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史家公子》第142章


“那老三、老四和六皇子呢?”皇后小心翼翼的探问。
皇帝勾起一抹笑:“都无事。”皇后只觉心跳的都要出来了,都无事?怎么可能,难道就小五遭了秧不成?怎么会!六皇子无事她信,皇帝一向把那人当成命根子,肃亲王府就住着个佛法高深的皇室供奉,妖婆子再厉害也伤不到他去。可老四老五怎么会无事?皇上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锦被下,皇后的中衣都湿透了,咳嗽了几声儿,瞅着他的神色,皇后故作颓唐:“妾没几日了,小五又那般,妾命里有此一劫,倒也看得开。只是小五毕竟在妾膝前长这么大,妾去了,还请皇上以及诸皇子多照料他些。”
见皇帝只笑不语,皇后咬咬牙,道:“依您的意思,是要立小六作储君罢?”
虽心里早有数儿,可看见皇帝丝毫不遮拦的点头承认,皇后心里头仍然酸涩忿恨五味杂陈。咽下不甘,皇后勉笑道:“肃王历有功勋,处事、为人皆为上上等,只这孩子忒痴了些,自肃王妃一年而亡,再不立妃纳人,如今子嗣空虚,恐老圣人那里……还有朝臣心觉不妥啊……”
“哦,依皇后的意思该如何?”听她说这话,皇帝竟然从殿门前回转了过来,立在床榻边两步远的地方,看着皇后笑问。
皇后挣扎片刻,硬是压下心头厌恶不甘,强笑说:“不如把他记在妾名下,再广纳妃妾,他若是成了中宫嫡子,岂不更名正言顺?四郎您看呢?”
当今原是太上皇第四子,‘四郎’的称呼曾经是当今最温暖缱绻的回忆,独属于一个女子的称呼。
此番听到皇后这般叫他,当今的眉角都拧了起来:“嫡子?中宫无子,这嫡庶有何分别?至于子嗣,永安早有承继之人,不劳皇后费心。”
听到肃亲王已有子嗣,皇后瞪大了眼,紧接着泫然欲泣:“四郎?”
曾经那人叫一声“四郎”,他的心就软一软,恨不得从来不生在皇家与她作个百姓夫妻,可如今皇后特特叫出来博他心软,叫皇帝分外的厌恶,只觉污浊了他美好的回忆。
“闭嘴!”当今厉声呵斥,周嬷嬷忙跪下来,俯首贴地。
往前迈了一步,皇上脸上带着阴森的笑:“那也是你可以称呼的!”
皇后脸一白,眼泪刷的一下就落了下来,枯黄的脸憔悴的颜,还有颤抖的身躯,显得格外可怜。
嗤笑一声,皇帝平静的声音传来:“是朕当初不该认了老圣人的旨意,把你娶进门,故而朕愿意给你体面,让你安安静静的去。”
皇后不敢置信的看他,这一句,只这一句,就把她这辈子否定了!不该娶她过门?
“朕有七子,除罪妃贾氏所出幼子外,六子皆成年……皇后,你知道为什么这些年宫中再无子女出生么?非是宫妃之过,而是自六子后,朕再无可能有子嗣!”
皇上平静的声音不吝于惊雷贯耳,不止皇后,就连地上的贾元春也惊恐的看他,如果皇上不可能再有子嗣,那皇七子如何出生?
皇上俨然没有跟她们解释的意思,脸上挂着淡笑,似乎在回忆:“宋妃是封疆大吏之女,身份比你丝毫不差,我与她真心相慕,如同平凡夫妻一般。老三、老四、老五,以及早夭的二子,皆为宫女侍妾所出,母亲身份低微且早已失宠,自六子永安出生后,朕早已打算培养他作承继之子,宋妃身子虚弱,除了永安难以再生育——本来,朕请立宋妃作正妃的折子已经在皇父案头,可你却请你那晨妃姑母从中作梗,皇父赐你作朕正妃!我本能与她安安稳稳的做对偕老夫妻,却因你而败坏!……如此便也罢了,总归也是朕耽误了你,可你万不该插手去害她!害永安!害元家!”
皇帝看着皇后摇摇头,叹道:“好深的心机手段,朕一直疑心你,却始终查不出你的手段来,不成想皇后倒心宽,竟与你的杀父仇人贾史王薛这几家相谋,元家满门和宋妃,都是你作的内应,他们才能得手罢。”
虽是疑问,可皇帝语气平平,早已认定。
皇后浑身哆嗦的不成个儿,看着皇帝,讷讷不成句。
皇帝凑近她,在她耳边低语:“别怕,朕总是会让你寿终正寝的。那马道婆虽有两分歪能,可怎么能让皇后这般康健的身体败坏如斯呢?皇后……腐心丸的滋味儿好受吗?”
皇后一把抓住他明黄的衣襟,哆嗦着嘴唇死命的摇头。
见她这幅模样,皇帝居然笑了起来,边笑边附在她耳边说:“皇后知道为什么朕一直称呼她宋妃,连个好封号都不追封给她么?朕是不愿意让那些字眼倒挤走了她的姓氏去,她与你不同,你六亲不认,她可是孝顺的很……再说,何必追封个贵妃皇贵妃的呢,她是朕的元后嫡妻,她……会是宋皇后!皇后说好么?”
皇后再也忍不住,嘶声裂肺喊叫道:“不可能!我才是你的元后嫡妻!纵然我死了,玉牒上、宗庙里、史书工笔依旧是我为皇后!老圣人绝对不会允许的!还有朝臣!还有、还有……”
皇帝直起腰,嘴边挂着笑,显然十分悦然,只听他笑道:“怎么会?你是工部侍郎载顺之女,玉牒上记在的载顺之女为桀妃,从朕登基起刻在玉牒上的元后就是直隶总督宋广宪之女宋品!当然,这么说,永安正是元后嫡子,何必桀妃操心呢?”
皇后兀自不信,皇帝摇摇头,“老圣人为何禅位,盖因当年国本动摇,他不能服众,朕既然能登基,自然早有人手势力,宗人府宗令、玉牒馆总裁,连同皇族宗长皆为朕所用,这有何奇怪?况且,桀妃忘了一件事,一朝天子一朝臣呐!”
皇后死死抓住被角,蜷缩到床里头去,仿佛害怕有人会把她从这代表身份地位的宫殿里撵出去似得。
拂袖离去前,皇帝四顾这华丽精美的皇后寝殿,回头来笑道:“你为她占着位子,省了朕不少心,这富丽堂皇的宫殿,便让你住到死又何妨?据朕所知,平常百姓家哪儿有夫妻分而居住的,她的寝殿从来都在朕宫里。你喜欢这儿,便赏了你,便是你死后此处也再不住人!反正宫里先有个凤藻宫,如今是这长春宫,谁说住在里头的就是皇后?”说罢,大步而去。
周嬷嬷已经懵了,连同地下的贾元春,都心知她们连一丝活路都没有了。
**************
后宫波澜乍起,天翻地覆。只半月,凤藻宫、长春宫、丽正殿、流华宫先后皆毕宫不允出入,曾经荣宠一时的元贵妃、吴贵妃、周贵人连同皇后,皆不知生死。
当今颇为坦然,后宫动荡缘故被一一揭发,竟为“巫蛊之乱”,前朝震惊,幸而当今仁厚,言真龙有天庇佑,并不曾像史书上记载的那样因巫蛊之术牵扯众多,致使血流成河。当今只诛除了首恶及同党,将此事定为后宫以及外戚争权所致。
皇五子已然身废,却因巫蛊之术牵扯到外戚,而无人敢借此朝肃亲王等余下的皇子发难。
藉此机会,皇帝命遍查后宫及外戚家族。
元妃母家贾氏一族首当其冲。
此时,虽也有数个家族牵扯其中,但朝臣的心总算是安了下来,毕竟当今并不重色,后宫中妃嫔不多,且出身显赫可能牵扯进这巫蛊的也只有几家而已。
吴贵妃之父曾任内务府大臣,被查出贪污受贿数额巨大,吴贵妃之父兄叔伯皆被流放,家族中人有罪便罚,无罪贬为庶民,当今圣上并没大开杀戒,这让朝臣更放心的同时,皇帝的仁厚之名更盛于天下。
处置了几家子,到了荣宁二府的时候,刑部及掌管此事的裕郡王朱修和内侍卫大臣李修戈犯了难,不为别的,实在是这贾氏家族的人丁之旺、纨绔狂人之多令人张目结舌……着实让刚刚被老父扔了担子、继承了郡王府的朱修大费脑筋。查下去,几乎就没有没贪赃枉法过得清白人!
不得已,上了折子请示下。
皇帝朱笔一挥,命大恶依律重罚,小罪拘役——由刑部定下劳役,责令他们服劳役抵罪;至于大恶,则先打入大牢,等待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
贾家在宫里的触角早就被收拾的一干二净,此次得到消息还是北静王派人告知——贾母原有意要把探春送去北静王府,名份虽还未定,但贾母和探春本人对这桩亲事都是极满意的。贾母要把探春攥在手里,自然以迎春尚未结亲为由不肯让她早早出嫁,不过贾母总归以‘侧妃’的好亲事把探春彻底笼络过来,并命宝玉千方百计的请北静王来过一回。北静王正与贾宝玉情热,哪有不许,暗地里往贾府一晤,探春生的娇艳英气,他见了也是喜欢的,待探春含羞离去,更有贾母言语暗示探春不求名分,实乃四王八公再续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