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雌虫穿成乡村哥儿》第231章


谢槐钰却是老生在在,他见过的场面多了,这点事情,自是不会放在心中。
又过了一会儿,便听得钟声敲响,一些士卒们拿着一摞宣纸过来,一个考生发上一份。
待所有考生手中都有试卷了,考官再拿出一本被封好了的小册子,当着众人的面打开。
里面便是这一次春闱的考题了!
考题一出,众考生便开始抓耳挠腮,思考怎么写这文章才好。
谢槐钰也不慌,只管慢慢思索,待全篇都有了思路,才在稿纸上慢慢写来。
他本就是个好学问的,那些东西都烂熟于心。所需注意的,无非也就是那些八股文章要记的规格。
不过一个时辰,谢槐钰便洋洋洒洒写了好长一篇。
叫路过的考官看见了,频频点头,只觉得这谢家长子果真名不虚传。
毕竟一个本可以直接继承爵位的人,却还是自己来科考,考的还如此之好,直叫人真心敬佩。
此时,谢槐钰便放下那稿纸,稍作歇息。
他也不急着誊写那考卷,只粗粗看了一遍,想等午饭后再来修改。
这时已近午时,考场中已经有兵士在一旁煮饭。
他们有几口大锅,可同时烹煮些粗糙食物,自然都不是什么好入口的。
谢槐钰早先路过,也见过那几口铁锅,锅边都生锈了。
他自是不会吃那考场提供的食物,便拿出一角银子,找一旁候着的兵士要了碗清水。
这些兵士考官的在考场这几日,也会预备些东西,高价在考场中兜售。
那兵士得了一角银子,心中高兴,便给谢槐钰舀了碗清水过来。
他本以为谢槐钰要水是用来喝的,没想到他却打开一边的食盒,将那清水倒入透明食盒的夹层之中。
不一会儿,那夹层就刺啦一声,冒出一股水汽。
谢槐钰再盖上盖子,不过一刻,食盒中便频频冒出水汽,还飘出了一股绝顶的香味儿。
这便是白术提前为谢槐钰预备好的吃食,以石灰石垫在夹层,浇注清水后即可发热。
这等食盒,便是源于白术的巧思。
用那透明的琉璃打制食盒,让考官看到其中无法夹带,才能顺理带入考场。
又以石灰遇水生热之法,叫谢槐钰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置于食物,则是一早便高温蒸煮出来,边缘用蜂蜡密封的严丝合缝,用以保鲜。
此时再次经过高温,蜂蜡软化,谢槐钰便可轻松掀起盖子,食用其间的食物了。
那兵士几时见过这等高级的食盒,看得眼睛都直了,连旁边的考官们闻到了香气,都嘴馋的过来看了几眼。
毕竟谢家的厨子,其厨艺在京中也属顶尖水平。
这香气一出,叫他们只能啃干粮或吃考场预备食物的人都忍受不了,仿若自己吃的都成猪食了。
谢槐钰将之看在眼中,心中自然也是十分骄傲。
这便是他家白术这等脑袋,才能想到如此妙招。自己的夫人,便是所有人都比不了的!
待他考过之后,想必这等食盒的名声也会传扬出去。
不过因着这透明琉璃的造价太高,除非富贵人家,寻常百姓也使用不了。
想到这里,谢槐钰从容的吃了几口饭食,又取出梅酒喝了几口,心中甜滋滋的。
酒可杀菌,这梅酒不醉人,携带几日必不会坏,比那清水靠谱。
他这边吃着,就勾得一旁的考官也取出自己带来的烤鸭吃了起来。
虽说他这第一顿饭有烤鸭,吃的也不算差了,但眼瞧着谢槐钰那边有酒有菜,却还是十分羡慕。
他还从未见过如谢槐钰这般轻松考试的学子,瞧着不像是考试,倒像是郊游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古代人民的作弊的智慧很强大了。《五经全注》是把四书五经都用针尖大的小字缩印在一个巴掌大的书上,还很清楚,是古代人的作弊神器。
古代印刷售卖这种作弊的东西要诛九族的,不过因为利益大,还是有人做。还有神人,一个人代替八个人考试的。
不过那个时候科举条件的确是简陋,一考考三天,什么都要自带,吃喝拉撒都在考场那一小小隔间,很苦逼。
因为条件太恶劣,考一半拉肚子生病的也不少。简直是全身心的磨练。
第132章 
谢槐钰吃饱喝足; 收好食盒,才重新开始考试。
他又将那稿纸上的八股文章了两遍,删改了一些; 最终觉得完美了,才重新誊写一遍。
这一次; 他又改了字体; 用了十分工整的楷书来写。比起那稿纸上的行书,考官更加偏爱那等好辨认的楷书一些。
这般又过了两个时辰; 谢槐钰的卷子便写好了。
这时才刚刚酉时; 天色开始慢慢变暗,却还未黑。
谢槐钰将那卷子阴干后收起,放在一旁。又从考篮中拿出两只油灯点燃。
白术给他预备的灯油也很多; 连续烧个十日也是绰绰有余,因此谢槐钰使用起来; 也无需太过节省。
此时他第一日的考试便已经结束; 于是便将脚上的靴子脱了,盘膝靠坐在榻上放松。
他坐了一日,腿脚也有些麻痹了。此时便拿出白术为他准备的暖手炉,又要了一碗清水。
谢槐钰将一个纸包丢入炉中; 又倒入一碗清水,将炉口旋紧。那纸包里不是别的,正是白术事先装好的生石灰,石灰与水反应加热,那暖手炉一下便温热了起来。
谢槐钰便将之放在足下; 热敷腿脚的肌肉,十分惬意。把自己一日的疲累也洗去了八成。
与谢槐钰相比,其他考生便狼狈许多。
个别考生虽然写完了卷子,但准备的东西不足,只能点个烛台,枯坐在木板上休息。
更多人根本还没写完,此时天色暗了,便纷纷点起了油灯或烛台。在微弱的灯光下继续奋战。
有那些穷苦人家过来的,或准备并不充分之人,连烛台也未准备。便只能借着月光和隔壁淡淡的灯光来写。
这时候,便有监考官在考场中兜售蜡烛,十两银子一根。
平时在外面几文钱一只的蜡烛,进了考场便能卖出天价。
那些家中不缺银子的富户,自然咬咬牙也就买了,但实在家贫的,便只有望烛兴叹了。
到了戊时,考场中又传来阵阵饭香,又到了晚饭时间。
谢槐钰照例又打开一个食盒,依法加热,吃了起来。
考场极大,离他远些的考生还好,离他颇近之人,简直是备受折磨。
只恨自己准备的不够充分,又想着待考过以后,一定要出去找个馆子大吃大喝一顿!
夜里,谢槐钰便将那木板上的席子和褥子铺在地上,又在上面铺了一层厚的,让自己的铺盖又宣又软。
他放下门帘,挡住外面的风和人声,才一边踩着暖炉,一边裹着被子睡了。
在这考场之中,考生席地而睡,外面又是各等繁杂之声,自然是睡不了多好的。
但谢槐钰这等准备,已经是极好的了,叫他断断续续的,也睡了三四个时辰。虽说精力自是不如第一日旺盛,但也还算不错。
而考场中更多人,则是睡眠极差。
有的带了铺盖,但只有一床,夜里起风以后,便冷的发抖。
还有的连铺盖也没带,便只能窝在那木板凳上将就了一夜,几乎没有睡着,早晨浑身累的如被大象踩过一般。
有些考生没有铺盖,也没与门帘的,又被安排在了风口的位置。
一夜过后,浑身瑟瑟发抖,额头滚烫,发起了高烧。
但这等时刻,自然也不愿意中途放弃,便还是咬咬牙坚持在考场中坐着,等待第二日的考卷。
待第二日的考题又发放下来。谢槐钰顿了顿,看到那考题是关乎的民生之计。
此乃他之长项,比那等整日关在家中闭门不出之学子更为擅长。
他心中早有许多话想讲,此时便直接提笔,扬扬洒洒写的极快。
而有些考生甚至还在写昨日的卷子,看到这第二日的考题,眼前一黑,更是不知从何谈起,不禁捶胸顿足,心中不安。
而有些原本擅长八股文章的,遇到这等实际的题目,便暴露出纸上谈兵的短处。想要写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得泛泛而谈,文章便一下落了下乘。
那巡考的考官此时一路看过来,停在谢槐钰旁边,看了好一会儿。
越看越觉得这谢家小子的文章实在是好,其中谈到的各种论点,非是深入民间之人,根本就不能得知。
且这民生之计,后面的那个计字,他也是点的透彻。
写了几点解决方法,条条皆是十分可行之建议,叫他如醍醐灌顶。
“好!真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