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惟有清风》第75章


不过,四阿哥原先对她是那种疏离中又透出亲近的态度,仿佛把自己局限在上位者的框子里,也把风华限定在某个框子里,可自从这次事件后,居然让风华产生“冰山从框里走出来了”的错觉,甚至试图走进他给她限定的框子里,真是让她各种别扭……
弘晖如今已是一副翩翩少年公子的架势,骑术在皇孙中也是佼佼者,马蹄飞扬中,抛下了身后众人,转眼就来到了队伍前,朗声道,“儿子弘晖,见过阿玛!”
弘晖不是鲁莽的人,虽然担心父亲的身体,但也不会急吼吼地见面就问,只是扫了一眼,见队伍中包括墨檀在内都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心中便有了底,悬了多日的心总算放了下来,松了口气。
却见车帘一掀,露出一张华美耀眼又难掩贵气的熟悉面庞,猫瞳弯弯,粉唇含笑,“大阿哥,四爷说不用多礼,一切事回府里再说。”
弘晖一看到风华,淡然从容的神态中也添了三分喜气,大声应道,“是,先生。”
先生真是越长越好看了,而且本事也越来越大,在皇玛法那里留了名,又救了阿玛的命,且身负功名,还怕没有锦绣前程?这次回京,怕是媒人会把门槛给踏破了,只是他才不信先生只是一个孤儿出身的汉人,那样的一身本事,一般隐世大家都未必培养得出来,也不知阿玛从何处请到的。
他在京里就听说阿玛这次受伤颇重,御医都束手无策,幸得同去的先生出手相救,额娘得知后直念“阿弥陀佛”,说等先生回京后要好好谢谢先生,并且要给先生说一门贵亲,汗,他是阻止不了兴冲冲的额娘了,只是这种事情,他是不愿插手的,他私心里总认为,没有女子配得上他那似乎无所不能又仪表超脱凡人的先生,况且还有阿玛,也不知道阿玛是什么心思,额娘的心思怕是要白费了……
四阿哥回到府里,无外乎经历了一番女人眼泪的洗礼,于情于理都得先到嫡福晋的房中歇息歇息。
风华直接去了邬思道的小院,那支箭到底是谁射出的,康熙没有告诉任何人,风华不相信他没查过,以康熙的能耐,也不可能这么长时间了还查不出来,那么就是查了,却不愿公布凶手的名字。
能让康熙如此顾忌的还能有谁?
风华并不打算介入,毕竟那欲隐瞒的人是康熙,在目前还是不要正面对上强,万一露了马脚,多年的辛苦可就付诸于东流了。
邬思道对风华的到来表示了极大的欢迎,不过对于风华带来的消息,以及风华的分析,笃定地摇头,“自你传回消息,我在京中也着人查了,这千丝万缕看似都指向东边那位,这反倒让邬某坚信非他所为。”
风华一愣,手中的茶杯也不由得放下,“为何?”
邬思道叹了口气,似乎想到了什么事,略有些失神,半晌方道,“我们都小看了东边那位,不愧是两岁就被看上……,若一点儿聪明劲儿都没有,当年好事也落不到他头上。虽说皇上当年亦有制衡朝政之意,但想来其人本身的资质更得皇上看中,这段日子我查了查,看似风起云涌,事事不离他,可动真格儿的,这位,竟是少有的干净人呢!”
风华皱眉不语,她心中对那几乎一见动心的高华男子还有极深的印象,不用精神力也能看出这位绝不是传闻中暴躁冲动、心胸狭窄之人,若真的接替了康熙,就算做不到开疆拓土,然而守护江山基业的本事还是有的,这样的人,起码是个守成之君,说是私德有亏,宗室中亦有好男色的,历代帝王中也不乏逸闻,于他的名声不过无伤大雅的瑕疵罢了,绝不是致命伤,只是为何在民间名声如此之差,她怎么也想不明白,想来想去,只能归咎于天道不曾选他,因而运气总不站在他那一边。
如今听邬思道一说,她也叹了口气,“时也,命也,老天注定好了的,我们也只能顺应而为。”
邬思道沉吟半晌,忽然放下茶杯,左右看了看后,脸色极其凝重,盯着风华的眼睛,轻声道,“我倒是察觉到一点端倪,不知你可愿一听?”
风华挑了挑眉,邬思道这意思,好像是不欲四爷知道,要说与四爷的亲近,邬思道是不及她,可若冲着在四爷幕僚中的地位,她是远远不及邬思道的,到底是什么**,能让这位首席心腹谋士不愿告诉主子却要与她商量?
有些事是不易明了,但有些事,还是很容易看穿的,风华半眯猫瞳,心跳略有些加快,却是毫不犹豫地点头,她可没什么好怕的,况且邬思道也不会无缘无故拖她下水,想必也是拿不准这事到底该不该利用。
“……那守门的侍卫地位不高,并不算是我们的人,只不过有投诚之意罢了,听他说见那位心情烦躁,赶走了所有人,在一张纸上涂涂画画了半个下午,后来团了纸扔到炭盆子里,顺嘴让侍卫去倒灰,这侍卫是个机灵人,倒之前扒了扒那灰烬,果然让他发现一块未燃尽的纸片,想是那位当时心浮气躁,没有检查……”
邬思道手里捏着一片四面焦黄的铜钱大纸片,神色挣扎不安,最终还是递给了风华,低下头啜着茶,不再说话。
风华满心疑窦,接过纸张看去,登时如被连环惊雷劈中——
那纸片上,挨挨挤挤着三四处零乱的字迹,显得书写人心中的烦躁不安,却都是同一人名!
——玄烨!
☆、第八十一章 再次别离
靠,难怪邬思道怕成这样,难怪天道不选他当下一任,这,这……
风华的手抖得捉不住纸,纸落在机上,吓得邬思道一把抢了过来,扔到他旁边的火盆里,紧紧盯着,直到彻底成为灰烬,才松了口气。
“不对,”风华突然拧起眉头,“我见过太子看他表弟的眼神,不对……”
邬思道吃了一惊,“你是说那位是对他表弟有意?那这张纸……”
邬思道不敢说下去,风华也不敢想下去,两人都睁大了眼睛。
不是他俩想的那样?不是太子违德惦记上了人家,而是人家不顾纲常惦记上了太子……
所以太子才行止失衡,所以那人才百般纵容,更对太子好男色一事深恶痛绝,一切都说得通了,可是,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好半晌,邬思道才吁了口气,“这事儿不能和四爷说,说了,咱们就没命了,但是,若能利用……”
风华也在脑中飞速转念,如何在不暴露此等惊天秘闻的情况下,从中获取最大的好处?
如今看来,无论是从亲情还是爱情出发,康熙最看重太子是必然的,其他儿子哪怕对太子表现出一点儿不妥,恐怕落在康熙眼里都是大罪,而和太子处好关系的话,不说得到康熙的看重,就是太子那里,也是很有话语权的……
风华舔了舔唇,勾唇一笑,“今儿我们讨论过了,这事不是太子弄出来的,是有人嫁祸。不过,既然皇上不予追究,那说明背后之人简在帝心,我们与其与之为敌,不若放开胸怀,也让皇上看到我们的立场。”
邬思道和她相视一笑,“那是自然。”
这件事,就此埋在了他们两人的心中,一个字都没有暴露出去。
四阿哥对他们制定的行动纲领表示了赞同,何况他心里也察觉到太子在康熙的心中地位非同一般,如果能跟着太子好好办事,他所有的一切也必然能落入康熙的眼中。
说行动就行动,不要以为四阿哥是个刻板到不知变通不知暂时弯腰的人,否则他也不可能笑到最后——等到太子生辰,四阿哥不但准备了一份贵重的礼物,还带着弘晖亲自上门,示好之意十足,太子也是聪明人,如今被大阿哥八阿哥联手逼得落在下风,正需要帮手的时候,自然是谈笑间默契地纳了这份好意。
过了半月,康熙果然大肆封赏,四、五、七三位阿哥都从贝勒升为郡王,四贝勒府变成了雍郡王府,道贺的人络绎不绝,德妃更是把身边美貌能干的贴身大宫女郑氏赐给四阿哥做侍妾,以安慰他。
郑氏容貌甚美,秀美清雅,气质柔和,在宫里一众长相大气有余精致不足的满洲姑奶奶中,就显得格外出众,因而虽是德妃的心腹,德妃心中也防着她向康熙邀宠,走自己的老路,正好将其打发给自己不喜欢的儿子,就当按一个钉子。
郑氏并不是没有成算,进门后,本想着即使不得盛宠,也要在四阿哥心中留下印象,谁料到四阿哥院里因为他额娘的功劳,汉军旗女子充盈,反而满洲姑奶奶少,她这一款并不稀奇,比她娇媚的有李氏,比她柔美的有武氏,比她性感的有宋氏,还有比她娇弱的,比她斯文的……完全显不出她的好来。
四阿哥也是个妙人,诚诚恳恳地板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