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第23章


十七八岁正值懵懂的青春,正是飞花飘雨的季节,心中总是萌动着,一颗朦胧的爱的种子。几乎每一个人在这个阶段,都要经历这样的情节:心中总有一个他或者她,见则怦然心动,不见则日夜思服,既欢喜,又惆怅。
仓央嘉措的爱情之花,在14岁之时便早已绽放。无奈命运捉弄,最终很快地凋谢了。夭折的爱情并没有熄灭他爱情的火苗,相反,布达拉宫里焚香青灯的寂寞清冷,激起了他对自由爱情的无限神往。
爱情始终是人世间亘古不变的话题。即使历经沧桑,那份暖暖的爱意,总能激起人内心最原始的欲望。男女之间相互爱慕,是自然界的规律,谁也强求不来,谁也无法阻止。少男少女一旦心仪对方,一日不见,便如隔三秋。情人的影子,在脑子里、心里来回地飘荡,挥之不去,想抓住却又抓不着。那抓心挠肝的思念,仿佛有一支箭射中了心窝,有种令人窒息的刻骨铭心。
相思,令时间被穿越,令空间被流转。
这位多情的美少年,经历了一场场无果的,甚至让他厌恶的爱恋。他心中填满失望,可越是失望,渴望真爱的火苗,就越烧越烈。在他为自己浪费的、骗走的情意伤感之时,一个身影翩翩而来,为他带来了一潭爱情的春水。
初见于琼卓嘎,惊鸿的一瞥,便感她宛若飞天的仙女。她眉宇如山黛,脸庞似池中清莲,温婉动人。玫瑰虽美,却总是带着扎人的刺,越是美丽的女人越是无情。他的心有些惧怕,可她依然如强磁一般吸引着他。
真诚,永远是融化坚冰的春阳。戥子可以量轻重,言语可以量人品。于琼卓嘎的坦率和天生的艺术气质,像是一首缥缈的歌,穿越了千山万水,融化了他们之间的隔阂。她的声音如山涧的清泉、出谷的黄莺,轻轻地拨动着他紧绷的心弦。她懂他的诗,能与他应和。她的话总能说到他心底,这让他觉得,他的心,从未与另一个人如此地紧贴着。
这就是他要找的真情么?应该是吧,他对自己如许说。于是爱慕之情,就像火山爆发一样热烈起来。
从那东山顶上,
升起皎洁月亮。
未生娘的脸庞,
浮现到了心房。(萧蒂岩译)
“未生娘”在藏语里不仅有少女的意思,更有把自己钦慕的女子,当做自己非亲生的娘之意。这个温情、美丽、纯洁的姑娘,好像青藏高原的格桑梅朵,热烈地绽放,风姿绰约。疾风越大,她的身姿越是挺拔;雨越是吹打,她的叶越是翠绿欲滴;太阳越是焦灼,她的笑颜越是灿烂。
这次,并不是仓央嘉措的单相思,他的爱就像投进清波的石头,于琼卓嘎还给了他美妙的涟漪。宕桑旺波的文雅,像高原的草甸般幽远尔雅;他的诗,像是激流一样热烈;他的才学,像是春风,掠走了她的春心。他爱上了她,她也爱上了他,就像一颗在风中飘摇的种子,在历经了千山万水之后,找到了它归属的土地,爱情就这样生根发芽。
低矮的土屋,开始升起袅袅的青烟。缠绕着枯藤的窗前,夕阳的余晖,变成了玫瑰色,皑皑的雪峰,被染成了金黄色,好像是绽放的锦葵花。仓央嘉措望着于琼卓嘎时的眼神,像是热烈的火,而美丽的姑娘,则静柔得像一汪水。品着酥油茶,腾腾弥漫着香味的热气,随着这爱意徐徐上升,缠绕并相容在一起,仿佛他们紧紧缠绕的心。
爱情的种子在仓央嘉措的心里急速地生了根,发了芽,枝藤蔓延,紧紧地缠绕着他的心。情到深处诗自来,这就是仓央嘉措。
摇晃着白色的佳弓,
准备射哪支箭呢?
你心爱的情人我呀,
已恭候在虎皮箭囊里。
俏眼如弯弓一样,
情意与利箭相仿;
一下就射中了啊,
我这火热的心房。
一箭射中鹄的,
箭头钻进地里;
遇到我的恋人,
魂儿已跟她飞去。(高平译)
这便是远扬后世的“三箭诗”。真正的爱情到来时,犹如泄闸的洪水,怎么都抵挡不住。这位美丽的姑娘,善良得像洁白的哈达,坦荡得如高原的蓝天和草原,睿智得像优雅的空行母。与那些欺骗他感情的女子相比,于琼卓嘎是天上圣洁的云,而她们只是狂傲的、虚伪的刺玫瑰。
印在纸上的图章,
不会倾吐衷肠;
请把信誓的印戳,
盖在彼此的心上。
初三弯弯的月亮,
满天洒着银光;
请对我发个誓吧,
可要像满月一样!
心如洁白的哈达,
淳朴无疵无瑕:
你若怀有诚意,
请在心上写吧!(高平译)
这份爱情,来得急速,爱得却很深沉。仓央嘉措在写下了这“三箭与三誓”诗时,恨不得马上声情并茂地,把这满载情意的诗读给于琼卓嘎听,她应该会激动得热泪盈眶,然后像一只温顺的小羊羔一样,投入他的怀抱。时间在那一时刻,会停止吧。
这个不谙世事的诗人,毕竟还太年轻,在沉迷于爱情的遐想时,他忘了整个世界。他是活佛,六世的达赖。神圣庄严的宗教律例,不可能容忍他的离经叛道。这份出轨的爱,该何去何从呢?
也许,沉醉于爱情的他,还来不及揣测,也不敢去推测。因为理智,就意味着失去爱情。
第20章 半生荼蘼,半生寂
我们在生活中常会感叹:如果当时做什么积极一点,也许过得更好,或者说,如果当时没那样做,今天就不会是这种局面……如果,既是一种美丽的愿景,也是一种忏悔。可人生,毕竟是没有如果的,不可以从头再来。但人生的航船,却需要希望来支撑,反思做桨。只不过,仓央嘉措的“如果”,不是他能左右的。
如果说仓央嘉措从三岁被找到开始,就作为灵童,接到布达拉宫中长大,他可能就不会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或者说,如果他一直生活在他快乐的家乡,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清规戒律,阻止他爱的火苗。
仓央嘉措的父亲是藏族人,母亲是门巴人。在他们的文化中,真情是浸润人们心灵的力量。
门隅地区的首府叫门达旺,达旺是达登旺波的简称,在门巴人的传说中,达登旺波就是太阳的名字。在这个阳光照耀的地方,流传着许多门巴人的爱情故事。相传,在清明透彻的湖水中,走出了一位俊朗的少年,他以月亮为弓,以流星为箭,将定情的靴带,射向他爱慕的姑娘。又有传说,仙女下凡的贫家姑娘卓瓦桑姆,与国王呷拉旺布一见钟情,但遭到了王后的迫害,最终真情战胜了邪恶,使有情人终成眷属。
仓央嘉措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自由、浪漫、真情,这些美丽的故事滋养着他。即使做了活佛,他也不可能从对这些传说的憧憬中,剥离出来。懵懵懂懂的情愫,在他心中暗暗涌动。
于是仓央嘉措恣意地享受着他和于琼卓嘎的爱情。此时他们的感情正急速升温,就像沸腾的开水一样热烈。
尽管他们约会有了固定的场所,可是这世界毕竟还是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这爱情的枝蔓,已不知不觉地爬过了墙。树大招风,叶大招虫,这个世界上总有一种人,变态地追求着对于新奇的偏爱。他们四处捕风捉影,敏锐地观察每一个他们好奇的细节。这对俊男靓女,必定成为他们眼中的猎物。隐秘的恋情,终于还是在各种机缘巧合下,传到了桑结嘉措的耳里。
听到仓央嘉措的新恋情,桑结嘉措感到一阵头疼。作为傀儡,桑结嘉措认为不应该将他束缚得太紧。他毕竟是一个向往自由的青年,而且又有着敏锐的政治觉察力,一旦自己给他的压力过大,他担心这青年会反过来对他不利。虽然他知道仓央嘉措不是自己的对手,但不走到那一步,总是好的。
所以,当仓央嘉措提出要去射箭,要去市集,桑结嘉措没有做太多的反对。只要他不管政治,不管那些不该他操心的事,就好。他甚至在布达拉宫的后面,开了一个小的侧门,以方便换作俗装的仓央嘉措进出。虽然他知道,仓央嘉措出去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但他只以为那是年轻人的玩心在作祟。他不曾想过,仓央嘉措内心多情的种子,已经在布达拉宫俯瞰的世界里,生出了根,发出了芽,甚至开出了花。那花甚至招摇着,傲视世人的眼光。
桑结嘉措的心中有些后悔,如果能把他管严实点有多好。当初他还曾为解决了仓央嘉措的初恋问题而洋洋得意过,放心大胆地管理他的政事去了。可谁知道,仓央嘉措心里的情感,竟是飘浮在大海上的冰川,露出来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潜藏了起来,等待着显露的那一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