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满庭芳》第166章


小男孩一挨训,有些委屈地哭了起来,“娘,我也要吃糕饼,吃糕饼。”
姐姐见弟弟哭闹起来,生怕他打扰到歇脚的客人,耽误生意。于是,连忙将他从地上抱起来,一边哄着一边往旁边的屋里走去。“好了好了,小福别哭。等爹换了银子回来,姐姐就去给你买糕饼吃。”
宝珍闻此,望向胤祯,温和道:“既然买了这么多,不如咱们分些给孩子们吧。”
胤祯自然是同意的,春华在旁,连忙抽出手帕捡出几块糕饼,拿去给还在哭闹的孩子们。
农妇见状,连忙进屋来道谢,胤祯微微摆手:“不过是些糕饼而已,大嫂不用客气。今天,我们现在这里留宿一宿,不知可有方便的地方。”
宝珍闻此,大吃一惊,有些诧异地望向胤祯,轻声问道:“还要留在这里过夜,这恐怕不太方便吧。”
胤祯听了这话,连忙解释起来道:“你别多心,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明天带你去看看日出,这里的日出很美的。”
农妇一看胤祯这身打扮就知他是富贵之人,当即拉拢起生意来:“这位爷,说的没错,这里景色千变万化,尤其是日出日落,更是好看得很呢。”
胤祯继续吩咐道:“我们需要两间客房,一定要收拾干净才行。还有,晚饭准备些这里的山货,若是有野山鸡就最好了。”
农妇连连点头答应,心里想着今天又能多赚一笔了。
宝珍闻此,还是显得有些犹豫,两眼一眨一眨地望着桌上的茶碗,只听胤祯继续说道:“这里的山货都很美味。”
胤祯看起来对这里很熟悉,看来不是第一次来这里。
晚饭准备得很丰盛,尤其是那道山鸡炖蘑菇,浓汤里还放了不少的枸杞子和山药,更具有滋补的功效。
宝珍尝了一口鸡汤,味道果然是不错,鸡汤味浓郁,肉质烟韧,确实可以称之为是一道美食。
胤祯很来胃口,吃相也不似平常那般拘谨斯文,脸颊红扑扑地,额头也渐渐冒出了汗。
吃到一半,宝珍抽出自己的手绢,递给他道:“难得见你吃得这么开怀。”
胤祯接过手帕,擦了擦额角的汗,含笑道:“只有在你的面前,我才会这样无拘无束的。”
宝珍闻言,低头拨弄了一下碗中的蘑菇,倒是想起那会南巡时,她和十格格,八阿哥,还有胤祯,大家也经常偷溜出客栈,在市井集市间品尝美味。
胤祯见她又默默出神,不禁缓缓放下筷子道:“怎么又出神了?”
宝珍闻言,又夹起了一块松软的鸡肉,放进他的碗里,微微一笑道:“我没出神,只是饱了而已。来,你趁热多吃点。”
胤祯见她吃得这么少,立即道:“你吃得太少了,是不是菜色不合胃口?”
说实话,这鸡汤虽然香浓,吃起来却有些油腻,宝珍喝了半碗鸡汤,就觉得有些饱了。
宝珍含笑道:“,别忘了,晚饭前我还吃了点心呢。你自己多吃点些。”说完,她收起旁边的酒盅,“吃这么有营养的东西,就少喝点酒吧。”
胤祯闻言,不知为何,只是深深的看了她一眼,忽然笑了笑道:“好,我听你的。”
太子卷 第一百零八章
第一百零八章
求订阅~~求粉红~~~
==========================================
牛二闻此,大为感动,连连行礼道谢。“少掌柜的,这银子我一定还上,您往后每月就直接从我的工钱里面扣。”
“还钱的事好说,不用急,慢慢补上就行。”宝珍见他一个七尺壮汉,这会,激动的都快要流眼泪了,忙道:“好了,牛师傅,赶紧先下去忙吧。客人们还等着点菜呢。”
牛二听了,点头应了一声是,转身出了雅间,匆匆赶往后厨房。
待他走后,宝珍下楼拿过账本看了看,店里的钱匣子里的银子,还不到一百两,实在差得太多,宝珍只好命人回家再取些银子过来。
天黑之前,宝珍见店里的客人不多,便将牛二叫到跟前,将圆鼓鼓的银袋子交给他道:“这里正好是三百两,你可要拿好了。”
银子接到手里,牛二高兴得咧开嘴笑起来,原本自己那颗没着没落的心,终于是稳当下来了。
宝珍见他憨笑的样子,继续叮嘱道:“你拿上钱,就赶紧去把事情给了了。莫要在路上多耽搁,免得有什么闪失。”
“是是是,我都明白。”牛二将银子牢牢捧在怀里,踮脚望了望楼下零星的客人,只道:“少掌柜的,这会人少,我先去把钱送去行不行?”
晚上的客人多半都是住店的,偶尔点了两三个小菜下下酒。厨房里有宋嫂顾着,倒也能忙得过来。宝珍点一点头道:“也好,你早去早回就是。”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牛二气喘吁吁地跑回客栈,宝珍此时还没走,待见他神情清爽的模样,猜想着事情该是解决了。
牛二这个人嘴笨话少,本想再说两句客气的话,却被宝珍用手势止住,“你把那些好说都省下吧,往后,干活儿时多费心,琢磨几道新菜式,就是对我最大的感谢了。”
牛二嘿嘿一笑,露出满口白牙,“少掌柜的,您就放心吧,我牛二一定卖力气干活。”说完,他往桌案上瞧了瞧,接着道:“您看我用不用给您立个字据什么的。俗话说,亲兄弟也得明算账。”
难得他能有这份觉悟,宝珍倒也很是高兴,叫翠云拟了张借条,让他摁了手印儿就算完了。
跑堂的伙计们,听说这事儿,都觉得很意外。真没想到,平时连下酒菜都不舍得多买的牛师傅,这会倒是大方起来。为了一个还未进门的女子,就能花出去三百两银子。
想来,那家的姑娘定是个如天仙般的可人儿了,要不,也不能把牛二给迷成这样。
许是出于羡慕,伙计们前前后后跑进后厨,半是开玩笑地让他领着人,过来给大家伙瞧一瞧。
牛二喜从心来,不愿和他们打趣瞎闹,扬起手上的汤勺,一个一个地将来人都给哄到了外间干活去。
翌日一早,牛二将自己攒下的那几十两,拿来给宝珍还账。
宝珍想着他的好事将近,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便没有收下,只说:“我都说过了,银子慢慢还就行。到时候,千万别忘了,把新媳妇领来给我看看。”
牛二闻言,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那是一定的。若没有少掌柜的帮忙,我牛二也得不来这门亲事。”
听他这话,看来事情是已经说定了。宝珍微微一笑,故意拱拱手道:“好,那我就先恭喜你了。”
古时人办喜事,都喜欢按着黄历选个好日子。牛二这人性子急,说什么也等不到来年开春,赶在正月里就将新媳妇娶进了门。
牛二的媳妇确实是个美人,只是年纪有些大,今年已经二十九了。按说,这样容貌的女子,不该等到这个岁数在出嫁。
兰芝注视着那女子,顿觉有几分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似地。后来,稍微打听才知道,牛二的媳妇之前也是宫里当差的,前两年才放出来。
兰芝闻此,不禁又觉得纳闷。凡是在宫里当差的人,就算是混得再不济,手头上也会有点积蓄傍身应急,总不会闹到牛二说得那种落魄的地步。她留了个心眼儿,于是,故意寻了个机会,询问牛二媳妇之前在宫里何处当差。
谁知这一问,那女人非但不愿意回答,反而以一种抵触和防备的姿态。
宝珍自然没注意到这些,但听得兰芝的疑惑之后,稍微想了想才道:“她既然不愿说,想必是在宫里受了什么委屈,这倒也没什么奇怪的。”
兰芝继续道:“格格,宫里再大,也是有规有矩的地方。她若真没什么问题,干嘛要支支吾吾地,不说实话。”
宝珍闻言,抬头看她,轻声问道:“姑姑,怎么你还怀疑她有什么居心?牛师傅不过就是个老实本分的厨子。”
兰芝听了这话,倒也没话说了,确实牛二那样的条件,实在没什么好图的。只是,不知怎地,她这心里头竟是觉得不放心。
自从郊外之约后,宝珍和胤祯便再没有见面,原定说好去紫竹轩吃茶的日子,宝珍按时去赴约,无奈,等了将近大半个时辰,还未见胤祯的身影。
不知为何,他好像突然消声灭迹了一般,没有任何只言片语。
宝珍刚开始还以为他是病了,本想派人去他府上看看,但又怕再惹是非,便作罢了。后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