、“利率”和“AS…AD模型”那样的整套方法和模型。
但这种情况不能继续存在下去了。因为在美国,信息增值服务的平均利润率已达到15%,超过软件业的1/3和硬件业的2/3。而美国经济学对其信息产业财富的一大半竟没有基础理论一级的合理解释,这太可笑了。在中国,人们攻击瀛海威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清楚瀛海威作为一种新经济现象的意义。“瀛海威现象”表明,即使在中国,经济学也该来一场革命了。
历史惊人地相似
现在来到网上,可以找到几十、几百部“信息经济学”专著,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单纯用信息量来说明信息经济。我姑且把这统称为“信息数量说”。
如果让他们来解释雅虎,典型的,他们只能这样来进行:先给出使用雅虎前要处理的信息量(比如潜在站点数),再给出经雅虎收缩范围后的信息量(命中站点数),然后算出它的差或商,以观察它的商业利益。这种方法的致命弱点,是不能说明信息增值的内在机理,增值过程始终是一个说不清的“黑箱”。就好比一个不知利息原理的人,只知金钱存入银行前后数量不同,但不知增加的钱从何而来。
BOB:“对,我就是这样。过去一直以为钱存入银行,取出时银行要扣除保管费呢。”历史惊人地相似,工业革命时代的经济学也经过了同样的一幕:最初的货币经济学被叫作“货币数量说”,从波丹、到托马斯·孟、达凡查梯、洛克、孟德斯鸠、坎特罗、穆勒父子,一直到马歇尔、庇古,它们只承认货币数量(M)变化对经济有影响,而认为货币流通速度(V)是(或应是)不变的。这是由于工业革命初起时的金融资本还不发达,利率的作用还不显现。
BOB:“等等,你别跳得太快。”
好吧,为了不让你的脑子过于复杂,你可以姑且认为利率、货币价格和货币流速,这三者说的是同一件事。
费雪有个著名的方程式:Y=MV=PQ(Y指国民收入,M是货币量,V是货币流速,P 是商品价格,Q是商品数量。费雪原方程式为MV=PT,用T表示现在一般通用的Q)。
你可以想一想,如果象货币数量论所说的,货币速度(利率)不变,整个国民经济涉及货币的部分就完全由货币量决定了。费雪为了计算简化,总是设V=1,结果不幸也被算进了货币数量说的代表。这和当前世界经济学界的形势就很相像了,亿万经济学家异口同声地高喊“信息量”!所有的报刊杂志电台等等等等,都只说信息量如何如何。好像信息国民收入的增加就是信息量扩大的对应结果似的。
所谓“凯恩斯革命”,从纯经济学术角度讲,革的就是货币数量说的命。随着欧洲金融家们实力的扩大,代表工业资本的庞巴维巴和代表金融资本的维克塞尔等先后站出来对费雪们说:“不!”(对不起,我没工夫具体描绘他们怎么说的了。)而凯恩斯通过最后确立利率的权威地位,将传统货币数量论者最后钉进了棺材板里,由此开始了西方经济的新纪元。
BOB,你复述一遍。
BOB:“费雪们主张用12分钟,速度不变地跑3100米,凯恩斯废除了这种办法,改为变速跑,结果同样、甚至更好地达到了锻炼目的。后来凯恩斯得势后就杀了费雪,具体说是把他钉在棺材板里。……可顺便问一句,他后来没有偿命吗?”
BOB,你在说什么,我听起来怎么好象有点象足球?(里边好象还卷入了一场谋杀案?)不过,看在大方向正确上,还是给你个A。
今天,信息数量说从“量”上说,确实也不少了,但它们似乎还没有打好地基,就匆匆忙忙、争先恐后地盖高楼,不幸的是,他们把高楼建在了沙滩上。
所有几十上百种信息经济学都有一个共同的“沙滩地基”:申农的信息公式(从技术角度)和阿罗的信息公式(从经济角度),但在我看来,这是两个典型的“信息数量说”公式,是信息经济学中的“费雪方程式”。
因为它解释不了雅虎,解释不了瀛海威,已经完全不能解释网络时代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交通现象,我们把它拆了算啦。
BOB,后边是给经济学家看的,你就算啦,咱们就此白白,感谢你的合作!
瀛海威的经济学基础——信息速度!
信息经济学呀,你是多么可怜。信息经济都发展得这么热闹了,你连个对信息速度的度量概念都没有。我为你脸红、发烧、害臊!
趁经济学家们还刚学怎么拨号上网,选1按F7的时候,趁刚上网的经济学家还在网上直晕菜的时候,我先比照货币经济学替你们描个“信息公式”的红模子,供你们不晕菜了再来修理。
咱们设信息量为B(B者,Bit也,行吗?),信息量就不用解释了吧,你们都被我叫成“信息数量说”了,还能不知道信息量是什么吗?然后,设信息速度为H(H者,Hz'赫兹'是也,不满意是吗,没办法,谁叫你们没预先准备好这么个概念符号呢?)“信息速度”H 这个概念可能让人看着眼晕,我得解释一下:信息速度原始的技术意义是指“每秒处理的比特”这个比率。也可以叫做“信息速率”(InformationRate)。在经济学上最基本的意义,是指单位时间处理的信息量。它好比费雪式中的货币流速V。正如货币流速V可以被解释为“货币价格”一样,信息速率的转义就是“信息价格”正如货币经济学中,“货币价格”一词不是指货币所买东西(实物)的价格,而是指“价格水平”一样,信息价格也不是指信息产品价格,而是指信息的价格水平,可以理解为信息处理的一般水平。H用来一般地描述信息处理的水平。此外,好象从货币价格V中可以派生出对立的准备金比率和利率一样,信息价格H 也可以派生出对立的信息消费比率(Hc)和信息增值比率(Hi)。
好了,这下子,雅虎和瀛海威们在经济学基础理论大厦中总算有了一个家。它们就是以H为主的“H专业户”。打个比方:信息量好比酒肉,当一定量“酒肉穿肠过”后,是长了膘呢,还是排泄掉,或长了多少膘,排泄了多少,这就要由H决定。光有排山倒海的信息量不行,还得有人对信息进行筛选处理,加工转化。信息增值服务的工作,就是让一定存量的信息,经过加工,转化增值为一定量的财富。H显示了这种处理水平的高低。
信息公式表述为:
Y=BH(Y为信息国民收入)
(实际计算时,H也许应是BIT/SEC的倒数,即SEC/BIT,是处理单位信息所花的时间。)
即信息国民收入是一定量的信息经一定的转化速率处理后形成的社会财富,或者说是一定量的信息以一定的信息价格表示出来的集合。信息国民收入就是信息社会财富。现在看出来了吧,“历史”是“大脚”“火球”们和瀛海威们共同创造的。而不是信息量一家的功劳。信息财富(Y)是个流量,信息量(B)只是个存量,存量不可能自己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