蠛凸壤屠邸?br />
其二,就是胤禛遇刺之事。
胤禛挨了两刀,一刀在手臂,另一刀在胸口,据说差一点就刺到心脏,那才是真正的无力回天。不过这种事会发生,也是一时疏忽。
康熙的寿辰看起来喜气洋洋热热闹闹的,实际上真是累死个人,首先得早起晚睡,然后跟着参加宴席的时候根本吃不了几口,只能偷空吃点点心,饮食不规律,最后几乎是一个指令一跪一磕头,三天的万寿节庆祝完,大家也都跟骨头散了架似的,不自觉就会松口气。也就是松这口气的当口,胤禛被潜藏百姓中的刺客刺伤了。
那刺客自然被巡城的士兵抓了起来。
审问后才知道,这刺客是直隶人。前两年,前任直隶总督因贪赃枉法误判了他父亲死罪,而去年皇太子途径直隶时派人查明了真相,将直隶总督押回京城听候皇上发落。只是康熙有心想成就个“仁慈”之名,这名总督便被从轻发落——只被贬到江南当了小小的县令。而那位总督在前往江南赴任的途中又经过直隶,竟然收买当地混混趁夜放火,将那一家子几乎烧了个干干净净,也就那名刺客因不在家而逃过一劫。那刺客在来京之前先辗转去了江南,将那贪官杀了,这才又跑来京城,想趁康熙大寿的混乱刺驾——在他看来,要不是皇帝把这贪官给放了,他的家人本来是不必死的。结果康熙被护得太严,最后只刺中这么个一时大意的阿哥。
要惠妃说,这事康熙还真是得担上三分责任——你是成就了自己的“仁慈”圣明,代价却是你一个儿子挨两刀,另一个儿子当红脸各种拉仇恨。不知道当康熙知道自己的仁慈带来这一串连锁效应,又是什么反应。
康熙听到这个事情自然怒气冲天——不仅仅是自己的儿子被伤到生死未卜,也是因为这个隐患是自己给儿子埋下的,更是因为自己的寿辰被搅和了。
一气之下,心悸又犯——这两天因为过寿,他没把那晦气的药带在身上,昏厥了过去。
听闻皇上昏倒,皇太后立马赶去乾清宫。听着看病的太医们啰啰嗦嗦横竖那几句“怒极攻心”,一下子想到刚刚在慈宁宫听到的一些话头,登时怒了,指着太医们喝道:“这才三月份,皇帝都晕倒几次了?!你们还敢跟哀家打马虎眼,皇帝到底是什么病,你们今天不给哀家说个明白,今儿谁都甭想出了这乾清宫!”
第一百三十八章
几位太医没办法,只能对视一眼齐齐跪下;看着周围的宫人;脸上很是犹豫。
皇太后也看出来了;便把人留下照顾康熙;她则带着太医们去了外间。
到了外间,太医院院令才颤颤巍巍地把康熙的病情如实道来;什么不能劳累,不能受刺激;要修身养性等等杂七杂八说了一大通。
于是等康熙醒了之后;就发现自家向来不怎么管自己的嫡母突然开始插手自己的生活了;什么看折子不能超过戌时——要紧的事情看看便是;那些不打紧的不管是内阁还是皇太子,也不是不能处理了,不许常去永和宫、翊坤宫、承乾宫——省得那些个狐媚子总是勾引皇上,钟粹宫倒可常去,因为康熙去钟粹宫很少睡女人,吃的也开始偏清淡,什么肉油的都少吃。
看到这些,康熙也知道皇太后怕是知道自己的病情了,更是知道对方是为自己好,便没太过反抗,乖乖遵从了。
于是惠妃发现一年到头不来钟粹宫的康熙最近倒是常来,而且晚上也是盖上被子纯聊天——疑惑了:这种马也有从良的时候?
胤禛刚恢复了一丝神智,便察觉到胸口疼的厉害,在睁眼之前,慢慢想起了之前的事——当时自己倒下之前,似乎是看到小八了?
慢慢睁开眼,是自己熟悉的天顶花纹,微微自嘲地勾起唇,怎么可能是小八救了自己呢?他最近一直别扭着呢,避自己唯恐不及,肯定进府了,怎么会注意到……
“四哥、四哥你醒了?”
耳边响起熟悉的声音,手中的温度也渐渐清晰起来,胤禛艰难地微微撇头,昏暗的灯光下,那激动地大喊太医的人不是胤禩是谁?
果然,小八你并不是对我没有感情的。
心情瞬间放松下来,胤禩的声音也渐飘渐远了,只隐隐听到他似乎在急躁地问太医:“四哥怎么又昏了?”
胤禩好不容易等胤禛醒了,没想到马上又昏睡过去。太医过来看了之后面露喜色地告诉他四贝勒已经脱离危险,只要小心看护养伤,慢慢就会好了。
胤禩大大地松了口气,遣退了太医后,就坐在胤禛床前慢慢睡着了。
而在梦里,是胤禛伤好醒来的情景。
等胤禛的伤势好得差不多了,已经是五月中旬了,胤禛这才想起问问那个刺客的事情——没办法,这段日子被小八贴身伺候的日子太美,美得他都忘了这码事了,要不是兵部的人见不能老这么扣着这人——当然也是因为那人在牢里都快被折磨死了,万一哪天胤禛想起这事来了,他们拿不出人总是不好的——前来询问他如何处置,他到现在也没想起来。而胤禩不想回忆那天的情景,便也没提。
听到兵部派来的人问他意见,胤禛便扭头问胤禩:“那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胤禩正在给胤禛削苹果,听到胤禛问,便简单解释一番。
没想到胤禛听完后怔了半晌,喃喃道:“幸好伤的是我。”然后又转过头来跟兵部的人说该如何便如何。
胤禩一开始没理解,后来才反应过来——那人显然只是想刺杀个皇子,既然潜藏在这边,如果没有伤到胤禛,那伤的就该是自己了——心中瞬间软得一塌糊涂,鼻子都有些酸了。等兵部的人走了之后,一把将苹果塞进胤禛的嘴里:“……爷去看看汤好了没。”
看着胤禩跑掉,胤禛疑惑地叼着苹果看他的背影,等看清那通红的耳尖和回过味来的带着哽咽的嗓音,瞬间明白了什么,勾起嘴角想要笑笑,结果忘了嘴里的苹果,“吧唧”掉了下来砸到胸口:“嗷——好疼!”
既然胤禛的伤势没问题了,康熙心情也放松下来,跟惠妃下完一盘棋后,还有心情陪着惠妃在院子的树荫下晒喝茶乘凉。
惠妃随便拿了本书在看,康熙把折子基本都分发了出去,无所事事便开始看惠妃。
惠妃这两年保养得实在好,明明也是差不多五十岁的人了,却是一头乌发,就是额角的皱纹也很浅,稍稍上点妆便能遮了。
“皇上?”
惠妃这一声唤回康熙的心神,他这才注意到自己都快趴到惠妃脸上了,若无其事地稍稍拉开距离,摸了摸自己眼角,叹了口气:“惠妃啊,你说,朕是不是老啦?”
“万岁爷一点不老。”心说康熙这又发什么疯,面上还是恭敬地奉承着。
康熙伸过手,惠妃下意识地躲开,然后才反应过来,老实伸过头任摸。
康熙失笑,还是摸上惠妃的额角:“怎么不老,朕这里的皱纹,比你都深啦——朕记得跟你是同龄吧?”
惠妃笑了起来,不管怎样被人夸年轻还是好事,嘴里也一点不谦虚:“万岁爷是日理万机辛苦的,哪里像臣妾,天天就这样下下棋,看看书,种种花,写写字,说说话,每天优哉游哉的,心态年轻自然身体就年轻了。”
“可朕哪里能像惠妃这样,天底下那么多事,朕放不下来。”
惠妃暗暗撇嘴,说得好像天下离了您就运转不了似的,不过面上还是摆出迎合的模样点点头。
康熙因为角度的问题,倒是把惠妃撇嘴的动作看得一清二楚,忍不住抽了抽嘴角,“怎么,朕说得不对?”
惠妃心知自己的小动作被发现了,不过见康熙没有生气的迹象,只好硬着头皮道:“臣妾不懂那些天下事,只知这后宫事。万岁爷您日日管理前朝不晓得,这后宫事,可是丝毫不比朝事松快,各种大小杂事,各种势力盘枝错节,数量多不说,更是不好处理,有些事估计都能让人愁得掉头发折寿。可为什么即使如此各宫妃还是想管事呢?说到底还不是放不下那点子权力,后宫都是如此,那别处……人各有志吧——臣妾不想要权,只想长寿,所以臣妾不揽事。人一辈子就这么短,被再多的人呼唤‘千岁’,到底也是千岁不了,了不起有个百年——可是,区区百年,臣妾活不够!”
——我真的很想看看,如今的历史被改成这个样子,这天下又会向哪个方向前进呢?
康熙看着惠妃垂下的眼睫:“朕被喊着‘万岁’,还不是一样。”
“那万岁爷,在您看来,是命重呢?还是权重?”
“没有命 ,如何掌权?”康熙笑,但紧接着语气一转,挑眉:“可是没有权的命,又要之何用?”
小说推荐
- 清穿之认命过日子 作者:不要叫我小姐(清穿,宫斗,历史)
- 晋江VIP2013-05-07完结总点击数:128769 总书评数:234 当前被收藏数 1522 文章积分 12,336,828文案:孝恭仁皇后乌雅氏穿越成未来雍正帝的老妈怎么办?跟康熙打打情骂骂俏?跟后宫妃子争一争斗一斗?内容标签:清穿 宫斗 穿越时空 历史剧搜索关键字:主角:乌雅氏雅悦 配角:
- 最新章:第65章
- [历史]清穿之小仙女
- 言晏晏的梦想是当影后,上辈子没成功,一朝重生回十岁,正准备带着基础继续奋斗,却在拍戏途中带着剧中小仙女人设穿越 穿越也罢了,偏偏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自带仙女下凡、百花盛开背景,于是想低调都不行 小剧场 眼见众皇子长大,开始有九龙夺嫡的趋势,言晏晏祭出时灵时不灵乾坤镜,当断断续续的看到清朝走向消亡的画面
- 最新章:第168章
- 前清秘史(下部)--在历史的拐角处
- 作者: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 相关内容李亚平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1 与易中天、于丹不同“李亚平式”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问世 与易中天、于丹式的解古说史不同,著名旅美学者李亚平自成一家。当他的新作《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的问世,独树一帜的“李亚平”式解读
- 最新章:-在历史的拐角处-第31章
- [历史]清色莲华
- 《清色莲华》作者:深海人鱼 这是一篇非正式清穿文~这也是一篇非正式同人文~文案:她以为她只是带着空间清穿,正想顺着历史随波逐流当只安静的米虫,却发现自己的金主四四是重生的,段数没法比,她只能比低调更诚实一点,好不容易混了N年后发现她的世界里出现了贾元春、林黛玉、刘罗锅、和珅…等人物,于是她悟了,她不
- 最新章:第243章
- [历史]大清太子爷
- 书名:大清太子爷作者:沉琴绝酒文案穿越成胤礽,他绝不愿坐等三十几年后的被废!学着做一个规规矩矩又合众人口味的太子爷,真心不易。有一个优秀的皇阿玛,还有一群正在慢慢长大的兄弟,胤礽长叹,太子的前途纵然是光明的,但道路却是曲折的!作者菌有话说①本文走男主向,努力日更,绝不弃坑②本文情节与历史有出入,时间
- 最新章:第190章
- q版历史 在爆笑中学习历史
- 《Q版历史》前言 尽管陈平很贪,但他的贪和现代意义的贪截然不同。首先,陈平大肆收受财物,是受当时汉政权管理方式的局限,所有的将领主要是靠自筹经费来养活部下,陈平受金,是作为部队活动的经费,为行军打仗提供经济来源,在当时封建私有制的条件下,陈平的个人财产和由他控制的活动经费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其次,刘邦
- 最新章:第57章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 作者:刘灿荣】推荐序 1很难想像,曾为武侠少年的灿荣,几经人生的周折,在鬓发微霜之时,竟也热衷于勾沉历史、思辨生命的寻索。回望学生时代,我经常看着灿荣意气昂扬地站在讲台上,传述着从杜牧到郑愁予的古今诗话。有时又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书、剑、酒一再伸展、呼吸、挥洒在校园感性的岁月中。离开校门之
- 最新章:向历史借IQ-第27章
- 快穿之我的黑历史
- 文案:作为鼎鼎有名的坑神,江衍绑定被躺死在坑底的读者们召唤而来的完美填坑系统,开启走上人生巅峰快穿之旅。江衍“你就直说吧,其实我扮演的角色是我坑文女主的性转吧”系统“哦豁,被发现了”江衍“差评!坑文全是黑历史,我不穿了,放我回去”系统“我们拒收差评,谢谢合作”景祁“你想回哪去”江衍“嗯…回你家去好不
- 最新章:第205章
-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
- 作者:董郁青/濯缨子【由文《清末民初历史演义》全书小引 民国二十五年(1936)季春 下浣濯缨子董郁青 记于斗斋久电灯光下《清末民初历史演义》重刊序一 1923年间,我在学校读书时,看到天津《益世报,很喜欢看它的副刊《益智粽。记得最清楚的是《清末民初历史演义,那时正写到慈禧病重时,向李连英问及光绪情
- 最新章:第584章