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外史》第77章


?br />
姜子牙精通治国之道,上任伊始,便协助首相商容将朝政打理得井井有条,群臣见状,终于心服口服,由此,姜子牙也渐渐在朝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张柳见姜子牙在朝中混的风生水起,心中不由暗自感叹:当日姜子牙困居宋家庄时,那是何等的落魄,没想到一朝入了朝堂,便如蛟龙入海,虎入山林,由此可见,这世间本是没有庸才的,所谓庸才,只是放错了位置罢了。
把姜子牙拉进了朝堂,张柳又不由收拾心情,将心思放到了思谋已久的改革之事上。张柳深知,要对付西岐,挖墙脚、打闷棍的手段只是左道,相对大局来说根本无济于事,在封神之战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首要便是要将大商经营地固若金汤。
如今大商看似强盛,其实内里已经危机四伏。自盘庚以来,大商贵族逐渐腐朽,奢靡无度,蓄奴成风,成了大商贵族的真实写照。
其实大商之时的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普通百姓劳累一年,所得也仅够温饱而已。一方面,百姓们年无结余,另一方面,大商贵族却过着酒池肉林的奢靡生活,无形之中,大商百姓与贵族之间的裂痕已逐渐拉大,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大商贵族为了维持自己的奢靡生活,常常巧取豪夺,许多百姓被逼成了奴隶,随着奴隶越来越多,拥有人身自由的普通百姓越来越少,大商的税赋来源也逐渐枯竭,如今的大商,看似繁花似锦,其实已如百年朽木,风吹即散了。
张柳亲政以来,深感大商贵族之腐朽,因此早已有改革之意,可是大商贵族经百多年发展,早已根深蒂固,若是强行推行改革之策,弄不好不等西岐攻来,大商就要灭亡了。
然而改革之事势在必行,这些年张柳使尽手段,已经掌握了朝廷大半力量,加之如今封神之战已经不远,张柳终于下定决心,推行改革之策。
可以想象,一旦张柳宣布进行改革,那些利益受损的贵族定然会奋起反抗,温和些的可能阳奉阴违,激烈些的也有可能起兵作乱,这个时候,便需要强大的军队为改革保驾护航。
论起在军中的威望,太师闻仲当仁不让,为了推行改革,张柳决定亲自去一趟太师府,尽量说服闻仲支持改革。
闻仲为官清廉,他的府邸并不大,和其他贵族楼阁林立的住宅比起来,显得很是寒酸,张柳见了,心中也不由有些感叹。
闻仲府邸门前,两个家丁倚门而立,张柳走上前,拱手道:“烦请通禀一声,就说故人张柳求见。”张柳出宫之时,一般用的都是前世的名字,关于这一点,闻仲却也是知道的。
果然,那家丁进去不久,就见闻仲领着一个中年道人迎了出来。张柳凝目望去,但见闻仲满面喜色,而跟在闻仲身后的中年道人却不动声色,只是不经意间打量着张柳,目露精光。
“这人不简单!”随着修为日深,张柳在识人方面也有了一些造诣,那中年道人光华内敛,显然是一个修为高深的修士。
“张公子,许久不见,近来可好?”闻仲见张柳孤身前来,知道张柳不想暴露身份,因此只是跟张柳客套一番,便领着张柳进了府门。
待到了待客的书房,闻仲当即俯身跪拜,道:“臣闻仲,见过陛下!”
“太师快快请起,寡人今日微服而来,太师便不必多礼了。”张柳扶起闻仲,目光却看向闻仲身后站立着的中年道人。
闻仲见状,连忙解释道:“陛下,这位道友乃是阐教门下弟子申公豹,申道友一直在昆仑修道,不通俗物,还请陛下勿怪!”
“他就是申公豹!”张柳一惊,心中顿时翻起了滔天巨浪。
说起这申公豹,却也是一个极其特别的人物。申公豹出身阐教门下,与姜子牙是同门师兄弟,然而在封神之战中,他却扶保殷商,和自己的师门站在了对立面。申公豹法力不高,然而口才了得,一句“道友请留步”,不知让多少原本打算独善其身的修士涉足红尘,做了炮灰。
虽然申公豹在原书中一直被定性为反面人物,但张柳却不这么认为。申公豹自封神之战开始,便站在大商一方,中途虽屡遭挫折,但他坚持己见,屡败屡战,最后大商灭亡,自己被封了个分水将军,填了那北海之眼。申公豹立场坚定,比起那些道貌岸然的墙头草不知好了多少倍。
当然,在这个历史与小说交错的世界里,将来会发生什么事谁也无法预料,因此,抓住每一个机会,对于张柳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九十四章 释奴令
“原来是申道长,申道长义薄云天,知交天下,寡人久有耳闻,今日得见真人,寡人不胜欢喜!”张柳一心拉拢申公豹,因此投其说好,大力恭维。申公豹虽然是原始天尊的亲传弟子,但因为他是妖族出身,在阐教饱受歧视,如今见张柳如此推崇自己,脸上顿时乐开了花,对张柳不由大生好感。
闻仲与申公豹相交多年,对申公豹的才能很是欣赏,他身为太师,时常想着为国举贤,今日申公豹云游至此,又恰逢张柳来访,闻仲便想着将申公豹推荐给张柳。见张柳和申公豹相谈甚欢,闻仲不由满意地一笑,对张柳道:“大王求贤若渴,申道友亦是国之干才,老夫不才,今日便为国举贤,将申道友举荐给大王。”
申公豹闻言,矜持地一笑,道:“闻道友过奖了,贫道才疏学浅,如何入得了大王的法眼。”说完,他扭头看了张柳一眼,脸上神情似有期待。
张柳暗自笑了一声,连忙起身道:“申道长何出此言,道长之名,寡人仰慕已久,若是道长愿意屈就朝堂,寡人当以国师之礼代之。”
申公豹闻言,不由惊喜交加。他与姜子牙本是同门师兄弟,听闻姜子牙在朝歌混的风生水起,便不由动了凡心。原本他是想投奔姜子牙的,但在昆仑之时,他与姜子牙的关系并不好,若是贸然前往,不免显得有些急躁,思虑良久,他不由熄了心思,转而找到了与他相交莫逆的闻仲。
没想到在闻仲府上,居然遇到了大商天子,而且看样子,天子还对他颇为推崇,然而无论如何,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被授予国师之职。国师身份尊贵,地位超然,天子能以国师之礼待之,显然对他尊崇非常。申公豹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见天子如此待他,当即便生起了报效之心。
张柳招揽了申公豹这个超级外交人才,想到今日拜访闻仲的目的,便转头向闻仲道:“太师,寡人今日前来,实有要事与你相商。”
“陛下请讲,微臣洗耳恭听。”
张柳肃容问道:“太师以为,当今天下之势若何?”
闻仲先是一怔,接着沉声道:“自陛下登基以来,轻徭薄赋,广施仁政,我大商倒还太平,只是大商四境诸侯林立,这些诸侯各自为政,对我大商法令阳奉阴违,如今已成尾大不掉之势,若是任其发展,我大商江山危矣!”
“不错!”张柳点了点头,接着道:“那太师以为,我大商该如何应对这些诸侯呢?”
闻仲犹豫一阵,道:“如今各路诸侯已成气候,若是贸然征讨,定然得不偿失,为今之计,我大商只能整兵备武,以防不测了。”
张柳叹息一声,道:“寡人何尝不知这个道理,只是这些年来,我大商田地荒芜,府库空虚,如何养得起那些兵将。”
“这……”闻仲闻言,一时语塞。大商贵族骄奢淫逸,致使百姓困苦,府库空虚,闻仲久在朝堂,对于其中缘由自是知之甚详,然而大商贵族的势力根深蒂固,闻仲虽是太师,却也不敢轻易碰触这些贵族的利益。
张柳见闻仲面现难色,不由道:“大商如此窘境,其中缘由,想来太师也是知晓的。实不相瞒,寡人自登基以来,便时刻想着革除时弊,振兴大商,今日来此,便是想让太师助寡人一臂之力。”
闻仲闻言,眉头紧皱,良久道:“大商积弊已久,大王奋身振作,实乃我大商之福,但不知大王可有具体的计划?”
张柳闻言,精神一振,道:“这些年来,四方诸侯羽翼渐成,对我大商虎视眈眈,为防不测,我大商需得广蓄兵甲,以备来日。可如今大商所辖之地,田地荒芜,府库空虚,朝廷根本没有多余的钱粮扩军,因此我大商首要之务,便是要想方设法筹集钱粮。若要筹集钱粮,便需得我大商百姓富足,因此,寡人有意让朝廷贵戚释放手中的奴隶,使之回归田园,为我大商耕作,如此一来,三五载后,我大商便会阡陌连野,府库充盈。只是要让朝廷贵戚释放手中的奴隶,此举无异于与虎谋皮,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动乱,因此,寡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