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闲话》第6章


“这倒罕闻。从来是术士、法师替人驱魔伏邪,怎么得道高僧也来管这种事?”
“这还不打紧,金印寺高憎的收吓断家法,是十分奇特,而病家把患者不管男女老幼,一律寄在庙里,困在密封的室内,一共七七四十九天,然后才肯把病人交出来,这期间不许任何人窥探骚扰,否则如果发生任何情况,概不负责云云。”
“怎么官府也不管管此等事?”
“本来当地县官也觉得此事闹碍大过份了,迷信之风未免大炽,有意下令禁止,不料,一名县官的独子得了急疯症,吓坏了县官的姨太太,药石无效,后来只好求金印寺和尚,降虎、伏龙等开始不闻不问,后来还是银扇出面,说明如果治好县官之子,县官从此之后不得再管制金印寺一切行动,县官只怕丢了心肝宝贝儿子,别的啥都答应。结果把他的儿子在寺里关了四十九天,出来后什么都复原了。”
“倒真邪门!不过,给金印寺治病的病人,是不是都好起来了呢?”
“这倒不一定。大部分能活下来,只是精力衰退,整个人都消却了力气,只拾回一条性命,没几年,多就撒手尘寰了。金印寺高憎解释说:这是天魔入侵这一带,能保住几年性命,共叙天伦,已属难得,出家人只能尽心尽力,普渡众生而已。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患病者不到金印寺求医,不过几天就一命呜呼了,所以,还是感念金印寺的大恩大德。”
“我听到这里,听来功德无量的仍是金印寺的四大神憎,跟追命似全无关系。”
“你别急。这件事跟追命拉上关系,是在金屏发疯后,惹起追命注意,一路听说这凉星山下的怪事。你知道,‘四大名捕’不论是谁一向都不信邪,于是便易容化装,明查暗访,要弄个清楚。”
“暖,四大名扣里,追命除了酒力最佳之外,易容术也可列第一。”
“这一查便查出了溪跷来。追命因金屏失心丧魂,本已生疑,但乡民都说金印寺替百姓除妖驱邪大多,反遭度侵,对这位高憎更是歌功颂德。追命本来也对金印寺高憎以身啖魔之举十分景仰。不过,后来悉闻连蓝元山也投入金印寺去,就更怨疑惑了。”
“对呀,蓝元山外表沉默寡言,但在武林四大世家的主持人里,要算他的野心最大,要不然,也不会发生当年四大世家互相拼个你死我活,较一胜负长短之事了。”
“便是。当年四大世家火拼,可说是由蓝元山一手挑起来的。不过,蓝元山也是正道中人,爱妻新丧之余,赴金印寺剃度为憎,也并无不可)只是,这引起了追命的好奇,着意查坊,终于给他查出了纰漏来。”
“是什么漏子?”
“那些病患者,不管幼童、成人、妇女,在罹病之前数日,都在机缘巧合的情形下,遇见过金印寺的高憎,不久便告病发,送往金印寺救治,有的完全治好,有的只一时痊愈,但己神志萎颓,跟从前判若两人。”
“这样看来,这些事似乎跟金印寺和尚有关?不过,金印寺憎人又何必这样做?这样做对他们有什么好处?他们又如何做出这种事来?”
“追命便是有感于苦无证据,不能绳之于法。他夜探金印寺,果尔查探出蛛丝马迹。原来僧人把病患者关人许多个完全与外隔绝、全无窗户的禅室里驱邪,不准旁人窥探。追命蒙脸潜了进去,给伏龙、降虎二俗发现,二僧发动攻击,招招杀手,追命仗绝顶轻功,不与他们正面交手。逃离金印寺后,追命细心一想,金印寺高僧若真慈悲为怀,又何必济世救民之事故作神秘,而且还对探寺者猛下毒手,这岂是出家人的作为?于是想起一种绝世多年的练功秘技,叫做”虚妄魔功‘,是专门吸取人的精力、元气,聚精为基,凝神为气,才能练成的一种功力,据说练成之后,要比当年湛相玉的’绝灭神功‘还要厉害十倍,就连“血河神掌’也不能与之抗衡。”
“那岂不是天下莫敌?”
“这倒不一定,但也差不多了。追命一旦想到这几个出家人竟来行这种万恶之事,牺牲无辜来换取绝艺,当不能再忍,立意要揭戳这些憎人的罪恶。”
“但是,他还是无凭无证……”
“所以他千方百计,假扮成一名寻常百姓,让金印寺和尚打他的主意。”
“金印寺的和尚不认识他就是追命吗?”
“不认识,追命格杀金屏时,伏龙三僧不在现场,加上追命擅于易容,三僧并不认得他。”
“莫非追命要以身受魔功,来换取真凭实据?”
“正是。”
“追命拟以本身一命,来换众生之命?”
“不错,三僧及蓝元山果尔对他施术,追命敛神强忍,终于知道金印寺的诡计是:先将目标人选隔空取穴,使他再数日后‘病发’,神智不清,在送往金印寺后便藉机吸取对方元气、精华,变为己用,故命虽能保,但数年后也必气涣而殁。不过,如果遇上神涣气散的人,三僧反而不欲吸取,解穴遣走,反得存生,故此三僧功力骤增,只要再加十数人功力,便可修习‘虚妄魔功’了。可惜他们便在这时遇上了追命。”
“追命这下可是身入虎穴,抓到实据了,不过,以他一人之力,怎是伏龙、降虎、银扇、蓝元山数人之敌?”
“蓝元山是野心极巨之人。三僧请他来金印寺,是想要他填补金屏之空缺,因为蓝元山的内力雄厚,正好可以同参协成‘虚妄魔功’。不料蓝元山也是要藉此除害,也想借此成名,追命一旦出现,他与追命是素识,一早知道纸包不住火,于是跟追命联手平魔,以追命双腿加上蓝元山的内力,终把三凶僧伏诛。”
“功德无量,当真是功德无量。这下可把迷信。巫风一清耳目了。不过,只怕还有个魔头在蓝元山心头生了根呢!”
五、铁手的手
“你说过‘四大名捕’里冷血和追命的故事,这次该说到铁手了吧?”
“又要我说故事么?好,你先猜一件事儿,猜着了我就说。”
“猜谜我最在行。咱们江湖人,决没有怕死贪生畏刀避剑的事,更何况是区区猜谜!阁下到底要我猜什么?尽把谜题道上吧厂
“看你神气的样子,谁给你添气来着啦!我要你猜的只不过是这次我要说的故事是什么题目?”
“你自己要说故事,却来问我?……
“你自己要听故事,只要好好的想一想,一定想得通。”
“这个嘛?……我知道了!”
“请说。”
“这次故事题名,不如就叫做‘铁手的手’。”
“你怎么这般肯定?”
“到底我猜着了没有?”
“猜对了,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很简单……上两次你分别说了‘冷血的血’和‘追命的命’,余此类推,这次说的必然是‘铁手的手’……”
“唉,看来,下次我不说‘无情的情’都不可以了。”
“你也说对了,快说吧,我还等着听下回呢!”
“我未说之前,你先来说一些事儿给我听。”
“你怎么这么烦……”
“很简单,‘四大名捕’各人所精通的武功和绝技是什么,你给我数数看。”
“这倒容易,老四冷血,擅剑法,招招拼命,有进无退,只攻不守,剑快准狠,人越伤越勇,剑折反能使杀着,武功比他强的人,都往往斗不过他,因为他狠。老三追命,是个醉猫,即是酒鬼,喝得越醉,武功越高,轻功是四人中排行首位,一双腿功,出神人化,追踪术名列天下三名之内。老二铁手,内力深厚,仅次于他们的师父诸葛先生,为人温和,谦冲有礼,胸襟磊落,江湖经验丰富,一对铁掌,刀枪不入,在武林中被称为‘一双最有份量的手’,也被受过他恩德的人誉为‘江湖上一对最能主持正义的手’。大师兄无情,自幼残废,不能修习内功,但对奇门遁甲。机械技巧。琴棋诗画。医卜星相。阵法韬略,无一不精,而且聪明绝顶,轻功自是不弱,一身暗器,在他手上施来,已开创武林中‘明器’一宗,仅凭他一人,据说已是足可与以暗器成名的蜀中唐门分庭抗礼……你看,这些人的武功特色,我都能倒背如流了。”
“你倒记得挺熟的,好吧,我今天就说一个‘铁手的手’。”
“咄!题目我已猜过了,你还废话作甚!还不快说!”
“铁手是诸葛先生的得力弟子,也是心腹大将。无情的智计说来要比铁手稍胜一筹,但他双足残废,有许多不便,身为二师兄的铁手,便替诸葛先生筹划奔走,效力至著。你也知道的,诸葛先生是为太傅,封为神侯,那一群宦党权官不敢作乱为祸,便是因有诸葛先生暗中主持大局之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