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企业的文化和机制》第75章


非;上次什么闲话也叫我朦胧地、松松散散、老狱断案似地猜测了他。香港记者采访陶杰,自暴家底说“说到唐三藏的一切,我只知道罗家英”;梁冬黄口小儿,哪里读得到秦牧、契诃夫?忍不住发挥我追根溯源的本领,就踱进孩子的房间取到那本《艺海拾贝》,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第一版,1978年第二版,1984年第二次印刷,印数:458;001—546;000册。定价:平装0。70元,精装1。30元。
书很平整,没有什么折角,20年了我只读过一两回,书皮有被煤球炉子熏过的颜色;当年我像是响应党的号召买的。我把它从家乡带来教孩子练作文儿,也不知她看没看。果然在第154页找到了,是引《契诃夫手记》谈“譬喻之花”:“她脸上的皮肤不够用,睁眼的时候必须把嘴闭上,张嘴的时候必须把眼闭上。”这必须是年青时的记忆,这是沈宏非的指纹,我认出来了,心里很暖和。
丁林专栏,谈到当年在我国流行的一部美国片讲古宅子闹鬼的,跟现代生活发生许多绝妙的冲突,我马上想起,它可能是《古堡幽灵》!鲜明记得里面一句最泼最宜小米式的台词是,“我强奸了一个小伙子!”这于当年真真是石破天惊之语,是唤醒我们内心深处放纵渴望的烈酒和春药。过上等生活享下等情欲,只有外国人可以肆姿,只有坏人占尽人世的便宜。
1978年拍完的《尼罗河惨案》,波洛探长开始走红,实际他早就在舞台上征服观众了;就连当时流亡的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都专门去看他的节目,他的从艺心得是“突出自我笨拙的体能和搞笑的本性”,而最近的发言是:“你不能以暴反恐而自己不变成恐怖分子。”
今天看,他倒是好莱坞体系之外的尊神,藏起纸牌专与精英心态的人类搞智力游戏的。我们没记住他的名字,压根就不去打听,因为他就是波洛探长!就像嘉宝就是女王;光头明星就是双重间谍;赵薇就是小燕子;葛优就是李冬宝!很多看似不相干的事物,其实是有勾结的;恐怕任何艺术史书中将找不到波洛探长的芳名,这却叫我暗自欢欣,陌生感便是奇货可居;那时有众多的电影人物,涌进中国人贫瘠的眼帘,波洛探长大放异彩,也许他自己都没料到、没理会,等于局部的接触,也许不过是人家生涯里冰山一角,那是多么难忘的“局部”!
老“波洛”是今年3月28日在瑞士去世的,终年82岁,也算人瑞了。我期望明年的奥斯卡盛会中能再望他几眼,作一番更温情回顾。同时我又明白,今后这段岁月内肯定还会发生更多的牵动我们注意力的事情。
白领2005: 优秀企业的文化和机制第76节 长沙忆吃
《万科》周刊
杨早
说到湘菜,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一个字:辣!香港的蔡澜有一次在央视谈吃,说到了湘菜给他的深刻印象:“我第一次在湖南长沙吃湖南菜的时候,用一种感觉来形容就是说,把你的舌头抓住跳迪斯科,那是很辣。”当时蔡某人的那个表情,仿佛嘴里正含着一只朝天椒。还有一次,陪一个号称能吃辣的东北朋友去红辣仔,点了看上去比较正常的手撕鸡,并且再三嘱咐少放辣椒。没想到端上来一看,还是大半盆红艳艳的,让那位老兄当即傻眼。因为夸下了海口,只得硬着头皮上,其过程之艰难可想而知。第二天他的尊容上就开始了豆豆的快乐游行,连绵不绝,数月方止。自此以后,见湘菜馆即退避三舍,并且逢人便慨叹:“湖南菜啊,士可忍孰不可忍!”
论起能吃辣,其实未见得湖南一支独秀。川菜虽然是花椒当家,但那个辣劲一不留神也顶人一跟头。看看水煮鱼甚嚣尘上的时候,在“辣婆婆”里“跳迪斯科”的也不在少数。还有次去人大附近的秦鸿食府吃臊子面,满屋子都是地道的油泼辣子的香味。还没开吃呢,好些人已经呛得涕泪横流了。说到为湖南人争取到怕不辣的名声,我看还是得归功于那个老人家。对于他“不辣不革命”的论调,我无从置喙;但他那种将整根辣椒放在火上烘烤的奇怪嗜好,实在令我叹为观止,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在我看来,湘菜以辣闻名,关键在于辣椒与菜肴相得益彰,水火相济。而将辣椒当作水果吃,除了维生素的摄取更直截了当,我还真看不出有啥好来。
说起来着实有点冤枉,一个“辣”字障目,湘菜的“森林”反而看不清楚了。其实,“酸”也是正宗湖南菜肴中的点睛一笔。这个酸可不像晋菜,要老陈醋来帮忙。湘菜的酸,来自于无所不包的腌菜坛子。秋天的红辣椒买回来,用专门的铁轧剁碎了,拌上精盐和蒜茸,再点上一些料酒,放进或大或小的坛子里。密密地将坛口封好,置于阴凉处,每天给坛沿的凹槽里加点清水。过了十天半个月,打开坛子,酸辣的味道保管扑鼻而来,这就是鼎鼎大名的湖南剁辣椒。而今在北京大小餐馆里常见的剁椒鱼头,大多用的是瓶装的罐头货,虽然也是来自湖南,但比起那新鲜的酸香味,还是逊色了不少。这些坛子除了可以腌制辣椒,还可以腌不少蔬菜:刀豆、春笋、豆角、藠头、白菜、萝卜、黄瓜。即使只是普普通通的姜和蒜,坛子里放上几天,酸酸辣辣的味道,都是下饭的好东西。湘菜名品东安仔鸡,如果少了腌笋做佐料,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说到腌菜,就不能不提湖南的一道名小吃——酸辣米粉。在长沙,这是最普通不过的早餐。每天清晨,大街小巷的早点摊位上,坐着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一碗酸辣粉,一笼小汤包,色香味都全乎了。但是,要品最地道的酸辣粉,还是要去湘春街的和记老店。这个店的装潢很有特色,正对店门的墙壁正中央,贴了一副干净清楚的毛主席照片。而毛主席照片的左侧,才屈居着财神小小的神龛。店堂里座位是深红色的大木桌,深红色的高背木椅,看上去一派土气。店里经营的米粉品种很多,酸辣粉是最便宜的一种。长沙本地米粉是扁平的那种,形状跟广州的沙河粉有点像。但是沙河粉有点透明,而本地米粉是不透明的那种洁净的米白色。以前都是手工制作的米粉,现在也有了机制米粉,不过手工米粉味道和看相明显都更好一些。和记的米粉从来都是自己制作出来的,以前有“色白如玉,细软如绸”的美誉。除了粉皮韧点好点,我也说不出什么特别来,但是吃着就是好,不会滋溜一吸就断掉,而且附着汤汁也不会甩得太离谱。
酸辣粉上桌后,不妨先打量一番。白色的米粉匀净的躺在高边的白色汤碗里,微带红色的汤水上有翠绿的葱花,粉最上面盖了酸辣的码子。酸辣码子就是酸菜笋子,酸菜是黑色一根根的,煮得有点发,笋子也是熬制出来的,带着原汤的颜色,不复洁白,都是有种微红的色调。用筷子把米粉拌动拌动,可以开吃了。正宗的吃法,是先夹起一筷子酸菜笋子试试味道,又香又辣,微带酸味,口水一下被勾引了出来,胃口顿时被打开了。如果觉得味道还不够浓郁,还可以加些酱油和醋,还有剁辣椒。有些人习惯吃完米粉以后,往汤里倒多多的醋,把汤汁调味得特别酸,然后喝几口,大概是起个助消化的效果。如果那一大碗米粉让你吃得有点感觉撑到了,不妨也这么试试看。
长沙知名的小吃还真有不少,有的让人难以忘怀,有的还真是浪得虚名。不是有这么一句顺口溜吗,“杨裕兴的面,徐长兴的鸭,德园的包子真好呷(jiá)”。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口味不对,这几个名点我都没兴趣尝试第二回。鸭子我一向不太喜欢,说不出道道。杨裕兴的面条尽管品种不少,可味道实在一般,不过是欺负南方人不会品尝面食罢了。而德园著名的香菇鲜肉大包,我是在一次逛街路过时,看见人头攒动,凑热闹抢了两个。除了油大皮厚,个头吓人,实在没什么特色。而且大冬天的沾了我一手油,腻腻地恶心了一路。同样名不符实的还有南门口的双燕绉纱馄饨。号称皮薄似轻纱,可我每次去吃,都皮是皮,馅是馅,难得找出个囫囵的。新华楼以前在五一广场附近,因为离购物场所近,所以有段时间是那里的常客。可是自从在北京吃过地道的刀削面后,才知道那种机器削出来的厚片实在是滥竽充数,从此对他家在火车站旁漂亮的新店失去了兴趣。
最声名显赫的长沙小吃,可能非火宫殿的臭豆腐莫属了。有人说到长沙不吃火宫殿臭豆腐,就像到西安没去孙家吃泡馍、到北京不去全聚德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