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大唐宝宝成长日记》第78章


昕潭系簟?br />
妃只觉胸中一股浊气上涌,勃然大怒,面容扭曲,上前欲要扯开那窦绾儿之手。
“救驾!救驾!惠妃娘娘恐被污秽之物附体,恐患癔症,快将人拉住,莫要伤了陛下!”混乱中,窦昭仪娇小的身躯上前挡在圣人眼前,那模样,倒衬得惠妃真的似被坏东西附身,发病了似的。
“娘娘怎可如此鲁莽!”
“惠妃娘娘传信于我,命我二人即刻想办法,如今娘娘为陛下所恶,再不有所行动,恐你我的大事难成。”早在李林甫初在朝堂站稳脚跟时,便托宦官禀告惠妃,言“愿护寿王为万岁计”。
“驸马爷说的轻巧,宫中如此沉不住气,乱了全盘棋局,就算老夫有三头六臂,恐也难成啊!”
杨洄一听此言,以为他不肯相帮,顿时急道:“如今你我同为惠妃一派,一条船上的蚱蚂,若是娘娘一倒,新君上位,朝中哪容得下我等!”
末了,注意到李林甫阴沉的眼神,似乎意识到眼前人的厉害之处和自己言语之中的鲁莽,连忙补充道:“还望李公明日早朝进言,能劝谏陛下一番。”
有点远见的人都隐约料到,惠妃一派恐难再续往日辉煌,寿王平庸,唯一的依仗,武惠妃也已经为陛下所厌弃。相反,太子由于主持开元稻一事,圣宠日渐深厚,加之背后张说、张九龄、贺知章等朝中重臣的支持,太子一党如今在朝堂上犹如初升骄阳,已经不复之前的萎靡,势力不可小觑。除此之外,更是有其他皇子势力一见头上一直压着的武惠妃倒下,开始蠢蠢欲动,渐渐在朝堂上崭露头角。其中风头最强劲的还属忠王李亨,这位当今圣上的第三子,在原本的历史时空里,在太子瑛被废后被圣上封为太子,并在安史之乱中,在灵武称帝。
如今朝堂上各方势力角逐,加上一个年迈昏庸的帝王,这趟浑水是越来越深了,但凡有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诸位大臣敏感的神经。
“此事还得从长计议。”李林甫沉着脸,从榻上而起,背手踱步,手抚胡须沉吟道。“惠妃娘娘此次行事过于草率,事迹败露后又徒惹陛下不喜。此前劝谏为娘娘求情,陛下已经同我有嫌隙,此番陛下恐不会听从我等了。”
这还要从年前说起,时惠妃谗言,太子瑛险些被废为庶人,最后得老干部张九龄冒死上奏才堪堪保住,为此陛下对这个老是违背自己意愿的臣子愈发不喜。李林甫正是趁此进言,“此乃天子家事,何必与外人商议”世间的人就是这么奇怪,越是年老了就越是不爱听逆耳的忠言,反而喜欢旁人顺着他的意愿办事。圣上自此对李林甫此人更加青睐,虽未封相,但因之善于逢迎讨巧,甚得帝王之心。然而唇亡齿寒,断尾自保啊,为了保住惠妃,他愣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脸,进言干涉了天子的家事。若是此番再进言,恐怕连御史中丞的位子也保不住了。
李林甫何等识时务之人,自然不会做这等冒险之事。不过他不想做,并不代表他不可以让别人去劝。而,这人选还必须是对陛下影响力极大,在朝中无站位的人。
“虞氏!”两人眼神相对,同时说道。虞家一将一侯,在朝中历来以陛下马首是瞻,陛下对二人十分看重,对被称为“天上仙人”的虞九郎更是善待,而手握兵马的虞大将军更是世人皆知的宠弟狂魔。
“若是能将二人拉拢……”
“不若,我们这样做……”
夜色一更时,李府送走到访的客人。太师椅上的李林甫隔着窗棂,眺望窗外月色,夜色中,神色不明。
“没想到太子竟能翻身,哼,我倒是小瞧了他,这惠妃也是个只知争宠的愚妇!”
“主公,现下寿王虽然势弱,但若加入新的一子,则困棋可破也,虞氏的力量不容小觑,属下以为,可与之谋。”
“我自然知道,但那虞家九郎虽是个好懂的,他的兄长虞大将军却是个心思深沉的,你瞧那虞氏商行,所有人都盯着的肥肉,即使是明面上已经不由虞家三郎主事,但如今却仍牢牢把握在他手中,就连陛下都没有说什么。”
“确实,所以,我们可从虞家九郎此处着手。”
“嗯。”
第73章 大唐宝宝成长日记七十三
莲步笙歌相知起,一船星月坐听香。画楼雕栏,二十四桥,虽不是烟花三月下扬州,但七月底,接天碧波,莲香十里,扬州城依旧是文人骚客游士最爱的温柔乡。
艳阳天,京杭大运河河道上,由扬州城前往洛阳的一艘精致雅致的画舫缓缓在碧水中前行,清风徐徐,水波微澜。虽是炎炎七月,但湖面上吹来的水汽很好地去了七分暑气。天下三分月色,号称无赖揽去了其二的扬州城果然名不虚传。谢师尊暗道。
前头船厢里,一女子水芙色罗纱裙经好风撩起一角,金色镶边和同色繁复的挂饰,压住了粉色带来的轻浮,反倒显得华贵端庄。明显秦风装扮的女子对面,是一袭蓝衣的谢云流,男子抱剑斜靠在船厢外一处,望着前方微荡的碧波,面容一如纯阳华山上终年不化的霜雪。
“去了洛阳,你有何打算?”许久,他开口。
“此次圣上千秋节拟大办,州府下令,命我教坊中人进京为陛下千秋节献舞祝诞。”端坐在榻上的女子素手轻弄茶具,动作间行云流水,雅致非常,闻言答道。
千秋节,当今圣上诞辰,在每年的八月初五。《唐会典》中有记载:“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右丞相薛曜、左丞相张说等上奏,请以是日为‘千秋节’,著之甲令,布于天下”,每逢此日,朝野同欢,“天下诸州咸令宴乐,休假三日”。
大唐每年的节日和休息日很多,朝廷的公务员们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过节,福利忒好。节日什么名头的都有,千秋节算是比较奇葩的一个。把自己的生日作为一个全国老百姓庆祝的节日,这在历史上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厉害了我的陛下!
千秋,取“千秋万代”之意,迟暮的帝王有多么想长生不老,看他对这个节日的满意程度就知道了。然而千秋节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流行送人镜子,越精美华丽越好。从圣上起带头作用,每年这一日,四品以上的官员都能收到陛下送的铜镜。在制造业最发达的扬州城专门定制,平均一年要送出两百多个,委实过于奢华。为此,我们的耿直boy张九龄童鞋看不下去了,立马上书《千秋金鉴录》,苦口婆心劝其以史为鉴,收敛收敛。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对不起,你的好友大唐皇帝陛下不想听你的劝谏,甚至向你放了一个屁。
“你知道我问的是什么。”
女子原本笑着的嘴角顿住,少顷,“九郎之事,我自有分寸。”
“九郎同虞家情逾骨肉,虞家三郎将之视若珍宝,此子更是心性明澈,赤子之心,相认自是好事,但旁的心思,还是免了吧。”
端起茶杯的素手顿了顿,女子的嘴角有些凝滞,后笑道:“若是我阿姊的骨肉,我自是想要一家团圆。”
谢流云轻微地摇了摇头,不语。该说的他都说了,其他的要看她自己的思量了。若不是当日出逃,她救过自己一命,他也不会多此一言。除了虞家,他向来不爱管闲事。反正若是有什么,三郎自会安慰小九。
“倒是你,既已得知当年之事是误会一场,为何还不回门派中?”
“余生逍遥惯了,这样便好。”
“白费了你这天下第一的剑术。”
“天下第一?呵,且不说世间剑法在我之上的,我周围便有一人,况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过虚名罢了。”
“哦?若是有此人,定当不可能默默无名,我却是未曾听说过……你身边……莫非是虞大将军?!”
“嗯。”
“少年将帅,名不虚传。”
洛阳虞府。虞樊手中拿着一封刚刚得到的信笺,大笑着向花厅里纳凉的两兄弟道:“三郎,小九啊,此前你们阿娘和我在杭州结识了一位好友,她适逢前往洛阳,不日将会上门拜访。”
正枕在阿兄腿上的虞韶九伸手向上将手中葡萄喂到虞渊口中,被叮嘱了一句“葡萄太凉,不许多吃”也不恼,格外捧场,兴致勃勃地问道:“不知是何人让阿耶如此高兴?”
虞樊见最可爱的小儿子这么捧场,也在榻上坐下,抓起一把刚冰过的葡萄丢进嘴里,边咀嚼边给小儿子说起在杭州的经历。
原来,奔波离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