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大理寺》第114章


“你且说说看。”
“比武打架不过是两人过招,武举时看过多次,我们再来这么一回,未免太过无趣。倒不如……”他回头扫了眼傅倾饶,“倒不如我们来比箭。”
“比箭?”傅倾饶哼道:“左少卿大人莫不是忘了,前些日子可是有过箭术比赛。当时下官还与宏岳的十五皇子对战过。”
“我们这次的比试当然不能和那次一样。”
楚涵宣闻言,饶有兴致地望向段溪桥。
段溪桥却是定定地望了傅倾饶一会儿,半刻也不挪开眼睛,“我们比的是生死,自然不能那么简单。”滞了下,又笑着看向楚涵宣,“既是比生死,倒不如彼此拿箭指向对方,将对方的心脏当做靶子,一箭定输赢,岂不更妙?”
傅倾饶万分震惊,愕然望向他。
楚涵宣击掌赞道:“妙极。段大人心思玲珑,竟是能想到这个法子!”
段溪桥勾了勾唇角,眸中满是苦涩,半分笑意也无。
宫人捧来弓箭,傅倾饶接在手中拿着,觉得万分沉重。
搭弦上弓,她将弓箭举起,只一瞬,复又放下。
——将箭尖指向段溪桥,她实在做不到。
“傅大人这是怎么了?”楚涵宣命人端来点心,舒心地吃着,说道:“朕记得你箭法不错。不用紧张,只管尽力射过去便是。要知道,不只是你的命,就连秦点暮的命,可是也在这一箭上。”
傅倾饶紧了紧握着弓箭的手,默默说道,其实段溪桥的命,也在这一箭上。
看到几十丈外的段溪桥,她暗暗着恼,气不打一处来。
那家伙到底在想什么?
比武的话不只能拖延时间,还能私下做点小手脚。如今倒好,一箭对一箭,胜负一目了然,想要做些什么,都是不可能的了。
再次举起弓箭,与对面的男子遥遥对峙。
看清段溪桥眼中的决然和希冀后,傅倾饶心中一动,有些明白过来。
他……他竟是在用这样决绝的方式试探她的心意么?
她一夜未见他、未搭理他,他便用这样的法子,来看看她对他到底有几分真心?
若是真的,那他着实太傻了些!
他到底有没有想过,面对着如今这样的局面,又该如何收场?!
正月的寒冬,冷冽至极。呼啸的寒风中,傅倾饶身体冰冷至极,但是额角,已经开始滑落滴滴汗珠。
双方凝视着对面之人,僵持许久,谁都不肯先射出那第一箭。
旁边楚涵宣等得颇为不耐烦。他一下下敲击着椅子扶手,施施然说道:“一盏茶。一盏茶后,你们若再不开始,倒不如两箭齐发,互中靶心了吧。”
傅倾饶咬牙坚持着,想着怎样做才最好,却又迟迟下不了决心。
终于,楚涵宣的耐心耗尽。
他站起身来,拿起空着的茶盏扬起手来,正要将它重重摔到地上。突然,旁边传来一阵娇俏的笑声。
随着脚步声逼近,几名衣着华贵的女子低声细语着走了过来,显然是这后宫中的妃嫔。看到围在四周的侍卫,她们轻呼着朝这边望过来。
一名身穿紫色锦袄紫色斗篷、手抱着雪白狗儿的宫妃隐隐是众人之首。
她横眉怒对拦着的侍卫,娇斥了声“大胆”,又似嗔似怒地看向楚涵宣,问道:“陛下这是怎么了?有好戏看,竟然不叫着臣妾。”
楚涵宣懒懒地朝她招了下手,浑不在乎地说道:“不过是怕吓着你罢了。这个,可是会见血的。”
紫衣女子轻轻推了他一把,佯怒道:“陛下骗人。射箭怎么会见血?”
“你看看箭尖指的方向。”
紫衣宫妃还未来得及细看,周围的妃嫔已经响起了阵阵惊呼声。
“这是要射人杀人?”
“太恐怖了些!他们还有没有人性?”
紫衣宫妃凝神细看了下,脸色瞬变,一下子白了。
她拉了拉楚涵宣的手臂,抖着声音说道:“陛下,陛下,让他们住手好不好?”
楚涵宣不虞,正要斥责她,她却又说道:“就当为孩子积福,让他平平安安降生、长大。陛下,陛下您答应了吧。小孩子禁不住吓的。”她的腹部微微隆起,看样子,至少有四个月大了。
没有哪个帝王不在意自己的子孙的。
楚涵宣着实不想错过一场好戏。可是听闻了她的话,他心中取舍一番,终于颔首,答应了。
女子终于松了口气,语气欢快地拉着楚涵宣说感激的话。
楚涵宣神色淡淡地听着,看不出喜怒。
直到段溪桥和傅倾饶将弓箭给了宫人,一同走过来时,方才有人认出他们。
“那不是段大人吗?”
“怎么会是他?”
“旁边那个小个子,好像也是大理寺的?”
段溪桥经常出入宫中,妃嫔大都识得他。至于傅倾饶,则是上次与詹沐清在宫中一战,让人记住了她。
两人来到楚涵宣面前。对着脸色阴沉的他,二人极有默契地保持了沉默。倒是那帮妃嫔叽叽喳喳,片刻也不得安宁。
楚涵宣抬起一指示意了下,周围忽地一片清净。
“杀了他你或许就能救到你和秦点暮。以一换二,极为划算。怎地那样犹豫不定?”
傅倾饶垂首恭立,说道:“微臣自入了大理寺,受段大人照顾颇多。微臣不能忘恩负义。”
听到‘照顾’二字,楚涵宣心里有一阵的恍惚。
这时段溪桥上前半步,说道:“臣的志向在于探案刑讯,不愿居于公主府内枉度余生,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楚涵宣朝他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他隐约觉得自己忽略了什么,可是最近经常忘事,刚刚有了的念头又消失了。只得问傅倾饶:“你刚刚说什么来着?你又能为我做些什么?”
傅倾饶捉摸不透他在想什么。
这种关键时刻,答错一个字,便满盘皆输。
她正飞速思考着,便见那抱着狗儿的宫妃好似在轻拍着狗儿,竖起一根手指又飞速放下,再竖起再放下。
沉吟片刻,傅倾饶说道:“听闻太后娘娘最近心思烦乱夜不能寐……微臣或许能出点绵薄之力。”
先前楚涵宣不过是抱着看戏的心态来引导这一切,甚至是让两者搏命时,亦是如此。
直到这个时候听她提起母亲,他终于微微有些动容。
刚刚听傅倾饶说起段溪桥提携之事,他就觉得自己忽略了什么。此时方才想到,自小到大,母后的谆谆教诲。
可是那个满脸慈祥,看着他长大的女人,如今已经皱纹满布,衰老了。
楚涵宣想了半晌,最终还是割舍不下那一点母子亲情,颔首说道:“太后那边,我去问问。”又望了段溪桥一眼,不屑地哼道:“你倒是个运气好的。”
傅倾饶松了口气。
她的命留下了,那么说明秦点暮的命,也留下了。
一切对楚涵宣来说,都不过是一念之间的事情罢了。
正月十九,楚涵宣带着段溪桥和傅倾饶到天牢转了一圈。
第二日,正月二十,开印开衙。
三份朱笔御批的调令让京城众人着实惊讶了一把。
原大理寺左少卿段溪桥,擢升为大理寺卿。
原刑部右侍郎秦点暮,谪为平阳府知府。
这其中最令人震惊的,莫过于原大理寺评事傅倾饶,被破格提拔为大理寺寺正,兼‘内廷侍讲官’。
引起众人瞩目的不是此人被破格提拔。
而是“内廷侍讲官”……
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作者有话要说:不会变成宫斗的!傅小哥可是堂堂‘男子汉’,怎么会和一些女人磨磨唧唧呢~
不过是牵扯到宫里的一些东西罢了,引出一些事情的龌龊内幕。
☆、第112章 帮忙
屋内一片静谧。周遭萦绕着淡淡的熏香气息;给这里又平添了几许清和。
傅倾饶抱着书册踱步入内;便有宫人向她无声地行了个礼。傅倾饶指指内室;见宫人含笑点头,心中了然;坐到一旁的椅子上;接过奉上的茶,慢慢饮着。
等到第四杯茶也要饮尽;终于有宫女上前掀开了内室的帘子。一个疲惫却又不失威严的声音响起:“小傅来了多久了?”
“回禀太后;微臣才刚来。”
“不实在。”吴太后摇摇头,坐到了屋中的贵妃榻上;“你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客气了些。来久了照实说就行;遮掩着做什么。今天准备了什么话本?”
傅倾饶笑笑,答道:“今天拿了些前朝的戏本子。听人说;这几出戏用词诙谐;十分有趣,微臣便借了来给太后读读。”
吴太后疲惫的面上现出惊喜之色,“当真?那就快些吧。”
不多时,屋内便响起了傅倾饶和缓的读书声。
说起来,楚涵宣随手给她封的这个‘内廷侍讲官’,倒也有点贴切。因为傅倾饶想到的‘治疗’吴太后的法子,便是给她读书。
她先是特意来和吴太后聊了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